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危害.rt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085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RTF 页数:5 大小:9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危害.rt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危害.rt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危害.rt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危害.rt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危害.rt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危害.rtf

《浅谈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危害.rt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危害.rtf(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危害.rtf

浅谈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危害浅谈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危害摘要摘要本文通过对文献复习和调查论文原著的方式,对近10年间国内公开出版的禁毒资料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结果表明,可卡因有极强的药理作用,吸毒者成瘾后失去理智,一味追求欣快感而盲目增加剂量,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生理危害以及社会危害。

本文就可卡因本身的药理特点和药理作用的关键性进行讨论,并阐述了其相应的社会危害及对策。

关键词关键词可卡因药理作用危害治疗对策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也是一种强效局麻药,其中枢兴奋作用与苯丙胺基本相同。

可卡因在全身用药时不发生麻醉特性,它只起兴奋作用。

可卡因可以被所有的用药部位吸收,包括胃肠粘膜以及各种粘膜。

1880年SigmandFrend首先推荐用可卡因做局部麻醉剂、性欲刺激剂、抗抑郁剂,而在1886年后,可卡因开始从药物转变为不含酒精的饮料。

到了19世纪末,科学家开始从古柯叶中游离出盐酸可卡因,即变为毒品,可从口中摄食、从鼻腔吸入,其后果是血液中含有较高的可卡因血值。

继后,人们发现可经过静脉途径注射给药能迅速起兴奋作用而产生依赖性。

至1974年,可卡因广泛用来治疗幻想症。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对可卡因应用危害的不断认识,人们才减少了对它的应用。

一、可卡因的药理作用一、可卡因的药理作用

(一)生理作用1局麻作用。

可卡因作为一种古老的局麻药,麻醉作用强,其穿透力也强,一般主要用于表面性麻醉。

临床上大多将可卡因用于局部黏膜麻醉,1-2分钟起作用,维持30-50分钟,适用于眼、耳、鼻、肠、咽喉、阴道等手术。

因其毒性较大,因此一般不作注射用。

现行医疗中的可卡因中毒多发生于麻醉过程中,若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若是由于误服中毒,应立即洗胃。

若出现烦躁不安,呼吸不规律时可静脉注射安定来进行对抗。

可卡因可以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达20-40分钟,一旦局部被吸收或分散到身体其它部位,局麻作用既行消失。

一般作为局麻药的浓度为5%-10%。

临床上将可卡因用于局部黏膜麻醉。

当行鼻腔外科、支气管检查和鼻气管插管时,则将此药施于鼻腔、咽喉或下呼吸道,产生麻醉和收缩血管作用。

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长期吸食可卡因可出现中毒性精神病,其对精神运动的影响则表现为生动的幻视、幻听,偶有触幻觉、偏执状态以及人格障碍,部分吸食者甚至能够感到皮肤下有药物冲击的强迫样感觉,摄入中等剂量可使人摄食增加,活动增强,精力充沛,减轻疲乏,自我感觉良好,但对睡眠会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

若吸食过量,轻则滥用者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以及猜疑等症状,重则出现夸大言语,性欲亢进,心律不齐,瞳孔散大,导致死亡。

现已证实吸食可卡因可引起对神经递质的变化,从而导致癫痫发作,神经错乱。

3.对心血管的作用及其它。

可卡因引起全身性的血管收缩,由此引发诸多心血管并发症。

吸食可卡因者较容易发生脑血栓血管意外,进而诱发心肌梗塞等一系列心肌病。

部分可卡因滥用者常出现脑萎缩、咳血等症状。

可卡因最常见的滥用方式是鼻吸,吸食可卡因能使呼吸加深、加快,换气量增大。

由于可卡因有激发性欲的特征,特别是将该药施于阴道黏膜和男性生殖器时反应更为强烈。

研究发现一些女性应用可卡因延长性兴奋水平,但不能获得性欲亢进,而一些男性用后则报告有暂时阳痿。

(二)毒理作用1.毒理作用。

(1)阻断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可卡因阻断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作用,对眼、鼻、喉部黏膜神经的效果尤其明显,因此,在早期曾被广泛用于眼、鼻、喉部等五官外科中作为麻醉剂。

但由于可卡因盐酸盐的不稳定性,边面局部麻醉会引起角膜浑浊,因此,现在在临床上已经用新的、毒副作用更小的麻醉药取代了可卡因。

(2)兴奋中枢神经。

可卡因通过加强人体内化学物质的活性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神经,并继而兴奋延髓和脊髓,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好动、健谈,能较长时间地从事紧张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甚至胜任繁重的、平时不能承担的工作。

尤其危险的是服用可卡因后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2.中毒症状。

(1)急性中毒。

健康成年人一次服用可卡因20mg-30mg以上,早期机体处于兴奋状态,变得爱说话,好动,食欲亢进,肉体上有增强活力的感觉。

但随后逐渐感觉敏锐,头痛,脉频,恶心,呕吐,激动,易怒,出现不安感,妄想,暴力行为。

进一步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出现肌肉抽搐,瞳孔散大,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呼吸麻痹,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若达到致死量可在2分钟-3分钟内死亡。

(2)慢性中毒。

长期服用可卡因造成慢性中毒者,易引起慢性血液中毒,患有贫血症,消化器官障碍,失眠,表情呆板,无精打采,肤色苍白,瞳孔散大,妄想(特别是被害妄想和被追踪妄想),幻觉(特别是幻听和幻触),严重者因腹水全身水肿而死亡。

(3)戒断症状。

卡因能形成强烈的精神依赖,但不能形成身体依赖性。

停服可卡因带来的戒断症状与海洛因相比,服用者在身体上没有强烈的不适应症,多数服用者身体上的不适症状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二、可卡因的危害二、可卡因的危害

(一)对个人的危害首先吸食可卡因严重损害身体,破坏身体的各项生理组织平衡。

摄入可卡因后,可卡因滥用者的身体内会遭受到一系列的破坏,可出现心律紊乱和心肌梗塞等,大剂量的用药还会破坏神经系统,引起心脑血管等并发症。

其次,吸食可卡因可导致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极其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疾病,素有“当代瘟疫”“超级癌症”之称。

而静脉注射吸毒方式已成为全世界传播艾滋病的主要渠道。

可卡因与艾滋病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也就是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之间共用不洁针头的习惯而形成。

再次,吸食可卡因导致死亡。

从大多病例的死因来分析,致死的原因大致有三种:

第一,由于可卡因的作用时限仅为10-20分钟,而后可卡因依赖者会出现焦虑、抑郁并强烈渴望再摄取。

而一旦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后突然停药,在撤药症状出现后24小时以上,成瘾者可出现自杀观念,情绪障碍严重者可导致自杀。

第二,由滥用可卡因所引起的并发症可致人死亡。

长期滥用可卡因可导致吸毒者出现癫痫发作、脑萎缩、神经紊乱以及哮喘等一系列并发症,这些病情一旦经过恶化,都极有可能致人死亡。

第三,由于可卡因的耐受性,吸毒者对可卡因的需求剂量会日趋增加,这样就可能出现一些吸毒者因为不能掌握适当剂量而猛增剂量致使其因过量吸食而致死。

(二)对同伴群体的危害应该说,所有的社会人都是群居动物,自然人要生活,必定要有接触社会的需要,进而就要无可避免地与社会人发生关系,这是由自然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在形成一定的社会交际网络以后,人就由初始的自然人发展蜕变为真正的社会人。

一旦吸食成瘾,可卡因依赖者就理所当然地拥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交际关系网,即同伴群体,亦称同辈群体。

由此所引发的思考是,当同伴群体关系链接形成以后,可卡因依赖者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一同伴群体的关系来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从而满足自己获取毒品的根本需要,引发出一系列危害同伴群体的恶性循环。

或者当同辈群体之间的关系圈被确立并稳定之后,由于同辈群体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并且相对较深,因此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一些天真无知、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在相互发展同伴关系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无疑会沦为被动接受毒品的受害者。

这是我们所需要认真思考的尤其是一部分社会阅历较浅的青少年。

这就对我们的政府教育部门以及相关部门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

如何建立一个相对较为完善健全的体制,来加强青少年毒品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其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增强其自觉地拒毒、防毒、抗毒的能力。

(三)对家庭的危害可卡因一旦吸食成瘾,这将无可避免地给其家庭成员带来精神伤害,那么这个家庭就不得安宁,更谈不上幸福,往日的家庭欢乐氛围亦将不复存在,甚至会带来家破人亡的悲剧。

众所周知,吸食可卡因一旦成瘾,无论如何也得需要大量的资金,这是一般的家庭所无法承受的,即便是万贯家产,用不了多久也会一贫如洗。

这是千千万万活生生的现实所证明了的。

这些吸食者成瘾后,对工作、生意等谋生手段都会散失兴趣,接踵而至的便是四面举债,甚至变卖家产,最终面对走投无路的悲惨境地。

如果成瘾者在家庭中所担当的是父母的角色,那么给家庭带来的危害则更是致命性的。

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这就很有可能使得家庭成员陷入吸毒交替出现、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之中,轻微的使孩子无法得到良好完满的家庭教育及后天发展,严重的则使孩子耳濡目染,一旦有机会接触毒品便跃跃欲试,立刻步其父母之后尘,贻害后代。

(四)对社会的危害首先是表现为诱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危害社会治安。

由于可卡因具有耐受性,吸食者需要不断增加其摄入量方可维持其所谓的欣快感,这就直接刺激和支持了毒品销售者,引发出制、贩、运等一系列的涉毒刑事案件。

此外,由于吸食可卡因所需大量毒资,而一般的吸食者一旦吸食成瘾以后,都无心继续工作或对自己先前从事的事业失去兴趣,一旦缺乏毒资,便立刻发展成偷盗、抢夺以及抢劫等一系列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直接侵害了社会秩序,严重影响和破坏了社会稳定。

其次是消耗巨额财富,破坏社会经济秩序。

毋庸置疑,吸食可卡因要消耗大量资金,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吸食以后,滥用者由于体质急速变弱,直接导致了其社会功能的降低或丧失。

这就影响了劳动生产率,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由此无可避免地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政府为有效整治吸毒问题,每年都要划大笔经费,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用于遏制涉毒违法活动,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和帮助成瘾者戒断毒瘾。

与此同时,由于毒品消费者地大量存在,支持了一部分丧心病狂的人进行毒品贸易活动,猖獗地从事洗钱犯罪,使国家经济遭受冲击。

成瘾者无羞耻地破坏社会风气。

对配偶不忠,以盗养吸,以娼养毒,精神极度空虚,成天沉溺于毒品中为乐。

他们心理变态,人格扭曲,失去尊严,道德沦丧,严重污染社会环境,破坏社会风气。

毁灭民族精神及社会公德,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相关对策及措施三相关对策及措施

(一)家庭介入,社区关爱,社会干预吸食者一旦陷入成瘾的漩涡,便难以自拔。

所以对成瘾者来说,帮助其顺利康复是极其重要的。

这就要求家庭成员给予其深切的关爱,对其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减轻其心理负担,帮助他们建立对待毒品的正确态度及行为。

其次,在成瘾者经过强制戒毒回归社会以后,社区要切实做好帮教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动员并开展相关的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尽早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免除其后顾之忧,切实帮助其恢复社会功能。

对于社会环境,我们应尽各自力量之所能,给予其应有的关怀。

通过科学的宣传和教育,防止和避免社会成员对吸毒人员的歧视,帮助吸毒人员恢复和完善其社会功能,减缓社会矛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吸毒者减少吸毒创造条件,使其健康地回归社会。

(二)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上层建筑,切实加强毒品预防工作这是一项根本性措施。

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除了加大对毒品打击力度等工作的同时,还应看到禁毒工作应以预防吸毒为主。

这是因为禁毒会对社会产生一系列的危害,而要避免这种危害的产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阻止吸毒行为发生。

我们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减少毒品的非法供应,降低毒品的非法需求,甚至是减少伤害,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科学地调整法律来加强推进毒品预防措施,使建立法律框架与毒品预防机制有效地结合,共同推进禁毒事业,为社会降低毒品危害。

综上所述,可卡因有极强的药理作用,其本身所带给人类的不仅是破坏生理机体的危害,同时也酿造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当前,在我国吸毒人群中,吸食可卡因的比例有所上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

了解可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对人类的危害,有利于禁毒工作者对可卡因滥用者的治疗和戒毒处理,以便于有针对性地最大限度降低可卡因对人类的身心损害,也可以为医疗界或强制戒毒所的医务人员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于燕京等主编,禁毒学(上册),群众出版社,129-130页,2005年1月第一版;2叶浩等编,海洛因依赖的临床表现与处理,云南大学出版社,285-288页,2000年9月第一版;3中国药物滥用杂志(双月刊),1999年1月,8-10页,(18);4中国药物滥用杂志(双月刊),1999年4月,23-24页,(21);5杨丽君著,中国当代吸毒问题成因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