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2分册 第3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7889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2分册 第3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2分册 第3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2分册 第3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2分册 第3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2分册 第3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2分册 第3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docx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2分册 第3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2分册 第3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2分册 第3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docx

高三历史练习题第2分册第3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

高三历史练习题第2分册第3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

一、选择题

1、由于政权的局部统一与争雄,促进了东南沿海与西南地区的开发,缩小了我国南北间的差异,为新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这一历史时期是

A、殷商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三国时期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分裂的社会根源是

A、北方各族人民被迫大量南迁B、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C、西汉王国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D、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

3、东汉末年陷入割据局面,最终导致大一统帝国走向分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持续了

A、2个多世纪B、3个多世纪C、4个多世纪D、5个多世纪

4、曹操生活的时代处于

A、东汉末年B、北魏时期C、三国时期D、西汉末年

5、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是

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

6、赤壁之战的直接后果是

A、曹操失败,北方重新陷入混乱B、三国鼎立局面初步形成

C、刘备巩固了在四川的势力D、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

7、三国鼎立的开端及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是时间分别是

A、公元9年及公元220年B、公元220年及公元229年

C、公元196年及公元229年C、公元208年及公元229年

8、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从赤壁之战到孙权称帝,共历时

A、12年B、13年C、21年D、55年

9、三国时期,造成鼎立局面持续的决定性因素是

A、吴蜀建立了巩固的攻守联盟B、自然条件利于三国割据

C、三国经济同步发展,形成势力均衡D、司马氏夺权,影响魏国统一进程

10、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司马光指出“以魏武(曹操)之暴戾(1ì,凶残)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

犹畏名义而自抑也。

”其中的“名义”源自哪一学派思想?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12、从北宋起,人们谈起曹操就非常痛恨。

《三国演义》里,曹操更是被看作奸臣,而刘备一直以正面人物为人们所认可。

这说明了

A、曹操确实奸诈而又狡猾B、正统观念影响十分深远

C、刘备才能远远胜过曹操D、《三国演义》等同于信史

13、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

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中有一奇特现象——曹操在传说和文学作品中逐渐演变为丑角,而关羽在民间逐渐由人而变成神和圣,这种历史演变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物评价曹、关二人的因素分别是

A、忠、孝B、孝、义C、节、义D、忠、义

14、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最早在此建立政权的是

A、楚国B、项羽C、孙权D、刘备

15、诸葛亮复兴汉室的策略“跨有荆益,结好孙权”,“荆”、“益”是指

A、湖北、湖南B、湖北、四川C、四川、云南D、贵州、云南

16、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

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B、木德C、水德D、火德

17、三国时期,孙权要吕蒙多读书,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时局的分析,大为钦佩,并说吕蒙“非复吴下阿蒙”。

根据以上所述,请问孙权要吕蒙读什么书?

A、《诗》、《书》、《礼》、《易》、《春秋》,这些基础典籍,属于学者必读

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C、《周易》、《老子》、《庄子》,了解这些最近风行一时的学说思想

D、《孙子》、《左传》、《史记》、《汉书》等典籍,培养见识与能力

18、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

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A、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C、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

D、豪族趁机扩充势力,形成军阀混战

19、《兰亭序》载:

“永和九年,岁在葵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碶事也。

”文中的“永和九年”属于

A、公元纪年  B、干支纪年   C、年号纪年   D、朝代纪年

20、江统(?

-310年)曾在《徙戎论》写道“关中之八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

”文中的“戎狄”主要是指

A.匈奴和鲜卑B.突厥与吐蕃C.契丹与党项D.蒙古与女真

21、下列朝代更替示意图,正确的是

东魏→北周东魏→北齐

A、北魏↓B、北魏↓

西魏→北齐西魏→北周

东魏→北周东魏→北齐

C、北魏↑D、北魏↑

西魏→北齐西魏→北周

22、右图是南北朝对峙时期的形势图之一,结合北方政权的

情况,地处江南的朝代应是

A、刘宋

B、萧齐

C、萧梁

D、陈

23、下列各组王朝排列中,均建都于洛阳的是

A、秦、西汉、东汉、西晋、东晋B、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

C、西周、曹魏、北魏、隋、唐D、东汉、东晋、前秦、辽、后梁

24、我国古代居民的大规模迁移活动主要有两个流向,一是由北方迁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这两种迁移的相同后果是

A、促进了经济发展B、加剧了民族矛盾

C、促进了民族融合D、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25、《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

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

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篇。

请问这一时期黄河安流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A、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D、黄河中游西侧多数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26、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鲜卑B、匈奴C、羯D、氐

27、魏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称汉人为“一文汉”,意思是汉人只值一文,可以随便杀戮。

随着时间推移,游牧民族政权却纷纷采用汉制。

这是因为

A、推动经济发展B、缓和民族矛盾C、促进民族融合D、巩固政权根基

28、北魏孝文帝在改革中能够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的推动B、孝文帝至高无上的皇权

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D、鲜卑贵族迫切要求汉化

29、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30、“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

31、(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

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

于是定都洛阳。

”上引材料说明了

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②孝文帝借南迁之名行迁都之实

③北魏的保守势力很强④南伐与迁都都很重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32、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

这一现象是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的具体体现

A、使用汉语B、采用汉姓C、与汉族贵族联姻D、学习汉族的礼法

33、孝文帝曾颁旨规定:

“凡士民三十岁以下者均须屏绝北语,具从正音”。

旨中的“正音”是指

A、平城鲜卑语B、中原汉语C、洛阳鲜卑语D、北方胡语

34、《北史》载:

“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

‘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改。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C、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35、北魏孝文帝说: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36、据《洛阳伽蓝记》记载:

“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

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

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D、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的兴旺

37、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B、加快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C、人民生活环境较安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38、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黄河流域的统一B、北方政权的更迭 C、少数民族封建化D、北方民族大融合

39、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

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人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D、全国的统一

40、据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牛、马、骡、羊等牲畜的饲养、役使方法、兽医术、相马术,以及制作毛毡的技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

这种现象能说明

A、胡人政治、经济、文化更先进B、“汉文化”被“胡文化”所取代

C、胡汉文化互相渗透、取长补短D、汉人地位下降,沦为征服者奴隶

41、东汉以后,中原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开始发生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这反映了当时

A、胡汉民族融合

B、江南经济发展

C、推崇人品节操

D、倡导独尊儒术

42、下图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

这两幅图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民族构成情况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

43、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其积极作用是

①胡汉文化,取长补短②吏治清廉,社会稳定

③各族之间,增进团结④加强凝聚,促进统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曹墓之争

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些引发了各界热议。

学者持有的另一种意见

此项研究在众多证据的支持下公布学术成果,似乎并无不妥,之所以招来众多质疑,是因为学界存在着抄袭造假的现象,影响了公众对学术成果的信任度。

学者质疑的主要理由

√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从盗墓者手中缴获的:

√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等赐予近臣;

√文献中对曹墓方位的记载十分复杂,与该墓所处的地貌、地形不太相符。

材料一  材料二

问题:

(10分)

(1)此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墓主曹操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请你列举两个与曹操有关的史实。

(2分)

(2)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

(4分,不得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

(4分)

2、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召开“社科院2009年公共考古论坛”,正式公开对河南安阳曹操墓考察分析后的结果报告。

“曹魏高陵”发掘主持人潘伟斌在论坛上公布了专家认定此墓葬为曹操墓的九大证据,包括:

——此墓葬为多墓室砖室大墓,主墓室为四角攒尖顶,和洛阳发现的曹魏正始八年大墓墓顶形状相同。

——此墓葬与同期墓葬相比,规模宏大,是王侯级墓葬,与曹操身份相符。

——墓葬地面情况符合曹操定下的《终制》,此墓葬所处位置比三公里之外的固岸北朝墓地海拔高出十米,符合“因高为基”的要求。

此次发掘墓室上面未见封土,更没有找到立碑迹象,完全符合《终制》“不封不树”的要求。

——符合文献资料记载高陵的位置。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三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的祠西原上为寿陵。

”另据《水经注》浊漳水条记载及唐代《元和郡县图志》的相州邺县条中明确记载,西门豹祠地属河南省安阳县。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魏武王、魏武帝”的称谓相符。

——发掘过程中出土的铭牌,其中刻有“魏武王”的名牌共有七块,是其身份认定的直接证据。

以刻有“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的石牌最为完整,出土于墓的前室。

——出土物与曹操遗令“薄葬”相符。

所出土的陶器都是素面陶,器型偏小,做工粗糙,符合曹植在书中所说的“鸣器无饰、陶素是嘉”的记载;

——墓葬中发现的男性遗骨年龄为六十岁左右,与曹操去世时年龄相符。

——附近出土文物的旁证。

1998年4月,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在村西的小方池地里起土地时,挖出了鲁潜墓志。

鲁潜墓与魏武帝陵的距离与方位:

“(鲁潜)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墓志上记载的墓主人去世的年代距曹操去世时仅125年,和它相距100多年的鲁潜墓志所记载的资料应该是非常可靠的。

问题:

(10分)

(1)阅读材料指出上述“九大证据”中属于“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的各三例。

(6分)

(2)“曹操墓”证据公布后引起巨大争论,很多专家质疑证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可信?

写出理由。

(4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bu)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適遣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火,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材料三:

孝文帝:

“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

——《魏书·高祖纪》

材料四:

(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竟为之。

——《后汉·书五行志》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民族关系处理方式上有何异同?

(2分)

(2)材料三中的“五经”指什么?

孝文帝在政治生活中是怎样推行“五经”之义的?

(3分)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民族融合具有什么特点?

对中华民族有何影响?

(4分)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

……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

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谈谈你对当时民族的认识。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人口大迁徙,对民族关系和社会

经济造成了深刻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人口大迁徒的总趋势是什么?

(请举两例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

(2)人口迁徒对同时期的民族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3)人口迁徒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又造成了什么影响?

6、中国古代都城地迁移

35°(三代王都线)

38°(农牧争夺线)

41°(农牧分界线)

材料一三条线与三大块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的迁都不胜枚举,但学术界公认的著名的迁都有如下几次:

(1)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从淹(山东曲东)迁到殷(河南安阳西北);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3)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问题:

(11分)

(1)根据图片一,你可以提取哪些历史信息?

(3分)

(2)根据图片一、二,归纳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的趋势?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以北魏孝文帝迁都为例分析其迁都的原因?

(4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赵武灵王……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

“愚者所笑,贤者察焉。

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遂胡服。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北逐戎狄,收河南。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1)列出隋唐以前我国民族融合的几种方式,以你所掌握的史实和以上材料说明之。

(6分)

(2)有人认为,所谓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的过程。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列举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3分)

(3)在这些民族融合的方式中,后人最赞赏的是哪一种?

简要说明你的判断。

(4分)

高三历史练习题第2分册第3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D

B

A

A

B

B

C

C

B

A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C

B

A

D

B

C

A

B

C

B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D

A

D

A

C

D

B

D

B

A

C

D

37

38

39

40

41

42

43

A

D

C

C

A

D

B

二、非选择题

1、

(1)答案1:

基于历史事实的回答。

(2)•赤壁之战、屯田

其他答案:

出自小说等的虚构情节。

(0分)

(2)对史料性质的分析(2分)

答案1:

区分了证据的来源或判断证据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

(2分)

石枕等都不是直接证据,是二手材料;考古上还未找到直接可以确证曹操身份的资料。

答案2:

基本抄材料。

(1分)

其他答案。

(0分)

对考证方法的分析(2分)

答案1:

从文献与考古一致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2分)

没有达到两重证据的印证;文献记载复杂,与考古地点不吻合

答案2:

缺少相互印证或一致性的含义。

(1分)文献记载复杂。

其他答案。

(0分)

(3)知识能力层面(2分)

答案1:

完整回答文献“三长”。

(2分)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

答案2:

回答不完整。

(1分)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识。

其他答案:

笼统回答。

(0分)史学家应具备科学方法、理论。

道德品行层面(2分)

答案1:

准确写出“史德”这一关键词。

(2分)

其他答案:

笼统回答。

(0分)史学工作者应具有职业道德。

2、

(1)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洛阳发现的曹魏正始八年大墓

曹操定下的《终制》

出土的铭牌

所出土的陶器

曹植在书中所说的“鸣器无饰、陶素是嘉”的记载

男性遗骨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水经注》

《元和郡县图志》

鲁潜墓志

(2)可信。

运用了多重证据法,地下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同时,又有同时期的考古资料进行旁证。

还运用了DNA技术证明了遗骨的年龄是直接证据。

不可信。

虽然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但是证据仍有漏洞。

如鲁潜墓志不是在鲁潜墓中发现,无法证明鲁潜墓的位置。

DNA技术只能证明尸骨的年龄,但是无法证明就是曹操等。

3、

(1)相同点:

秦汉通过战争的方式,修长城,解除边境民族威胁。

   不同点:

汉朝采取了“和亲”的方式,如王昭君出塞等。

(2)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在国民中推行儒家文化。

(3)特点:

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是“汉文化”与“胡文化”双向交融汇合过程。

影响:

缩小了民族之间的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4、

(1)主张:

灾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

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

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认识:

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5、

(1)迁徒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比如边疆五族内迁黄河流域,中原农民大批南迁至江南地区。

原因:

北方黄河流域战乱不息,为羡慕中原先进文明的少数民族提供了有利时机,而中原农民为躲避战乱而南迁。

(2)五族内迁,与中原汉人杂居生活,逐步汉化;迁居到江南的中原汉人与南方百越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我国古代史上的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3)人口迁徙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原农民南迁,增加了南方劳动力,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使江南经济进一步得到开发。

在北方,由于五族内迁,畜牧业得到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状况有所缓解。

另外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如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取得了可喜成就。

总之,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6、

(1)历史信息:

(4分)

夏、商、周三朝的都城都在黄河流域;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北纬41°为天然的农牧分界线;北纬38°农牧争夺线,说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历来有经济利益地争夺与冲突;夏、商、周可能是同时并存的三个部族集团;(其它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都城迁移的趋势:

(4分)

中国古代王朝的都城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

西安——洛阳——开封——北京。

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

开封——杭州——南京——北京。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4分)

从经济上来看,洛阳较之平城的农业发达、运输方便的地区;

从政治上来看,一方面为了实现统一全国大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了摆脱平城地区鲜卑贵族盘根错节的势力网,削弱他们对政治的影响力;

从文化上来看,北魏虽然实现了北方的局部统一,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不利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改变鲜卑民族的旧俗,深化改革,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的姿态雄踞中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总之,迁都洛阳有利于北魏全面推行汉化,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其它言之有理亦可得分)(任意2点,论述完整)

7、

(1)通过改革方式,学习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或军事技术,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等;通过战争方式,如秦北击匈奴等;通过和亲方式,如西汉的昭君出塞等。

(6分,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不同意。

(1分)因为民族融合是一个双向交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