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教案前三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0720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教案前三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教案前三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教案前三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教案前三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教案前三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教案前三课.docx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教案前三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教案前三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教案前三课.docx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教案前三课

王好战,请以战喻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领会寓言和比喻在先秦散文中的作用和出色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深入领会课文,领会孟子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理解孟子思想,思考孟子思想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重点:

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2则选文。

1、初读感知2、串讲词句,进行文言知识梳理。

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

教学难点

难点:

1.引导学生领会孟子以寓言说理的妙处。

2.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孟子宣扬的“王道”学说的基本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导学案

一、复习回顾

在上一单元,我们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孔子在论语中的观点和思想,初步领会了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

从这一单元开始,我们走近另一位儒家的圣人孟子,领略一下孟子的风采,同学们要注意思考孔子和孟子在思想上的继承关系以及他们不同的风格。

我们先看第一课。

二、设问导读

请同学们先自读第40页的内容,了解孟子的生平及后世对他的评价,然后参照课文注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三、自学检测

1.解释句中加粗词。

(1)其良人出:

良人:

丈夫

(2)必餍酒肉而后反:

餍:

饱,动词,吃饱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瞷:

窥视

(4)卒之东郭墦间:

墦:

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

讪:

讥讽,怨詈也

(6)施施从外来:

施:

喜悦而自得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必餍酒肉而后反:

反:

通“返”,回来

(2)蚤起:

蚤:

通“早”,早晨

(3)施从良人之所之:

施:

通“迤”,斜行

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

(1)文中宾语前置句:

(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

4.参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第一节课完成,由各小组长检查过关,第二节课有选择地展示。

四、巩固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卒然(cù)沛然(pèi)嗜杀(shì)枯槁(gǎo)恶乎定(wū)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

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

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

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

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

伸长

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同“猝”,突然

A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4.完成课后练习二,要求写在课本上。

5.分析简答:

①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②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③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④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五、拓展延伸

自读第44页“相关链接”的有关内容,谈谈孟子运用寓言的比喻对表达自己思想的作用,不少于200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学检查

第二课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大王来何操

而良人未之知也(宾语前置)

 

5.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

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

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

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

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

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课后反思:

写下自己的收获,在点滴中体会自己成功的快乐。

 

王何必曰利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领会鲜明的对比和照应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深入领会课文,领会孟子“利”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理解孟子“利”的思想,思考孟子思想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重点:

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难点:

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导学案

一、复习回顾:

俗话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二、设问导读

请同学们参照课文注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三、自学检测

(一)为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kēng、2、然而不王者wàng、

3、孳孳为善者zī、4、蹠之徒也zhí、5、利与善之间也jiàn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互相2、苟为后义而先利如果

3、吾闻秦、楚构兵交战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停止

5、愿闻其指意向6、然而不亡者这样而

7、孳孳为善者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8、舜之徒也类9、利与善之间也差别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背离

(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特殊用法。

均意动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2、未之有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五)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内容。

第一节课完成,由小组长检查过关,第二节课展示。

四、巩固练习

1、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注意表达的逻辑性。

2、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3、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4、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5、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6、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五、拓展延伸

(1)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试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

(2)选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同学们选择一点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3)选文中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本文在说理的方式上,与课文有什么样的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学检查

第二课时

四、巩固练习1、开头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中间孟子分析了利字当头的坏处,接着又说一通推行仁义的好处。

正反对比,主旨更加鲜明。

在结尾处,又提出“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

不夺不魇 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

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

义先于利。

 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2、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3、提示:

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4、不够准确。

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5、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6、文章的语言简洁而生动,孟子用鲜明的对比和照应,把自己想要表达的道理说得明快有力。

补充:

孟子的“义利观”

1.孟子是否要人们完全不考虑“利”,放弃“利”呢?

请说说你对孟子的义利观的理解。

首先,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

对于生存着和需要生存着的人来说,有些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他认识到人活着就有需求,人的需求是开放的,而且一些需求必须不断地得到满足。

因而当政者要顺着民众的需求,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公孙丑》)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梁惠王上》)

其次,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

孟子指出,在尽量使物质享受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务必加强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梁惠王上》)

2.义利观:

义利并重、以义为先的政治观,合乎礼义、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纵观《孟子》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它洋溢着孟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渝的救世情怀:

以民为本,以义为本,崇古尚贤,崇义尚道,自承先圣,身任天下。

正因为那个变革性、过渡性时代的礼乐崩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孟子以天下苍生黎民为念,高举仁义的思想大旗四处游说,奔走呼号。

表达了渴望丰衣足食,渴望安居乐业,渴望和平、统一、稳定的心声。

奠定了中国儒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磨失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3.孟子义利观的局限性

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

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4.孟子的“义利观”,到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在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由此可见,利对人的诱惑是十分巨大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并且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多指的是“权力”和“金钱”等,很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

对这样的人而言,孔子、孟子的话,无疑是一味“清醒剂”。

孟夫子的“义利观”对我们今天公民的道德规范建设,也很有借鉴意义。

唯利是图会使人丧失对道义的关怀,不体恤关爱他人,损人利己,危害社会。

例如:

贩毒,走私等

五、拓展延伸

(1)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以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国放弃攻宋。

本文又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出人物的。

(2)提示:

作者还善于应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

(3)机智勇敢有正义感

课后反思:

写下自己的收获,在点滴中体会自己成功的快乐

 

民为贵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领会孟子锋利痛快的议论风格和层次井然,明畅通达而又曲折有致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深入领会课文,领会孟子“民贵民轻”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思考其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重点:

本章包括五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教学难点

难点:

学习本章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此外结合前几章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对比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写作训练法,辐射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导学案

一、复习回顾: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大多数统治者都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人,把老百姓看成是受自己统治的。

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老百姓成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对象。

但是在几千年,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纵观历史,凡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统治者,他的统治就会太平,如唐朝的李世民。

反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即使是今天,我们读《论语》《孟子》这样的著作,仍然会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二、设问导读

参照课文注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自学检测

1、为下列词语注音。

稷______粢_______桀______

圹______谆_____朝觐______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为丛驱爵者,鸇也 _______通_____

3、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

(1)民为贵,社稷次之(本指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

(2)于传有之(传记)

(3)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害)

(4)残贼之人谓之一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5)所欲与之聚之(为、替)

(6)所恶勿施,尔也(如此、这样)

(7)其何能淑(善)

(8)谆谆然命之乎(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

(9)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暴露) 

(10)使之主事而事治(治理得好)4、注意古今异义词。

(1)牺牲既成(古:

祭祀所用的生畜;今:

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2)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古:

中原地区;今:

指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5、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6、参照注释,疏通文意。

要求与前一节一样。

四、巩固练习。

1、孟子是如何看民、社稷、君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这种思想有什么进步意义?

2、从第二则内容中,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启发?

3、请同学们用原文回答舜得天下的原因。

4、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如何才能够赢得民心。

5、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最不想要的是什么?

6、结合文章的内容,体会一下《孟子》行文的特点。

五、拓展延伸。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诛一夫"的思想,是具有其重大进步意义的,它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里能否实现,为什么?

(怎么想就怎么写,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不少于300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学检查

社稷(jì)   粢(zī)盛(chéng)  桀(jié)圹(kuàng) 谆(zhūn)   朝觐(jìn)于传有之 所恶(wù)勿施苟为不畜(xù),终身不得    暴(pù)之于民,而民受之 舜相(xiàng)尧二十有载尧崩,三年之丧(sāng)毕    夫(fú)然后之中国    于传(Zhuàn)有之水獭(tǎ)

第二课时

(1)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被动句)

(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判断句)

(3)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状语后置)

四、巩固练习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民众最重要,其次是土地神和谷神,国君最轻。

【赏析】“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

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

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

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

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

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

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

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

无论这个“君”叫做国王,叫做皇帝,叫做总统,叫做主席,都概莫能外。

只不过在古代,人们尚未能设计出一套有效而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落实这个道理,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程序,以致于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兑现。

但这并不说明这个道理本身不成立。

实际上即使是在民主制度缺如的社会里,上述道理有时也会以各种形式自发地强行发生作用。

只要看看历史上无数昏君、暴君最终被推翻,身败名裂的下场,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

因为国家的权力也是人民所赋予的,国家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必须置民众的地位于国家之上。

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坚持这个原则,可以防止少数政客假借“国家”的名义,侵害民众的权力和利益。

为“君”的如果真能认识到上述道理,就应当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坦诚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

四、巩固练习。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关于其进步意义,同学们可以搜集有关资料,多角度思考。

(2)一个人贵为天子,并不意味着他的统治、为所欲为就是合理的。

天子贼害仁义,那他只不过是独夫而已,这样的人理应被诛灭。

国君危害国家,臣民就可以推翻他。

孟子在这一则内容中,强调了只有得民心者,才具备统治天下的合理性。

(3)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4)民之所欲为之聚之,民之所恶不要施之。

(5)民之所欲莫过于仁,所恶莫过于不仁。

(6)语言犀利,论述深刻,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善用比喻说理。

五、拓展延伸。

孟子说:

“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第二,国君为轻。

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

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

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

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

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

“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②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

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

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

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

由于这句话的结尾是对开头的有效的否定,因而孟子实际上早在约翰•洛克之前就提出人民有权力造非正义的统治者的反。

这是一种中国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

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

孟子在当时已享有很高的声望,随着11世纪和12世纪新儒教派的崛起。

他的声望在中国变得更高了。

课后反思:

写下自己的收获,在点滴中体会自己成功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