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208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78 大小:20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docx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docx(1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docx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过去的教学大纲归纳为: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

本章学习前要参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关于课程的基本性质:

思想品德由原来的中学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演化而来,在课程性质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知识教育;思想品德课则定位于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课。

1.思想性:

最重要的性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http:

//www.cy-

2.人文性: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过于追求完美的学科理论和知识体系,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失去生命力和感召力。

中学生离家出走及暴力事件,不少学生的困惑,空虚,压抑使我们不得不思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科技会落后,会挨打;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马家爵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一个健康自由的清道夫和一个自私冷漠的天才哪个更符合教育的目标?

我们走过了知识本位教育,能力本位教育,意识到人格本位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洞察人生目的和意义,找到正确生活方式。

3.实践性:

课程内容离学生太远是所有学科面临的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的最主要原因。

政治—最讨厌的课;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物理—最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课;外语—外语学的好,见了老外掉头跑;体育---三分之一人讨厌。

思想政治课更应该回归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学生生活一点一滴做起,点滴中见精神,习惯成自然,力求真善美,力戒假大空。

高中《经济生活》---花钱,挣钱,管钱,发展即生活与消费,投资与创业,收入与分配,面向市场经济(注重实践性)

4.综合性:

美国小学四年级的一节“南瓜”课,猜一猜是什么课,(具体内容见课件)

讨论:

为什么要努力发展综合课程?

第一,从心理学角度看,综合课程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及其个性的发展。

英格拉姆认为,综合课程是按照儿童的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活动特点而编制的,它非常重视非认知因素,更有助于课程和学习条件相一致。

因此,比分科课程按逻辑原则编制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

第二,从社会学角度看,英格拉姆认为,过分的分科教学不能鼓励学生间的合作。

综合课程既可以鼓励合作,又不排斥学习上的竞争。

同时,综合课程较分科课程更有利于适应来自社会的、知识方面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第三,从教育学角度看,综合课程可以消除由于课程繁多、分科过细给学生造成的负担过重的偏向。

许多课程专家都认为:

儿童面对的社会是一个整体,他们的生活是一个整体,因而儿童心中的世界也是一个整体。

同时,由于儿童知之甚少,生活经验不足,对事物缺乏整体认识,所有这些都是由儿童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

因此,跨学科开设综合课程,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上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此外,在课程设计上,按照专题组织综合课程也是当前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

这些专题的选定往往来自于儿童十分熟悉的事物,并且能够紧密结合儿童的兴趣和爱好。

许多专题在一些国家中几乎是相同的。

如“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的学校和邻居”、“我们的家乡和人民”等等。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不仅思想品德课注重综合性,中学各科皆如此。

思考题:

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思考中学思想政治课性质。

课堂教学方案2

课题名称:

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原理论

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认识中学政治课三项任务基础上,明确新课程后各项任务都有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及品德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难点是如何把品德培养任务落到实处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

一、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

基础理论、基础新课程标准中,对知识要求分不同层次:

知道,了解,懂得---辨认事物;

分辨,认识,理解---澄清概念;

感受,体验,体会---审视价值并内化(有情景)

关心,尊重,养成---采取某种行动(有实践)

二、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

为学生展示新课程标准(初中和高中),学生阅读,然后总结能力培养方面的共同点---实践能力。

猫妈妈叫孩子捉老鼠的事例。

日本的历史考试题,联合国的笑话可见,新课程确定能力培养总目标切合时宜。

三、引导中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应体会教育的最好成就---培养学生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自尊和自信,激发他们梦想和激情。

新课程要求。

思考:

本该是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情感态度等教育的政治课变成了……功利的,虚假的,作秀的,体罚的政治教育

所以尴尬的政治课:

1不长学生知识,2不争学分,3浪费教学资源出示---三则广告“只写给中国人看”学生活动:

对我国目前的德育教育有何看法?

(讨论20分钟)

建议:

A走出德育的误区

1.应是大众德育。

道德核心是公平,公平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最基本的准绳,可我们长期以来只重视“利他”“奉献”“自我牺牲”;

2.应是真实的德育,为人诚信是追求的目标,可我们的教育却在“教人说谎”的例子太多;

3.应是有人性的教育,“整个心灵的和谐就是德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4.应是有理性的德育,不能仅仅为弘扬崇高而支持提倡悲剧性的英雄行为;5.应是行动德育,生活德育,走进儿童生活世界;

6.德育的简单化,懂规矩守规矩,洗手洗脸不骂人等等

7.德育内容具体化。

B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总结学生的发言,

教师补充,比如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班杜拉的示范榜样和自我强化新加坡的治国之道;韩国的重视孔子,老子文化现象

C杜威的德育方法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素质教育大参考》2005,

1.杜威的德育方法,探究式讨论提高法首先要求区分“道德的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

前者是能够影响和指导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的那种观念;后者与行为是无关的。

在道德上是可以漠不关心的,是关于一般道德知识的见解认识。

所以学校德育不应该是现成的直接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应该是间接道德观念的养成,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头脑里灌满了关于道德的观念却不付诸道德实践。

所以该“探讨商量和讨论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

2.活动式训练教学法教育即生长。

道德从根本上说源于经验,只有从经验中获得并得到检验的知识才具有道德意义。

所以该批评从行为中抽象出来而孤立讲述的道德学科。

道德品质不在活动中养成,就如不下水而学游泳。

所以该以主动作业的活动方式代替让学生静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做中学经验中学。

3.社会式学校育人法该放在品格的积极培养上。

而不是仅仅维护学校纪律便于学校管理。

4.德育与各学科融合法“虽教算学,博物,理化等科时,皆有道德问题在内”

脑筋急转弯:

什么是学校最高的学位?

(高尚的思想品德)

日本的德育教育值得我们借鉴。

资料参考: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

日本非常重视道德教育,1至9年级每周都有一节道德课。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自我锤炼”、“待人接物”、“自然观和价值观”、“社会性和团队精神”,包括76个主题。

自我锤炼:

1.尽其所能,自力更生(小学3、4年级);2.兢兢业业完成自己应尽之责(小学1、2年级);3.勇于奋斗(小学3、4年级);4.真诚乐观对待生活(小学3、4年级);5.遵守规则,享受自由(小学5、6年级);6.认识自我,改正缺点(小学5、6年级);7.热爱、追求真理,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初中)。

待人接物:

1.要明了礼貌的标准,说话做事要符合场合(初中);2.要体谅别人,对人善良,能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看问题(小学5、6年级);3.要相互信任、理解、帮助(小学3、4年级);4.感恩、尊重,对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和老人要知道感恩和尊重(小学3、4年级);5.要谦虚,尊重与自己持有不同意见、站不同立场的人(小学5、6年级)。

自然观和价值观:

1.尊重自然,要熟悉自然,善待动植物(小学1、2年级);2.尊重生命,尊重所有有生命的事物(小学3、4年级);3.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小学5、6年级);4.高尚,相信人类有克服自身弱点缺点的能力,寻找人类生活的美好。

社会性和团队精神:

1.公众责任,守诺、遵守社会规则,具有公众责任感(小学3、4年级);2.要公正、不片面地评判他人,不带有歧视和偏见,努力实现公正(小学5、6年级);3.团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热衷参加周围的一些团体,明确自己的角色,尽自己的职责,并与他人合作(小学5、6年级);4.工作意识,理解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愿意工作(小学3、4年级);5.尊重家人,爱戴和尊重父母、祖父母,乐于帮助他们做家务(小学1、2年级);6.爱戴和尊重学校教职工,努力与他人合作建立优良的学校传统(小学5、6年级);7.贡献社会,明确自己为社会的一分子,要尊重、热爱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和老人,为社会进步作贡献(初中);8.尊重传统、热爱祖国,要对祖国的文化和传统感兴趣,要爱国(小学3、4年级);9.尊重其他文化,承认国外文化和国民的价值,努力建立良好的国际友谊关系(小学5、6年级)。

参考资料:

1《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11期唐辉宇/文

2《素质教育大参考》

3《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4吴铎主编:

《学校道德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复习思考题:

1.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什么?

2.思想政治学科有哪几方面的教学任务?

结合目前我国政治课教学实际,谈谈哪些方面做得不够?

(实践)

 

第二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学时分配:

6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背景,掌握改革的目标;2详细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初中高中)课程标准。

3共同总结新课程下教师的观念

课堂教学方案1

课题名称: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背景,掌握改革的目标。

教学重点: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真正的课程是指什么?

为何有了教材还要有课程资源?

传统的观念?

长期以来,教师心目中,课程即教材静态的,别人制定,我们执行即可,教师在课程开发上处于从属地位,现在呢?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给教师自主权,充分调动教师在课程开发上的积极性。

新的思想政治课程需要政治教师去实施,这是政治教师应尽的职责。

但是在以往的基础教育课程中,政治教师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他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结果的最终评估等无缘,只能被动地接受和传授课程内容,缺乏教育教学的主动性。

新的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的课程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要求教学与课程的整合,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思想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