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281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docx

《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docx

不合格的纠正及预防措施

一、目的

通过对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不合格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存在的原因,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二、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存在不合格品和不合格服务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对影响产品的潜在原因实施预防措施并验证。

三、职责

1、生产车间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实施效果;根据车间质量状况制定预防措施。

2、一般服务质量问题,由相关责任部门负责纠正措施的实施。

3、重大和综合服务质量问题由各职能部门提出,由厂长负责组织质量负责人、质量技术科和生产车间实施,监督、协调纠正措施的实施。

4、供销科负责有效的顾客投诉。

5、各部门负责信息的收集、分析,对分析出的不合格事实要传递给生产车间,以便采取纠正措施。

四、不合格的识别

对发现的不合格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和所承担的风险,确定采取纠正措施,通常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l、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出现重大问题;

2、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3、供方产品出现严重不合格时;

4、产品质量出现不合格时;

5、其它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五、纠正措施管理内容及要求

1、对严重不合格、连续出现三次的一般不合格要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2、对顾客投诉产品质量不合格,必须分析直接原因采取综合性的纠正措施。

3、轻微不合格、偶尔出现的一般不合格可直接纠正,不采取纠正措施。

4、纠正措施要经过审批后方可执行。

5、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必须进行监控。

6、必须对每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六、实施纠正措施的步骤

1、识别和评审不合格,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方面和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不合格,特别应该注意顾客的抱怨。

2、通过调查分析,确定不合格原因。

3、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纠正措施的需求。

4、确定并实施这些纠正措施。

5、跟踪并记录纠正措施的后果。

6、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七、纠正措施实施要求

1、要善于发现不合格,主动寻找差距,抓住改进机会,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2、各部门对来自顾客或内部提供的不合格事实,填写在《不合格评审处置单》的“不合格原因”一栏内,用简单、明确的文字进行描述,并由提供人和责任人签名确认,或由质检科确认。

3、分析原因。

责任部门将产生不合格事实的准确原因写入《不合格评审处置单》相应栏内;如果由主观原因以外的其它(例如相关部门工作不到位等)发生的原因,也应将其原因写清楚。

4、责任部门针对原因制定并实施消除原因的具体措施;如果有其它原因,则相关部门应同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实施,写入《不合格评审处置单》的相应栏内。

5、生产车间负责纠正措施的跟踪和验证,如果是质量管理运行方面的改进措施,办公室负责跟踪验证。

6、若纠正措施效果不佳或无效果,则进一步分析原因和改进。

跟踪和验证记录应填写在《不合格评审处置单》的相应栏内。

7、各部门制定的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八、预防措施管理内容及要求

l、识别潜在不合格

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情况发生。

各部门要及时重点分析如下记录:

——服务质量统计、市场分析、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等;

——以往的管理评审报告;

——纠正、预防措施执行的记录等。

A、发现潜在不合格时,由部门负责人召集各相关部门讨论分析原因,确定责任部门,生产车间填写《预防措施实施表》并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

B、在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厂长配置必要的资源,并协调监督预防措施的实施,并传递给生产车间。

C、必须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2、预防措施实施要求:

A、各部门应将来自顾客、社会或本企业内部员工发现的潜在不合格事实写入《预防措施实施表》的“潜在不合格事实”栏内,并由提供人或潜在不合格责任人签名。

B、潜在责任部门依据潜在不合格的事实反映(表现),分析产生潜在不合格的准确原因,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都要真实的填写在《预防措施改进表》的相应栏内。

C、依据潜在不合格原因和潜在不合格影响程度、预防措施的难易和时间急缓要求,研究确定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并落实实施。

如果预防措施带有全局性或其它重要价值,应提交管理评审讨论确定。

D、生产车间跟踪并记录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结果,评价、验证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并将跟踪验证情况填写在《预防措施改进表》的相应栏内。

E、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九、质量记录

纠正措施处理单

预防措施处理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