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8304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0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docx

《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docx

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

 

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

 

 

市政公用行业研究报告

 

第一章市政公用行业整体分析

1.1对市政公用行业的基本认识

市政公用行业是为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提供必须的普遍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城市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供气、集中供热、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以及园林绿化等。

市政公用行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中国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历程

中国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8-1992年,以实行承包经营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为主的经营方式变革

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如何改革企业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效益上。

一方面,以实行企业经理负责制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内容的改革全面展开。

市政公用行业的企业在内部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以内部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方式全面展开,企业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初步形成。

另一方面,国家开始实行了对企业投融资体制的“拨改贷”改革,并积极拓展建设资金渠道,引导和鼓励企业、集体个人和外商投资建设市政公用设施。

例如,1990年5月国务院发布《外商投资开发土地管理办法》,指出要吸引外商投资从事开发经营成片土地,以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此时外商投资市政设施建设是作为开发土地的配套设施而被允许的。

企业的融资渠道在逐步拓宽,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增长迅速。

第二阶段:

199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引入外资和民间资本

1993年,《公司法》出台后,一批公用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初步实现了改组和改制,成立了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这一阶段,市政公用行业服务价格改革的逐步到位,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到市政公用行业的经营和管理中来。

1998年9月,原国家计委、建设部下发《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供水的成本、利润率和价格的组成。

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政策的不断完善也吸引了国外投资者和国内民营资本的关注。

另外,这一阶段后期,为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寻求更多的城市发展资金,各地开始推行“以城聚财、以城兴城、滚动发展、良性互动”经营城市的理念,在这期间,市政公用行业的改革是以盘活存量资产为主要特点。

不但大量外资进入,而且地方政府以“靓女先嫁”为宗旨,大量市政公用行业企业的资产包装上市,一些上市公司也纷纷转型进入。

从总体上看,在这一阶段,虽然市政公用企业在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是总体上管理体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企业产权关系依然不够清晰,政企未能完全分开,机制没有完全创新,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有较大的差距。

第三阶段:

至今,中央政府推动下的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

底原国家计委颁布的《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放宽投资领域”。

意见指出:

“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民间投资进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

12月,原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提出要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行业建设,形成多元投资结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经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实行政体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有效监管。

2月,原建设部颁布了《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明确提出要在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从而加快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规范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活动。

的“非公36条”(《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行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改革。

5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其中再次明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行业建设。

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

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具备条件的市政公用行业项目能够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向民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经营权。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极大地刺激了非公有资本投资市政公用行业的积极性。

经过这一时期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市政公用设施规模逐步扩大,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及运营体系,市政公用企业的运营效率、服务质量与经济效益大为提高。

 

第二章宏观环境分析

2.1政策法律分析

加快市场化进程,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允许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建立特许经营制度是中国公用事业行业现行的主导政策。

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

对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应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主体。

允许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经营。

采取公开向社会招标的形式选择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企业的经营单位,由政府授权特许经营。

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

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是指在市政公用行业中,由政府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对某项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即特许经营权。

政府经过合同协议或其它方式明确政府与获得特许权的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市政公用行业实行特许经营的范围包括:

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公共交通等直接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和涉及有限公共资源配置的行业;实施特许经营权制度应包括已经从事这些行业经营活动的企业和新设立企业、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国家积极鼓励在供水、供热等公用事业行业引进和利用外资。

积极鼓励的措施:

(1)对各类投资主体给予同样的行业准入政策;

(2)在企业经营中享受同样的税收政策;(3)外资企业享有自主的经营权;(4)引入外资的形式:

(5)借用国外贷款;(6)外商投资建立独资企业;(7)外商投资建立合资、合作企业。

近年来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行业开放和经营市场化的政策对行业内企业的经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特许经营权的公开招标制度,政府经过建立特许经营权的公开招标制度,一方面确保了所有企业都能够在公平、透明的条件下参与竞争,另一方面促进了政府机构本身的效率提高,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创造条件;

(2)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政策,政府鼓励投资多元化的政策,使得外资和民营资本有机会参与公用事业行业的投资和经营,同时也促进了公用事业行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3)确定水价、供暖价格的内涵与公开听证制度,明确水价和供暖的价格构成由生产成本、税费和合理利润构成,确保了各类资本投资本行业是一种市场经营行为、能够获得预期收益;(4)经过公开听证制度来制定水价和供暖价格,能够确保过程的公正;结果能够兼顾企业和公众双方的利益,从而保证了企业的短期和长远利益的统一。

2.2经济分析

“十二五”期间,国家财政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要坚持改进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财政部长指出,财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进民生。

由此可见,“十二五”期间,为更好的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对保障和改进民生的投入将持续增大,对民生领域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扶持,这为市政公用行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继续面临抑制通胀和保持经济增长的两难选择,“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八字调控思路将指导中国各项经济工作的开展。

,国家在稳定物价的同时,货币政策逐渐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这是国家整个调控转型的开始。

预计“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国家调控也有能够逐步转向财政和货币“双稳健”方案。

另外,国家的投资仍会保持适度的增长,可是投资的结构会发生变化,国家将严控投资产能过剩的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将更多地投向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国家也将更多地关注民生领域。

由此可见,国家现在对改进民生、节能减排事业、绿色或低碳经济的政策倾斜度在逐步加强,国家财政资金的安排、贴(低)息贷款的安排在这些领域会有较大份量的体现。

因此,市政公用行业能够在紧密切合国家金融政策的方针、走向前提下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

2.3技术分析

科技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与本企业产品有关的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

现代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包括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物质化的硬技术,以及体现新技术、新管理的思想、方式、方法等信息化的软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指出:

中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

实现城镇化和城市协调发展,对科技提出迫切需求。

发展思路:

(1)以城镇区域科学规划为重点,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

发展现代城镇区域规划关键技术及动态监控技术,实现城镇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的有机结合、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相互协调。

(2)以节能和节水为先导,发展资源节约型城市。

突破城市综合节能和新能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开发资源节约型、高耐久性绿色建材,提高城市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开发城市数字一体化管理技术,建立城市高效、多功能、一体化综合管理技术体系。

(4)发展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和绿色建筑。

发展城市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城市居住区和室内环境改进技术,显著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绿色科技涉及能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其它绿色能源等领域。

高效、节约、环保的绿色科技产业是拉动整个世界经济最大的动力引擎。

绿色科技将会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

它包括:

绿色产品、绿色生产工艺的设计、开发,绿色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消费方式的改进,绿色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以及环境保护理论、技术和管理的研究等等。

绿色科技是发展绿色经济、进一步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要技术保证。

“崇尚绿色、注重环保”的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昭示着绿色技术将成为科技发展的热点和亮点。

2.4社会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这就意味着到,中国的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47.5%提高到51.5%,城镇人口数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数。

城镇化的快速提升,不断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这必然对市政公用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第三章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分析

3.1商业模式分析

3.1.1水务行业的商业模式

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水务企业都是政府投资、政府主导运营、水务企业一切开支由政府财政承担。

而在当今,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水务运营在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供水业务的商业模式可概括为“政府特许、政府定价、企业经营”,供水公司在特许经营期限和特许经营区域内向用户提供自来水,在用户端以水表计量实际售水量,按月向用户直接收取水费。

污水处理公司(不包括工业企业体系内的污水处理厂)采用“政府特许、政府采购、企业经营”商业模式。

在特许经营期限和特许经营区域内提供了充分、连续和合格污水处理服务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作为唯一购买方,向污水处理公司采购污水处理服务。

污水服务采购结算价格由当地财政局或其受托机构予以核定,一般每3年重新核定一次。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巨大的资金缺口使得城市水业市场化开放迅速推进,以BOT为代表的水业市场化项目融资模式在国内发展得如火如荼。

成功运作BOT、TOT工程项目的新商业模式,是大型水务公司市场规模扩张的新起点,也是水务业金字塔高端的实力竞争。

和新能源一样,水处理是代表21世纪的创新领域,在水务市场这样一个整体利润水平并不高的市场,必须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才能避免与竞争对手在红海里血腥拼杀,独自悠然地进入一个没有竞争的蓝海。

公共水处理领域涉及民生问题,受到政府约束较多。

相比之下,工业水处理领域市场化程度高,商业模式的创新活动更为活跃,如PIPP、托管运营、EPC+C、EPC、EP、PC、DB等。

3.1.2天然气行业的商业模式

分布式能源系统(DistributedEnergySystem)在许多国家、地区已经是一种成熟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它以靠近用户、梯级利用、一次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能源供应安全可靠等特点,受到各国政府、企业界的广泛关注、青睐。

分布式能源系统有多种形式,区域性或建筑群或独立的大中型建筑的冷热电三联供(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r,简称CCHP)是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一种建立在能量的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产生热、电、冷的联产联供系统。

它以天然气为燃料,利用小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微燃机等设备将天然气燃烧后获得的高温烟气首先用于发电,然后利用余热在冬季供暖;在夏季经过驱动吸收式制冷机供冷;同时还可提供生活热水,充分利用了排气热量。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80~90%,大量节省了一次能源。

3.1.3市政工程行业的商业模式

当前中国市政工程行业已基本形成工程投资、施工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的四层格局。

从施工的角度看,企业发展有以下几个主线:

1、跨区域发展;2、由单一施工向施工总承包、单个施工业务向多个施工业务发展;3、由施工总承包向设计-施工一体化或工程总承包发展;4、由施工领域向投资领域发展。

国内大型市政施工企业都已经实现跨区域发展、成为施工总包商、而且取得其它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部分企业在产业量上的延伸也基本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

只有少数上市企业或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向工程投资领域发展,主要是BT、BOT模式。

当前国内领先的市政工程企业都采用过BT、BOT模式扩展业务,有的企业经过该方式形成了和政府的良好的关系,在当地市场承接和开发其它建设项目。

太平洋建设以BT模式大规模介入市政工程市场,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承接其它建设项目,或以“零成本”、“零竞争”方式收购当地国有企业。

3.1.4城市照明行业业务扩张模式

城市照明行业主要涉及照明设计、施工和养护三块业务。

其中设计和施工联系紧密。

养护业务当前市场化情况很不理想,只有在个别城市实行。

当前国内从事城市照明的单位主要业务类型:

纯设计单位,纯施工单位,设计施工一体化单位,设计、施工、养护一体化(主要是各地路灯管理机构下面的改制或尚未改制的企业)。

业务扩张模式以向相关业务扩展、跨区域业务扩展、产业链延伸为主。

相关业务扩展主要是施工企业进入设计、规划业务领域,经过设计施工一体化形成核心竞争力;或者是向其它施工领域发展,如电力施工或其它市政专业承包。

照明工程业务跨区域扩展是很多工程企业选择的方式。

少数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会选择产业链延伸的方式,一种方式是向上游的灯具、灯杆制造发展,一种是向照明管理方向发展(成为能源合同管理商)。

3.1.5垃圾处理行业业务扩张模式

当前,垃圾处理行业刚刚进入成长期,建设需求旺盛,各运营商主要依靠新建项目扩张发展。

当前垃圾处理的大型项目基本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投资比较大。

各主要运营商受制于自身资金和人员的限制,无法进行快速扩张。

如上海环境集团,截止,在上海之外一共有8个项目在运营,3个垃圾填埋,5个焚烧项目。

天津泰达股份当前有4个运营、5个在建项目。

另外,运营商也经过产业链延伸,向上游发展。

如合加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就积极建设固废设备基地。

3.2市政公用行业的产品结构

市政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公共交通事业,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意义上的水务行业则局限于生产和提供水务产品及服务主体的集合,即水务运营子行业。

根据水的流转路径,水务产业链能够分为:

原水生产和供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自来水销售、污水收集和处理、再生水(中水)生产和销售。

城市燃气是属于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品,长期以来,城市燃气被看作是政府直接调控下来的特殊产品,往往比较强调的是公益性和福利性,强调的是社会效益,而忽视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燃气不但仅是种产品,而是一种具有行业垄断特点的特殊商品。

市政工程施工范围包括:

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公共广场工程;城市供水工程、排水工程或污水处理工程;城市燃气工程或热力工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是指城市污水排放、雨水排放、路灯、道路、桥梁、隧道、广场、涵洞、防空洞等市政设施的维护、抢修、紧急处理、管理等。

城市照明行业是市政公用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城市照明从道路功能照明发展起来,进入到涵盖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的新阶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5月27日发布新的《城市照明管理规定》,其中对城市照明的定义:

“在城市规划区内城市道路、隧道、广场、公园、公共绿地、名胜古迹以及其它建(构)筑物的功能照明或者景观照明”。

垃圾处理主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当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再利用。

垃圾处理行业是指对垃圾进行收集、存储、运输、处理、综合利用的企业合集,一般意义的垃圾处理行业就是指垃圾处理厂运营这一子行业。

3.3市政公用事业产业市场角色及产业生态分析

3.3.1市场角色分析

(1)行业监督及管理部门

主要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如环保局(污水处理)、建委(供水、燃气)等。

(2)投资商

市政公用事业设施的投资者,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多元化投资主体。

(3)设施运营商

市政公用事业设施的运营管理者。

(4)资金供给方——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产业基金等

市政公用事业项目资金的间接供给者。

投资商经过各种金融工具获得资金投向公用事业项目。

(5)工程设计、建设商

工程设计主要由中国的各级市政设计院来完成,建设则由多元化建筑商承担。

3.3.2市场角色之间的关系与其所构成的生态分析

现有市政公用事业角色主要特征表现为政府承担多重角色,图示如下:

 

图1、现有的市场角色状态

现有的公用事业角色特征:

(1)政府包揽了大多数角色,从行业管理者到投资商、运营商;

(2)在资金来源上,财政资金往往占一小部分,更多的则倚赖于银行贷款。

特征

(1)造成了政府角色错位,使公用事业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效率低下,行业服务水平低;特征

(2)造成了政府财政捉襟见肘,政府负担严重,信用危机频现。

上述两个特征则共同导致了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资产经营水平低下,一方面大量存量资产呆滞,一方面新增项目资金无法满足的尴尬,形成“亏损——补贴——再亏损——再补贴”的恶性循环。

未来的趋向模式中,政府复原其本身应该的角色——行业规则的制订者和行业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者,同时积极创造行业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运行环境和条件。

除此之外,整个行业的其它角色由多元化市场主体来完成。

在上述模式中如何把资金(债权融资或股权融资)吸引并配置到市政公用事业项目中去是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政府创造行业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运行环境和条件主要包括两种手段:

(1)提高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如提高水价。

(2)盘活现有存量资产,聚合财务能力;或出售变现存量资产,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弥补价格提高不到位之不足。

根据上述分析,对上述各种角色的评价如下:

表1角色评价

角色

收益情况

描述

资金供给者

项目存续期内,持续稳定收益

资金直接提供者和间接提供者

投资者

项目存续期内,持续稳定收益

项目直接运作者和风险控制者

运营者

项目存续期内,持续稳定收益

提高服务水平和控制成本者

设计、建设者

项目存续期内,一次性获得收益

工程、技术方案,工程建设

3.4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特征

尽管市政公用行业的范围非常广阔,但与其它的行业相比,市政公用行业存在以下共同的基本特征:

(1)基础性

市政公用行业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市政公用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城市经济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基础性条件,市政公用行业不但为制造业、加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各产业的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供水、供气、城市道路等基础条件,也为城市提供必要的生活基础。

二是市政公用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构成了其它部门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其性能和价格的变化,必然对其它部门产生连锁反应。

同时,市政公用行业的基础性,意味着市政公用行业具有先导性,要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城市文化、生活水平,就要求优先发展城市市政公用行业。

(2)自然垄断性

市政公用行业具有投资额大、投资回报期长、资产专用性强、沉淀成本大、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显著等特点。

在特定的业务范围内,由一家企业经营比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经营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具有自然垄断性。

市政公用行业的自然垄断性,要求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维持垄断的市场结构,以保证较低的生产成本。

自然垄断性使得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程度低,价格机制不灵活。

(3)公益性

市政公用行业所提供的许多产品和服务,是那些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

市政公用行业产品和服务是针对所有城市居民的,为整个社会或某一区域的所有成员共同使用,而且在消费过程中一般不能独占或排她性消费,具有明显的公用性。

更为重要的是,市政公用行业与城市生活的普遍性、安全性、连续性、便捷性直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市政公用行业的公益性要求政府采取低价微利政策,保证公众能以安全稳定的方式从企业获得优良质量和充分数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促进全社会的总体经济效率提高以及公共福利的增加。

(4)地域性

市政公用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如自来水、管道煤气、污水处理只能在管网的覆盖范围内,产品和服务不能在不同地区内自由流动。

另外,在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方面,由于各地区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居民消费水平和市政公共行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各地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状况具有较显著的地域性差异。

 

第四章市场竞争分析

4.1集中度分析

4.1.1水务行业集中度分析

近年来中国水务行业发展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水务行业产值达到11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3%,自至均高于10%的增长率,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图2-全国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水务公司业务收入规模都相对较小,排在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之首的首创股份水业收入才不过17.59亿元。

重庆水务集团在内陆股市上市公司中水业收入规模最大,水业收入达23.05亿元,但依然不到行业总产值的3%。

内陆股市上市公司中水业收入上10亿元的还有创业环保,水业收入达11.59亿元。

港股上市公司北控水务集团,集团营业额为17.3亿元。

在非上市水务公司中,深圳水务集团水业收入规模最大,也是业内营业收入规模最大的公司,收入达39.59亿元。

跟行业总产值相对比,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