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诗词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543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诗词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学语文诗词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学语文诗词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学语文诗词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学语文诗词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诗词复习.docx

《大学语文诗词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诗词复习.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诗词复习.docx

大学语文诗词复习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

(1)

1、学习目标

  本部分共选诗词25首。

其中古典诗13首,现代诗5首(包括外国诗1首),古典词5首,赋1首,曲1首。

通过者25首诗词,赋,曲的学习,1,要掌握诗词的主要写作特点;2,提高阅读欣赏诗词歌赋的能力;3,掌握有关诗词歌赋的作家;

  2、学习建议

  要认真阅读课文中所选的诗词,要在读通,读懂上面下大功夫。

尤其要求背诵的诗词必须要背诵,通过读通读懂所选的诗词,在此基础上来理解掌握诗词的写作特点。

  对于诗词的一些经常使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借典故抒情等,要重点掌握。

  对每篇诗词后面的“提示”要认真研读,因为“提示”是我们掌握此首诗词的“纲”,十分重要,切不可诗词还没有读熟,“提示”还没有弄懂,弄清,就急急忙忙去做题,这样就会本末倒置。

  在读熟诗词,弄清弄懂提示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多做些练习题,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学习的难点与重点

  每首诗词的学习要点与难点,见每首诗词的讲解。

  诗词总的学习要点与难点有如下几方面:

  掌握诗词的特点:

以丰富的情感表现生活;对生活高度集中概括;语言凝炼,富于形象性,富于节奏美与韵律美。

  古典诗歌分类

  律诗:

每首诗八句的为律诗;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律诗,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律诗;

  绝句:

每首诗四句的为绝句;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绝句;

  楚辞:

楚国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诗中常用语气词“兮”。

  乐府:

乐府作为一种诗体,是由汉代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而来的。

汉代以后袭用乐府旧题,如李白的《行路难》;唐代白居易发起新乐府运动,写当代的事情,叫新乐府,

  如《杜陵叟》。

  歌行体诗:

唐代以后,出现古体诗,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词:

  词牌:

每种词调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虞美人”“八声甘州”“声声慢”等等。

在初期词牌名和词的内容经常有关联,到了宋代,词牌名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为了点明题目,有的词另有题目,如苏轼《江城子》,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大致分为两派:

  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

  曲:

一般指“元曲”。

元曲包括两种文体:

一种是“散曲”,属于诗歌一类;一种是剧曲,又叫杂剧,属于戏剧一类。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相当于词中的一首小令,“套数”是由若干曲子组成的大篇作品。

“带过曲”小令完后,作者还有话要说,再选一个宫调相同的曲调继续写,并在两个曲调之间用空格隔开。

  (5)赋:

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文体。

主要特点是铺陈事物。

如苏轼的“赤壁赋”,讲究文采,对偶,韵律,常采用主客对答形式。

  赋的分类:

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

赋,文赋。

  (6)比兴:

比兴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诗词中运用很多。

比:

“以他物比此物”。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

比兴往往连用,简单的说,比兴就是借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

可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

如“氓”,“行路难”,“无题”,“摸鱼儿”等等。

  (7)用典: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

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如“摸鱼儿”“短歌行”“行路难”“破阵子”“长亭送别”等都大量运用用典的修辞手法。

  《氓》(重点诗词)

  《作家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词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词。

共305篇。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多为民歌;雅多为贵族的作品;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诗。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

(2)

《氓》是一首抒情叙事诗,属于“弃妇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通过一个女子由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经过,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不幸,反映了当时男女的不平等,广大妇女遭受欺凌和被损害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妇女们对自身不平等的地位得一种抗争。

  二,词语解释

  1,匪来贸丝。

匪:

非;贸;买。

  2,体无咎言。

咎:

不吉利。

  3,自我徂尔。

徂:

到。

嫁给。

  4,女也不爽。

爽:

差错。

  5,士也罔极。

极:

准则。

  6,秋以为期。

以秋天为婚期。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既然他已经违背了誓言,不念旧情,也就算了吧。

  三,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六个层次。

  向女子求婚;

(2)女子盼迎娶;(3)女子对爱情,婚姻的认识;(4)女子婚后多年被弃,对氓的谴责;(5)回忆婚后的生活,及被弃后的感伤;(6)回忆与氓从小相好,指责氓的负情,表示决裂。

  《学习要点》

  掌握本诗的基本情节和叙事的层次。

  本诗基本情节是女主人公与氓恋爱,订婚,结婚,婚变,到女主人公被抛弃回家。

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婚姻悲剧。

  简析女主人公与氓的性格特征。

  女主人公的性格是真诚,善良,忠贞,勤劳,坚毅;

  氓的性格特征是卑鄙无耻,凶狠虚伪,反复无常。

  掌握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表现在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对比。

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婚前,“信誓旦旦”,骗取了女子的爱情;婚后,则“至于暴矣”。

在对比中,揭露了氓的虚伪,自私,凶狠的性格特征;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已被遗弃为界,婚前,嫁后,都对氓忠贞不渝;当遭到遗弃后,她认识到了氓的本质,性格变得理智,成熟,坚强。

  表现两人之间的对比。

对比的核心是双方对婚恋的态度。

婚前,女子一往情深,氓急于成婚。

婚后,女子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对氓忠贞不渝;而氓则用情不专,负心背誓,遗弃了妻子。

  4,重点掌握赋,比兴的运用。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

铺陈事实,直抒胸臆。

全诗,从相识,初恋,相思,到结婚,受虐待,被遗弃,叙事十分清楚,用辞十分质朴,具有一种天然美。

  比兴,比是比喻,“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

比兴一般连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比喻女子年轻貌美;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比喻女子面容憔悴,被遗弃的痛苦;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悔恨自己误入情网。

  “淇则有岸,?

则有泮”,比喻女子的愁苦无边无际。

  《重点段落简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段的大意:

女主人公被氓遗弃后的悔恨心情以及对婚姻的看法;

  比兴句:

“桑之为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3)

《国殇》(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屈原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发展了“楚辞”。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等等。

  《国殇》选自《楚辞九歌》,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军。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全诗概括而生动地描写了楚国将士不畏强敌,英勇杀敌,义无反顾的场景,歌颂了他们刚毅勇敢,视死如归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死难将士的深沉哀悼和由衷的敬佩之情。

  二,词语解释

  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悔改;

  凌余阵兮躐余行。

凌:

侵犯;

  援玉抱兮击鸣鼓。

援:

拿着;

  身既死兮神以灵。

以:

而;

  三,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两层。

  第一层:

描写楚军将士英勇杀敌,最后全军覆没。

  第一句,描写将士披甲操戈,准备战斗;

  第二句,描写两军交锋;

  第三四句,描写敌人兵多势众,楚军英勇战斗;

  第五六句,描写敌人冲进楚军军营,楚军伤亡惨重;

  第七八句,描写楚军将士勇武不屈;

  第九十句,描写楚军全军覆灭,横尸疆场,天昏地暗,场面壮烈。

  作者依照战斗的进程描写,展示了战斗的全过程,表现了楚军将士的英勇杀敌,义无反顾的精神。

  第二层,祭奠楚军阵亡的将士的亡灵。

  这一层是诗人对阵亡的将士们的深情礼赞。

  前四句,描写将士们征战的精神,礼赞将士们刚武英勇,视死如归的精神;

  后四句是感天动地的礼赞,活时凛然浩气,死后也是灵魂不散,虽死犹生。

  《学习要点》

  场面描写完整,真切。

  描写战争场面十分真切。

前十句,记述楚军披挂出阵,与敌人交锋,兵败身死的全过程,层次十分清楚。

既有大的场面,又有细节描写,还有气氛渲染。

  善于运用气氛渲染铺垫。

  作者描写出战斗场景的气氛,从而引出对死者的礼赞。

如旌旗蔽空,流矢交坠,鸣金击鼓,血撒疆场的战斗场面的惊心动魄的气氛,衬托了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楚军将士威武不屈的精神。

  《重点段落分析》

  诗的第一部分。

  描写内容:

见《课文串讲》;

  划分层次:

见《课文串讲》。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4)

《陌上桑》(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汉乐府本来是西汉设立的音乐官署。

以后就把这个官署内收集的可以唱的诗称为乐府诗。

  《陌上桑》是一首汉乐府诗,无言叙事诗。

  《主旨》

  叙述使君调戏采桑女罗敷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赞美了罗敷女的坚贞和智慧,讽刺使君的愚蠢,反映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和无耻。

  《课文串讲》

  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起因。

描写罗敷劳动情景,服饰容貌的美丽

  第二部分:

事件经过。

描写使君调戏罗敷,遭到严词拒绝。

  第三部分:

结局。

描写罗敷夸夫。

  《疑难词句》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坐:

因为。

  秦氏有好女。

好:

美女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颇:

略微

  何用识夫君,白马从?

驹。

从:

跟从。

  《学习要点》

  1,女主人公罗敷的形象特征。

  形象美,心灵美,机智勇敢。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比如文中的环境描写,从环境描写来看,属于正面描写;但从表现罗敷的美丽来看,又属于侧面描写。

尤其“行者见罗敷,——”更是侧面描写,没有描写罗敷如何美丽,而是从旁人的反应衬托出罗敷的美丽。

  《重点段落分析》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夸夫表现罗敷对自己夫君的忠贞,对使君的嘲讽,蔑视。

使使君相形见拙,无地自容。

  2,划分层次。

  分为五层。

  前四句。

描写夫君地位显赫。

  “青丝系马尾”四句,描写夫君的财富。

  “十五府小吏”四句,描写夫君官职。

  “为人洁白皙”四句,描写夫君的美貌。

  侧面描写,借他人评价。

  《短歌行》(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曹操东汉未年建安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以乐府旧题表现新内容。

  他的风格基本是苍凉悲壮。

  《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写作于曹操晚年,抒写了作者复杂深沉的情怀。

在诗中,他感叹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渴望招纳贤才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诗中虽也流露出人生苦短的愁闷,但作者的精神实质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

  二,词语解释

  1,对酒当歌。

当:

面对;

  2,但为君故。

但:

只是;

  3,何时可掇。

掇:

拾取;

  4,契阔谈宴。

契阔:

聚散;

  5,枉用相存。

问候枉驾前来的贤才。

  三,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八句,感叹人生苦短,忧思难忘;

  第二层,(青青子衿——心念旧恩)求贤不得的忧愁和诚心纳贤的态度。

  分为四小层。

  

(1)(——沉吟至今)自己对贤才的思念;

  

(2)(——鼓瑟吹笙)表示对贤才真诚欢迎的态度;

  (3)(——不可断绝)贤才不易得,自己忧心不断;

  (4)(——心念旧恩)希望老朋友能前来,为自己举贤荐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