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终极版1.docx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终极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终极版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终极版1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签字:
答辩小组成员签字: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任务。
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对策。
关键词:
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The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ofchina'ssportsequalizationofpublicservices
Abstract
"12Five-YearPlan"clearlyputforwardtheimportanttaskofvigorouslydeveloppublicsportscareer,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publicsportsfacilities,willlaunchextensivepublicfitness".Sportsequalizationofpublicservicesisanimportantcontentoftheequalizationofpublicservices,toachievethetransformationofgovernmentfunctions,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andpeople'sincreasingspiritualandculturalneedstomeetsignificance.ThispaperstudiesonthestatusquoofChina'ssportsequalizationofpublicservices,itsexistence,andtheoperationalresponse.
Keywords:
sportspublicservices,sportsequalizationofpublicservices,sportspublicservicesystem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1
2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与基本特征1
2.1内涵1
2.2体育公共服务的特征2
2.2.1公益性:
2
2.2.2基本性:
2
2.2.3区域性:
2
2.2.4多样性:
2
3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分析2
3.1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3
3.2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开放3
3.3体育公共服务的城乡、人群、地域差异3
3.4体育公共服务的收费问题4
3.5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完全建立4
3.6相关配套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4
4体育公共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5
4.1中央政府用于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比重过低5
4.2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5
4.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5
4.4供给主体单一6
5完善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6
5.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服务模式6
5.2加强区域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的对接与兼容7
5.3扩大供给主体,增加经费投入7
5.4健全财政体制,增强地方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8
5.5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9
结语9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我国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体育公共服务作为一项基础性公共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对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需要我们不断对体育公共服务进行改革。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体育公共服务是一项基础性公共服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创新体育公共服务机制是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应有之义。
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可以为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外在保障,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增进人际交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增强政府服务职能,有利于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本文拟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式,采用文献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公共物品相关理论全面分析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对策,为有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2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2.1内涵
公共服务是指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
由此我们认为,体育公共服务是公共体育组织为满足公民的公共体育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
但本文探讨的是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也就是以满足公民基本体育需求为目标取向的主要由政府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
2.2体育公共服务的特征
2.2.1公益性:
此处的公益是指公共利益,而非完全意义上的政府买单。
公共产品中既有纯公共物品又有混合性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由政府买单,混合性公共物品虽然不是完全由政府买单,但大部分由政府提供补贴,公众只需承担场地、设施的基本维护费用等。
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
2.2.2基本性:
由政府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以满足公民的基本体育需求为目标取向,属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基本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以满足全民的基本体育公共需求为目标,而公民更高层次的体育需求则由市场提供。
2.2.3区域性:
一般意义上的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属于区域性公共产品,在区域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过程中只能覆盖一定范围内的群体而不能做到全民共享,此时区域内的群体公共受益共同消费,区域外的群体则不能享受此项服务。
某些外延较大的体育公共服务,需要不同地域的合作,这时就涉及到体育公共服服务的联合供给。
2.2.4多样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但是不同群体或同一群体在不同阶段,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差异很大。
以社区体育设施为例,孩子偏好于秋千、跷跷板等,老年人则偏好高低杠、转轮等。
因此,要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高效化供给,我们需要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体育公共服务。
同时,对不同的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而言,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运动偏好等因素,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公共服务,满足人们的体育公共需求。
3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所得的信息,加之文献资料的查阅,我们发现,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主要在体育场地设施、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开放程度、体育公共服务的城乡、人群、地区均等化、体育公共服务的收费、公共体育服务平台、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方面存在问题。
3.1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
保障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健全是体育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重要硬件条件, 根据2005年1月正式公布的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03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
普查的64种标准体育场地中,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跳水馆等大型体育场馆共5680个。
同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相比,体育场地数量年平均增长4.1%。
但是在取得可喜进步的同时,仍存在不少问题:
总体数量偏少导致人均水平偏低,布局不尽合理导致场馆利用率不一,场馆建设和维修经费不足。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施的建设水平,在扩展总量的同时提高质量,同时促进体育场馆的合理布局,提高其有效利用率,加强对现有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保护,增长期使用年限。
3.2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开放
一方面是体育设施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要求,另一方面却是学校体育设施的大量闲置。
导致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开放程度低的原因主要有:
中小学长期采取封闭式管理,制约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因素有:
一是封闭式管理使得中小学缺乏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的意识,二是对社会开放的学校,人身伤害事故数见不鲜,安全问题令人担忧;第三是部分学校规模较小,体育设施简陋,无法满足社会对体育设施的需求;第四是体育设施的维护成本较高。
3.3体育公共服务的城乡、人群、地域差异
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目标是满足全民的基本体育公共需求,但在现实生活上,体育公共服务在城乡、人群、地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在城市体育设施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农村体育设施涨幅较小,且农村体育设施普遍存在种类少、质量差的现象。
现有的免费体育设施(如社区体育设施)多适合于老年人和学生,但针对成人的体育设施大多为收费性质(如各种体育场、馆)。
第三个差异是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地区差异。
3.4体育公共服务的收费问题
如前文所述,体育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满足全民的基本公共需求。
为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政府要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
但是随着人们体育需求的日益提高,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远低于人们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于是收费性公共体育场馆成为人们健身休闲的更好选择,但其高额会费又让一些收入水平较低的人望而却步。
要统筹政府提供的基本体育公共服务与收费性公共体育场馆,一方面需要政府根据人们需求的变化提供符合人民需求的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补偿公益性体育服务产品的价值。
3.5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完全建立
在体育服务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政府与公民在体育公共服务最重要的三个基本问题——“提供什么”、“提供多少”、“如何提供”方面不能达成一致。
为实现双方的良好沟通,应该建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公开。
如今,各级政府网站相继向公众亮相,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服务公众的重要手段,被誉为“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
在电子政务平台下,政府可以通过即时的信息公开,让行政区域内的公民可以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规定。
有了这样一个信息平台,体育公共服务就如同驶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快车道。
3.6相关配套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
良好的公共服务需要有配套的法律法规,公众参与、透明度和问责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保障公众在公共服务过程中有表达权,包括表达自己对服务的要求并参与对服务结果的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服务的质量。
透明度保障公众能够了解公共服务的政策、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信息,避免信息的不对称。
而问责则要求公共服务提供者对公共服务的结果承担责任。
要保证体育公共服务惠及全民,必须健全相关的配套法律,从制度上保障公众的参与权、政策的透明度以及政府的责任意识。
通过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的描述,我们发现,要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着重解决下列矛盾:
1、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与政府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2、体育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要求与服务的有偿性之间的矛盾。
3、体育公共服务的便捷性要求与健身距离间的矛盾。
4体育公共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
4.1中央政府用于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比重过低
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公众对体育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国的体育发展投入长期以来以竞技体育为重点,远超过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导致我国体育公共服务总量严重不足。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体育服务体系,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4.2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地方政府财政水平直接决定着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我国法律对于政府间的职责划分不够规范和明确,使得政府间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导致了地方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职责和能力上的不协调。
财权与事权的不统一是地方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加之近年来不断推进的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锐减,地方政府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方面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而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的产物,中央赋予其过多的且相互冲突的功能和目标,在现行的绩效考核体制作用下,地方政府为完成硬性的经济指标而有意无意的将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置于不重要位置。
4.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如前文所述,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而东中西部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地域间的体育公共服务不均等。
为了缩小地区间的公共体育财政差距,我国已采取了一般性转移、专项补助和税收返还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转移支付体系,但在平衡地区间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差距方面还未收到明显效果。
实行东部地区支援中西部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可以在平衡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我国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早日实现。
虽然我国已实施这种对口支援多年,但尚未形成制度性规范,缺乏国家层面的战略发展规划。
4.4供给主体单一
目前,我国体育行政部门的公共职能还不够明确,体育行政部门在供给中占据垄断性地位。
部分体育行政单位本着“经济人”原则,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本应免费为公众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变成为本单位创收增收的工具。
与此同时,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进展缓慢,大部分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制度十分严格,社会资本很难进入体育公共服务领域。
公益性体育服务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捐助等范围较小,还未形成规范化的运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公众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这就要求不断扩大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主体,在继续发挥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改变政府的垄断性地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其他社会资本,不断完善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
5完善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
5.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服务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加,针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
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通过改革服务模式,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体育行政部门应将自身定位为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满足公众的基本体育需求而不是将手中的权力变成为部门、个人谋利增收的工具,增加对群众体育的投入,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共同发展。
体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推动体育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保障公民的体育权利,促进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法制化程度较低,法律法规不健全,不能很好的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制度性保障,因而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当务之急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最后还应建立监督体系,保障公众权益的同时促进体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
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还应积极改革服务模式,加大社会对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力度。
在不改变政府作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前提下,改变政府的“垄断性”地位,以市场化为导向,将一部分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转移给社会。
实际上,政府购买不仅仅是补贴的方式,还可以通过给予委托者优惠政策,如优惠贷款、补助津贴、无偿捐款、减免税收、直接投资等方法,增加体育公共服务,让老百姓获得实惠。
5.2加强区域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的对接与兼容
要加强我国区域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的对接与兼容,这里面首先要解决的是体育公共服务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
为实现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首先应加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规划工作,在组织建设、信息服务、健身指导人才的培养以及体育赛事的运营上统筹规划,而不是单纯从一地区的发展出发。
其次要建立起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的体制,特别是政府体育行政机构要达成共识,建立起协调区域资源一体化进程的机构。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致,有关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相互冲突在所难免。
为推动体育资源的一体化进程,有必要在国家体育局的领导下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行政协调机构,统筹规划与协调不同地区间的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第三要制定协调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的相关政策。
具体包含两点:
一是国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补偿力度,加大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二是逐步改变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二元供给模式,统筹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最终实现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只有通过共同协商,制定各方认可的政策规则,才可能公平、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降低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使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5.3扩大供给主体,增加经费投入
体育公共服务经费的短缺,是妨碍公众体育权利实现的主要障碍。
改变以政府为主体的供给模式,扩大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实现供给的社会化、市场化是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总量与质量,打破体育公共服务经费短缺现状的重要举措。
从传统意义上讲,政府是唯一的公共经济的主体,是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
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加,层次日趋多样化,单纯依靠政府无法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在意政府为主导提供服务的同时,应该积极发挥私人企业、社区、社会第三部门等的积极作用,形成多元供给的模式。
这样不仅可以打破在公共服务中政府垄断的局面,而且可以弥补政府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时存在的供给不足和低效率,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因此,政府在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积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积极引导和调动社会体育资源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在发挥体育系统力量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外,通过社会化运作机制吸引社会民间力量参与。
通过建立政府与私人企业、第三部门的联系而探索出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方式,例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税费等鼓励和吸引私人企业和第三部门的参与。
在建立群众体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促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5.4健全财政体制,增强地方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不统一,导致了地方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职责和能力上的不协调。
为增强地方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需要我们不断健全财政体制,实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
首先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中央政府在新增财力中要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解决其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财力不足的问题,缩小地区和城乡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差距;二是通过法律法规的健全,明确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中央和地方事权,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支出中的责任,适当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第三是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强对转移支付的管理和效果评价;四是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中央政府原则上应当负责公益性覆盖全国范围的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以城乡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强化再分配职能;各级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各自辖区内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应当重点关注各自辖区内居民的实际需求,强化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缩小东西部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差距。
5.5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要提高我国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质量,丰富体育服务内容,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体育服务需求。
针对我国体育场馆利用率较低的情况,必须改变体育利益结构中的单位现象,尽可能提高学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的开放率,通过采取象征性收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形式来应对器械的管理维修等费用问题,提高现有场馆的使用率。
而要提高社区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中的地位,通过建立社区体育活动中心以方便群众就进参与体育活动,通过组织社区体育比赛等增强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府转型时期,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对政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我国在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例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财政投入的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如健全财政体制,实现事权与财权的匹配;扩大供给主体,增加财政投入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32-3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Z].北京:
国家体育总局,2002:
8-10
[3]胡利军,杨远波.社会经济发展与国民体质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5):
3-10
[4]严德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群众体育发展预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
(1):
15-19
[5]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执法检查情况报告[J].体育工作情况,2006
(2):
4-10
[6]杨金花.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践与研究[J].体育工作情况,2006(8):
10-13
[7]董新光.关于全民健身体系的理论构架[J].体育文化导刊,2005(5):
5-6
[8]钟天朗.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5):
17-20
[9]许宗祥,楚继军.构建服务型基层体育行政管理体系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
(1):
7-11
[10]白晋湘.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体育职能转变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6(5):
7-11
[11]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
(2):
97-101
[12]闵健,李万来,刘青.公共体育管理概论[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5
[13]王才兴.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体育科研,2008
(2):
1-13
[14]王才兴.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和探索[J].体育科研,2008
(2):
20-26
[15]王才兴.体育公共服务国际比较及启示[J].体育科研,2008
(2):
27-31
[16]曹可强,徐箐,俞琳.完善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J].体育科研,2008
(2):
32-36
[17]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
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与政府转型[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73
[18]句华.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理论、方式与技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