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6609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沧浪之水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沧浪之水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沧浪之水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沧浪之水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沧浪之水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沧浪之水歌.docx

《沧浪之水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沧浪之水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沧浪之水歌.docx

沧浪之水歌

1沧浪之水歌《楚辞》

沧浪之水①清兮,可以濯吾缨②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注释:

①沧浪:

水名。

在今湖北省境内。

②濯:

洗。

缨:

系帽子的带子。

  原诗译文:

沧浪之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帽缨!

沧浪之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双脚!

  分析与欣赏:

这首诗歌用近乎直白的语言告诉人们一条为人处世之道:

水清就洗帽缨,水浊就洗脚。

它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清水和浊水的不同态度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对清洁事物的尊重和对污浊事物的鄙视。

就拿做人来说,一个人思想品行好,人们就会尊敬他;思想品行不好,别人就会看不起他。

是受人尊重还是被人轻视,完全取决于人的自身。

  

2《别诗》张融

  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

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

诗词赏析

  中国的诗歌经过六朝山水诗歌的阶段之后,渐次形成了意象的艺术方式。

当然,一种艺术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是需要很多的链条衔接而成。

张融的这首小诗,写的是离人之悲,却将目光转向莽莽宇宙、孤台明月,是典型的意象诗。

 别离之际,最易引发人的感情波澜。

诗人们为此写下无数“消魂”之什。

张融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诗,乍看上去似平平淡淡,而细味之,个中又有一番浓情深意。

 四句诗,有三句写景。

“白云”、“清风”、“松”、“明月”,这都是形容六朝隐士们隐居之所的清隽、超绝。

如孔稚珪《北山移文》写假隐士驰骛官场后,“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荫,白云谁侣?

”这三句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而且其中寓含了别者与送别者的隐士身份以及隐士风度。

 三句写景,而没有一句不是抒写“离人悲”之情。

送别故人,不知始于何时,直到傍晚时分,山上白云消尽,山中晚风初定,双方仍依依不舍;但分手在势,终有一别;故人别去,已是明月高悬。

诗人在景物描写中,暗含了时间的延续。

三句诗还为我们描绘了山中隐士送别的清绝空间。

头两句一个“上”字一个“下”字,把空中的白云与地上的苍松联在一起,又以“清风”把二者完整地融为一体。

明月高挂,铺银洒玉,山中景物异常明澈、空阔、静谧。

这种景物一经第三句点化,送别人的惆怅之情便跃然纸上。

三句诗,从时空两方面抒写“离人悲”,前者写离别之难,后者写别后之悲,可谓情景“妙合无垠”。

 。

因此,我们说这首诗不仅绘景抒情,而且是写人。

作者曾说:

“融,天地之逸民也。

进不辨贵,退不知贱,兀然造化,忽如草木。

”(《南史·张融传》)所以明代张溥称赞他说:

“白云清风,孤台明月,想见其人。

”(《张长史集题辞》)这首小诗集绘景、抒情、写人于一身,宁静的景象中深藏感情的起伏,平淡的词语中可见清绝的人格。

3范云《别诗》其一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译文:

上次离去时,雪像花一样地飘落,如今再度前来,花开得像雪一般的白艳。

这两句诗是感叹相聚太短,离别太长,每次分手后总要经过许久才能相见。

4子夜四时歌·秋歌(南北朝民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注释】

千里光,指月光,意思是托月光寄情给千里外的征人。

【古诗今译】凉爽的秋风吹进窗子里,罗帐都飘起来了。

罗帐起处,皓月当空,勾起了佳人儿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深情思念。

心爱的人儿,此刻你也在看着着皎洁的明月吗?

【赏析】

本诗属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民歌。

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秋歌》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以清新浅近的语言,再现了思妇对出征丈夫的怀念。

前两句写秋风渲染气氛,后两句借明月直抒情思,意境高远。

全诗虽无一句写女子的眼泪、叹息,但由于把女主人公的感情与秋风、明月等自然景物交织在一起,创造了悲凉的气氛,真实地再现了江南女子的相思之情,风格哀怨缠绵。

所以至今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

”秋天风,总是不请自来,夜里,悄悄地吹进窗子,把罗帐都吹得飘起来了。

是做一开篇就以“秋风”、“罗帐”创造了凄凉冷清的环境气氛,怎能不勾起罗帐内读出之佳人的情思。

为下文借明月寄托情思渲染了气氛,打下了铺垫。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秋天这个季节月光特别的明亮,罗帐被秋风吹得飘起来了,相思的人儿看到明月怎能不想起远征在外的心上人呢?

思念之苦无以排解,只好又把感情通过这月光,寄向千里之外 

5 巴东三峡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长江三峡由于两岸夹山,江道纡曲,水势湍急,成为著名的险境。

在古代的条件下,渔者或行人乘舟经过此地,都不能不临其境而提心吊胆,虽说“沉舟侧畔千帆过”,但毕竟要随时准备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是内在的主观存在的心情。

而外在的客观实境呢?

除了眼见滩险山高之外,又偏偏此地多猿,猿声凄异其哀转之声,正好与人临于险境时之不安心声相“接火”,相“撞击”,于是在心灵的火花闪现时,就不能不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倍感凄楚,深味行路之难。

此其第一层义。

猿声如果偶尔有之倒也罢了,而偏此地多猿,猿声此起彼伏,又是“空谷传响”,回声相荡,由此及彼,至于“泠泠不绝”或“哀转久艳”。

入耳者,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声声敲击着舟行者的心。

这就随之而更增加了凄楚,更加体味到行路之难。

此其第二层义。

猿鸣一声已是不忍听,两声则更不能忍,至于三声四声,声声不绝,此情此境,虽铁石之心,亦不能不为之泪沾裳矣,从而产生“怀士”之心,后悔何为而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涉险至此!

两歌皆就猿声和人泪取象,既切其地的特点,又合行人、渔者之心境,融意于象,唱出此歌,而读者大透过其象而得求其意。

歌不言三峡行路之险之难,和行人、渔者之悲凄心境,但其“意”已自在其中矣。

两句十四字,文简而意丰,含蓄深婉,诗意隽永,诚难得之民歌佳作。

  当然,过三峡而泪沾裳,已是过去时代的事了。

现代的三峡,则早已成为轮船畅达的通途,航道设备也正日益现代化,猿声不再是行人畏听的凄楚之音,而是可供欣赏的、大自然所赐予的美妙旋律了。

 。

长江三峡不仅有已经建成的葛洲坝,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工程—三峡工程。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6咏朝日作者:

萧纲

团团出天外,煜煜上层峰。

光随浪高下,影逐树轻浓。

 【团团】形容太阳运行的样子

  【煜煜】形容太阳的光亮

译:

把天外日出,冉冉上升,逐层朗照山峰,把江河照射得金波翻涌,使朝阳笼罩下的树影显得浓淡相间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7咏风

年代:

【唐】作者:

【王勃】体裁:

【五律】类别:

【题物】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

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

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这大概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

8终南望馀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诗意: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这是一首描写(雪后山景)的写景诗,写的是诗人在(冬)季(黄昏)时分,从(长安)望(终南山阴岭)所看到的景色.诗中的(绣)和(增)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

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

“意思已经完满了。

”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9《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

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

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木末,指树杪。

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

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

“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

裴迪《辋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

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

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

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

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

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王维的《辋川集》给人的印象是对山川景物的流连,但其中也有一部分篇章表现诗人的心情并非那么宁静淡泊。

《辛夷坞》在写景的同时也就不免带有寄托。

屈原把辛夷作为香木,多次写进自己的诗篇,人们对它是并不陌生的。

它每年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那高高的枝条上绽葩吐芬。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这个形象给人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

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

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

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10《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

11《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作品译文

  阵阵悠扬的玉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

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

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12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戴天山】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不遇】没有遇到【吠】狗叫

  【带露浓】挂满了露珠【树深】树丛深处【霭】云气

  【倚】靠

作品译文

  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在林间常见到小鹿,到溪边时,已是正午,却听不到钟声。

来到道院前可道士不在,只见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

人不知去了哪里,吾焦急地倚松两三松

作品鉴赏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

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

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

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

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

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

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

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

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

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

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

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

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

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

“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

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

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13《江南曲》 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首句“日暮长江里”为以下三句诗所写情事布置了一个特定的环境。

“日暮”与“长江里”这两个分别表示时间与地点的片语一经组合,就会在读者的联想中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残阳斜照,深碧的江面上,闪动着桔红色的光点。

景色迷人。

次句“相邀归渡头”紧承首句。

天色已晚,采莲的、打鱼的人儿都该回家了,一只只的帆船,满载着劳动的果实,竞相驶往渡口。

此刻,人们的心情是愉悦的,歌声、嘻笑声、此起彼落的打招呼的声音回荡在江面上,呈现一派欢乐的气氛。

“相邀”二字就渲染了归渡头时人们这种快乐的情绪。

三、四两句进一步描绘“相邀归渡头”中的一个饶有意趣意的场景。

船儿往前行,桨儿向后划,那水中的落花虽然尾随着犯儿前进,可总是进进退退、又止又行的。

诗人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用“来去逐船流”加以准确生动的表现。

但是,诗人摄取这个镜头。

的并不在于描写落花逐船的自然景象,而是借以映现此时此地青年男女们幽隐的情思。

“如有意”三字赋予“落花”以生命,将其人格化,这样就使落花逐船流的自然现象具有了象征的意义,“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实际卜是写出了回归渡口途中,青年男女们驾着小船,相互追逐嬉戏的情景。

这种情景,和《江南曲》古词中所写“鱼戏莲叶间”颇相仿佛。

这首小诗描绘了长江里日暮时分两个互相联系的生活场景,并把它们放在优美的背景上有层次地层现出来,写得清新欢快而又含蓄深婉。

特别是后两句,意象丰富,情思缠绵,令人玩味不尽

14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

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

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

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

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

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15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16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

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象铺上了一层白毡 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象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

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

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

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

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

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 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

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

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

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

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

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1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

  【注释】

  ⑴九日:

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⑵强:

勉强。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⑶怜:

可怜。

 

  ⑷傍:

靠近、接近。

[2]

  【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3]

18过三闾庙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译文:

沅江湘江之水永远流淌不尽,屈子的怨愤是多么的深。

夕阳西下的时候秋风刮起,萧萧飒飒啊那枫树林。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唐代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官至客营经略使。

三闾大夫是爱国诗人屈原的官衔。

三闾大夫庙即屈子祠,在湖南省汨罗县汨罗江边玉笥山上。

此诗《全唐诗》题为《过三闾庙》,内容也稍有出入。

沅湘:

指沅江和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赏析点拨:

楚国的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正流浪在湘江沿岸,眼见国破家亡,极度绝望,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自沉于湘江的支流汨罗江。

屈原第二次流放的地点,就在湖南一带,沅江、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因此,戴氏的这首吊古诗就从两江起笔。

那么,“流不尽”哀怨还体现于什么呢?

诗人的目光从沅湘移向了庙内及其附近的枫树林,想起了屈原《楚辞·招魂》里的话: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这两句诗便从此化出。

这里的景语既情语,写出了落日斜照下的枫林在袅袅秋风里萧萧低吟的情景,它们也仿佛在为屈原传怨。

19《从军北征》【作者姓名】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

(1)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3)看。

译文⑴遍:

念piān。

碛念,指沙漠。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薄海刮来寒冷的风。

行军途中,战士都吹起《行路难》的笛曲。

沙漠里征军三十万,一到夜晚,所有的战士都一起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

[4]

20《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代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但主要是明经和进士两科。

明经科考“贴经”,考题是将儒家经典文句,用纸贴掉几个,要求应考人把贴掉的字或文句补写到贴纸上。

这主要考死记硬背,很难考出应考者的实际水平。

进士科则是考诗赋,考试形式也较灵活自由,可以考出应考生员的才学。

另外,明经科录取者多,约占十分之一、二;进士科就难多了,应考生员上千人,录取的不过二三十人。

所以孟郊能考上进士是很不容易的。

新考取的进士,照朝廷惯例,要在长安曲江池游宴,并到慈恩塔(即今西安大雁塔)下题名留念,并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大街上游乐。

此时此刻,孟郊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简直可以说是得意忘形了。

于是孟郊随口吟出《登科后》诗,这里的“龌龊”,是指穷愁潦倒,心情压抑;放荡,指不受拘束,恣意妄行。

过去穷愁潦倒,心情苦闷,不足一谈;今日轻松愉快,心潮起伏,想入非非,前途无量。

在和煦的春风中,我得意洋洋地骑着马游玩,滴答的马蹄声敲击着我的心房,觉得马跑得特别快,一天内我和同榜的进士们游遍长安的著名花园,看尽了长安名胜风光。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忘乎所以的兴奋心情。

后来这“春风得意马蹄疾”,也就成了中华语言宝库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心情愉快时,行动迅速、敏捷。

21和练秀才杨柳作者: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人而盛于唐人。

《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

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箫声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即指此事。

这首诗虽未指明地点,从诗意看,写的大概也是灞陵折柳赠别的事。

  诗的开头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

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

一对离人将要在这里分手,行者驻马,伸手接过送者刚折下的柳条,说一声:

“烦君折一枝!

”此情此景,俨然是一幅“灞陵送别图”。

  末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就语气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

在柳枝看来,此时此地,万物之中只有春风最相爱惜,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可谓深情款款。

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

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

意思是说:

只有您如春风殷勤吹拂折柳那样,带着深沉真挚的感情来为我送行。

只有您对我这个远行人“最相惜”呀!

这层意思正是“烦君折一枝”所表现的感情之情的深化和发展。

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

  这首诗是从行者的角度来写,在行者眼里看来,春风吹柳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仿佛就是前来送行的友人。

这是一种十分动情的联想和幻觉,行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本来是无情的东西,看去也变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