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记叙文写作及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2883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记叙文写作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记叙文写作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记叙文写作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记叙文写作及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记叙文写作及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记叙文写作及范文.docx

《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记叙文写作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记叙文写作及范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记叙文写作及范文.docx

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记叙文写作及范文

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记叙文写作

一、知识清单

(一)细节刻画

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好的记叙文离不开鲜明的人物形象,考生可以通过细节刻画,使文章熠熠生辉。

1.以形传神写肖像

果戈里说:

“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肖像刻画一般来说,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

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态、衣饰等方面。

形神兼备的肖像刻画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

先看下边的例子: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谁?

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豆腐西施杨二嫂”。

鲁迅先生从头到脚却又不平均用力,突出其最富特征的部分,使这个被人世的污水弄脏,可鄙又可怜的女市民形象浮雕般地冒现在读者的面前,使杨二嫂成为典型。

可见,要写好人物肖像,就“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

下边举例介绍几种基本的肖像描写方法,以待启发。

(1)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正面描写)

“果真红衣人,振袖倾鬟,亭亭拈带。

望见生人,遍室张皇。

”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短短数语,把一个绝色少女的温柔、深情、差涩以至于手足无措的神情举止描绘得形象生动。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秃了顶的老婆子的滑稽打扮,寄寓了作者辛辣嘲讽。

(2)从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侧面渲染)

“庞统入见孙权。

施礼毕,权见其人浓眼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统见玄德,长揖不拜。

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

孙权、刘备都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人主”,二人见了庞统都心中不悦,以此突出庞统相貌之奇丑。

同时也暗寓下文“人不可貌相”之意。

(3)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特点

契诃夫笔下的奥楚篾洛夫即是一个“变脸”的行家,惯于见风使舵。

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在黛一方面前、贾母面前,在尤氏面前,在丫环下人面前,可以说更得脸谱变化的精神,把一个恶毒、伪善、欺下瞒上的变脸行家刻画得淋漓尽致。

(4)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的同一特点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从初次登场到魂归西天,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多次描写他羽扇纶巾、仪表从容、谈笑风生的丰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

一部小说说下来,孔明的指挥若一,飘然仙仙的神情仪态,早已深深印在读者心目中了。

(5)工笔细描

“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团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长的领扣松散着,露着劲上的肉。

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整洁,没有一些尘垢。

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他的半白的头发很滋润分梳到后面,还保持着昔日的丰采。

在阳光下,他的脸呈着银灰色……曹禺《雷雨》对周朴园的肖像描写详细周全,由表及里,给人留下了他顽固、保守、自信、自负的深刻印象。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肖像刻画更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有的同学平时不太留心观察他人,提起笔来作文时,就全是些陈词滥腔儿,美人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脸儿,柳叶儿眉;写坏人则离不开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写活,写真,谨小慎微须写出他有别于他人的个性来。

此外,还有对比描写,比喻、拟人、夸张手法的描写,与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相结合的一些方法,留与我们在文学作品去感受、学习。

2.举手投足见性情

一部《水浒传》因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被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誉为从先秦到明清中国文学史上的“六大才子书”之一,与《史记》、《离骚》等并列。

倘若没有类似“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样极富魅力的动作描写,整部小说就会顿时暗然失色,一个个梁山好汉也都英雄不再了。

可见,动作描写与肖象、语言、心理描写相比,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更具有特殊作用。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

”足见举手投足直接关系人物性格、形象。

下边举例谈谈行为描写的一些技法。

(1)具体描写人物的连贯动作

《水浒传》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武松打虎”: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晴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一半在手里。

”这里写虎亦即写人,虎越厉害,越显武松勇猛。

打折哨棒直叫人惊出汗来,直到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才叫人松下一口所来,看见武松的勇猛无比。

(2)人物行动对比着描写

鲁迅先生的《药》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把刽子手和华老栓的动作摹写得生动、亲切,让人一见难忘:

“‘喂!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

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

‘怕什么?

怎的不拿!

’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两相对比,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华老栓胆怯、麻木、和善的神态,康大叔凶顽横暴、贪婪的嘴脸。

(3)结合比喻等修辞手法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谓写得有声有色,却只写了三拳。

第一拳从味觉方面设喻:

“似开了油酱铺:

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第二拳从视觉方面设喻:

“似开了个彩帛铺:

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

”第三拳从听觉方面设喻:

“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

罄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三个比喻贴切、生动,鲁达的力大勇猛和嫉恶如仇淋漓写出。

又如《骆驼祥子》中写暴雨下的样子:

“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象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仿佛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

”逆风拉车中的样子健壮勇猛,却又悲苦艰辛,通过几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贴切道出。

(4)矛盾冲突中写行为

老舍先生说:

“说一个人勇敢,须在放炸弹时试试他。

”写武松勇猛无比,就得让他过景阳岗,遇上猛虎。

否则,写他如何遇上一只恶狼,也难写武松神威。

何九叔处于西门庆和武松两大力量的夹缝间,谁也不敢得罪,所以他给武大验尸时:

“大叫一声,望后便倒,口里喷出血来。

”他胆小、事故、机智、善变,关键时刻他不惜忍痛咬舌来装病避祸,其性格在这场尖锐的斗争中展露无遗。

3.洞幽烛微绘心理

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会中,人、物于己,悲喜各异:

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有睛、耳、鼻、舌、身、意“六欲”。

这种种心理反应,支配着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

于是,开发人类的精神大陆,探索人物的心灵奥秘,成为写作的基本要求。

心理描写还可以透露人物的心灵变幻,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交待人际关系情节发展趋向,和反映生活本质,突出作品主题等作用。

比如鲁迅先生用心理描写刻画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一典型的性格特征:

他分明穷困潦倒,却幻想着“先前阔”过,“我的儿子会闹得多啦”(其实连丈母娘出生与否尚未可知);他分明生了丢人的癞疮疤,却偏偏心里说人家“还不配”;他分明被人家痛打了一顿,却偏偏自嘲解痛,“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儿子打老子……”。

下列示例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技法。

(1)人物独白展示心理

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写任人蹂躏的妓女玛格丽特对资本主义黑暗现实强烈控诉时,有一段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内心独白,很好地展示了她任人摆布的卑贱地位和痛苦悲愤的心情:

“我们一点一点出卖我们的心灵、肉体和姿色。

我们象野兽似的让人提防,象贱民般地被蔑视。

包围着我们的人都是一些贪得无厌的好占便宜的人,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毁灭了别人又毁灭了自己以后,象狗似地死去。

”在戏剧中(如《屈原》、《雷雨》等)就有许多不好展示,表达的心理,通常就是用人物独白的形式来体现的。

(2)“意识流”展露心理

王蒙《春之声》中主人公考察回国坐车回家时随车身的颤动而展开的联想:

“目前不正是流行着一支轻柔的歌曲吗?

叫什么来着?

——《泉水叮咚响》。

如果火车也叮咚叮咚地响起来呢?

广州人可真会生活……凉棚下面,垂挂着许许多多三角形的瓷板,它们伴随着清风,发出叮咚叮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

美国的抽象派音乐却叫人发狂。

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的扬子茶咏叹调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京剧锣鼓里有噪音,所有的噪音都令人不快吗?

……都是回家过年的”。

主人公从过去现在,从中国到外国,从城市到乡村,驰聘遐思,“火车开动后的铁轮声给人以鼓舞和希望”,从闷罐车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旋律,从各个角落的转机中感悟到春天来临了。

(3)借梦境幻觉反映心理

写人物的幻觉,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

安徒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幻觉的描写:

“她又擦亮了一根。

火柴燃起来了,发出光来了……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铺着精致的盘碗,还有填满了梅子和苹果的、冒着香气的烤鹅。

”没有幸福和温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光中闪烁着自己对温饱、幸福的向往和渴望。

一个人做了坏事,黑夜中总是疑神疑鬼,更怕半夜鬼敲门;有的人心有所仪,看见花影,也会产生“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幻觉。

紧扣人物的处境和心里,才易揭示人物心灵深处的活动和状态。

梦境描写,也是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的一种特殊手法。

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红楼梦》便有许多梦境描写,出神入化地刻画了人物内心。

林黛玉梦见宝玉掏心给她看而致死的恶梦,既透露了她对爱情婚姻的绝望,又曲折地反映了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

(4)让环境衬托心理

平时同学们作文,受了表扬常用山欢水笑的环境烘托,遭了失败则用鸟云盖天来暗示。

如雨果的《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听着歌声,什么都不再想了。

他望见的已不是黑夜,而是一片青天。

他觉得自己的心栩栩然振翅欲飞了。

”冉·阿让侥幸逃脱追捕的轻松心情随境巧妙点出。

此外,还可以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情、语言、动作等综合手法来暗示和表现人物心理,可多读作品来体会。

(二)情节设置

古人云:

“文似看山不喜平。

”确实,一篇记叙文倘若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要想把事情叙述得引人入胜,就要有波澜、有起伏,下面介绍几种设置情节的方法。

1.悬念法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俗地说,它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谜面,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

课文《一碗阳春面》就是范例。

文章开篇,写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来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这么晚了才来,而且是吃一碗,这一情节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

接下来写一年后他们二吃阳春面,作者仍然没有揭开谜底。

再写一年后他们三吃阳春面,时间、地点、人物依旧,阳春面变成了两碗,这又是为什么?

读者的好奇心被作者撩得按捺不住时,小说恰到好处地通过母子三人的对话交代了他们所遭遇的厄运。

但作者还嫌悬念设置得不够充分,往下是写母子三人十年没有来吃面,由此设下了新的悬念:

他们为什么没来?

他们的命运怎样了?

直到篇末,读者紧悬的一颗心才放下,为主人公战胜厄运而欢欣。

由于悬念扣人心弦,全文显得曲折有致。

2.误会法

就是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从而铺排情节。

如《红楼梦》中写到,贾宝玉从父亲那里回来了,此事是吉是凶,黛玉放心不下,便来看望宝玉。

这时刚巧宝钗已在宝玉的院里了。

黛玉叩门,院里的晴雯以为来的是丫鬟,又因与碧痕拌了嘴,心里正有火气,加上宝钗来访心中更是不快,于是听到有人敲门便不加理会。

黛玉再敲门,晴雯索性拒绝:

“凭你是谁,二爷吩咐了,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黛玉被拒之门外,自然对宝玉产生了误会。

接着,她又在墙角边看到宝玉送宝钗出门,越发气恼,越发悲戚。

这样,直接牵制并引发出下文黛玉以残花自况、荷锄葬花和桃花坡上宝黛二人见面和解的情节,使得情节一波三折,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揣测宝黛的爱情纠葛和黛玉的命运归宿。

3.巧合法

一部《三国演义》、一部《水浒传》,究竟写了多少巧合,那是难以数清的。

正是这个原因,“无巧不成书”几乎成了过去说书人的口头禅。

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要想引人入胜,设置巧合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

如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安排了许多巧合。

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

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牵出林冲上街买刀准备复仇的情节。

再写草料场巧遇大风雪。

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从而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

整篇课文,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发展。

4.抑扬法

这是组织篇章造就转折形成波澜的又一重要技法。

可以是先抑后扬,也可以是先扬后抑。

如唐弢《琐忆》就是先抑后扬。

作者回忆鲁迅开始使用了抑笔,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等等。

文章往下的回忆,则逐一解除了先前的这种误解,推翻了听来的别人的议论。

原来,鲁迅对青年平易近人,亲切热情,从不使用教训口吻;而对那些攀附阔老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等,那确实是很有“脾气”、也很爱“骂人”的。

这样,文章前后抑扬的呼应,形成了覆盖全文的波澜,增强了表达效果。

5.虚实法

正面直接写叫实写,侧面间接写叫虚写,虚写为实写服务。

文章要以实带虚,虚中见实,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又一个波澜。

如《藤野先生》主要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但开头三小节没有直接去写,而是奇峰突起,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刻画了清国留学“逛公园、学跳舞”的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丑恶形象。

鲁迅对东京的失望,实际上是为中国人的麻木而痛心,从侧面表露了作者不甘同流合污、不与之为伍的爱国之情。

又如《荷花淀》,实写水生嫂和水生的对话,虚写水生他们报名参加“地区队”;实写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翻身跳下水的紧张场景,虚写参军的战士们紧张迎敌的表现。

这样,以实显虚,以虚映实,青年妇女的战斗生活得到生动的刻画,而青年男子的战斗作用也由此表现得富有情趣。

6.渲染法

渲染法最常用的是环境渲染。

文章往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处特有的环境或景物,渲染出一种与主人公心情或命运相关的、特有的气氛。

这种写法,即渲染气氛。

初中语文教材里,很多文章开头运用了这种写法,如《芦花荡》《最后一课》《故乡》等。

适当的环境渲染可以平衡记叙文的节奏,使得文章张弛有度,富有诗意美。

二、例题精讲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北京卷高考试题)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

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参考例文】

绿水青山图

鸟儿的婉转和着潺潺的水声,将刘青的目光引向清流河。

这条河顺山势蜿蜒而下,河水清澈见底,鸟儿在河边石头上追逐嬉闹,游鱼绕着河底石子打转玩耍。

刘青蹲下身子……

“停!

说了多少遍了,我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要自然一点,追求随意,而不是木讷地做动作。

刘青搔着头皮走过来,一脸不快:

“小山村有什么好的?

我又不是本地人!

”导演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商量道:

“要不你先在这住几天,找找感觉?

”说完,不等刘青商量,转身走了。

第二天,刘青起了个大早。

清流河边,岸上的柳条随风搅动着雾气,时而传来的鸟鸣,啼破清晨的宁谧。

刘青闭上眼,嗅着湿润的空气,竟有些陶醉。

“哗啦”一声惊得刘青回过神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河边一个钓鱼的孩子。

刘青小心地走过去,打声招呼:

“小弟,钓鱼啊?

“嗯,我叫苗苗,大哥哥你是……”

“啊,我是来体验生活的,方便以后拍戏。

“哦,既然这样,你就跟着我吧。

我可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娃子。

走,我带你去捉泥鳅。

刘青眼睛一亮,飞快地跟上了苗苗。

走到河沟边,苗苗卷起裤管,将手伸进塘泥中去摸索着,刘青却一动不动。

他呀,此时正担心沾一身泥呢。

可一想到拍戏,咬咬牙也学着苗苗摸起了泥鳅。

事不由人,眼看着苗苗都穿了好几串泥鳅了,刘青还是一无所获,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时,手里有了动静,刘青再也不敢放松,使出全身力气,总算抓了条小泥鳅,这才心满意足地走出河沟。

一抬头,才知道已是正午。

苗苗拉着刘青干脆就地野炊,烤起泥鳅。

吃饱后,刘青学着苗苗倚着柳树,枕着胳膊,在风中合上困倦的眼,这大概就是自然的滋味吧。

一觉醒来,已是夕阳欲坠。

刘青转身欲归,苗苗却喊:

“青哥,咱们去山上玩吧,山上还有伙伴。

”刘青来不及答应,就被苗苗拉了回去,脚步向山中走去……

接下来的几天,刘青便跟着苗苗唱山歌,捉鱼,爬树,看斗蛐蛐儿……玩的不亦乐乎,竟把拍戏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这天,刘青哼着山谣,走在田埂上。

听见身后有人叫他,一回头,竟发现是导演。

刘青赶忙低下头,小声说:

“导演,我没完成任务,我……”

“哈哈哈,小伙子,这些天,你表现不错,视频已经拍完了。

看见刘青一脸茫然,导演急忙解释:

“你每天的活动,才是真正的亲近自然,这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呀。

风吹柳枝,似乎夹杂着潺潺水声。

此刻,刘青真正的体会到了自然之美,喃喃地说:

“这便是绿水青山,真美……”

【解析】

作者精心地设计了一个故事,人物安排巧妙,整体设计合理,细节描写成功。

整个故事紧扣题目“绿水青山图”,有着较深的意蕴。

统揽全文,可以感受到这位考生对于“绿水青山图”的理解是比较准确的。

作者为文章中出场的人物所取的姓名是非常讲究的,“刘青”“苗苗”都是具有深意的,暗扣了绿水青山。

通过设计拍戏体验生活的故事,来阐发对“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认识,从而借助其来展示对“绿水青山图”的理解。

故事设计合理,镜头的转换也非常自然,详略安排得当,人物的对话符合人物身份,简洁明快。

作者能够用两段文字就把故事完整的交代出来,点出了文章反复要强调的“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核心问题,构思颇具匠心。

对细节的精心设计更使文章独具特色。

从“刘青”在开始时怕弄脏衣服到自然的享受生活,人物心理的转化刻画的较为细腻。

对于人物的动作描写也非常到位,“苗苗”“卷起裤管”等真实地再现了生活场景,有现场感。

文章首尾呼应,非常严整。

能够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表达对“绿水青山图”的深刻理解,也可见出作者的非凡功力。

【易错点】

小说一般要求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同样,记叙文若采取类似小说的情节设置方法,也能吸引阅卷老师,但这并不意味所有的记叙文都适合。

这篇文章紧扣“绿水青山”,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美景,既是美景,又怎好一波三折,岂不破坏意境。

因此,考生切记莫要为了制造波澜而强行说故事,要符合作文的题目要求,使情节自然发展。

例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7年江苏卷高考试题)

生活中离不开车。

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参考例文】

单车的命运

小镇要改造了。

无可奈何,小徐只好将铺子往里迁了迁。

但在那深巷处,谁又会注意到他的铺子呢?

生活啊,更艰难了!

小徐一想到这古朴的小镇要被拆了,心里还会有些伤感。

小时候,小徐和父亲一起修单车。

那时候的单车抢手啊。

他们指点着自己的江山如梨园戏骨,别提有多么风光了。

可谁也没想到,单车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摩托车和电瓶车给取代了。

单车的命运啊。

就这样被改变了。

再后来,父亲走了,只剩下小徐一个人指点江山了。

有人也劝小徐改修摩托车,甚或汽车,但小徐笑笑说:

“我爸修了一辈子的单车,哪能说扔就扔啊。

”我不知道在这与时俱进的社会中,坚持着这将被埋没的行业需要多大的勇气。

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流逝。

小徐抱着一团团的废弃的车胎来到屋后的院里,用破布轻擦,擦得干干净净,弄亮堂了,就更好用了。

残阳如血,打在小徐微微有些驼的背上,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美。

接着就该整理零碎的螺丝了。

小徐眼神聚焦手中,手指在单车间来回穿梭,厚厚的老茧与单车的摩擦声萦绕耳边。

最后再用自制的工具将各个零配件一个个吸附在磁铁上,可谓“超乎技而近乎道”。

那圆润的车胎,形态各异的零配件,那仅容气息才可通过的缝隙,与肌肤的接触感,那些所谓的大机器产业如何与之相比?

我对小徐说:

“修单车这么艰苦,收益也不好,为何不出去找份工作?

小徐腼腆地笑着说:

“修了这么多年的单车,舍不得丢。

从小徐坚定的话语、笃定的神情中便可知道,这是对单车的热爱,是将老手艺传承下去的信念。

或许在这艰难中,单车已成了他的希望与安慰。

在小徐心中,单车早已不是单车,而是件珍宝,是件艺术品,是他在艰难环境中坚持下去的希望。

单车的命运早已和小徐的命运融合在一起了。

小徐说,他在这厄运中感到恐惧与烦恼。

我说,单车给他带来了希望和慰藉。

【解析】

写人记事可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也可侧面烘托,以显神韵。

文章对小徐的细节描写,打磨得很精致,真切地展示了一位修车师傅对自我的坚守,也让人感受到他的坚持与信仰。

而文末“我”的一句“单车给他带来了希望和慰藉”,与师傅小徐那句“在这厄运中感到恐惧与烦恼”互相对照,寄寓了浓浓的温情,意味悠长。

【参考例文】

从宝马1001到劳斯莱斯一号

无论宝马还是劳斯莱斯,于我这样的穷教师来说,要拥有,只能是永远的梦。

可我有自己的“宝马1001”和“劳斯莱斯一号”。

现在就跟大伙儿讲讲我与它们之间的故事。

所谓的“宝马1001”其实是我的一辆老式的上海凤凰牌自行车,之所以给它取名为“宝马1001”,一是它为我们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二是“1001”具有形似的意义,两个“1”相当于我的两条腿,两个“0”相当于自行车两个车轮。

我的两条腿加上两个自行车车轮,就能让自行车飞动起来。

我的“宝马1001”伴随我们有十六个年头。

当时花了400元,主要是接送女儿。

女儿当时在古蔺城关二幼读大班,距我工作的古蔺中学约有三里多路,“宝马1001”便派上了用场。

每天只要我有空就要接送女儿,我座在前座上,两手把住“车龙头”,双脚蹬着自行车转轮踏脚板,自行车就动起来,随着蹬的速度,自行车就或快或慢地转动着往前了。

女儿坐在后座上,双手抓住我的后衣角,或俯或仰,就这样我与女儿悠哉游哉地从家到二幼,或从二幼到家。

四年后我们添置了轻骑,就把“宝马1001”擦得干净发亮,放在楼上。

它也心甘情愿地“退居二线”,过着无人理睬的孤寂日子。

直到2002年8月,我们一家从古蔺搬到绵竹,轻骑笨重,我们将它处理了。

“宝马1001”轻便,又想到绵竹处在平原地带,所以让“宝马1001”和我们一块移居绵竹新家。

没想到还派上了大用场。

我们家住天河沁园,距离绵竹中学约一两里路,骑车只要六七分钟,走路要十分钟左右。

女儿读绵竹中学初中部(绵竹实验中学),和我同一地点。

“宝马1001”可载我们父女两人,早上去,中午回来,下午再去,黄昏时回来,吃了晚饭又送女儿上晚自习,10点半或11点半再骑车去接。

“宝马1001”伴随着女儿初中一年,高中三年,伴随我的时间则更长些,一直到地震后我们搬到板房学校添置“劳斯莱斯一号”为止。

风里雨里,烈日下,大雪中,“宝马1001”又为我们奉献了七年的青春。

“宝马1001”再一次退居二线,闲置在家里。

尽管我们很注意爱护它,但它的身上还是有了些锈迹,可它还挺“硬朗”,挺“有力量”。

我曾几次去修车,修车的师傅都直夸“宝马1001”钢材极扎实,不像现在的自行车中看不中用,还让我不用的时候一定要处理给他。

不过,我尽管新添置了“劳斯莱斯一号”,但我还骨子里仍丢不下“宝马1001”。

学生见了我,都还开我玩笑,“龚老,‘宝马’换了,给我开吧!

”我笑笑说,“我的‘宝马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