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2856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原理.docx

《政治经济学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原理.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原理.docx

政治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价值是(D)

A生产商品时的实际劳动耗费

B生产商品时的实际劳动耗费

C生产商品时的个别劳动耗费

D生产商品时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B)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3,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A)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4,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标准是(B)

A.根据资本在劳动过程中采取形态的不同B.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

C.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D.根据资本职能形式的不同

5,资本集中(A)

A并未改变整个社会资本的价值总量

B并未改变单个资本的价值

C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增大

D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减少

6,通过组织股份公司扩大个别资本生产规模的方式称为(C)

A资本积聚

B资本原始积累

C资本集中

D资本垄断

7,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D)

A资本的技术构成会提高,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

B资本的价值构成会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

C随着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降低

D随着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

8,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在c:

v中(A)

Ac的比重不断增大

Bv的比重不断增大

Cc的比重不断减小

Dv的比重不变

9,产业资本循环顺序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

A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

B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10,实现剩余价值是(C)

A货币资本的职能

B生产资本的职能

C商品资本的职能

D借贷资本的职能

11,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为了(D)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提高平均利润率

C提高积累率

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12,同时属于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料是(A)

A设备

B原料

C燃料

D辅助材料

13,预付资本总周转是指(A)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的平均周转

D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平均周转

14,年剩余价值率是(D)

A年剩余价值量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B年剩余价值量与固定资本的比率

C年剩余价值量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D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15,年剩余价值率表示了(C)

A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B预付全部资本的增值程度

C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D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

16,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之所以属于流动资本是因为(D)

A它和其他流动资本一样会转移价值

B它和其他流动资本一样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C它是可变资本,会带来剩余价值

D它的价值周转方式和流动资本的其他部分相同

17,利润率是(B)

A.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产业资本加商业资本之和的比率

18.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了(D)

A.生产价格

B.个别生产价格

C.社会生产价格

D.市场价值

19.部门内部竞争的目的是各企业为了追求(B)

A.有利的投资场所

B.超额剩余价值

C.平均利润

D.垄断利润

20.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B)

A.利润率

B.平均利润率

C.市场价值

D.社会价值

21.部门之间竞争的途径主要通过(A)

A.资本自由转移

B.改进生产技术

C.改善经营管理

D.提高劳动生产率

22.平均利润是(A)

A.各生产部门按照平均利润率和预付资本总量计算而获得的利润

B.各生产部门按照平均利润率和所费资本总量计算而获得的利润

C.社会剩余价值总量除以部门总量而获得的利润

D.社会利润总量除以部门总量而获得的利润

23.银行信用是(C)

A.借贷资本家之间互相提供的信用

B.职能资本家之间互相提供的信用

C.借贷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

D.职能资本家向借贷资本家提供的信用

24.土地的等级差别是(B)

A.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B.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C.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D.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

25.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D)

A.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B.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C.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D.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

26.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是(A)

A.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B.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C.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D.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

27.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C)

A.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B.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C.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D.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

28,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

A国际商品交换

B各国资本跨国界的商品生产和经营

C以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内容的商业资本国际运动

D以货币资本独立化为内容的借贷资本国际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BDE)

A经济规律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B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发生作用都有一定的经济条件

C经济规律可以被人们所利用

D经济规律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

E人们不能消灭、废除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改造经济规律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D)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世界货币

D流通手段

E贮藏手段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B)

A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E死劳动和活劳动

4,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包括(BDE)

A.劳动者在生产中耗费的各种生产资料的价值B.维持劳动者个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C.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新价值D.劳动者所必需的教育、训练费用的价值

E.维持劳动者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5,在积累率不变的前提下,制约资本积累的因素有(ABCD)

A.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B.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D.预付资本量的多少

E.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6,资本集中是(BCD)

A资本家把本企业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B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

C通过竞争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实现的

D通过信用、特别是组织股份公司实现的

E增加社会资本总额的主要手段

7,资本的有机构成就是(DE)

A资本的技术构成

B资本的价值构成

C资本的物质构成

D可用公式C:

V来表示

E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8,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CD)

A原始资本积累

B货币量的积累

C资本积聚

D资本集中

E先进设备的积累

9,以厂房、设备、机器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BCE)

A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

C不变资本

D可变资本

E生产资本

10,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表现在(ABCDE)

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周转速度不同

C价值收回方式不同

D周转时间不同

E物质要素更新的方法和时期不同

11,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表现为(BCE)

A每个生产过程剩余价值量的增多

B年剩余价值量的增加

C预付资本量的减少

D剩余价值的提高

E年剩余价值的提高

12,产业资本在循环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ADE)

A货币资本

B借贷资本

C银行资本

D生产资本

E商品资本

13,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包括(ABC)

A因使用不当造成的磨损

B因正常使用造成的磨损

C因自然力作用造成的磨损

D因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原有设备贬值造成的磨损

E因新机器设备产生使原有设备贬值造成的磨损

14,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包括(DE)

A因使用不当造成的磨损

B因正常使用造成的磨损

C因自然力作用造成的磨损

D因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原有设备贬值造成的磨损

E因新机器设备产生使原有设备贬值造成的磨损

1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ADE)

A,I(v+m)=Ⅱc

B,I(v+m)>Ⅱc

C,I(v+m)<Ⅱc

D,I(c+v+m)=Ic+Ⅱc

E,Ⅱ(c+v+m)=I(v+m)+Ⅱ(v+m)

1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CDE)

A,I(v+m)>Ⅱc

B,I(c+m-m/x)>I(V+m/x)

C,I(v+△v+m/x)=Ⅱ(c+△c)

D,I(c+v+m)=I(c+△c)+Ⅱ(c+△c)

E,Ⅱ(c+v+m)=I(v+△v+m/x)+Ⅱ(v+△v+m/x)

17,社会资本运动与个别资本运动相比较的特点是(AC)

A包括生产消费和由此形成的资本流通

B不包括生产消费和由此形成的资本流通

C包括个人消费和由此形成的一般商品流通

D不包括个人消费和由此形成的一般商品流通

E运动的形式、过程、目的不同

18.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是(BC)

A.它们所表示的关系是相同的

B.它们所表示的关系是不同的

C.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D.利润率总是大于剩余价值率

E.两者在量上是相等的

19.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ABCDE)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不变资本的节省

E.预付资本总量的大小

20.部门内部竞争的手段是(ABC)

A.改进生产技术

B.改善经营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资本在利润率不同的企业之间转移

E.提高剩余价值率

21.构成部门之间竞争基础的是(AC)

A.部门之间资本有机构成不同

B.企业之间资本有机构成不同

C.部门之间资本周转速度不同

D.企业之间资本周转速度不同

E.超额利润的存在

22.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CD)

A.市场价值

B.社会价值

C.平均利润率

D.生产价格

E.成本价格

23.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AB)

A.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价格同价值的任何形式的背离

E.价格同生产价格的任何形式的背离

24.借贷资本是(ABCD)

A.从职能资本中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B.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C.从属于职能资本

D.为职能资本的周转服务

E.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息资本的形式

25,借贷资本的特点有(ABDE)

A.是一种表现为商品的资本

B.是一种资本商品

C.是一种商品资本

D.是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

E.直接运动形式是G—G’

26.银行信用的特点是(BCE)

A.提供的对象是商品资本

B.提供的对象是货币资本

C.不受个别资本数量的限制

D.受个别资本数量的限制

E.当事人是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

三,计算题

1某资本主义企业预付资本额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是4:

1,剩余价值率是100%,工人每人平均工资是每年2万元,请计算该企业有多少不变资本,有多少可变资本,年获得剩余价值额为多少,大约雇佣多少工人,平均每位工人每年被榨取多少剩余价值?

2如果上述企业其他条件不变,第一年年底把榨取的剩余价值的一半转化为资本,试问将多雇佣多少位工人?

如果原有资本同时进行资本更新,连同新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同时都提高到9:

1,第二年总共将雇佣多少工人,会有多少工人被解雇?

3,某资本家企业原预付资本总额为100万美元,有机构成为9:

1。

工人平均工资为100美元。

这月按有机构成19:

1追加资本40万美元;原来资本进行更新使有机构成提高为19:

1。

试计算:

该企业这月是增加工人就业还是减少工人就业?

其数量是多少?

4,为实现下列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第Ⅱ部类按资本有机构成7c:

1v追加,应追加多少资本?

I(4000c+225△c)+(1000v+25△v)+750m/x=6000

Ⅱ(1600c+)+(800v+)+600m/x=3200

5,设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是:

I5000c+1500v+1500m

Ⅱ2000c+780v+780m

如两大部类的资本积累率均为50%,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是9c:

1v,则第Ⅱ部类追加资本有机构成的比例应为多少?

6,某企业投资固定资本10万美元,使用年限10年,流动资本5万美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0人,每人月平均工资为50美元,年产6000件商品,每件商品社会价值50美元,试计算:

①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是多少?

②年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7,某纱厂机器设备10万美元,可使用5年,每年更1/5,一个生产周期为3个月,每个生产周期消耗原材料3万美元,支付工资0.5万美元。

全年共生产棉纱1万件,每件棉纱的社会价值是20美元,试计算:

①该厂一年生产多少剩余价值?

②年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③该厂一年内资本总周转次数是多少?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经济规律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第一,它是不以人的意志、意识和愿望为转移的。

它是客观的存在的,要按固有规律发生作用。

人不能违背。

第二,它是在一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

一定的经济条件是指一定的经济规律产生的客观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发生作用。

2,商品有哪两个因素?

它们的关系如何?

商品的二个因素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物质承担着。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

他们的关系是即矛盾又是相互依赖的。

商品的生产者生产商品要的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购买者购买商品要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任何人不可以同时获得两者。

同时,两者缺一不可。

3,什么是商品的价值量?

它是怎样决定的?

价值的多少或者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力的多少叫做价值量。

它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4,什么是价值规律?

它有哪些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而商品的交换实行等价交换原则。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的比重;促进优胜劣汰;推动社会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5,劳动力商品有哪些重要特点?

劳动力作为商品肯定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需要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他还和道德和历史所联系,这是有别与普通商品的特点.

6,试用劳动二重性原理说明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从抽象劳动的过程来说,资本家延长了劳动力的工作时间,超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从具体劳动的过程的过程来说,资本家延长了劳动力的工作时间,使劳动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产品的使用价值超过了支付劳动力的价值的数量。

从这两个过程来说,剩余价值就产生了。

7,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

为什么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总的趋势?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的比值,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在竞争中,资本家为了要取胜,就要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样,随着生产力技术构成的提高,不变资本的比例增加资本有机构成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技术密集的新兴工业部门中出现资本有机构成稳定以至下降的现象,但由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和同时存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仍然是一个总的趋势。

8,什么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区分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和区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固定资本指的是以机器厂房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指的是一原料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区分的方式和意义是不同的:

从划分的方式来讲根据价值增殖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根据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划分的意义上来看: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了揭示只有可变资本才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意义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各个部分的价值周转状况对资本周转速度和价值增值的影响,有助于了解资本主义流通的规律性和进一步揭露资本运动的矛盾。

9,社会总资本运动同个别资本运动有哪些区别?

第一,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总和。

第二,正由于社会总资本运动包括个人消费,所以它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含作为其包含作为其媒介的一般商品流通。

第三,社会总资本运动不仅包括资本的流通,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流通。

10,什么是利润率?

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不变资本的节省是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

11,什么是平均利润?

它是怎样形成的?

部门的利润率有很大的区别,部门之间是指各个不同的部门为追求利润而进行竞争,从而造成资本的转移,引起各部门的商品供求和价格向不同方向变动,这中转移反复进行的结果造成了生产部门本来各不同的利润趋于平均化。

形成平均利润。

12,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

级差地租的产生条件是土地种类等级不同。

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经营垄断,资本家不肯轻易放弃好的土地。

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

原因是农业中存在土地私有权的垄断,造成工业向农业的投资受阻。

五,论述题

1,试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特点。

客观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它是不以人的一直、意识和愿望为转移的。

不管怎样,存在的规律就要发生作用。

第二,它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

它的特点是:

第一,经济规律虽然具有历史性,它不像自然规律长久存在和发生作用,大多数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当以上两者变化时,原有的经济规律就会失去效力,让位与新的经济规律。

第二,它具有阶级背景,不同阶级认识和应用经济规律反映不同经济利益关系。

第三,它离不开人的经济活动,而机关年纪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人们的经济活动来实现的。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3,资本积累指的是资本依靠本身的剩余价值资本转化来增大资本总额。

资本集中指的是把现存的分散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起来增大资本的总额。

联系:

资本积累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增强竞争,使之更有力量吞小资本,从而促进资本的集中。

资本的集中迅速反过来又促进资本的积累。

区别是:

资本积累同时增大社会和个人资本而资本的集中不增大社会总资本。

资本积累靠的是本身的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增长速度慢,资本的集中靠的是股份制公司进行资本的集中,增长速度快,更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3,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加快资本的周转,根据M‘=m’n加快资本的流通速度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M‘会增加。

既年剩余价值率生产增加。

可变资本不变的条件下,年剩余价值增加。

加快剩余价值的流通。

4,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和资本有机构成有关,周转速度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比例成反比,第二是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本身周转速度不同。

《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B)

A联系社会生产方式来研究

B联系社会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C联系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D联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来研究

3,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A)

A物质资料的生产

B产品的分配

C产品的交换

D产品的消费

4,生产力构成中最主要的因素是(C)

A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劳动资料

5,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D)

A劳动生产率

B科学与技术

C生产劳动者

D社会生产力

6,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

A生产工具

B生产劳动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7,生产资料包括(C)

A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

B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D劳动设备和劳动对象

8,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D)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9,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C)

A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状况

B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性质

C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

D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水平

10,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人和自然界的矛盾

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二、多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学把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出发点,是因为(AD)()()()()

A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它体现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它反映着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

D它决定着人类的其他一切活动

E它是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过渡的物质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BCDE)()()()()

A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B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

C为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

D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

E揭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3,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BCDE)()()()()

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E产品的分配形式

4,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是(BD)()()()()

A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彼此相互决定

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

C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决定交换,交换决定消费

D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E分配、交换、消费决定生产

5,一定社会形态中的经济规律体系,包括(ABCE)()()()()

A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B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D几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E基本经济规律

6,经济规律的特点在于(ABC)()()()()

A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

B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有阶级背景

C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是一个历史范畴

D人们能创造和改造经济规律

E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地存在

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ADE)()()()()

A各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规律

B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C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D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E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8,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BDE)()()()()

A经济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