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2934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旋挖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旋挖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旋挖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旋挖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旋挖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旋挖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旋挖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挖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旋挖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旋挖桩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施工设计图。

1.2本工程招标文书及工程答疑。

1.3工程地质资料和地区环境条件。

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5有关地方法规文件

1.6本企业的施工管理制度和技术装备

1.7现场踏勘和建设地区的调查资料以及临时用水用电等条件

1.8有关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规程、标准图集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9有关工具性参考资料,如:

工期定额、类似工程的建设资料、估算指标等。

1.10拟建工程现场踏勘情况及市场和社会调查资料。

1.11国家及昆明市在施工安全、文明施工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及技术标准。

1.12GB/T19001-2000t和idtIS09001:

2000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1.13《中海·学府路8号地块岩土工程勘察基坑专项勘察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在公司技术部门指导下,由项目领导班子及各专业施工班组技术人员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实际经过反复分析和论证后编制,参与编制人员将参与本项目的施工与管理。

编制原则如下:

2.1符合性原则

符合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整个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业主的要求,按照合同约定目标、要求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次是要符合基本建设施工的程序和客观规律及本工程特点要求。

2.2先进性原则

先进性原则在符合性原则的基础上,以本公司的技术、装备、员工素质为前提,采取科学的方法、先进的管理、优化的配置、完善的措施,实现先进的目标。

2.3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要求以符合性为前提,先进性为目标,为选择施工方案和组织管理体系时,必须按本工程的特点,选择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选择工期、质量、成本的最佳点。

3、编制说明

3.1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在对施工现场的实地详细踏勘,对招标文件和施工设计图纸的深刻领会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对工程范围内的各分项工程作了相应的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介绍。

在确定施工质量计划时,结合工程特点、自身综合实力即施工经验、管理技术、人力资源、材料选型、资金实力等力量,并充分考虑了各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程序与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在确定施工总进度计划时,结合本工程特点、自身综合实力即技术装备、机械装备、人力资源、周转材料、资金等力量,并充分考虑了各分项工程的必要工期。

在确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计划时,结合本工程的社会影响力、自身综合实力即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经验、管理水平、人力资源配备、资金实力、社会关系等力量,并充分考虑了工程周边环境因素、关注各阶段的施工进度形象、管理人员配备的素质及总包配合管理范围内各工种的安全生产、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与预防纠正措施。

3.2本施工组织编制的内容,是根据本工程所设计的基坑支护桩、锚索锚杆挡墙、混凝土挡墙及蕴含着的各项技术特点,着重介绍了旋挖桩施工、定位测量工程施工、与基坑支护桩的配合等施工方法与各项技术管理控制措施,同时着重介绍了工期、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新技术应用和信息化管理等各项控制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然后再根据工程技术和工期要求列出机械、劳动力周转材料等进出场计划与配备数量。

施工过程中视工程情况再编制有关专项方案,根椐总施工进度计划结合实际进度编制出月、周、日进度计划,从而可以充分体现对本工程承诺的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总包管理等做出了强有力的措施与制度的保障。

3.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公司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组织各类技术人员精心编制而成的。

是工程中标后的技术性文件,亦是指导实际施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纲要。

4、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

序号

规范或标准名称

代号

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3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026-2007

4

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

DB50/5018-2001

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6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91

7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2

1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

1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1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14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1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1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GB50119-2003

1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18

城建档案管理规范

GB/T50328-2001

19

有关建筑强制性条文及相关标准图集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中海学府路8号项目工程桩基工程

建设单位:

昆明中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桩基形式:

旋挖灌注桩

工程量:

工程旋挖桩ф1000、777根、共34965m、每根桩长约45m;车库旋挖桩ф1200、424根、共21200m、每根桩长约50m。

地下室:

两层

计划施工工期:

A区60日历天,B区60日历天。

工程质量:

合格

2、工程水文地质概况

本次勘察在勘探最大揭露深度80.7m范围分布的地层为:

场区表层分布第四系层(Q4ml)人工填土;上部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Q4al+pl)的粘土、粉质粘土及圆砾层;下部第四系层、洪积(Q4al+pl)与河、湖(沼)相沉积层(Q4l+h),交替形成的以圆砾、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砾砂为主的冲湖积层。

根据各土层的成因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按土层分类原则将场地内各层土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主层和12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如下:

(1)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

①层—人工杂填土:

褐灰色-褐黄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大量砼块等建筑垃圾、碎石等,稍湿、结构松散,欠固结,揭露层厚为0.70m~3.6m。

①1层—人工素填土:

褐灰色-褐黄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少量建筑垃圾、碎石等,稍湿、欠固结,揭露层厚为0.90m~2.7m。

(2)第四系冲、洪积(Q4al+pl)层

①层—粉质粘土:

褐色、褐黄色,以硬塑状态为主,局部呈可塑状态,切面较粗糙,局部稍有光泽,含风化泥岩颗粒,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较均匀,具中等压缩性。

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层顶埋深0.8m~3.60m,高程1889.45~1894.46m。

揭露层厚0.8~3.6m。

②1层—粘土:

褐色~灰褐色,稍湿,以软塑为主,局部呈现可塑状态,含少量腐烂植物残华,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仅部分钻孔出露,呈薄夹层或透镜体分布。

顶层埋深1.9~8.8,高程1885.84~1893.16m,揭露层厚0.5~7.7m。

位于基坑开挖范围内。

③层—圆砾:

兰灰、褐灰色,稍湿-湿,中密,砾石含量约55.0%~70.0%,圆砾粒径以2~20mm为主,含少量卵石,卵石粒径多为20~40mm,其中场地靠近盘龙江侧,卵石含量较其他区域高。

圆砾、卵石多呈圆形~亚圆形,母岩成分为砂岩、灰岩、玄武岩、石英砂岩等,中等风化,粘性土和粉砂充填,该层普遍存在。

层顶3.8~12.8m,高程1880.63~1892.16,层厚0.4~6.1m。

④1—粉质粘土:

灰黑色,灰蓝色,稍湿-湿,软塑-可塑状,含少量有机质,含少量腐烂植物残体,韧性和干强度中等,高程1879.53~1891.16m,呈透镜体分布,厚0.5~8.9m。

(3)第四系冲、湖积(Q4al+l)层

④层—圆砾:

褐黄色、兰灰色,湿-饱和,稍密~中密,圆砾含量约占75%~85.0%,砾石粒径以2~20mm为主,含少量卵石,粒径可达4cm,圆砾、卵石多呈圆形~亚圆形,母岩成分为砂岩、灰岩、玄武岩、石英砂岩等,中等风化,少量粘性土和粗砂充填。

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东侧、北侧,靠盘龙江方向层厚较厚。

该层普遍存在。

层顶8.8~35.0m,高程1858.50~1886.04,层厚0.4~15.90m。

在整个该层间夹10~20cm呈透镜体状分布的钙质结核胶结块,极个别呈钙泥质胶结,质硬,目前在整个层位中含量5%-15%。

④1层—粉质粘土:

淡蓝色,稍湿,可塑状态为主,局部软塑,切面较粗糙,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较均匀,含少量钙质结核和细砾。

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层顶埋深14.1m~35.8m,高程1857.59~1880.34m。

揭露层厚0.5~10.6m。

④2层—粘土:

淡蓝色,稍密为主,稍湿,以可塑为主,局部呈现硬塑状态,切面光滑平整有光泽,韧性和干强度高,质地较纯,仅部分钻孔出露,呈薄夹层或透镜体分布。

顶层埋深11.2~36.5m,高程1857.18~1883.64m,揭露层厚0.4~9.2m。

④3层—砾砂:

淡蓝色,稍湿-湿,中密,含少量粘性土充填,摇振反应明显,呈薄夹层或透镜体分布,顶层埋深15.3~34.0,高程1859.29~1878.38m,揭露层厚0.3~6.4m,层间含少量钙质结核胶结块,含量5%-10%。

④4层—粉砂:

淡灰色,饱和,稍密,成份为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摇震反应明显,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

呈薄夹层或透镜体分布,顶层埋深13.2~34.6,高程1858.46~1880.80m,揭露层厚0.5~8.0m。

呈薄夹层或透镜体分布,层间含极少量钙质结核胶结块,含量2%-5%。

④5层—粉土:

淡灰色,均匀,中密,稍湿,中等压缩性,摇振反应不明显,韧性低,干强度低,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易分解,呈透镜状分布于⑤层中,顶层埋深12.6~35.4,高程1857.00~1879.32m,揭露层厚0.3~6.6m。

⑤层—粉砂:

淡灰色,成份为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稍湿-湿,稍密~中密,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

顶层埋深31.0~55.2m,高程1837.00~1861.79m,揭露层厚0.3~13.8m。

整个土层在场地中稳定分布,较均匀。

在整个该层间夹10~20cm呈透镜体状分布的钙质结核胶结块薄层胶结块,极个别呈钙泥质胶结,质硬,目前在整个层位中含量5%-15%。

⑤1层—圆砾:

褐黄色、兰灰色,湿-饱和,稍密~中密,圆砾含量约占75%~85.0%,砾石粒径以2~20mm为主,圆砾、卵石多呈圆形~亚圆形,母岩成分为砂岩、灰岩、玄武岩、石英砂岩等,中等风化,少量粘性土和粗砂充填。

该层普遍存在。

层顶埋深32.3~54.7m,高程1839.24~1861.79,层厚0.6~12.2m。

层间含少量钙质结核胶结块,含量10%-15%。

⑤2层—粉质粘土:

淡灰色,可塑状为主,局部呈软塑状,稍湿-湿,切面较粗糙,中等压缩性,可塑状态,韧性和干强度中等,在场地内仅局部有揭露,呈透镜状分布于⑥层内,含少量腐烂植物残体及钙质结核。

层顶埋深34.4~53.5m,高程1840.16~1859.11,层厚0.5~9.3m。

⑤3层--粘土:

褐灰色,可塑状为主,局部呈硬塑状,稍湿,切面较光滑,中等压缩性,可塑状态,光泽反应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高。

在场地内仅局部有揭露,呈透镜状分布于⑤层内,层顶埋深34.0~55.0m,高程1838.27~1859.23,层厚0.4~5.8m。

⑤4层—粉土:

灰色,成份为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稍密~中密,稍湿-湿,内含有少量圆砾、木质残体,切面粗糙,韧性和干强度低,层厚0.6~7.2m,呈薄夹层或透镜体分布,层顶埋深33.2~54.8m,高程1838.58~1860.04,层厚0.5~8.4m。

⑥层—粉砂:

灰色,成份为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稍密~中密,湿,摇震反应明显,无光泽反应。

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存在。

分布较稳定,层顶埋深52.3~65.0m,高程1828.42~1841.48m,层厚0.8~5.2m。

在整个该层间夹10~20cm呈透镜体状分布的钙质结核胶结块,极个别呈钙泥质胶结,质硬,目前在整个层位中含量5%-10%。

⑥1层—粉质粘土:

浅灰色,浅蓝色,可塑状为主,局部呈硬塑状,饱和,切面较光滑,中等压缩性,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

在场地内仅局部有揭露,呈透镜状分布于⑥层内,含少量钙质结核,层顶埋深50.3~71.4m,高程1822.56~1843.12m,层厚0.5~5.8m。

⑥2层--圆砾:

深蓝色,湿,稍密~中密,卵石,卵、圆砾含量约50%-55%,粒径以2~20mm为主,多呈圆形~亚圆形,中等风化,粘性土、粉砂充填,土质不均匀。

该层仅个别钻孔有揭露,呈透镜体分布在⑥层中,层顶埋深54.1~63.2m,高程1831.01~1839.69m,层厚0.5~12.5m。

层间含少量钙质结核胶结块,含量5%-10%。

3、工程特点

3.3.1桩基施工和基坑支护桩同时施工,对整个施工面上的两个施工单位的总体协调配合尤其重要。

3.3.2为保证工程进度,工程桩采取在现有地形地貌标高上直接开始进行旋挖灌注桩施工,造成上部约11m高的空桩,给桩孔定位、钢筋笼位置、桩芯砼设计顶标高的控制造成较大难度。

3.3.3地下水位高,水源丰富,岩土层渗透系数大:

边缘受晋江水源补充和影响,施工范围内多为含泥中砂,旋挖桩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塌孔、断桩等质量事故。

同时,尚应考虑渗流破坏(管涌),流砂的不利影响。

3.3.4桩基钻孔深度较大:

本工程为两层地下室,自地面算起,开挖深度达45~50.00m。

因开挖深度大,土压力也大,基坑整体稳定尤为重要。

3.3.5因本工程位于原云南师范大学旧址上,原学校的房屋建筑基础形式及埋置深度、管网位置标高等具体资料,前期需进行详细踏勘了解。

3.3.6施工现场围边为已建云南师范大学教师宿舍楼和综合楼,距离现场仅8~15m,需加强对周边居民扰民、噪声、扬尘的控制。

3.3.6工程位于昆明市区,对夜间施工时间、工程各种材料均夜间进场、桩芯砼的浇筑时间等因素均得综合考虑。

针对以上工程特点条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及本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计划。

 

第三章施工目标

1、工程总目标

1.1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一次交工合格率100%。

1.2工期目标:

确保60日历天内完成合同规定的内容。

1.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安全目标:

完善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杜绝死亡、重伤事故的发生,一般轻伤不超过2‰。

1.4文明施工目标:

划分职责,严格总平面管理及进出场安全保卫工作,成为安全文明达标工地,确保文明施工目标的实现。

1.5技术进步目标:

为实现上述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标。

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工程施工中积极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

1.6管理目标:

用现代管理制度规范项目施工,保证GB/T19001-2000t和idtIS09001:

2000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并按要求在项目部施工过程中运行,确保各施工过程、施工工艺处于受控状态。

1.7服务目标:

信守合约、密切配合、认真协调与各有关方面的关系,接受甲方及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度、计划的协调和监督。

第四章项目部的组成及管理

1、项目组织机构

我公司上至领导,下至基层施工人员,都对建好本工程有信心和决心,针对该工程的重要性,为最终实现承包方对业主、监理、设计院所承诺的目标,我们成立了公司优秀项目经理部,项目部组织图如下:

 

工程项目经理部

 

技术

生产计划统计

施工

材设组

质量安全组

工程组

后勤组

劳资财务组

行政

财务

劳资预算

材料供应

机械动力

质检

安全

后勤

 

作业班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涵盖其质量、工期、安全、成本的管理点上,使之指令能及时、高效地运行,确保工程快速、优质、顺利进行,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2、现场项目班子的配备资格要求见下表:

序号

姓  名

职  务

职  称

具有资格证书

1

刘彬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罗洪

项目副经理

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2

杨洪

技术负责人

工程师

工程师证

3

邹荣华

施工员

工程师

施工员证

4

黄天林

施工员

助理工程师

施工员证

5

袁楷程

施工员

助理工程师

施工员证

6

陈启才

质检员

工程师

质检员证

5

颜亚林

安全员

助理工程师

安全员证

6

杨德飞

预算员

经济师

预算员证

7

孟志祥

材料员

技术员

材料员证

8

王美群

档案员

技术员

档案员证

9

张晓健

测量员

技术员

10

李世强

设备管理员

技术员

3、项目经理部

是本工程项目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承包工程的一切重大决策。

协调项目部成员,公司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保障整个工程顺利施工。

每周定期召开工程施工例会。

考核决定对项目主要岗位人员的奖罚。

随时检查现场和工程管理工作,监督工程的运行状况。

4、项目主要负责人分工及职责

4.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一个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理人,受法定代表人的委托,对项目施工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负责。

负责组织指挥本工程项目的实施,对业主负责;

负责组建项目经理部,调配并管理项目所需的人才、资金、物资、设备等生产要求;

负责工程合同的起草、洽淡、签约和管理;

负责处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外部联系;

负责协调总、分包之间的配合协作工作;

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和现场文明施工负全责;

4.2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代表项目参与与业主、监理或设计方等施工方案、技术、设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的会议、讨论或磋商;

主持施工组织设计和重大技术方案和测量方案并负责审核、把关;

参与分包商选择,负责分包商技术方案的审核工作;

参与项目质量策划并督促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的落实工作;

新技术在本工程的推广和使用进行指导并把关。

协助项目领导和组创优工作;

负责GB/T19001-2000t和idtIS09001:

2000的落实工作。

4.3预算员

具体负责项目预算成本的编制和成本控制工作;

参与供应商的选择工作;

配合财务部编制开支预算和资金计划;

具体负责与业主和分包的结算工作,编制项目月度申请款,分包付款文件;具体负责项目合同管理、造价确定。

4.4财务

协助项目经理的工作,具体负责项目财务和税务事务;

具体负责项目资金计划和各类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

具体负责工程款的收支工作;

负责工资奖金发放工作;

配合预算员成本控制工作和准备竣工决算报告。

4.5安全员

协助项目经理工作,负责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

参与编制项目安全保证计划,负责编制安全文明施工组织管理与工作;

负责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日常检查、监督、消除隐患等管理工作;

负责管理人员和进场工人安全教育工作;负责安全技术审核把关和安全交底;负责每周的全员安全生产例会;

负责项目确保市级双标化文明工地的组织和管理活动;负责安全目标的分解落实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评比;负责开展各类安全生产竞赛和宣传活动;

负责文明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4.6施工员

协助项目经理工作,具体负责整个项目的总控进度计划,阶段进度计划以及相关保证措施的编制和落实;

在项总控制进度计划和阶段进度计划的指导下,编制详细的月、周和日计划;

参加计划协调例会,对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进度计划并上报项目副经理;

结合进度计划及其保证措施,对抢工措施、资源投入、劳动力安排、材料设备进出场等问题提出建议报项目副经理审核;

协助安全文明施工、质量体系运行和创杯工作;

4.7材料员

协助项目经理工作,具体负责项目物资设备的采购和供应工作,提供物资价格数据;

具体负责要项目物资采购合同的编制工作和供应商的选择工作,负责供应商的日常管理工作;

参与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的编制工作;配合财务部编制资金计划;

具体负责竣工时库存物资的善后处理;

及时准确地为生产部门提供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批的各种材料样品;

具体负责项目物资采购计划,进场计划和统计计划;

负责编制项目物资领用管理制度和日常管理工作;

负责物资进出库管理和仓储管理,负责监督检查所有进场物资的质量,协助技术质量部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负责编制施工设备的使用计划。

4.8质检员、资料员

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工作,负责项目施工的质量技术工作;

参与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安全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方案;负责安全工程外的各类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协助安装编制预埋工程施工方案;

负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本项目的推广应用和技术成果的总结工作;

负责项目质量监督、材料及工序报验、质量管理、创优评奖和ISO9000、14000目标工作;

负责管理项目质量检查小组的工作,实施项目过程中工程质量的质检工作,并与政府质量监督对口工作;

负责项目全员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方针的培训教育工作;

负责分部分项工程工序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工作;

负责工程创优和评奖的策划、组织、资料准备和日常管理工作;

最终负责竣工和阶段交验技术资料和质量记录的整理、分装工作;负责项目阶段交验和竣工交验;

负责质量事故的预防和整改处理工作。

4.9测量

负责测量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

具体负责平面控制网建立,平面位置放样,负责标高控制,孔网定位,围护变形,沉降观测及测量准确性、及时性。

第五章施工部署

1、施工准备

1.1生产准备

1.1.1清除(或拆迁)工程范围内所有障碍物;

1.1.2订购施工需要的材料,提出规格数量和使用时间。

1.1.3做好现场排水管沟,搭建临设。

施工现场应做好材料道路的路线及材料的堆放场地。

安装水电线路,并试水试电。

1.1.4施工机械、设备、周转材料提前进场。

进场前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建立现场仓库机具管理体系,确保机械设备的完率

1.2技术准备

1.2.1认真进行施工图纸学习、图纸会审。

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编制施工预算;

1.2.2编制作业设计和施工操作要点,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对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1.2.3进行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试验;

1.2.4根据设计总图提供单项工程控制点,作好测量控制,设置基准点,对工程进行定位放线。

1.2.5现场勘察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

1.2.6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落实大宗材料的进货渠道,确定主要大型施工机械的进、退场时间,组织各作业班组进场。

1.2.7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点及水准基点进行定位放线,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建立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在现场选择便于观测又较为永久稳固的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高程测量控制点,做好轴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保护工作。

2、进度计划

2.1、根据建设方总体进度安排,1#、7#、5#楼工程桩开工30天完成,分析进度如下:

(1)工程量:

四栋主楼及车库共计旋挖桩约171根/栋×3栋=513根,按47.3m/根×513根=24300m。

(2)工期:

每天6台钻机施工,每天每台旋挖钻机正常施工时间下可钻140m左右,6台旋挖每天完成量为6台×140m/天=840m。

持续天数:

24300m÷840m/天=30天

2.2、根据建设方总体进度安排,3#、6#楼工程桩开工45天完成,分析进度如下:

(1)工程量:

二栋主楼及车库共计旋挖桩约171根/栋×2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