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中班教案考试题.docx
《教育学中班教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中班教案考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中班教案考试题
教育学中班教案考试题
【篇一:
学前幼儿园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1.智力:
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
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3.自然后果惩罚法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
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5.幼儿园的保育工作答:
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1.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
答:
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发展的方向。
其次,教育,尤其是学校的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予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
第三,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如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好主客观的关系及师生间的关系,使之有利于提高个体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充分满足人体特征的发展、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四,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从生命开始的“自然人”,经过教育过程成长为“社会人”,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使个体积极地、能动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
2.陶行知主张要解放儿童,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陶行知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要解决儿童的创造力,他主张“六解放”:
(l)解放儿童的头脑;
(2)解放儿童的双手;(3)解放儿童的眼睛;(4)解放儿童的嘴;(5)解放儿童的空间;
(6)解放儿童的时间。
3.发展适宜性课程应有哪些特点?
答:
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是:
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能够考虑同一组儿童不同年龄和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兴趣和发展水平,而为其提供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活动。
(1)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
(2)发展适宜性课程建立在教师对儿童充分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
(3)发展适宜性课程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
(4)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关联的。
4.幼儿出现入园适应不良的原因是什么?
答:
幼儿之所以出现入园不适应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为:
(l)环境的巨大变化;
(2)家庭的因素;
(3)幼儿自身个性与以往经验。
5.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异体现在几方面?
答:
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l)目的性和计划性;
(2)教育对象;
(3)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1.如何正确理解学前教育目标?
答:
(1)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a)体育目标;b)智育目标;c)德育目标;d)美育目标。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学前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体现了我国学前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
(2)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a)处理好体育和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
b)处理好智育和德育之间关系;
c)处理好知识和智力的关系;
d)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2.试述如何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
答:
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和谐的生活气氛:
a)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坦诚、和蔼;b)文明行为、文明语言;c)生活内容丰富、高尚、多彩。
(2)整洁优美、时有变化的环境布置;
(3)安全的、无危险隐患的环境;
(4)属于儿童的天地。
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
答:
我国人口现状是:
(l)现状:
人口基数大,年增加壁多,与一些发达国家比,入口年龄构成相对年龄,但正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化。
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地域分布不均;人口素质较差,如遗传病、新生儿畸型、低智儿发病率为世界之最;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文盲、半文盲比例大,受中等以上教育的人所占比例小,等等。
(2)趋势:
21世纪人口将平稳增长;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入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独生子女数量不断增加。
(3)人口状况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人口增长快,将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人口分布不均将影响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则使学前教育难以普及,更难以深入偏远山区;而人口素质差,受教育程度低,则会加重教育的担;另外,我国将来的独生子女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对学前教育产生许多特殊影响。
1.环境决定论:
答:
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
2.发展:
答:
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3.独立自主原则:
答:
指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
4.游戏化方法:
答:
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儿童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
包括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
1.简述皮亚杰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
(1)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
(2)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3)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
(4)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
2.简述学前班的教育要领。
答:
(1)以游戏活动为主,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2)根据农村幼儿卫生习惯差、社会适应能力弱的特点,抓好生活常规的培养和文明礼貌的教育;
(3)根据农村幼儿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读写算等能力,为入小学打下基础;
(4)充分利用大自然对幼儿进行教育;
(5)正确评价学前班的教育质量。
3.运用环境体验法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答:
(1)所创设的环境要富有儿童情趣,不宜成人化;
(2)为儿童提供熟悉的利于开展想像与拟人化交往的环境;
(3)注意环境的可体验性、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
(4)可在局部环境中提供不太完善、不太平衡的环境让儿童去体验环境中不尽完善的一面;
(5)随时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发展的需要凋整环境布置;
(6)教师、家庭及其他工作人员要注意精神环境的一致性和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1.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请你谈谈活动性原则实施的具体要求。
答:
(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
(2)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活动是多样的;
(4)活动不是装饰品。
(联系实际说明略)
2.试述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答:
(1)爱心。
爱心是教育幼儿的前提。
(2)观察力。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每位教师都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同鹰般的敏锐,能观察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到幼儿最殷切的需要。
(3)沟通能力。
沟通是指人际之间信息的给予和接受。
幼儿教师的沟通对象不仅包括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也包含与家长的沟通,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等。
沟通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
(4)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5)科研能力;(6)写作能力;
(7)自学能力;
(8)以外事故的急救和处理能力(每一个要点适当展开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曾风行零岁方案、神童方案。
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强行给自己的子女进行盲目的早期定向培养。
有的父母在孩子未出生时就买好了钢琴,企图把宝宝培养成为钢琴家,有的家长在孩子一两岁时就强行要他背古诗、练书画等等。
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的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总的来说,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
请你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并谈谈如何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答:
原因:
(1)长期文化传统的影响
(2)家长的功利需要(3)应试教育的压力
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应注意:
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但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并不等于对全体儿童进行同一标准的教育。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年龄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
因此要根据儿童个人潜能和特性在体、智、德、美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全面发展,也就是在“面面俱到”中做到重点突出,因人而异,因材而就地“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个人潜能和社会价值的充分展现,这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1.幼儿常规
答:
即幼儿的行为常规。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2.幼儿园环境
答:
从广义上讲,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
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
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
3.完整儿童
答:
指儿童的社会、情感、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片面追求幼儿的特长和技能。
4.移情法
答:
强调认知一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
特别针对儿童期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维,能明显提高儿
童的移情能力和认知水平,提高其社会认知水平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1.简述提倡保教结合的必要性。
答:
(1)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结合的;
(2)保育有了新的内涵。
现代人对健康有了新的理解。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随之现代保育不仅包括对孩子身体的照顾,也包括了对孩子心理能力的保护和培养;
(3)保教结合是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2.家长应如何布置家庭环境,使其利于孩子的成长?
答:
(1)整洁是指摆放有秩序;
(2)家庭环境装饰和布置应幽雅大方;
(3)时有变化的环境。
3.简述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社会发展需求。
答:
(1)培养全面素质;
(2)重视培养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
(4)重视培养创新精神。
1.试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条件。
答:
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是:
(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
(2)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3)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准则。
2.试举例说明如何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答:
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应注意:
(1)引导大班幼儿集体责任感的发展;
(2)引导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教幼儿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多肯定和鼓励孩子;教会幼儿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矛盾;教会幼儿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
(举例说明略)
某幼儿园中班幼儿角色游戏“娃娃家”的活动内容很简单,老是买菜烧饭,假如你是该班的当班老师,你将如何指导角色游戏,丰富游戏的情节内容。
答:
教师指导角色游戏应注意:
(1)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开阔眼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
儿童的生活内容越丰富,知识越多,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充实。
该案例中儿童娃娃家游戏的情节简单,教师应利用多种途径来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
(2)尊重儿童的意愿;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4)根据儿童游戏的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儿童游戏情节的发展。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b)
a.示范法b.范例法c.观察法d.参观法
2.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
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
有什么感觉?
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a)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b.情绪追忆c.巩固深化d.情境表演
3.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c)
a.直观形象法b.参观法c.环境体验法d.演示法
4.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b)
a.中期目标b.近期目标c.远期目标d.活动目标
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a)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d.实践性原则
6.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c)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7.对待3岁前婴儿口吃现象(a)
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d.应进行心理治疗
8.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d)
a.幼儿园创收b.补偿教育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d.服务社会
9.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b)
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篇二:
幼儿园教师考试《教育学》试题1】
幼儿园教师考试《教育学》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
1.从广义的教育看,受教育者包括()
a.中小学、幼儿园及高校在校学生
b.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及高校全日制函授学生
c.普通教育及职业教育学生
d.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的人
2.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从()
a.出生后开始的
b.2岁开始的
c.3岁开始的
d.入小学以后开始的
3.关于我国托儿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以集体教育为主
b.具有社会福利性
c.具有保教性
d.是3岁前儿童的保教机构
4.适合初生~2、3个月婴儿的玩具有()
a.娃娃、小碗
b.积木、拼图
c.不倒翁、拨浪鼓
d.摇篮上挂一些色彩鲜明的小球,提供听的材料(音乐或小铃)
5.婴儿的喂养过程应注意()
a.应过量喂养,使婴儿肥胖
b.0~6个月的婴儿人工喂养优于母乳喂养
c.喂养过程是建立亲子关系和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机
d.无论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方式,科学喂养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而与心理发展无关
6.婴儿的认识过程以()为主。
a.感知觉
b.记忆
c.想像
d.思维
7.婴儿期发展语言的主要任务是发展()
a.独白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连贯语言
8.目前我国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
a.咨询活动
b.家长开放日活动
c.家长委员会
d.书面联系
9.幼儿教师是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
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c.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10.社区教育起源于()
a.美国
b.瑞典
c.丹麦
d.澳大利亚
11.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
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
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活动目标
d.远期目标
12.我国幼儿园的年龄对象是()
a.3~6岁
b.2~6岁
c.4~6岁
d.3~7岁
13.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a.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b.开发智力
c.培养创造力
d.发展幼儿情商
14.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a.创造性游戏
b.有规则游戏
c.表演游戏
d.个人游戏
15.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16.某独生子女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出现:
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掩护现象。
这种做法主要违反了()育儿守则。
a.做好榜样
b.理智的爱
c.步调一致
d.规矩明确
17.学前教育目标即()
a.教育目的
b.学前教育方针
c.学前教育政策
d.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18.维果斯基提出了()
a.情感智力理论
b.认知结构主义理论
c.儿童中心说
d.“最近发展区”理论
19.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a.张汉良
b.张之洞
c.张宗麟
d.张雪门
20.在教育史上,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典范的人是()
a.福禄培尔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皮亚杰
21.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了行动教育研究
b.强调幼儿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
c.认为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
d.提倡“自然后果法”
22.关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夸美纽斯()
a.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
b.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c.强调母亲的教育作用
d.认为教学即生活
23.儿童恒牙替换乳牙大致年龄为()
a.3~5岁
b.6、7~12、13岁
【篇三:
学前幼儿园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1.智力:
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
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3.自然后果惩罚法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
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5.幼儿园的保育工作答:
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1.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
答:
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发展的方向。
其次,教育,尤其是学校的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予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
第三,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如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好主客观的关系及师生间的关系,使之有利于提高个体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充分满足人体特征的发展、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四,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从生命开始的“自然人”,经过教育过程成长为“社会人”,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使个体积极地、能动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
2.陶行知主张要解放儿童,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陶行知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要解决儿童的创造力,他主张“六解放”:
(l)解放儿童的头脑;
(2)解放儿童的双手;(3)解放儿童的眼睛;(4)解放儿童的嘴;(5)解放儿童的空间;(6)解放儿童的时间。
3.发展适宜性课程应有哪些特点?
答:
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是:
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能够考虑同一组儿童不同年龄和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兴趣和发展水平,而为其提供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活动。
(1)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
(2)发展适宜性课程建立在教师对儿童充分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
(3)发展适宜性课程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
(4)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关联的。
4.幼儿出现入园适应不良的原因是什么?
答:
幼儿之所以出现入园不适应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为:
(l)环境的巨大变化;
(2)家庭的因素;
(3)幼儿自身个性与以往经验。
5.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异体现在几方面?
答:
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l)目的性和计划性;
(2)教育对象;
(3)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1.如何正确理解学前教育目标?
答:
(1)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a)体育目标;b)智育目标;c)德育目标;d)美育目标。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学前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体现了我国学前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
(2)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a)处理好体育和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
b)处理好智育和德育之间关系;
c)处理好知识和智力的关系;
d)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2.试述如何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
答:
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和谐的生活气氛:
a)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坦诚、和蔼;b)文明行为、文明语言;c)生活内容丰富、高尚、多彩。
(2)整洁优美、时有变化的环境布置;
(3)安全的、无危险隐患的环境;
(4)属于儿童的天地。
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
答:
我国人口现状是:
(l)现状:
人口基数大,年增加壁多,与一些发达国家比,入口年龄构成相对年龄,但正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化。
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地域分布不均;人口素质较差,如遗传病、新生儿畸型、低智儿发病率为世界之最;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文盲、半文盲比例大,受中等以上教育的人所占比例小,等等。
(2)趋势:
21世纪人口将平稳增长;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入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独生子女数量不断增加。
(3)人口状况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人口增长快,将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人口分布不均将影响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则使学前教育难以普及,更难以深入偏远山区;而人口素质差,受教育程度低,则会加重教育的担;另外,我国将来的独生子女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对学前教育产生许多特殊影响。
1.环境决定论:
答:
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