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571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x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x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

实验二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踪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及晶体管毫伏表的原理框图和主要技术指标;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

(3)掌握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双踪示波器DF4321型(或HH4310A型)低频信号发生器DF1641B型(或SG1631C型)晶体管毫伏表DF2175型

三、实验原理与参考电路

在电子技术实验里,测试和定量分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工作状况时,最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万用表等,如图14-1所示。

图14-1电子技术实验中测量仪器、仪表连接图

示波器:

用来观察电路中各点的波形,以监视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同时还用于测量波形的周期、幅度、相位差及观察电路的特性曲线等。

低频信号发生器:

为电路提供各种频率和幅度的输入信号。

直流稳压电源:

为电路提供电源。

晶体管毫伏表:

用于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有效值。

万用表:

用于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直流信号的值。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低频信号发生器与晶体管毫伏表的使用

(1)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的调节方法

按下“频率范围”波段开关,配合面板上的“频率调节”旋钮可使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在0.3Hz~3MHz的范围改变。

(2)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的调节方法

仪器面板右下方的Q9是信号的输出端,调节“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调节”电位器,便可在输出端得到所需的电压,其输出为0-20VP-P的范围。

(3)低频信号发生器与毫伏表的使用

将信号发生器频率调至lkHz,调节“输出调节”旋钮,使仪器输出电压为5VP-P左右的正弦波,分别置分贝衰减开关于0dB、—20dB、—40dB、—60dB挡,用毫伏表分别测出相应的电压值。

注意测量时不要超过毫伏表的量程,并且尽可能地把档位调到与被测量值相接近,以减小测量误差。

2.示波器的使用

(1)使用前的检查与校准

先将示波器面板上各键置于如下位置:

“工作方式”位于“交替”(如果只观察一个波形可置于CHl通道或CH2通道);“极性”选择位于“+”;“触发方式”位于“内触发”;“DC,GND,AC"开关位于“AC”;“高频,常态,自动”开关位于“自动”位置;“灵敏度V/div"开关于“0.2V/div"档,“扫速t/div"开关于“0.2ms/div"档,亮度、辉度、位移、电平开关置中间位置,开启电源后,屏幕上应出现两条扫描线。

然后用同轴电缆将校准信号输出端与CHl通道或CH2通道的输入端(红夹子)相连接,扫速和灵敏度开关的微调旋钮置校正位置(顺时针旋转到底),示波器屏幕上应显示电压为0.5VP-P、周期为lms的方波。

调节各旋钮使屏幕上观察到的波形细而清晰。

(2)交流信号电压幅值的测量

调低频信号发生器信号频率为lkHz、输出电压为5VP-P,适当选择示波器灵敏度选择开关“V/div"和扫速开关“t/div"的位置,使示波器屏幕上能观察到完整、稳定的正弦波,同时将灵敏度选择开关“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则此时屏幕上纵向坐标表示每格的电压伏特数,根据被测波形在纵向高度所占格数便可读出电压的数值,将信号发生器的分贝衰减器置于表14-1中要求的位置并测出其结果记入表中。

表14-1

输出衰减(dB)

0

-20dB

-40dB

灵敏度开关(v/div)位置

峰峰波形高度(格)

峰峰电压(伏)

电压有效值(伏)

注意:

若使用10:

1探头电缆时,应将探头本身的衰减量考虑进去。

(3)交流信号频率的测量

将示波器扫速开关的“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在预先校正好的条件下,此时扫描速率开关“t/div"的刻度值表示屏幕横向坐标每格所表示的时间值。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在横向所占的格数直接读出信号的周期,若要测量频率只需将被测的周期求倒数即为频率值。

按表14-2所示频率,由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用示波器测出其周期,并计算频率,将所测结果与已知频率比较。

表14-2

信号频率(kHz)

0.5

1

5

10

100

扫速开关(t/div)位置

一个周期占有水平格数

信号周期

信号频率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用李沙育图形来测定信号的频率,其仪器的连线如图14-2(a)所示。

(a)连线图(b)显示图形

图14-2李沙育图形测量频率原理图及显示图形

如图所示14-2(a),信号发生器(Ⅱ)作为未知频率fY的信号,从示波器"CH2(Y)"插座输入,信号发生器(I)作为已知频率fx的信号,从"CH1(X)"插座输入,这时扫描速率开关应置于X-Y档。

调节信号发生器I的频率fx,当fx与fY之间成一定倍数关系时,屏幕上就能显示李沙育图形,如图14-2(b)所示,由该图形圆圈的个数及fx的读数即可确定出被测信号的频率fY。

(注意:

水平方向圆圈个数=fY/fx,垂直方向圆圈个数=fX/fY)

五、实验报告要求

(1)认真记录数据并填写相应表格;

(2)分析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的误差,讨论其产生原因;

实验一 用万用表检测二、三极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用万用表判别晶体二、三极管的正确方法;

(2)熟悉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3)学习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观察二、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二、预习要求

复习晶体二、三极管的结构和特性。

三、实验原理与参考电路

1.万用表的使用原理

正确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能够判断出二、

三极管的极性、类型及好坏,首先要清楚万用表

的电阻档等效电路图15-1,否则将得出与事实相

反的结论。

其中Eo为表内电源、Ro为万用表的等效内阻,

不同电阻档等效内阻各不相同。

由图可知:

万用表的正端表笔(红表笔)——表内电源负极。

图1-2-1万用表及其等效电路

万用表的负端表笔(黑表笔)——表内电源正极。

图15-1万用表等效电路

万用表置R×1、R×10、R×100、R×1k档时,一般Eo=1.5V。

置R×10k档时,该档

电源电压较高,一般Eo=9V,采用该档测晶体管时易损坏晶体管。

测试小功率晶体管时,一般选用R×100Ω、R×1k档。

2.晶体二极管的测试

如图15-1所示,用黑表笔(电源正级)接二极管阳极,红表笔(电源负级)接二极管阴极时,二极管正向导通;反之,二极管反向截止。

正向导通电阻约几百欧或几千欧,反向电阻约几百千欧以上。

阻值在这个范围内,说明管子是好的;如果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则表明二极管内部断开;如果正、反向电阻均为零,说明二极管内部短路;如果正、反向电阻接近,则二极管性能严重恶化。

3.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管脚和类型

(1)先判别基极b三极管可等效为两个背靠背连接的二极管。

如图15-2所示。

根据PN结单向导电原理:

基-集、基-射结正向导通电阻均较小,反向电阻均较大,所以很容易把基级判别出来。

现以NPN管为例:

测量时先假设某一管脚为“基极b”,用黑表笔接假设的“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其余两个管脚,测量阻值,若阻值均较小,再将黑红笔对调(既红笔接假设的基级b),重复测量一次,若阻值均较大,则原先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

如果两次测得的阻值是一大一小,则原先假设的基极是错误的,这时应重新假设基极,重新测量。

图15-2三极管等效电路

(2)判别管子类型由上面判别基极的结果,同时可知管子类型。

如用黑表笔(电池正极)接管子基极,红表笔(电池负极)分别接其余两脚时,电阻值均较小,由PN结单向导电原理知道,基极是P区,集电极和发射极是N区,故为NPN管。

反之,红表笔接基极,(黑表笔分别接c、e极,电阻值

均较小,则是PNP管。

(3)判别集电极c在已知

基极b和管子类型的基础上,进

而可判别集电极c。

由共射极单

管放大原理可知:

对NPN管而言,

当集电极接电源正极,发射极接

电源负极,若给基极提供一个合

适的偏流时,三极管就处在放大

导通状态,Ic较大。

图15-3集电极c判别电路

测量时,先假设一个管脚为集电极“c”,用手指把基极和假设的集电级“c”捏紧,人体电阻相当于基极偏置电阻Rb,注意不要使两管脚直接接触。

用黑笔接“c”,红笔接“e”读出阻值;然后再与上述假设相反,重新测量一次,比较两次阻值大小,若第一次阻值小,则第一次假设的集电极是正确的,另一管脚就是发射极。

测量电路如图15-3所示。

对PNP管,测试时只需将表笔对调即可,请读者自己分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三极管的管脚和类型。

五、实验报告与要求

(1)记录所测得的β值

(2)记录被测二、三极管的正、反向阻值。

(3)说明为什么用万用表不同的欧姆档测得同一二极管正向(或反向)的电阻值不同。

 

实验三 单级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模拟电路实验箱和电子元器件;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Q、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0的方

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4)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器材

低频信号发生器(SG1631C型或DF1641B型)一台、交流毫伏表(DF2175型)一台、示波器(HH4310A型或DF4321A型)一台、直流稳压电源(SS1798型或DF1731SC3A型)一台、模拟实验箱一套。

三、预习要求

(1)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测量方法。

四、实验原理与参考电路

1.静态测试与调整

(1)按图16-1接线,接线前先测量箱上+12V电源,关断电源后再连线,将电位器RP的阻值调到最大位置,按图连接电路,调整RP使VE=2.2V,测量并填表16-1。

(注意测Rb时要断开电源以及电位器和电路的连接线)

图16-1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

表16-1

实测

VBE(V)

VCE(V)

Rb(KΩ)

IC(mA)

 

2.动态研究

(1)按图16-2所示电路接线(RP位置不变)。

(2)将信号发生器调到f=1KHz,电压(有效值)为500mV的正弦信号,然后接至放大电路的最左端,经过R1、R2的衰减(100倍),Vi点得到5mV的小信号,观察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并比较相位,然后测V0值并填入表16-2中。

(注意:

输入端接由R1、R2组成的衰减器,目的是为了使晶体管毫伏表可在同一量程下测量输入、输出电压,以减少因仪表不同量程带来的附加误差)

(3)信号源频率不变,逐渐增大信号输出幅度,测量V0最大不失真时输入和输出的最大值,并填入表16-2中。

 

表16-2

实测

实测计算

Vi(mV)

V0(V)

Av

5

图16-2小信号放大电路

(4)R1=5.1k,断开负载RL,减少Rp,使Vc<4V,并测Vb、Ve的电位,然后保持Vi=5mV不变,可观察到(V0波形)饱和失真;断开信号源,增大Rp,使Vc>9V,并测Vb、Ve的电位,将R1由5.1k改为510Ω(既:

使Vi=50mV)可观察到(V0波形)截止失真;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6-3中。

(注意测量各极的电位Vb、Vc、Ve时要断开信号源,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

表16-3

Rp

Vb

Vc

Ve

输出波形情况

3.测量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

(1)输入电阻测量

电路如图16-3所示,在图16-2的基础上,拆掉51Ω电阻,调RP使VC为6V,保证电路工作在放大状态,然后调信号源使Vs为1KHz、5mV(有效值)的正弦信号,测量Vi,即可计算ri。

图16-3输入电阻测量

(1)输出电阻测量

电路如图16-4所示,在图16-3的基础上,在输出端接入5.1k负载电阻,测量带负载时的输出电压VL和空载时的输出电压V0,即可计算出r0。

将上述测量结果及计算结果填入表16-4中。

 

图16-4输出电阻测量

表16-4

测输入电阻

测输出电阻

实测值

实测计算

实测值

实测计算

VS

Vi

ri

V0

VL

r0

5

五、实验报告与要求

(1).注明你所完成的实验内容,简述相应的基本结论。

(2)记录数据和波形写出较详细的报告。

 

实验四 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器材

低频信号发生器(SG1631C型或DF1641B型)一台、交流毫伏表(DF2175型)一台、示波器(HH4310A型或DF4321A型)一台、直流稳压电源(SS1798型或DF1731SC3A型)一台、模拟实验箱一套。

三、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实验内容要求,复习负反馈电路有关内容。

(2)复习负反馈对放大器有哪些影响。

(3)图17-1电路中晶体管β值为200,计算该放大器开环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四、实验原理与参考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17-1所示

图17-1负反馈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后的放大倍数称为闭环放大倍数Af,而不存在负反馈的放大电路(又称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称为开环放大倍数A,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为F,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频带非线性失真,稳定性这几个方面,而对性能的改善程度是用反馈深度来决定的,本实验电路的反馈深度为(1+AF),它的数值取决于反馈网络的元件参数和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在阻容耦合放大器中,因有电抗元件存在,电压放大倍数将随信号频率而变,在高低频段放大倍数均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有所下级,在低频段,下限截止频率由耦合电容和发射极旁路电容决定,在高频段,上限截止频率由极间电容效应决定,通频带BW=fH-fL,引入负反馈后,可使放大器的通频带得到扩展。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负反馈放大器开环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

⑴开环电路:

①按图接线,RF先不接入。

②输入端接入Vi=1mVf=1kHZ的正弦波信号,由于输入端采用了衰减法,故A点的输入电压应为100mV,调整Rp使输出不失真且无振荡(用示波器监视输出)。

③按表17-1要求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

④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放大倍数AV和输出电阻ro。

⑵闭环电路:

①接通RF按要求调整电路;

②按表17-1要求测量并填入表中,计算AVf;

表17-1开环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RL(KΩ)

Vi(mV)

V0(VL)

AV(AVf)

开环

1

1.5K

1

闭环

1

1.5K

1

2.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作用

⑴图17-1电路开环,逐渐增大Vi幅度,使输出信号出现失真(注意不要过分失真),记录失真波形。

⑵将电路闭环,观察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并记录波形。

⑶如果将反馈电路接入T1的基极,会出现什么情况?

试验证之。

⑷画出上述各步实验的波形图。

3.测量放大器频率特性

⑴将图17-1电路先开环,选择Vi适当幅度(频率为1KHZ)使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有满幅正弦波显示。

⑵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逐步增加频率,直到波形减小为原来的70%,此时信号频率即为放大器上限频率fH。

⑶条件同上,但逐渐减小频率,测得放大器下限频率fL。

⑷将电路闭环,重复上述步骤并将结果填入表17-2中。

表17-2测量频率特性

fH(HZ)

fL(HZ)

开环

闭环

六、实验报告

(1)将实验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根据实验内容总结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实验五 比例求和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求和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器材

低频信号发生器(SG1631C型或DF1641B型)一台、交流毫伏表(DF2175型)一台、

示波器(HH4310A型或DF4321A型)一台、直流稳压电源(SS1798型或DF1731SC3A型)

一台、模拟实验箱一套。

三、预习要求

计算表18-1、2、3、4、5中Vo的理论值。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电压跟随器

实验电路如图18-1所示,其运算关系为:

Vo=Vi,按表18-1内容测量并记录。

图18-1电压跟随器

表18-1

Vi(V)

-2

-0.5

0

0.5

1

V0(V)

RL=∞

RL=5.1K

2.反相比例放大器

实验电路如图18-2所示,其运算关系为:

(若Rf=R1时,则为倒相器),按表18-2内容测量并与理论值比较。

图18-2反相比例放大器

表18-2

直流输入电压U1(mV)

30

100

300

1000

3000

输出电压U0

理论估算(mV)

实测值(mV)

3.同相比例放大器

电路如图18-3所示,其运算关系为:

按表18-3内容测量并与理论值比较。

图18-3同相比例放大器

表18-3

直流输入电压U1(mV)

30

100

300

1000

输出电压U0

理论估算(mV)

输出电压U0

实测值(mV)

4.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电路如图18-4所示,其运算关系为:

,按表18-4内容测量并与理论值比较。

图18-4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表18-4

Vil(V)

0.3

-0.4

Vi2(V)

0.2

0.1

Vo(V)

5.双端输入求和放大电路

电路如图18-5所示,其运算关系为:

,按表18-4内容测量并与理论值比较。

图18-5双端输入求和电路

表18-5

Vil(V)

1

2

0.2

Vi2(V)

0.5

1.8

-0.2

Vo(V)

五、实验报告与要求

(1)总结本实验中5种运算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误差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