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7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5979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7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7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7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7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7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7 新人教版.docx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7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7 新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7 新人教版.docx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7新人教版

山东省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2013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7)新人教版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

(共12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庇护(pì)魁梧(wú)牵强附会(qiánɡ)

B.字帖(tiè)模样(mú)载歌载舞(zài)

C.提防(tí)恐吓(hè)高屋建瓴(línɡ) 

D.诘责(jié)巢穴(xuè)斤斤计较(jiào)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品味——品行

解说:

两个“品”字意思相同,都是“品质”的意思。

B﹒妥帖——字帖

解说:

两个“帖”字意思不同,“妥帖”的“帖”是“妥当、稳当”的意思;“字帖”的“帖”是“学习写字时临摹用的样本”的意思。

C﹒油然而生——栩栩如生

解说:

两个“生”字意思不同,“油然而生”的“生”是“生长”的意思,“栩栩如生”的“生”是“活的、具有生命力的”的意思。

D﹒无缘无故——依然如故

解说:

两个“故”字意思相同,都是“原来的、从前的”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科技工作者,需要有思想,敢于异想天开,才有可能成为杰出的科学家。

B﹒最美女司机的故事,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飞遍大江南北,真可谓是家喻户晓。

C﹒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发扬勇往直前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D﹒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激励优秀青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从而才能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直到最后锤炼自己,成长自己。

修改:

将“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与“锤炼自己,成长自己”互换。

B.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修改:

在“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后加“的科学”或去掉“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一句中的“是”。

C.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修改:

“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

D.国外处罚出售他人信息的行为,对未构成犯罪的,一律施以严厉的经济罚款。

修改:

应该把“罚款”改为“处罚”;或删掉“经济”。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喜欢秋天的雨。

淅淅沥沥的秋雨,。

柔柔的雨线,从空中飘然而落。

这时候,我最喜欢靠在窗边,聆听仙籁,享受平淡中的一份清雅,品味人生的乐趣,觉得这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而随着一阵清凉的风,迎面拂来,这时你就会惊喜地发现,。

A.①不缓不急地敲打着窗棂②酷热的夏天已成为梦中的回忆了

B.①紧锣密鼓地敲打着窗棂②夏天的酷热已成为梦中的回忆了

C.①不缓不急地敲打着窗棂②夏天的酷热已成为梦中的回忆了

D.①紧锣密鼓地敲打着窗棂②酷热的夏天已成为梦中的回忆了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

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

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地流着。

我喜爱夜的柔和、舒缓;我喜爱夜的安宁、静谧;我更喜爱夜使一切浮华和喧嚣退去,让我们重新找到了自己。

A.选段首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春天夜空的明亮、透彻。

B.选段中连用“沙沙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夜晚的喧嚣。

C.选段中把“月光”比喻成“银色的薄纱”,形象地描绘出春天夜景的朦胧美。

D.选段中运用“我喜爱……”的排比句式,描写了山村夜晚的柔美、安谧。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1分)

(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⑶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⑷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伤春感时,其中“,”两句,缠绵婉转,对仗工整,传达出一缕若有若无的闲愁。

(2分)

8.名著阅读(3分)

《论语》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首创体。

《论语》中多记录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我们要尊重他人意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说求知要实事求是;沿用至今的成语既强调了在学习方面不断温习的重要,也阐明回忆过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在的道理……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扩大图书馆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某校学生会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和推介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请你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学校图书馆的现状。

(4分)

【材料一】

我校图书馆经过10多年的建设,目前共有纸质图书三万余册,包括文学、历史、科技、教育、外语、计算机等类别,纸本期刊杂志60余种,藏书总量在同类校中名列前茅;图书馆除了收藏有印刷型书籍和期刊以外,还有中外经典影片、音乐唱片、教学录像等音像资料。

 

 

【材料二】

 

答:

 10.请你根据下面学生的访谈记录,向学校图书馆提出四条有针对性的建议。

(4分)

学生访谈记录

学生甲:

开学不久我在午休时去了图书馆,想找几本介绍地理知识的

书看。

进去以后我发现里面的书太多了,一排排的书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找;再说中午时间也短,我本想放学后还可以到图书馆再看看,结果发现图书馆已经关门了。

学生乙:

我现在更喜欢去社区的图书馆,那里的书大部分都是最近几年流行的畅销书,这点学校的图书馆就不行;还有,在学校图书馆里即使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可是要借出来,必须填好几张表,走好几个地方,太麻烦了!

建议:

①②③④

11.下面是图书馆“好书推介”栏目的一篇推介语,请你根据内容,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

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3分)

《水浒传》:

一幅北宋末年的生活画卷,

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场黑暗,官逼民反。

施耐庵的

《水浒传》,以一次农民起义为背景,揭示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描绘出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书中的108位英雄好汉:

雪中送炭的宋江,机智聪明的吴用,嫉恶如仇的鲁达……他们聚义梁山,替天行道,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三败高太尉……传奇的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4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2)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14.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这样的父亲》。

完成第15—17题。

(共15分)

这样的父亲

马丽

①秋末冬初,寒意渐浓。

办公室的门忽然无声地开了一条缝,却不见人。

正诧异间,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伸了进来。

②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过了两三秒钟,才看见蛇皮袋后面有一个和袋子一样脏的中年男人,两眼通红,一脸倦容,头发零乱。

头上还黏着草屑,穿着一件皱巴巴褪了色的衣服,右手的袖子卷过手肘,左肩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

他迟疑地从门缝中挤进来,似乎感到了大家目光中的厌恶,于是停住脚步,小心翼翼地问:

“张老师……在吗?

③“哪个张老师?

④“就是我儿子的班主任呀。

⑤“你儿子是哪个班级的?

⑥他说了一个班级,并报出了他儿子的名字,同事中有几个人便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都是那个学生的任课老师,都惊讶于那样出色的孩子的父亲竟是这个样子!

⑦有人告诉这位父亲,他儿子的班主任出去了,让他先进屋等一会儿。

男人小心地走了进来,他把两个包放在地上,人也“扑通”一声坐下去,直接坐在了地上!

大家都愣住了,纷纷叫他起来,让他坐到椅子上,他却着急地连连摇手。

⑧大家不再坚特,转而询问他从哪里来,找儿子做什么。

⑨听到热心的询问,他的声音竟然哽咽了。

他说,两年前,他妻子因受惊吓得了间歇性精神病,家人稍一疏忽,她就离家走失了。

两年来,四处求医问药,仍没有好转。

前些日子,因忙农活疏于看护,妻子再次离家。

他风餐露宿,不分日夜地已经寻找了近一个月。

说到这里,男人长叹一声,窝在眼里的一汪泪终于滚落下来……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自尊的人。

有人给他纸巾,他摇摇头,从衣袋里扯出一块皱巴巴的手帕,到门外去擦。

⑩同事小余默默地起身,倒了杯水递给他。

小宁把自己刚买的两张热馅饼放到男人的袋子上。

其他人都从座位上站起来,不知谁带的头,有人把一些纸币放到他的包袱上。

⑪男人有些不知所措,涨红着脸,慌忙摆着手:

不……不是的,我不是这意思,我是来看看孩子的。

”他拿起小宁给的馅饼说:

“老师给的这个,我要。

”随即把那些纸币抓起来放到就近的桌上,说:

“这个我真不要,那成啥啦!

⑫张老师回来了,男人简略地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然后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老师们纷纷夸他儿子,他听了,点着头,脸上的愁容散去不少。

⑬张老师出去叫他的儿子,男人不安起来,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只见他快步走到镜子前把自已从头到脚仔细地整理了一遍。

做这些时,他似乎完全忘了身边的其他人。

⑭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男人侧耳听了听,忽然现出了紧张的神色,他飞快地把自己掉在地上的“家当”塞到桌下,再次扯了扯衣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零碎但叠得十分整齐的钞票,看得出,那是他给儿子准备好的生活费。

⑮门开了,张老师的身后走来一个个头高高、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一进门就冲男人露出了两颗小虎牙,脆脆地喊了一声:

“爸!

⑯这时候,我发现,一直卑微拘谨的男人挺直了身子……

⑰他和儿子说话的声音,和所有过着平静幸福生活的父亲没什么两样。

儿子沐浴在父亲话语的春风中,脸上泛着红晕,微笑着,不断地点着头,神色中没有一点因为有这样的父亲而生出的难堪和羞愧。

如果说这之前这位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

⑱我的眼睛湿润了,惊叹于这种变化且深深为之感动。

看着四周,同事们的脸上也写着同样的感动和敬重。

我们惊叹这奇迹,更敬重这奇迹的创造者——父亲!

我们也终于明白:

这样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

(摘自《辽宁青年》2012年第2期,有删改)

15.阅读文章,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情节

“我们”的情感变化

中年男人刚出现在老师办公室

中年男人对老师报出他儿子的名字

惊讶

同情

 

16.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4分)

答:

 

17.请用两个词语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文章结尾写到“这样的父亲,应

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理解与感悟。

(7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

(共7分)

①有人在亚利桑那的沙漠里做过一项

有趣的实验:

把一颗37公斤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直不浇水。

经过六年,它依然活着,而且还有26公斤重。

植物的这种抗旱本领,真是令人称奇!

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②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

为了节省水分,有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有的生有茸毛,有的体表披上一层角质或蜡质,有的叶子还会蜷曲、闭合。

这样,就会减少水分蒸腾。

生长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而是像刀刃似的向上,叶子与地面垂直。

由于这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腹面几乎受到等量的光照,所以两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更为有趣的是,树姿奇特的光棍树终年不长叶子,只有光溜溜的树杈。

这是因为该树的故乡在炎热的非洲干旱地区,那里常年无雨,异常缺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们的叶子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而树枝变成绿色,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③贮藏水分以备不测是植物抗旱的绝招。

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但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以减少蒸腾,而且营养器官变得肥厚多汁,以便自身贮藏水分。

猴面包树生

长在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里,成龄大树一般高约25米,而直径却达到5米,有的甚至超过10米。

远远望去,犹如巨大的酒瓶。

在干旱的时候,树上不长叶子;到了雨季,才开始长叶,开花,结果,同时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胖的树干里,以备旱季之用。

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巨大的烛台,通常有10—15米高,粗的一个人都难以合围,体内水分竞达95%以上。

在它巨大的身躯里,能贮藏一吨以上的水。

当旅行者缺水时,打开它的躯干,就可以饮到清澈的淡水。

因此,它享有“沙漠里的甘泉”之美名。

④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保证。

干旱的草原降水量极少,水分蒸发极快,雨水往往只能湿润土壤的表面,下层的土壤却很干燥。

这些地方生长的根茅、隐子草和沙蒿,都长着入土不深、分枝极多、平铺在土表层的根系。

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

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的植物地面部分大大缩小,地下部分却大大增加,主根扎得很深。

一株不到半米高的白刺,主根长13米多,侧根长6米以上,根幅14米,相当于冠幅的30多倍!

⑤忍耐干旱是植物的抗旱生理特征。

有了这样的生理特征,才使得有些植物在严酷的干旱面前,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18.选文第①段写“一项有趣的实验”,其用意是什么?

(3分)

答:

19.请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链接材料中“纺锤树”有什么抗旱本领?

并做简要说明。

【链接材料】(4分)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身材高大、体形别致的树。

这种树两头尖细,中间膨大,最粗的地方直径超过5米,远远

望去,如同一个巨大的纺锤竖立在地面上,人们叫它“纺锤树”。

当旱季到来时,它脱落完身上的叶子,以“节约用水”来维持生命;到雨季时,它不但能很快地长出叶子,而且能拼命地“喝”水,迎接下一个旱季的来临。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

(共8分)

给自己一分希望

①青春淡淡的光辉里,生命在飞翔。

别总认为青春是一弯阴晴圆缺的月亮,倾洒的都是惆怅与忧伤;其实,它是一轮辉煌灿烂的太阳,撒播着温暖与希望。

②“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灵魂”,歌德如是说。

我用我的人生经历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悟去理解它,体悟它,铭记它,践诺它。

③生活的经历难免刻上缕缕伤痕,也难免有血有泪,可这不是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理由,更不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借口。

千万不要被“气馁”压住翻不过身来。

“气馁是绝望之舟”,绝望了,生命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④希望是我们人生的航标,不断指引我们。

希腊神话中的坦塔罗斯被父亲迪斯罚不准吃不准喝,然而他却活了下来,就是因为父亲同时给了他希望——他被罚站在一个山崖边动弹不得,然而他的嘴巴上方有野果,下方有水。

虽然吃不到喝不到,但是拥有了希望便拥有了一切。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有了希望你就有了生命;只有满怀希望的人才能一步步攀上人生的顶峰,爬到自己的最高点。

这个道理也告诉我们,有了生命才有希望,才能实现一个又一个希望,再创造一个又一个希望。

⑤相信“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美国朗佛罗语),相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语),相

信“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鲁迅语),我们才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挑战的信心。

在追逐幸福、追逐成功的人生路上,有幻想,有闯劲,所以也常常有挫折,有打击,但无论何时,“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语),永不放弃希望。

⑥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了夸父,他追的是什么?

——是希望!

⑦太阳每天都会照旧升起,你前进的脚步就一刻也不能停息。

⑧所以,无论何时,请给自己一分希望。

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答:

21、分析文章第③—⑤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3分)

作者首先指出(不超过12个字)接着用希腊神话告诉我们(不超过15个字)最后告诉我们(不超过12个字)。

22、在“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中,“夸父”追的是“日”,作者在第⑥段为什么说他追的是“希望”?

请结合④、⑤两段回答(3分)

答:

六、作文(50分)

23.花开花谢,春去秋来。

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

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

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

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

的只言片

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

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12分)。

1.B2.B 3.C 4.A5.C6.C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白露为霜(1分)

(2)绿杨阴里白沙堤(1分)

⑶嬴得生前身后名(1分)

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分)

8.名著阅读(3分)

儒家语录体温故而知新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9.(4分)

答案示例:

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数量大、种类多),但经常去的学生极少,利用率不高。

(共4分)

10.(4分)答案要点:

①对学生做查找书籍的培训(书籍的分类要便于学生查找)。

②合理安排借阅时间。

③及时补充学生感兴趣的书。

④简化借阅的程序(手续)。

(共4分。

每个建议1分)

11.《水浒传》:

一幅北宋末年的生活画卷,(3分)

答案示例:

一首英雄好汉的传奇史诗(一部梁山英雄的传奇故事、一曲梁山好汉

的英雄赞歌……)(共2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12.

(1)痛心遗憾

(2)怠慢,疏忽(每小题1分,共2分)

13.

(1)(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

(每小题2分,共4分)

14善良、诚实、忠诚、做事公正、有才干有能力、敢于进谏;得到先帝的赏识认可。

(共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这样的父亲》。

完成第15—17题。

(共15分)

15.①厌恶②中年男人叙述家庭遭遇(或“中年男人叙述家庭不幸”或“中年男人叙述妻子走失的事”)③中年男人见到了儿子④敬重或感动(共4分,每空1分)

16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把父亲比作“奄奄一息的草”,形象地写出了生活的负担对父亲的重压,也写出了父亲的卑微和无助;把父亲比作“顶天立地的大山”,形象地

写出了父亲的坚强和伟岸,父爱的深沉和厚重。

(3分,若只答出“生动形象”,无具体分析,则只给1分。

17.形象特点:

“卑微

”(或“拘谨”)(1分);“坚强”(或“自尊、坚毅、坚忍、乐观、有责任感、能担当、深沉”)(1分)(注意:

在两个方面都要答对一个词方可得2分。

要点:

①父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所能给儿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②父亲自尊、坚强、昂扬的精神面貌对儿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③儿子的出色是对伟大、厚重父爱的最好回报。

(5分)(言之成理,答对两点给满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

(共7分)

18.用具体事例突出植物抗旱本领的神奇;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分)

19.纺锤树的抗旱本领包括:

减少水分蒸腾和贮藏水分以备不测的抗旱本领。

(2分)解说(2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

(共8分)

20、无论何时,给自己一分希望(2分)

21、作者首先指出希望的重要性或遇到挫折不能放弃希望,接着告诉我们拥有了希望便拥有了一切,(或者希望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行的航标)最后告诉我们,无论何时,永不放弃希望。

(3分)

 

22、答案要点:

因为“日”是夸父追求的人生目标,虽然他永远也不可能追赶上太阳,但这却是他永不放弃的希望(意思对即可)(3分) 

六、作文(50分)

23.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要求及赋分范围

 

书写等级要求

一类卷

(50~43)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

46~39分

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

(42~37)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

38~33分

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36~30)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

32~26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9~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

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

25~0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说明:

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