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1416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北京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北京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北京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北京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docx

《北京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docx

北京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

考点

知识点

分项细目

考试目标

质量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2.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密度

 

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水的密度

 

4.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力的概念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单位

 

4.力的三要素

 

5.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

 

1.重力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摩擦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同一直线上

二力的合成

1.合力的概念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的条件

 

2.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长度测量

1.长度单位及单位换算

 

2.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3.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机械运动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3.速度的概念

 

4.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5.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惯性及牛顿

第一定律

1.物体的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

 

压力与

压强

1.压力

 

2.压强的概念

 

3.压强的单位

 

4.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液体内部

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运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3.连通器的应用

 

大气压强

1.大气压现象

 

2.托里拆利实验

 

3.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流体压强

与流速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浮力

1.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阿基米德原理

 

浮沉条件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杠杆

1.杠杆

 

2.力臂的概念

 

3.杠杆平衡条件

 

4.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滑轮

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功的单位

 

3.运用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功率

1.功率的概念

 

2.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运用功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

 

3.运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机械能

1.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2.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声音

1.声音的产生

 

2.声音的传播

 

乐音与

噪声

1.乐音的三要素

 

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光的直线

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条件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规律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透镜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透镜成像

及应用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

 

熔化和

凝固

1.熔化和凝固现象

 

2.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3.晶体的熔点

 

4.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汽化和

液化

1.蒸发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4.沸腾现象

 

5.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沸腾过程中吸热

 

7.液化现象

 

8.液化过程中放热

 

升华和

凝华

1.升华和凝华现象

 

2.升华过程中吸热、凝华过程中放热

 

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省略了扩散现象)

 

内能

1.物理的内能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热量

1.热量的概念

 

2.热量的单位

 

3.燃料的热值

 

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

 

2.比热容的单位

 

3.运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

 

4.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热机

1.热机的能量转化

 

2.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3.热机的效率

 

能量守恒

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导体和绝

缘体

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电路

1.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作用

 

2.通路、断路、短路及短路的危害

 

3.常见电路元件符号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流

1.电流的形成

 

2.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电压

 

1.电压的作用

 

2.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电阻

 

1.电阻的概念

 

2.电阻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4.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2.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串联

和并联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电功

1.电功的概念

2.电功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运用电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电功率

 

1.电功率的概念

2.电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4.运用电功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

2.运用焦耳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

2.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3.家庭电路的总电流增大的原因

4.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作用

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

2.安全用电常识

磁体和

磁极

1.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磁场和磁感线

1.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具有方向性

2.磁感线

3.地磁场

电流的磁场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电磁铁

1.电磁铁的构造

 

2.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磁场对电流

的作用

1.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

 

2.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

 

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2.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

 

电磁波

 

1.光是电磁波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设计实验:

1.夏天,将一罐可乐从冰箱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过一会儿可乐罐的外表面上会出现一些小水珠,李明认为这些小水珠是从可乐罐中渗出来的,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李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要求写出: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参考答案:

器材:

天平、装有饮料的可乐罐、干布或毛巾(1分)

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先用天平称出刚取出的可乐罐的质量m1,过一段时间后,用抹布把可乐罐外的水抹去,再用天平称出可乐罐的质量m2,如果m1=m2,则水不是从罐内渗出的,即李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它意思表述均可)。

(2分)

2.小震在利用吸管喝饮料时他认为“饮料是靠嘴的吸力进入嘴中的,而不是靠大气压进入嘴中的”,而小明认为他的说法是错误的,为此他准备了如下器材:

一个装满水(可以饮用)的玻璃瓶,一个可以塞紧瓶口的塞子,塞子上开有两个孔,其中一个孔中插有一支吸管并与塞子压紧。

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震的说法是错误的。

写出实验步骤并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用塞子将瓶口塞紧,不堵住没有插吸管的小孔,用吸管吸水,能将水吸入嘴中;再将没有插吸管的小孔堵住(不漏气),用吸管吸水,不能将水吸入嘴中。

通过两次实验对比可知:

第一次不堵住没有插吸管的小孔,有大气压的作用,能将水吸入嘴中;第一次堵住没有插吸管的小孔,没有大气压的作用,不能能将水吸入嘴中;

所以小震的说法是错误的。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军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请你利用已有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军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①实验器材:

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带挂钩的木块一个、细线若干、还需补充的是       。

②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

(1)弹簧测力计

(2)主要步骤:

①调节弹簧测力计使指针指零刻线。

②将系好细绳的木块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细绳绕过定滑轮,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上匀速拉动绳端,使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f摩=F拉在表格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改变拉动木块的速度,重复步骤②,共作出3次。

(3)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说明小龙的认识是错误的。

4.如图23所示,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有长方形的木块和铁块各一个。

现在想探究木块和铁块谁的下表面更粗糙,请你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写出实验步骤及实验分析与结论。

参考答案猜想1:

铁块比木块下表面更粗糙

猜想2:

木块比铁块下表面更粗糙

实验步骤:

(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

(2)把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铁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3)把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实验分析与结论:

两次实验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同,均等于木块和铁块的重力之和;两次实验均是水平匀速拉动物块,摩擦力等于拉力。

若F1>F2,说明铁块比木块下表面更粗糙,即猜想1正确。

若F2>F1,说明猜想2正确。

5.实验桌上备有如下实验器材:

符合要求的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各一个;钩码一盒、足量的水。

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1)请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步骤:

(4分)

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空桶的重力G桶,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钩码的重力G,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将溢水杯注满水,小桶清空;将弹簧测力计下的钩码浸在水中静止,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到小桶中。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受到的拉力F拉;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及桶中水的总重力G总;并将F拉、G总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仿照步骤3,分别改变5次钩码浸在水中的体积,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各次钩码受到的拉力F拉;再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各次小桶及桶中水的总重力G总;并将F拉、G总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利用公式F浮=G-F拉分别计算出6次钩码受到的浮力F浮;利用公式G排液=G总-G桶分别计算出6次钩码排开水的重力G排液。

并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1分)

G桶/N

G/N

F拉/N

G总/N

F浮/N

G排液/N

 

6.小明在做“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发现把小石块放入水中会下沉,而把小木块放入水中会上浮,因此小明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密度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小,密度小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用实验来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要求: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

(2)简述实验过程。

(3)简要分析说明小明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参考答案

(1)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细线。

(2)实验过程:

用细线把铁块系挂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铁块重G铁,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待铁块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铝块重G铝,将铝块浸没在水中,待铝块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计算F浮1=G铁-F1和F浮2=G铝-F2。

(3)分析与结论:

因为F浮1=F浮2,说明浮力与物体密度无关。

10、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

细长平底试管一支(已知底面积为S)、小汤匙一个、抹布一块、刻度尺一把、大水槽一个(水槽的深度大于平底试管的高度)、足量的水、足量的细沙子、天平及配套砝码。

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在同种液体中,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要求:

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并设实验数据表格。

参考答案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有此项给1分,没有扣1分)。

(2)用刻度尺测出试管的长度L并记录;

(3)用药匙取适量的细沙装入试管,用天平测出细沙和试管的总质量m1;再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使试管竖直漂浮在水面上静止,用刻度尺测出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1;将m1、h1记录在表格内。

(4)用抹布擦干试管,用药匙再取适量的细沙装入试管,用天平测出细沙和试管的总质量m2;再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使试管竖直漂浮在水面上静止,用刻度尺测出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2;将m2、h2记录在表格内。

(5)仿照步骤(4)再做4次实验,测出细沙和试管的总质量m3、m4、m5、m6;测出每次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3、h4、h5、h6,并将数值记录在表格内。

(6)计算出每次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L-h)和排开水的体积V排;将数据记录在表管内。

(7)根据物体漂浮时F浮=G物,可知试管每次漂浮时所受的浮力F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试管的长度h/cm

细沙和试管的总质量m/kg

重力G/N

浮力F浮/N

试管露出水面高度h/cm

试管浸入水中深度L-h/cm

试管排开水的体积V排/cm3

(8)分析F浮和试管排开水的体积V排确定两者的关系。

11.实验桌上提供了6个50g附有挂钩的金属块,0~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适量的水和满足实验要求的量筒。

请你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

水对物体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

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o并记录在表格中;

(2)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上6个金属块,测出6个金属块的总重为G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一个金属块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金属块所受拉力F1,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F1的示数和V1记录在表格中;

(4)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两个金属块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金属块所受拉力F2,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2,将F2的示数和V2记录在表格中;

(5)仿照步骤(4),将3~6个金属块依次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分别测出为F3~F6;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分别为V3~V6,并记录数据在表格中;

(6)根据V排=V-V0和F浮=G-F拉分别计算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1~V排6及所受的浮力F浮1~F浮6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7)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2分)

浮力大小与排液体积成正比的数据记录表

Vo/cm3

V/cm3

V排/cm3

G/N

F拉/N

F浮/N

7.小华同学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当液体的密度不变时,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成正比。

实验桌上已备有如下实验器材:

已知底面积为S的平底小试管一支、装有足量水的水槽一个(水槽高度大于小试管长度)、天平一架、配套砝码一盒、足量细沙、小勺一把、面巾纸一盒。

(1)请你写出应补充的实验器材。

(2)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3)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参考答案

(1)刻度尺一把(1分)

(2)实验步骤:

①用小勺向试管中装入适量沙子,用已调平的天平测量试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1,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试管放入水槽的水中,使其直立漂浮,用刻度尺测量试管浸入水中深度h1,记录在表格中;

③从水槽中取出试管,用面巾纸擦干其外壁,用小勺向试管中添加适量沙子,用天平测量试管和沙子总质量m2,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2,测量小试管浸入水中深度h2,记录在表格中;

⑤重复步骤3、4,再测4组数据m3、h3;……m6、h6记录在表格中;

⑥将小试管底面积S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

利用公式p=

,计算六次试管对水的压强p1、p2……p6,记录在表格中。

(共2分)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1分)

m/kg

h/m

S/m2

p/Pa

 

8.实验装置如图22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

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使用同一动滑轮提升物体时,动滑轮机械效率与所提升的物体重力大小的关系”,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参考答案

(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按示意图组装实验器材。

(2)在动滑轮下依次挂1个、2个、3个、4个、5个、6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绳端,依次竖直向上缓慢匀速拉动,使钩码每次匀速上移一段距离,分别记录绳端移动距离S和钩码移动距离h,并将每次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3)利用公式η=W有/W总=mgh/FS计算出六次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1、η2、η3、η4、η5、η6,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

m/kg

mg/N

F/N

S/m

h/m

η

 

9.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

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七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

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的变化量跟阻力的变化量成正比”。

(1)在图20所示的杠杆中,点A表示钩码悬挂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合适的位置标出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作用点,用B表示。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1)如图所示

(其他方法正确均可得分)

 

(2)实验步骤:

①用细绳做一个绳套,拴牢在杠杆的B位置处,调节杠杆使其水平平衡,把动力臂L动、阻力臂L阻记录在表格中。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②在A位置处挂1个钩码,在B位置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将所挂钩码的质量m0、弹簧测力计示数F动0记录在表格中。

③在A点处加挂1个钩码,在B点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将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1、弹簧测力计示数F动1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③,重复5次,每次在A点处加挂1个钩码,在B位置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将各次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2~m6、弹簧测力计示数F动2~F动6记录在表格中。

⑤根据F阻=G砝码=m砝码g,分别算出每次施加在A位置的阻力大小F阻0~F阻6;分别算出实验中动力变化量ΔF动1(F动1-F动0)~ΔF动6

(F动6-F动0);分别算出与动力变化量对应的阻力变化量ΔF阻1(F阻1-F阻0)~ΔF动6(F阻6-F阻0);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动力臂L动/cm

阻力臂L阻/cm

钩码质量m/g

动力F动/N

阻力F阻/N

动力变化量

ΔF动/N

阻力变化量ΔF阻/N

(其他答案正确均可得分)

(关于实验的次数,只要通过实验测量能得出6组不同的变化量即可)

 

1

 

1

1

 

1

 

1

1

 

1

10.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

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定值电阻一个和电阻箱各一个(电阻箱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

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设计实验证明: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5分)

 

参考答案

①电流表、电压表调零后,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断开。

…………………………………………(1分)

②闭合开关,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适当值为,读出此时电阻箱的示数为R1、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1分)

③保持Ro阻值不变,改变R的阻值,闭合开关,读出此时电阻箱R2、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断开开关。

…………………………………………(1分)

④仿照步骤③,再改变R的阻值至少4次,使每次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同,记下对应的电阻值分别为R3、R4、R5、R6及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

用公式

分别计算不同电阻串联时的等效电阻,并与每次两串联电阻之和进行比较。

……………(1分)

说明:

①实验次数未达到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