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0912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痹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胸痹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胸痹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胸痹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胸痹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胸痹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docx

《胸痹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痹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胸痹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docx

胸痹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胸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优势病种及临床路径

(2012年)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分级为III级或Ⅳ级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的住院患者。

一、适应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病(TCD编码:

BNX02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CD一10编码:

工20.805),且心绞痛分级为III级或Ⅳ级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二、诊断依据

(一)中医诊断依据:

(《中医科学》第六版教材)

1、左侧胸部或胸骨中段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灼痛。

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甚者可沿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窜至中指或小指,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含硝酸甘油片难以缓解,可见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手足青冷至肘膝关节处甚至夕发旦死,旦发夕死,常合并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及休克,多为真心痛表现。

2、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

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几秒至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药后可迅速缓解。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气侯变化,多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绣发。

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4、心电图应列为必备的常规检查,及白细胞总数、血沉、血清酶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西医诊断依据(《科学》第六版)

1、临床表现:

(1)症状:

①部位:

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

常放射至左肩,左臂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②性质:

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③诱因:

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虑、过度兴奋等)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功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

疼痛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一天劳累之后。

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但有时同样的劳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绞痛,提示与晨间痛阈较低有关。

④持续时间:

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有在3~5分钟逐渐消失,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缓解。

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使之缓解。

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多次发作。

(2)体征:

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

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或出现交替脉。

(3)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①心脏X线检查:

无异常发现或见心影增大,肺充血等。

②心电图:

A静息时心电图:

约半数患者在正常围,也可能有阵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或非特异性ST段或T波异常,有时出现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或室性,房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

B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

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移位,T波倒置等;

C心电图负符试验;

D心电图连续监测;

③放射性核素检查;

④冠状动脉造影;

⑤超声心动图;

⑥冠状动脉超声显像;

⑦血管镜。

2.证候诊断

(1)心血瘀阻:

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

(2)气滞心胸: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加重,或兼有脘胀闷,得暖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3)寒凝心脉:

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多因气候与骤冷或聚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症状,苔薄白、胸沉紧或促。

三、治疗案的选择

参照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及中医药学会《中医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一2008)。

l.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且心绞痛分级为ⅡI级或Ⅳ级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Ⅲ级或Ⅳ级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血压、脉搏、心率;

(4)心电图;

(5)胸部X线片;

(6)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凝血功能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甲状腺功能、B型尿钠肽(BNP)、超敏CRP、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冠脉CTA、经颅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静息心肌核素显像+负荷心肌核素显像、腹部超声等。

八、治疗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心血瘀阻:

治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地黄、川芎、赤芍、川牛膝、柴、枳壳、炙甘草、桔梗

药加减:

气滞血瘀者加沉香,檀香,寒凝血瘀加细辛、桂枝、阳虚血瘀者加人参,附子(先煎1小时),气虚血瘀加人参,黄芪;瘀血闭阻重证,胸痛剧烈,可加乳香,没药,郁金,降香,丹参等,加强活血理气之功。

中成药:

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

2、气滞心胸:

治法:

疏调气机,和血舒脉

药:

柴疏肝散加味。

皮、柴、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炙甘草

药加减:

加木香、沉香、降香,延索,砂仁,厚朴等芳香理气及破气之品,但只可暂用,不可久施,以免耗散正气,兼阴虚可加佛手、香橼、金铃子等。

中成药:

银杏叶分散片、舒血宁注射液等。

3:

寒凝心脉:

治法:

祛寒活血,宣痹通阳

药:

当归四逆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

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炙甘草、小通草、大枣、枳实、薤白、瓜蒌。

加减:

重证可加乌头(另包先煎1小时)、附子(另包先煎1小时)、干,蜀椒等。

中成药:

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

(二).耳穴压豆

1.常用穴:

所选主穴为心、肾上腺、小肠、皮质下;配穴为肺、交感、肝、分泌、神门。

2.法:

将胶布剪成7x7mm的小块,将生不留行子贴在胶布中央备用。

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不留行子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

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5次,每次10分钟,局部微热微痛为宜。

每次贴一只耳朵,下次轮换对侧,症状较重者可双耳同时贴。

(三)辨证施护:

1.一般护理

(1)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休息。

(2)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急剧动作和用力过大,胸痹重者平卧休息。

(3)观察胸痹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以及血压的变化。

(4)出现胸痛剧烈、呕吐、出汗、血压波动时,应及时处理。

2.给药护理

(1)煎药汤剂适宜温服,并注意观察药后效果与反应。

(2)胸痹伴发呕吐患者中药适宜冷服,或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3.饮食护理

饮食适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等。

4.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2)减少导致情绪激动的刺激因素,帮助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3)胸痹重,易烦躁、焦虑者,需要向其介绍有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帮助树立信心。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心痛、胸闷、气短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心绞痛分级属于I级或II级者。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制定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冠心病治疗及二级预防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急性脑血管疾病、分泌疾病、肿瘤等其他系统疾病者,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出现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等重心血管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患者及其家属在路径实施过程中发生异议,导致该路径无常实施,退出本路径。

十一、疗效评价(1997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及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一)心绞痛疗效标准:

1、显效:

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两级。

原为轻、中、较重者,心绞痛基本消失,不用硝酸甘油。

2、有效:

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一级,硝酸甘油用一半,原为轻度者,心绞痛基本消失,不用硝酸甘油,

3、无效:

症状和硝酸甘油用量无改变,或虽有减少,但未达到有效程度者。

(二)心电图疗产标准:

1、显效:

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

2、有效:

ST段的减低,治疗后回升0.05mv,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25%以上者,或房或室,传导阻滞改善者。

3、无效:

心电图基本上与治疗前相同。

(三)症状疗效标准:

1、显效:

原有症状完全消失

2、有效:

原有症状明显减轻

3、无效:

原有症状无明显好转

(四)总疗效评定:

1、显效:

3项均为显效或两项显效1项有效

2、有效:

1项显效,其它两项有效或有效无效各1项,或2项显效1项无效,或3项均有效

3、无效:

未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

本院2012年胸痹患者共89人,进入临床路径者36例。

对进入路径患者进行评估如下:

1.显效:

24人。

2有效:

8人。

3无效:

4人。

十二、治疗难点及解决

(一)治疗难点:

1、冠心病人虚实相兼,病机复杂,症状繁多,虚实寒热诸多矛盾融于一体,造成心绞痛反复发作,部分不稳定心绞痛病人易发生心血管事件。

长期的心脏缺血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病变,心脏扩、心律失常等。

2、难治冠心病冠脉常为多支病变,冠状动脉硬化钙化管腔狭窄较重,侧枝循环形成慢。

多合并糖尿病,往往有弥漫性小血管病变不适合冠脉介入治疗。

病程长,心绞痛多反复发作。

3、中药多为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类,成分复杂,一些有效成分尚不十分清楚。

受提取技术限制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低,因此制约了中医药疗效的发展和提高。

核心问题是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防治冠心病的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心绞痛反复发作,降低心脏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二)解决思路和措施

1、防治冠心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治本法应是从补气切入,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失衡,调整机体代紊乱,增强整体免疫机能,稳定和改善心脏脉管的环境,治本防变,从而提高对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提高对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的防治能力。

2、随着中医、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研究深入发展,近十几年来冠心病病机已凸显气虚、血瘀、热毒三大病机及其之间的有机联系,益气化瘀解毒治法已经显现出较好的疗效,又与西医有比较明确的科学结合点。

因而,冠心病的前瞻性研究应放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及三种治法联合应用。

3、辨证施治与单味中药重点突破相结合。

辨证施治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法,从单味中药已知晓的有效成份,针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的某一难点进行深入探索,有望在疗效上有新的突破,水蛭冰片等就是具有很好开发应用前景的单味药物。

十三、优化案

1、根据病情需要应用西药或介入治疗。

2、老年人出现颈肩痛、背痛、腹痛、牙痛,身体不适等情况,应进行全面的理化检查以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3、治疗时应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对症应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如天补心丹,待病情稳定后再整体调整。

4、对于发作期而言,我们考虑将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用量,因其易引起头身疼痛等副作用作为切入点,应用中医特色疗法,如予以静滴舒血宁注射液,配合应用注射用血塞通达到活血化瘀、缓急止痛的疗效。

注意血常规中血小板减少者禁用活血类药物。

对于缓解期而言,减少发作频率、减轻发作时疼痛程度将作为切入点,研制分别适合四季服用的中药预防发作。

为患者建立病情档案,长期观察疗效,以便进行疗效评价。

5、进一步开发患者更加接受的剂型,如将贴敷药物制成贴膏,增加特色疗法的种类,如穴位注射,使患者有更多的疗法选择。

6、胸痹患者多有心悸,即西医心律失常。

表现为气阴两虚重者可予以静滴生脉注射液,伴有汗出不止者尤可选用或参麦注射液。

注意舌苔厚腻或痰多者禁用。

 

二、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TCD编码:

BNX020、ICD-10编码:

120.805),心绞痛分级为Ⅲ级或Ⅳ级的患者。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岁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月日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4天实际住院日: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3天)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中医证候诊断

□危险性评估

□拟定初步中医诊疗案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开展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监护

□进行健康宣教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

□病重患者继续重症监护

□完善中医四诊信息

□完善中医证候诊断

□完善中医诊疗案

□完成病程记录‘

□完善入院检查

□进行健康宣教

长期医嘱

□胸痹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病重或病危通知

□病情较重者可重症监护

□低盐低脂饮食或糖尿病饮食

□口服中药汤剂

□静点中药注射液

□口服中成药

□科基础治疗(按照西医指南进行)

临时医嘱

□必查项目: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心肌损伤标志物

□凝血检查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

□心脏超声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的项目

长期医嘱

口完善中医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或静

脉注射液

口完善科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口完善入院检查

口据病情选择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口甲状腺功能

口B型尿钠肽

口超敏CRP

口血尿酸

口同型半胱氨酸

口冠脉CTA

口冠脉造影

口腹部超声

口经颅多普勒超声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分级护理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

□配合监护和急救治疗

□静脉抽血

□护理案

□根据病情和危险性,实行分级护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月日

(第4—7天)

年月日

(第8—13天)

年月日

(第14天)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诊断

□分析检测结果,明确诊断

□必要时进行病例讨论

□根据病情,组织专业会诊

□评价治疗效果,优化治疗案

□评估危险性和预后

□进行健康宣教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诊断

□诊疗评估,明确是否近期

可出院

□根据复查检查结果,完善

相关诊断

□初步形成冠心病治疗和二

级预防案

□进行健康宣教

□制定冠心病治疗和二级预

防案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

访案

□完成出院总结

□预后和出院评估

□通知出院

□长期医嘱

□病情平稳者开展针灸、穴

位贴敷等特色疗法

□根据病情危险分层,优化

治疗案

□根据会诊意见,调整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检查的项目

□病情变化随时进行中医辨

证治疗

长期医嘱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医诊

疗案

□继续开展中医特色疗法

临时医嘱

□病情变化随时进行中医辨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配合健康宣教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配合健康宣教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健康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