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考强化训练练习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6656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高考强化训练练习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高考强化训练练习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高考强化训练练习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高考强化训练练习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高考强化训练练习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高考强化训练练习7.docx

《高考地理高考强化训练练习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高考强化训练练习7.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高考强化训练练习7.docx

高考地理高考强化训练练习7

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二十七

一、单选题:

张老师要到美国洛杉矶(119°W)友谊校参观访问,机票上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12月3日9:

40。

途径东京,于洛杉矶当地12月3日10:

30降落。

据此回答1—2题。

1.张老师从北京到洛杉矶的旅途时间是()

A.24小时50分钟B.23小时10分钟

C.16小时50分钟D.15小时10分钟

2.到达洛杉矶后,为了与当地时间一致,张老师调整手表时间的最快捷方法是()

A.顺时针拨快8小时B.逆时针拨慢8小时

C.顺时针拨快4小时D.逆时针拨慢4小时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对应的土地利用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2

3.地形图中的③处可能是()

A.水库B.山丘C.盆地D.湿地

4.该地区需开发大量耕地,最适宜开发的是地形图2的()

A.①B.②C.③D.④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

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

读图3潜水等水位线图,完成5—6题。

 

图3

5.图中四口井中,水面离井口最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下列根据图中信息的推断,正确的是()

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B.山脊的潜水比山谷的潜水埋藏浅

C.山脊是潜水的补给区,山谷是潜水的排泄区D.潜水的运动方向是从山谷到山脊

李同学为撰写有关地质灾害分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到网络查资料,他发现下表所列国家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

请回答7题。

代号

国家

冰岛

伊朗

土耳其

墨西哥

美国

印度

印尼

新西兰

中国

日本

7.表中哪些国家位于环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

A.①②B.③⑩C.④⑧D.⑥⑦

图7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

读图回答8—11题。

8.位于图7地区的旅游胜地是()

A.武夷山B.黄山

C.庐山D.井冈山

9.图7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A.沿山脊延伸B.沿山谷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10.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A.建小型核电站B.开采小煤窑C.建小型电站D.砍柴烧炭

11.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①充分利用竹、木资源,建立小型造纸厂②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③积极推广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④加大科技投入,建设茶叶和柑橘生产基地

⑤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立体农业

A.①②B.②④C.③⑤D.④⑤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于2000年3月正式启动了,这项工程涉及退耕地面积2亿多亩,其中25°以上的坡耕地9100多万亩,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粮食。

这是在中国和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罕见的伟大工程。

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可用监测和评估坡耕地植被恢复情况的指标是()

A.粮食总产量B.干湿季径流量变化

C.种植业在农业产值结构中的比重D.干湿季降水量变化

13.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不宜开辟为梯田的原因是()

A.不能扩大耕地面积B.不利于机械化操作

C.不适合农作物生长D.农业投入大于产出

我国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站全国的72%,已探明

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

西电东送使东、西部地区获得双赢。

据此读图9“西电东送”示意图,判断14—16题。

14.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主要是因为()

A.西电东送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的工业成本降低,有

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15.西电东送把西部地区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图9中火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A.①②B.③④C.④⑤D.①⑤

16.对太行山两侧区域特征或发展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主要是流水侵蚀区,华北平原主要是流水沉积区

B.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是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黄淮海平原低湿地的可行模式是桑基鱼塘生态农业

C.山西省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发展能源工业的资源优势;京津两地具有发展高科技工业的人才优势

D.“晋煤外运”有利于解决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危机;“南水北调”有利于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

17.下图表示输日本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相关联系图,正确的是()

美国

加拿大印日美日英日

日度本国中国本国本

本美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西亚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ABCD

A.小麦输往路线B.铁矿输往路线

C.石油输往路线D.畜产品输往路线

读某地区昼夜状况如图,图中的∠ACB等于23°26′,回答18—20题。

18.在图示状况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能是()

①23°26′S,60°W

②23°26′N,150°W

③23°26′S,90°W

④23°26′S,120°W

A.①④B.②④

C.②③D.①③

19.当∠ACB由最小值增大至图示状况时()

①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②地中海东行的船只正好顺风航行

③美国中部小麦区正值收获季节④巴西高原上草木一片枯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当图示状况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①20:

00②24:

00③次日4:

00④次日2:

00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读下表,分析回答10—11题。

纬度

北半球

南半球

极昼期

极夜期

极昼期

极夜期

70°

72天

53天

69天

56天

75°

108天

93天

X天

98天

21.表中X的天数是()

A.103B.111C.113D.117

22.引起其极昼、极夜不等长是由于()

A.黄赤交角的存在B.地球的公转轨道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23.下图所示的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是()

A.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甲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读右图,回答24—26题。

24.图示海域属于()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5.洋流L属于()

A.自南向北流的暖流B.自南向北流的寒流

C.自北向南流的暖流D.自北向南流的寒流

26.下列城市受该洋流气候影响最大的是()

A.圣保罗(巴西)B.利马(秘鲁)

C.布宜诺斯艾利斯(阿限廷)D.悉尼(澳大利亚)

27.下图中的A、B、C、D分别表示南、北半球相应纬度海洋或陆地的气温曲线,其中表示南半球海洋的是()

 

28.下列各项组合正确的是()

A.越南—湄南河—河内—热带季风气候B.缅甸—伊洛瓦底江—仰光—热带雨林气候

C.马来西亚—湄公河—吉隆坡—热带雨林气候D.泰国—湄南河—曼谷—热带季风气候

29.湄公河依次流经()

A.中国、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

B.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C.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

D.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

30.泰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的稻田主要分布在()

A.湄公河三角洲B.湄南河三角洲

C.伊洛瓦底江平原D.红河三角洲

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点位于格陵兰岛上,据此回答31—33题。

31.若图中A地正当日落,两个小时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A.20°S75°WB.20°26′S105°E

C.20°N105°ED.23°26′N75°E

32.飞机从A点飞往B点,最近航线是()

A.从A地点出发沿纬线向东飞到B点B.从A点出发沿ACB弧飞到B点

C.从A点出发沿ADB弧飞到B点

D.从A点出发沿A点经线飞到北极点,然后沿B点经线向南飞到B点

33.若图中A点正当日出,此刻北京时间是()

A.11时B.17时C.5时D.23时

宏伟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已经开工,据此回答34—36题:

34.该工程启动时,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A.河道的淤积B.水质污染C.地下水位的下降D.土壤的盐碱化

35.在解决受水区土壤的盐碱化的方法中,最不应推广应用的是()

A.培育耐盐作物B.改漫灌为喷灌C.深挖排水沟D.引淡水洗盐

36.在下列工厂,最不适宜在受水区域新建的是()

A.火电厂B.钢铁厂C.电子装配厂D.服装厂

我国某地地处内陆,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有高大山脉。

据此完成37—39题。

37.气候对交通的影响有()

A.青藏高原上修建铁路要考虑冻土层的影响

B.气候对轮船的航行影响很小

C.公路设计无需考虑气候的影响

D.机场建设易选择在低洼处,且应离城市较近

38.该地的农业生产不合理的方式是()

A.发展滴灌、喷灌技术B.种植长绒绵

C.利用半地下塑料大棚种植蔬菜D.增加水稻种植

39.该地发展交通、通信时要()

①加大桥梁孔径、抬高路基②选择风速较小的地方建设机场

③加固或矮化通信线路④考虑台风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部分国家城市及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据此回答40—42题。

1970年

1992年

城市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

人均GDP(美元)

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人均GDP(美元)

9

69

13

114

41

282

74

6777

89

2912

89

15625

74

4681

76

23180

71

1946

77

29486

40.近20年中,上述5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1.②可能是()

A.美国B.埃塞俄比亚C.英国D.韩国

42.①与③、④、⑤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

A.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①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三国少

C.①国第二、第三产业比三国落后D.①国人口增长率比三国低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43—45题。

 

43.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季B.春末C.冬季D.初秋

44.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45.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A.半年B.一年半C.二年半D.三年半

左图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右图为左图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下表为左图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

据此回答46—50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22.4

21.0

15.9

9.4

1.6

-5.7

降水量

0.5

0.6

2.5

6.0

13.0

11.0

19.8

28.5

17.0

9.0

1.6

0.5

46.根据表2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地区属于()

A.亚热带B.热带C.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47.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A.秋季降水B.春季降水C.深层地下水D.冰川隔水

48.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中下游地区工业生产的发展B.臭气层空洞

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D.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与工业发展

49.近年来,分布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A.温度下降B.温度升高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D.适量抽取地下水

50.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

A.增加移民B.减少人口数C.扩大耕地面积D.保育天然植被

51.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B.多数国家资源比较贫乏,环境承载量小

C.接受发达国家污染严重工业的转移D.经济、技术水平有限,环境保护能力不足

假若东经120°刚好是t日与t+1日的分界线,请完成52—53题。

52.这时t日占全球的范围()

A.大于1/2B.小于1/2C.大于2/3D.小于2/3

53.这时,下列哪个城市可能正夕阳西下()

A.伦敦B.悉尼C.芝加哥D.开罗

54.在下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下图,据此回答55—57题。

55.乙图中的丙国在甲图中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56.正常年份,丁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最小值出现在()

A.2月份B.5月份C.8月份D.11月份

57.从中国乘船驶近①国附近时,人们都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

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D.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

读下列甲、乙两地植被分布图,回答58—59题:

 

58.影响甲乙两地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地形和热量B.降水和热量C.降水和光照D.地形和降水

59.甲地的农作物可能是()

A.甜菜B.棉花C.茶叶D.油橄榄

下图为世界几个著名的岛屿,就这些岛屿回答60—61题。

60.四岛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③①D.①③④②

61.关于四岛正确的说法有()

A.①岛是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橡胶产地

B.②岛平原广阔,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C.③岛分属两个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④岛盛产樟脑和海盐,属经济落后地区

读下图(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回答62—64题。

62.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国家是哈萨克斯坦B.地形以山地为主

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63.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地湿地面积广大

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C.G地为帕米尔高原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65—67题。

65.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②洋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66.如果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等温线最北点距大陆最南端距离最长的时间是()

A.1月B.5月C.7月D.10月

67.图中C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寒流经过B.暖流经过C.有上升流D.寒暖流交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68.图11中的甲地位于图10中的大陆沿海,图11中从a→b→a表示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位置变化示意图(箭头表示太阳光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甲地可能位于哪个国家?

(4分)

(2)简述甲地的气候特征,并说明气候形成的原因。

(6分)

69.图12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分)

 

(1)图中A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2分)

(2)图中B河流的名称是;B地区蕴藏丰富的新能源是。

(4分)

(3)简要叙述图中(右上角)C地区地形的突出特征。

并说明形成该地形特征的外力作用。

(4分)

70.仔细分析“北京地区用水量统计表”,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北京地区月水量统计表(单位:

立方米)

年份

总用水量

住宅用水

一般工业用水

公共建筑用水

其他

1981

66949.99

8193.37

3168.95

26288.27

769.4

1999

93919.1

25546

2341.2

41519.8

3412.1

(1)从表中可以看出,北京市用水总量增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增长,其增长的原因是、人均用水量的提高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

(3分)

(2)简述能够有效解决北京缺水问题的工程措施。

(4分)

7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巴西利用制糖工业的废料甘蔗渣制造乙醇,同时试验成功以乙醇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目前巴西国内的汽车90%以上都以乙醇为燃料。

2001年4月,中国国家计委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乙醇汽油,要求在5年时间里,主要省市的机动车基本上以乙醇汽油为燃料,以消化全国各级粮库中近亿吨劣质陈粮。

请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以下问题。

(10分)

(1)简述吉林省生产乙醇汽油的区位优势。

(4分)

(2)简述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意义。

(6分)

72.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30分)

(1).(4分)填出四大工程名称:

属于水资源

跨流域调配的是工程,

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工程和工程,

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工程。

(2).(2分)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

是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

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工程。

(3).(6分)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助、

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

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4).(6分)四大工程中,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积极影响是:

(5).①(2分)四大工程经过地形区最多的是工程,经过地形分别是

②(4分)经过的主要铁路干线有:

③(6分)此项工程建设,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的

有意义是:

73.(14分)读右边的我国部分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各省级行政中心中,市的年

太阳总辐射量最高,原因是

(2)在直辖市中,市的太阳总辐射

量最低,在千卡/平方厘米以下,

原因是。

(3)图中台湾岛西侧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原因是

(4)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的聚光板要和地平面保持一定的倾角,在同一季节里,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由小到大排列:

74.某校同学在不过河的情况下利用铁塔及其影子测算太阳高度。

在12月22日正午测得太阳高度为β;过一段时期,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α。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该地区位于半球(南半球或

北半球),河流的流向是。

(2)若β=68°且铁塔处在正午时,北京时间

为12月23日0:

40分,则铁塔所处的经纬

度是(经度)、纬度。

(3)从Q到R,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

移,图中海洋是洋。

75.下图为我国山西省某地区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若大气降水降落在P点后形成坡面径流,请在图中画出P点的径流方向。

(2)Q地区建成一座水电站,蓄水位保持在海拔900米,水库蓄水后的回水淹没的干流河R段大约是千米。

(3)当地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a河、b河流域采取了不同的植树造林模式(如图a,图b)。

判断能够产生更大环境效益的模式并叙述其理由。

(4)从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来看,Q城市今后更有利于哪些产业部门的发展?

7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分)

(1)图中①区的松嫩平原和④区的成都平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区,制约两地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分别是。

A.热量、水分

B.地形、土壤

C.水分、地形

D.热量、光照

(2)下列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耕地面积广,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B.②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劳动生产率高

C.③区地处内陆,为我国最主要的温带草原牧区

D.④区地形复杂,农业生产以河谷农业为特色

(3)图中①区中的三江平原曾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开垦,2000年国务院却下令停止围垦,试从生态角度分析停止开垦三江平原的意义:

77.读图“沿116°E局部

地形剖面图”和我国A、B

两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均土地资源情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地区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人均耕地

(亩/人)

人均草地

(亩/人)

人均林地

(亩/人)

A

262

1.4

0.2

0.3

B

69

1.1

1.1

1.8

(1)A地区显示的情况与号地形区大体一致;B显示的情况与号地形区大体一致。

(2)A、B两地区中,从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结合、利用的角度看,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是地区。

从自然条件考虑,A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有: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B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是:

78.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面积(万平方千米)

118.3

国境线长

4200多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19(2000年)

7月均温(℃)

16~26

1月均温(℃)

-28~-14

年降水量(毫米)

50~500

土地利用情况(平方千米)

耕地

林地

草地

56260

95560

624590

(1)说出该省区的简称。

(2)在该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的面积是最多的,简述该省区草地面积广大的原因,并分析该省区草场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该省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区是中国古老灌区之一,也是该省区粮、油、糖的生产基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过度发展灌溉农业会带来哪些问题?

(说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可)

79.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