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发展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521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心理学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心理学发展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心理学发展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境心理学发展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境心理学发展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心理学发展史.docx

《环境心理学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心理学发展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心理学发展史.docx

环境心理学发展史

    大家一致公认,1960年是环境心理学这一新研究领域的成形之年。

以下三个时期的

划分可为我们提供一个时间框架,以帮助我们理解环境心理学发展的整个历程。

 

环境心理学的前历史时期

(1960年以前)

    在19世纪末,虽然实验心理学仍处在一个未成熟的阶段,但是一些学术带头人像费

希纳和冯特就已经开始强调物理刺激在认知研究中的重要性。

与此向时,在社会学研究方面

也有相似的情况,出现了很多涉及居住在伦敦的穷人的恶劣生活环境的研究。

之后,芝加哥

大学人类工效学研究院做的有关城市生活的一些研究表明,社会一自然变量在解释与居住质

量方面相关的问题时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然因素(如气候、温度、海拔高度或者上地面积

等)的影响是经典的研究对象,德国的海尔帕赫(w.Hellpach)在其20世纪前十年

间所做的开拓性研究中就涉及到了这些内容。

    完形学派的发展通过用整体概念来解释行为的思考方式使得情况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完形学派的两个追随者——布雷斯威克(EgonBrunswik)和勒温——在这—领域的发展中

扮演了起决定性作用的角色。

扣雷斯威克在1943年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并且在其

“布雷斯威克透镜”模型中强调了在构建对环境的知觉中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勒温

强调了人们为能在“生命空间”自由走动,而拥有的对外部环境的内部描述的重要作用。

重要的是他对巴克(Barker)的影响,使其在寻找建立环境心理学的起源时,有一个值得

仔细思考的原型。

    20世纪30年代,在芝加哥西部电子的霍桑工作组开展了一项在心理学界非常著名的

经典研究。

这项研究考察厂灯光及其他环境布置方面对人们行为产生的影响。

尽管当时研究

结果主要是研究劳动与组织心理学的专家们感兴趣的焦点,但在后来的研究中又引起了与环

境布置有关的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兴趣。

比如,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的重建时期就开展

了许多以问卷为研究手段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功地影响了应如何构建房屋以便更好地利用自

然光源的法定标准。

    20世纪40年代末及20世纪50年代,许多为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建立框架工作的学

者们纷纷涌现出来。

1947年,巴克和莱特(Wright)成立了中西部心理领域研究站,由

此产生下环境心理学的另一个别称叫生态心理学。

与此同时,托尔曼有关认知地图的研究有

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点在城镇规划者欧斯蒙(H.Osmond)做的有关如何通过摆放家具

,来增进或减少同住在一间屋子里的两名被试之间的交互影响作用的研究上作中便可体现出

来。

在这一时期,霍尔(E.T.Hall)出版了他的书——《沉默的语言》(TheSalient

Language),书中描述了在不同文化中,空间是如何被利用的。

索默尔(R.Sommer)

将其研究构思定位在“人际空间”上。

在欧洲,李(TerenceLee)在剑桥大学的《城郊研

究》上发表了他的博士沦文。

这些研究都处在是或不是环境心理学的十字路口上,因为他们

都是在下面将介绍的时期中,引导环境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走向更强的奠基之作。

环境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960--1980)

    在这一时期,环境心理学得到巩固并在心理学领域中被看作是有其自身地位的一门先

进的学科。

在现实社会及社会科学中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特别是在美国,这些事件作为整

体共同推动了环境心理学的发展。

由此,意识到在众多的社会群体中盛行着各种社会问题,

导致人们讨厌都市生活而向往乡村生活。

在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关联性危机”促

进了实验室外的研究,并且导致了现场研究的发展,这就让更接近现实的、多学科交叉的研

究方法走到了前沿。

    很容易看到,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有以下几个主要的里程碑事件:

(a)1961年

在犹他州第—次召开了关于“建筑心理学及精神病学国际研讨会”;(b)出版了一期由凯

兹(Kates)和伍尔威尔(Wohlwill)主编的《社会问题杂志》的专题论文专刊;

(c)1968年在北卡罗菜纳州举行了第—次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DRA)会议;(d)1969年

,题为《环境与行为》的第一本以环境心理学为主题的科学杂志创刊;(e)1970年,由普

洛桑斯盖(Proshansky)、爱特森(Ittelson)和瑞文林(Rivlin)编写的第一部著作

《环境心理学:

人与他的自然环境》出版。

1963年,英国心理学会主办了各种各样有关这

一主题的座谈会。

在这一阶段,正如当时被人们称呼的那样,环境心理学更多的是关于建造

环境或建筑方面的心理学而不是像现在所说的环境心理学。

    这个时期的一个里程碑研究,是紧随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的P—I(Pruitt

—Igoe)工程发展的失败而产生的。

当1971年杨赛(Yancey)的一篇有争议的文章发表

在美国心理学会论坛上时,瑞维特(Rainwater)出版厂1966年的一些主要发现。

P—

I工程是在1955年到1956年间开展的—项大型公共房屋建造工程,此工程计划共建造

43幢11层高的大楼。

这—发展计划是专门为改善居住在市区三层小楼中的大约2500

户贫困家庭的住房条件而设计的。

这一开发工程的建筑获得了一个公共住宅群设计奖,但是

,荒谬的是,不久这一开发工程宣告不适宜居住,并必须完全放弃这一计划。

问题不是出在

其结构方面的缺陷上,而是出在居民开始表现出来的行为上。

居住者们故意损坏建筑的程度

之巨人是这次计划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调查这次计划失败原因的研究最后显示,引起如此

多的破坏行为的原因是在提出这些建筑物设计的当初,就缺乏对空间的社会控制。

然而,对

社会控制所需要达到的层次早在他们先前的住处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随便提一句,有关破坏

行动背后的行为与动机方面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深的层次(Levy~Leboyer,

1984)。

    在这一工作的基础之上,许多研究显示出公共住宅居民们存有的大量害怕犯罪行为的经

历可直接归咎于建筑上的设计。

相反地,犹太人区和贫民窟这些看起来以随便方式发展起来

的,没有任何卫生标准或最小程度舒适感的地方,却以他们自己的空间布局功效提供了一个

紧凑编织的社会网络发展体系,并给其中的住户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

这种表现出城市

和建筑发展特色的社会凝聚力促进了对社会控制的理解。

许多研究表明,公共建筑群的居民

产生的害怕情绪和危险体验是与他们邻区的一个宽阔社会网络的存在成反比的。

    根据索默尔(1997)的观点,直到1973年,环境心理学这个术语才得以固定F来

并且包含了其他一些术语如建筑心理学、人―环境关系和生态心理学。

20世纪70年

代,美国心理学会创建了以“人口与环境心理学”为名称的第34个分会。

1973年,英

国的,萨里大学开始把环境心理学作为其研究生的课程。

进展与发展的时期

(1980—2000)

    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环境心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定期的综述性文章

大约每四年编入记载了这一领域内的最要发现的《心理学年鉴》。

    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三个关键事件。

1981年,《环境心理学杂志》在英国出版,

它与《环境与行为杂志》一起,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两种权威学术研究期刊。

另一个有重大

意义的里程碑事件是《人类行为与环境:

理论和研究进展》这套系列丛书出版,在1987年

的后期,又有另一套题为《环境、行为与设计心理学》的丛书出版。

第三个重大事件是由斯

陶克(Stokols)和奥曼(Altman)主编的《环境心理学手册》在1987年面世。

    从那—时刻起,环境心理学可能已被看作为一个固定的研究领域,一个被世界上许多所

大学共同研究的学术主题,一门有着自己或多或少在实践中运用它的人所一起认同的表达方

式的科学。

    在20世纪末,“绿色”问题和生态学已经成为最引入注意的主题(Pol,1993)

当环境心理学出现并在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上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时,西方社会的中产阶级开

始非常关注这些出现的社会运动。

心理—环境研究将其焦点集中在了调查人们对环境的价值

观和态度以及分析这些价值观和态度与保护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

所谓的“新环境

范式”就反映出一种与保持和环境相联系的新信念和价值观。

一个经常可以得到的调查结果

就是,人群中对环境关注程度得分高的人并末表现出相应的重复利用或节能行为。

对这一矛

盾结果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对环境价值观的理解存在多个不同的维度:

一方面,是自我本位

的或以人类为中心的倾向;另一方面,是以生态为中心的倾向。

这两种倾向都肯定了环境的

重大价值,但两者的动机不同:

前一种肯定环境的价值是因为环境对人类的贡献及它满足了

人类的需要;后者肯定环境的价值则是站在一个超越的角度上,而不是很功利主义地看它的

价值。

环境心理学的诞生

在中西心理学田野研究站的最后几年,即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环境心理学这一确定的研究领域开始出现了,许多心理学家逐渐习惯把自己认同为环境心理学家。

普罗夏斯基(1987)观察到,在这一时期有许多因素促使心理学分化出环境心理学。

例如,对于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如人权问题、环境问题及妇女运动,研究者转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这些困扰社会的问题,遗憾的是这些尝试的效果并不明显。

一贯依赖于人为创设的实验室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家,对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一系列复杂、令人迷惑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

社会变化带来的强大压力,要求放宽严格的传统实验方法。

环境心理学这一新领域则更折衷,与理论的联系不很严格,而且更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这些都为环境心理学的出现作好了准备,结果,第一批环境心理学家结合社会心理学和灵活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

当今,环境心理学中社会心理学的痕迹仍很明显,因为许多环境心理学家都受过社会心理学的训练。

然而,这种“联姻”也造成了一些麻烦。

传统上,社会心理学依赖于由理论构建的实验和接近科学的假设检验方法。

普罗夏斯基(1976)曾多次声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最终会被证明是环境心理学家的巨大财富。

社会心理学对环境心理学的影响无疑很大,但我们相信,当一批在某些领域(发展心理学、艺术、建筑、社会学)受过训练的环境-行为研究者成长起来时,这种影响将会减弱。

毋庸置疑,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应归功于20世纪40年代末巴克等人对自然定居点中居民行为的生态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霍尔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个体使用空间的研究,以及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师林奇(K.Lynch)对城市表象和环境认知的研究。

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加上当时环境恶化、自然资源减少等现实困境,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的对人类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特别的兴趣,心理学家也更加重视环境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纷纷研究与环境心理学有关的课题。

1961年和1966年在美国犹他大学举行了最初的两次环境。

心理学会议,1968年建立了代表美国研究潮流的环境——行为学术组织:

环境设计研究学会(EDRA,这个学会每年都举行年会。

同年,纽约市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点,两年后,伊特尔森(W.Ittelson)和普罗夏斯基等人合编的《环境心理学》正式出版,同年,代表欧洲研究潮流的“国际建筑心理学会”在英国金斯顿(Kingston)成立。

1971年,美国建筑学会费城分会等团体组织了“为人的行为而设计”讨论会。

1975年有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的博士。

第一批环境心理学的杂志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刊的,最著名的《环境和行为》杂志创办于1969年。

因此,一般认为作为心理学一个分支的环境心理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环境心理学》俞国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从环境心理学效应谈城市出租车的颜色

    去年在昆明参观世博会、还有今年去贵阳做设计时,很惊喜地看到两市出租车都是绿色为主,或有白顶,据悉这两市的领导下此决心都是考虑到要以出租车的绿色来加强花园城市目标中的绿化成份。

这种决策的好处是除了草地和树木外又多了一项、而且是活动的绿颜色的东西,对市容及对民众环境心理上有一种宁静和园林感的影响。

尤其是在贵阳,因为宽阔的草地广场不多,出租车的确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另一种绿化的效果。

而很多主要大城市甚至许多夏日非常炎热的城市,出租车都漆成红色,难怪许多外国朋友说:

"你们的大街上怎么有那么多救火车!

"是的,只有消防车才是红色的。

出租车多半是黄色的,伦敦是黑色的,连台北都像纽约及大多数欧美城市一样,是黄色的。

    从环境心理学上说,红色是最刺激人的颜色,这种反应是从几十万年人类祖先那遗传下来的,因为血和火都是红色的。

所以会有这种心理反应记忆遗传下来。

举一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栋全红色的建筑物就会觉得特别刺眼和不协调,如果我们看到一条街都是红色的建筑物,不热血沸腾、血压上升、心烦意燥才怪!

    台湾的立法院为什么委员们经常用椅子打架,他们开会的地方是红地毯、红窗帘、红桌布等,一进会场就像进了斗牛场,不打架才怪。

后经环境心理学家点破后,才重新设计了颜色。

    以此类推,如果每次上街都看到一串串的红色出租车,也会有这种环境心理的反应,在以红色为出租车颜色的城市,司机的火气一定比较大。

整个街上像一个红色的斗牛场。

因此,司机之间的吵架打架肯定比绿色出租车的城市要多,也容易使人造成"环境呆烦"的压力,以及因环境单调而引起的"视觉疲劳"(visual fatigue)。

    解决问题的折衷办法:

    1、 城市内几家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像上海、沈阳及大连一样,自己公司有一种引以自豪的标志性的颜色,沈阳和大连的那几家出租车公司的车全是白色,两侧喷绿色条、车顶是蓝灯(比黄灯更容易看到),使人看了赏心悦目。

    而且,上面这三个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城市的出租车大多数是桑塔纳、捷达或富康等中档合资的国产车。

但北京等城市将以上这些出租车的价位定得太高,而受惠人又不是司机。

结果夏利车老是淘汰不下来。

使得首都的城市面貌的档次上不去。

早几年这样做是为市民着想,可坐较便宜的出租车,但现在这些中档车只需八、九万(和当年的夏利一样)就可以买了。

相信现在只要比夏利贵一点点的车费就可以坐这种中档的出租车。

    2、 其它的出租车可以分成几种颜色,但以绿色为主,白黄色为陪衬,也可以搭配组合,如绿车白顶、绿车黄顶或黄车白顶。

绿色还可以有三种以上不同的绿等等,给城市面貌增添趣味。

    (网友:

清华大学教授 优秀外国专家  彭培根)

                                                              

【最新看点】浅谈景观照明中的环境心理学

2005-08-07  郭延超  照明工程师社区【】  点击:

109

【最新看点】浅谈景观照明中的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其心理发生不同变化并探求环境和心理之间互动、因果关系的学问。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环境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人可以改变环境,同时,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被环境所影响。

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景观照明,更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环境心理学较好地运用到景观照明的规划、设计中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1、基础:

景观照明应体现环境心理学的内容

在景观照明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充分考虑到人们在该环境中可能产生的诸多心理活动及心理变化,进而对照明设计进行不同的思考。

这里,既要考虑到路灯的灯型、灯具、亮度、照度、明暗层次、色彩变幻、光色氛围、空间搭配等基本因素,还要考虑到不同类型景点所需的不同设计风格、设计要求。

设计师应通过一系列设想,提高夜景观的文化品位,挖掘地方传统特色,按照艺术规律创作艺术精品,引导大众的审美情趣,充分展示物体最能吸引人的特征,从而控制人对物体的感知与想象。

笔者认为,一个景点照明如果不被人所感知,那它只是某时某地的一个建筑标志。

相反,能被人们感知、接受并给人们带来方便,那么这个景点就有了新的内涵,也就是该夜景照明体现了环境心理学的要求。

2、特质:

环境心理学在景观照明中的表现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知识层面的不断提高,尤其是2003年,以“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为主题的北京申奥获得成功,仅仅以单纯的功能性照明和了无新意、千城一面的景观建筑照明,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城市形象展示和大众审美需求。

这就需要我们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环境心理学、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为核心,以现代化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及人文科学中人性化浪漫的艺术作品水乳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夜景照明体系,通过提高夜景照明建设的科学、环保、宜人等特性,以满足人们视觉感官和精神需求,产生令人满意的照明效果。

2.1、特质之一:

科学性

道路照明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节能照明”的科学理念。

在避免夜晚强光影响附近居民休息、保证夜间道路相对亮度及照度均匀度以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还要做到节约电能,延长照明设施使用寿命,降低路灯维护费用。

因此,笔者建议,午夜12点以后,应根据不同环境情况通过“开关控制器”实现路灯照明“半夜灯”或“选择性亮灯”。

下面就是在景观照明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节能照明”的较好设计。

2.2特质之二:

环保性

环保是绿色照明的核心宗旨。

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产品,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夜生活质量,从而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经济、有益的环境并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照明的目的。

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防止由照明所造成的污染。

即应该消除在照明器材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对人和自然环境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危害。

在夜景照明建设中应尽量减少使用含有汞元素较多的光源,并对废弃灯管、包装袋等统一收回妥善处理,同时积极推动无汞环保型功率LED光源的开发使用。

通过使用在生产中无有害元素、使用中不发出有害物质、无辐射的灯具,推动我国城市景观照明工作发展成为环保、宜人的事业。

2.3、特质之三:

宜人性

随着城市景观照明的迅速发展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都知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但却少有人发觉身边的另一个污染源——光污染,正严重损害着人们的健康。

近日,有关卫生专家认为:

视觉环境不健康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习惯。

据悉,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

虽然我国每年都有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对付近视,但成效却不大,原因就是没有从改善视觉环境这个根本入手。

光污染除对人视力危害甚大外,还能干扰大脑中枢神经的功能,使有的人头晕目眩、站立不稳或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等。

为把夜景照明建设发展成为环保、宜人的事业,更要求我们提高夜间可视度,减少和防止光污染。

目前,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为三类,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灯光颜色

白光

黄光

绿光

蓝光

紫光

红光

黑光

压力指数

100

113

133

152

155

158

187

现阶段,大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在建筑景观照明和道路照明中被广泛采用,建筑和道路表面亮度不断提高,商业街的霓虹灯、灯箱广告和灯光标志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致使景观照明所产生的光污染严重干扰和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

高功率泛光灯或路灯通过窗户将室内照得通亮,使人昼夜不分,扰乱了人体生物钟,晚上难以入睡甚至失眠。

刺眼的路灯和沿途灯光广告及标志,使汽车司机感到开车紧张。

宁静的城市夜空笼罩上一层厚厚的光雾,天上见不到星星,城市灯光对天文观测影响严重。

城市夜间照明中直射天空的强光,广告牌、霓虹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很容易形成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2.4、特质之四:

艺术性

在现代社会里,夜景照明设计不能只局限于提高照明亮度和提高自身的精美度,还必须考虑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人们热爱美好景观的心理需求,既要起到美化周边环境的作用,为城市整体景观设计增色,又要让人在无意识中调节情绪、陶治情操。

要抓住人们微妙的心理变化,创造一个宜人的夜景长廊,充分体现出夜景照明设计的艺术性。

因此,夜景照明应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笔者建议:

2.4.1、公园绿化景点照明

应以绿化为主,通过照明提高绿化观赏性,根据景区绿化特点、树木本身颜色、季节差异,选择金卤灯、地灯的冷、暖、色彩变化与之协调搭配。

我们还可以利用环境障碍物如花木、假山、围栏等隐藏光源,这样即避免不适眩光,又能满足觉察障碍物的要求和视觉方位的亮度需求,同时通过光照在障碍物上的阴影,加强空间深度感,更能引人注目。

更主要的是通过障碍物隐藏光源达到了白天见光不见灯的要求。

2.4.2、娱乐休闲景点照明

应以景观灯照明为主,在灯光选择上要遵循“上明下暗”的原则,并注重灯型、灯具的精美度和艺术性,以其各自独特的造型配合绿树成荫、翠竹摇曳、小桥流水、茅蓬简凳来吸引游人,使游人陶醉在仙境中。

2.4.3、纪念碑、纪念塔和具有纪念意义的雕塑照明

应采用日光色卤灯和高压钠灯作装饰照明,投光色彩不宜过多过繁,以显示其庄重、威严且不失内涵,内部绿化带、雕塑可采用彩色金卤灯来装饰,以减少压抑感和增强对历史的怀念。

2.4.4、桥洞、隧道照明

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①明暗适应:

依据照明学的观点,桥洞、隧道照明应主要把握好入口区、过渡区、隧道区、出口区,四个区的光环境,以防止眩光的产生。

②车辆尾气的排放:

应选用气体穿透力强的光源,防止因汽车尾气过多而影响视觉环境。

③光源的维修及后备光源的再起动:

应尽量采用使用寿命长、便于维修更换及启动速度快、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桥洞、隧道照明亮度、照度的照明光源。

灯光不宜过多、过繁、过艳,否则将严重影响驾驶员及行人的视线,造成安全隐患。

2.4.5、夜景照明如需安装诸如空中景观灯或强光探照灯之类的光源,建议高度在18米以上。

这就是符合了人们在特定的环境里对光线的视觉感受,也是环境心理学在不同夜景场合设计中的较好应用。

2.5、特质之五:

安全性

在夜景照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提高亮灯率以增强城市亮度早已实现,现阶段应把精力重点放在通过合理改善道路照明设施及亮度,以增强车辆出行安全上。

笔者认为:

因照明光的表现颜色营造氛围,且有明显的心理诱导作用,使用应持慎重态度。

彩光对被照物有染色效果,会使人和物的真实色彩发生重大变异,若使用不当,往往会歪曲建筑形象,降底视觉空间的可见度甚至产生不适眩光,因此不宜大面积采用。

易与交通信息颜色混淆、频繁闪跳的彩光应当禁用。

照明应根据不同的街道环境、绿化特点,设计出相适应的平均照度、亮度平均度和比较严格的路灯数量和质量标准,避免因不适眩光造成车辆事故,为机动车,驾驶员创造良好的视觉空间,使车辆安全、舒适、快速行驶成为当前路灯建设的首要任务。

根据最新报告显示,良好的视觉引导性有助于汽车司机接受到前方的信息以便于及时做出反应,以提高交通安全。

夜间良好的道路照明至少会降低30%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率和35%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从而提高道路驾驶安全性。

那么如何让驾驶员避免不适眩光呢?

笔者认为:

障碍物主要来源于驾驶员前方的路面上,所以应提高灯杆的高度,同时避免在驾驶员眼睛水平视之夹角45°范围内有照明器材。

这能有效的避免眩光的产生,使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障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