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摄影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341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摄影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级摄影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级摄影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级摄影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级摄影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摄影培训教材.docx

《初级摄影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摄影培训教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摄影培训教材.docx

初级摄影培训教材

初级摄影培训教材

摄影的起源与发展:

一、摄影器材发展的五个阶段:

1、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是现代摄影术的发明者。

2、1925年至1938年,35mm相机研制发展阶段。

3、1939年至1959年,德国相机在世界上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变焦镜头出现。

4、1959年至1995年,传统相机高度发展,自动相机大量普及并成熟,日本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相机生产霸主,日本品牌“尼康”、“佳能”、“美能达”、“富士”等等占据了很大的市场。

5、1995年至今,数字相机时代,数字相机的出现并于2000年后高速发展,以日本为代表的现代相机生产企业占绝对优势,数字相机逐步取代传统相机。

二、摄影技术及艺术的发展。

1、在摄影技术发展的早期,从1839年至1940年,摄影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人像摄影和新闻记录性摄影,以纪实为主。

2、40年代至60年代,摄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开始普及,除人像、新闻等纪实类摄影外,风光、花卉、广告等摄影发展迅速。

3、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传统摄影高度发达并趋向成熟,各种类型、门派、风格的摄影技术出现,商业、体育、艺术沙龙摄影空前繁荣,摄影在人们生活中已经不可缺少。

4、90年代中期至今,数字摄影从出现到飞速发展,到走向成熟,摄影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对摄影技术的研究从传统技术逐渐重点转移至数字处理技术,摄影由单性化向多元化发展。

三、当代摄影艺术的分类及特点。

1、根据摄影的功利和目的分:

A、商业摄影:

广告、人像、新闻、婚纱、体育、风光。

B、沙龙艺术摄影:

风光、风俗、花卉等。

C、日常生活记录:

家庭合影、旅游纪念。

2、以摄影的对象及题材分:

A、风光摄影;B、花卉摄影;C、人像摄影;D、纪实摄影;E、体育摄影;F、建筑摄影;

G、特殊题材摄影:

微距、红外、高速、航空航天、科研;H、广告摄影。

相机的种类及镜头的种类:

一、数码相机

1、轻便型数字相机:

主要是日常生活、旅游使用。

2、单反数码相机:

使用范围广泛,在新闻、人像、风光摄影中广泛使用,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数字相机。

3、中画幅数字相机及数字后背:

主要用于商业摄影,价格昂贵、使用者较少。

4、数字相机使用必备的附件:

电脑、读卡器、数码伴侣、储存卡、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图像输出设备、打印机。

二、镜头的种类

1、构成:

由镜片、镜筒、调节装置、变焦环组成,标有光圈,焦距,口径数据等。

不同规格的镜头有不同的光学系统,镜头的光圈越大制造工艺越复杂,所以价格也越贵,如F2.8光圈比F4.5光圈的镜头要翻倍的价格。

不同品牌相机的镜头卡口不一样,相机必须安装相同卡口的镜头才能使用。

以前的胶片机镜头有些可以使用在数码机上,有些不能使用。

有些能使用的镜头功能也受到限制。

所以在购置镜头时最好购买适合数码机使用的镜头。

2、镜头的结构:

镜头的结构主要指的是构成镜头的镜片数目情况。

由于不同厂商、不同产品采用的技术是不同的,因此绝不能简单的认为镜片的数目多好还是数目少好!

目前镜头的材质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金属和塑料。

金属镜头稳重,意外摔碰不易变形,专业镜头通常都使用金属材料做外壳;塑料镜头轻巧,成本低,但意外摔碰容易造成结构损坏和变形,套机里的镜头多数是塑料材质外壳。

3、种类:

长焦、中焦、标准、广角、超广角、鱼眼、折射。

A、定焦(镜头焦距固定,成像质量好,价格贵)

B、变焦(焦距可变动,灵活方便,成像质量稍次,价格根据光圈大小而定,光圈大则贵)

C、带超声波、防抖动镜头(超声波系统是配合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使用;防抖动系统是数码相机出现以后的技术发明,作用是减少手持相机的震动。

3、镜头的配置:

1、专业发烧友:

鱼眼、广角、定焦标准、长焦、微距等大光圈镜头齐备。

2、业余发烧友:

小倍数(3倍)广角到中焦变焦镜头,中焦到长焦变焦镜头,微距镜头等。

3、旅游爱好者:

大倍数(5—8倍)的广角到长焦变焦镜头(俗称一镜走天涯)。

相机的构造和使用

一、什么是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就是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是指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就是名为单镜头反光相机(简称单反)。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更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天生的优点,是普通便携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

二、单反数码相机构造

CCD影像感应器、ISO感光度设定、白平衡设定按钮、储存记忆卡插槽、LCD回放浏览屏、电子数字菜单设置,其它功能与传统相机基本相同。

聚焦方式大多采用视觉清晰式。

三、数码相机的心脏——感光元件

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ChargeCoupledDevice),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压缩以后由相机内部的闪速存储器或内置硬盘卡保存,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借助于计算机的处理手段,根据需要和想像来修改图像。

   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和CCD一样同为在数码相机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

CMOS的制造技术和一般计算机芯片没什么差别,主要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使其在CMOS上共存着带N(带–电)和P(带+电)级的半导体,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芯片纪录和解读成影像。

四、全画幅与非全画幅:

所谓的全画幅其实只指CCD的尺寸与传统135相机的胶片尺寸一致的称为全画幅,即尺寸是36mmX24mm,而非全画幅就是指小于36mmX24mm的尺寸叫非全画幅。

五、相机的使用

1、拍摄模式:

拍摄模式:

一般数码相机的机顶转盘上或显示屏上常见有Auto/A/S/P/M字样。

(1)Auto:

这是全自动模式,也叫傻瓜模式。

(2)A:

A档是指光圈优先模式。

(3)S:

S档与A档刚好相反,它是快门速度优先模式。

(4)P:

p档也称程序曝光,其实说白了他就是一个A档和S档的组合,功能有点类似傻瓜模式。

(5)M:

M档就是全手动档,有丰富经验的摄影师较喜欢使用M档模式。

2、便携式数码相机其它模式:

风景模式:

拍摄风景名胜时,数码相机自动把光圈调到最小以增加景深,另外对焦也变成无限远,使相片获得最清晰的效果。

人像模式:

用来拍摄人物相片,如证件照。

数码相机自动把光圈调到最大,做出浅景深的效果。

而有些相机还会使用能够表现更强肤色效果的色调、对比度或柔化效果进行拍摄,以突出人像主体。

夜景模式:

夜景模式一般有两种,前者使用1/10秒左右的快门进行拍摄,从而有可能导致曝光不足。

而后者则使用数秒长的快门曝光时间,以保证相片充分曝光,相片画面也会比较亮。

上述两种都使用较小的光圈进行拍摄,同时闪光灯也会关闭。

动态模式(运动模式):

用来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数码相机自动把快门速度调到较快(1/500秒),或提高ISO感光值。

微距模式:

用来拍摄细微的目标如花卉、昆虫等等,数码相机自动使用“微距”焦距,并关闭闪光灯。

2、感光度设定: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胶卷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

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

尽量使用低感光度的ISO,以保证照片的品质,在光线很弱又没有带闪光灯或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特殊环境下才设置高感光度的ISO。

3、光圈:

光圈又称为相对孔径,是镜头中由若干金属片组成、可调节进光孔大小的装置。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4、景深:

所谓的景深,就是在拍摄的场景中,被摄主体呈现出清晰的范围。

光圈越小,景深就越长,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摄影的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的长短。

拍风光多使用小光圈,有利于前后景色都清晰;拍人物花卉多使用大光圈,有利于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5、快门:

是一组做在相机机身内的一个装置,用来控制每一张拍摄底片的感光时间,使用寿命在10万至20万次左右。

快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为了保护相机内的感光器件,不至于曝光,快门总是关闭的;拍摄时,调整好快门速度后,只要按住照相机的快门释放钮,在快门开启与闭合的间隙间,让通过摄影镜头的光线使照相机内的感光片获得正确的曝光,光穿过快门进入感光器件,写入记忆卡。

单反相机快门设定有:

B门、30秒、20秒、15秒、10秒、8秒、6秒…….½秒、1/4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1/3000秒、1/8000秒。

6、焦距的使用:

焦距:

指镜头中心到胶片平面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量度。

以相同的距离对同一物体进行拍摄,镜头的焦距越长,被摄体成像越大,视角越小;镜头的焦距越短,被摄体成像越小,视角越广。

在135胶片相机来说(数码相机也习惯了用胶片机的标准来衡量),焦距为50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因为没有放大或缩小拍摄场景,拍出来的照片与人眼的视域看到的范围基本一致。

小于20mm的为超广角镜头,在20—35mm之间为广角镜头,70mm以上为长焦镜头。

但是,对于非全画幅数码相机来讲,它们的感光元件都小于胶片的尺寸,所以存在着转换系数,通常是乘以1.5或1.6系数。

如现在生产的16mm数码相机镜头,乘以1.5系数,换算出来就是相当于24mm的135胶片相机镜头焦距。

7、测光:

(1)、平均测光:

是用机内测光装置中的平均测光功能对准被摄体直接测光,它得到的是被测量的景物范围内各种亮度的平均读数。

这种方法有利于保证使整幅底片得到适当的曝光量。

如果被摄体的明暗分布比较均匀,而且反差不大,用这种平均测光法极易获得良好的效果。

但如果被摄画面阴暗处占大部分,而被摄主体在较明亮处。

按平均测光方式的测光,得到的将是一张被摄主体曝光过度的照片;相反,若被摄画面以高光为主,则有可能得到一张主体曝光不足的照片。

所以平均测光方式很快被其他测光方式所代替。

  

(2)、点测光:

点测光方式不是对整个画面,而是对画面中央一个很小的区域进行测光,区域的大小一般为总画面的2%左右,该区域与整个画面相比,可近似地看成是一个点,因而得名。

(3)、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

这种测光模式是将取景范围分成中央区域和四周区域,侧重于中央区域的测光,并兼顾四周的测光。

8、对焦

(1)单次自动对焦(AF):

   传统相机,采取一种类似目测测距的方式实现自动对焦,相机发射一种红外线(或其它射线),根据被摄体的反射确定被摄体的距离,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调整镜头组合,实现自动对焦。

(2)手动对焦(M):

   手动对焦,它是通过手工转动对焦环来调节相机镜头从而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的一种对焦方式,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面依赖人眼对对焦屏上的影像的判别以及拍摄者的熟练程度甚至拍摄者的视力。

(3)多次自动对焦(C)

相机移动拍摄过程中(或者被摄体运动中)根据被摄体的反射信息确定被摄体的距离,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调整镜头组合,实现自动对焦。

这种自动对焦方式连续、速度快,对于移动的物体对焦或者移动相机对物体对焦都相对单次自动对焦要快速的多。

9、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

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

10、白平衡的使用:

白平衡:

白平衡是数码相机的一个极重要概念。

所谓白平衡,就是数码相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

在不同的光线下,由于CCD输出的不平衡性,造成数码相机彩色还原失真。

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太阳光是白色的,已知直射日光的色温是5200K左右,白炽灯的色温是3000K左右。

用传统相机的日光片拍摄时,白炽灯光由于色温太低,所以偏黄偏红。

所以通常现场光线的色温低于相机设定的色温时,往往偏黄偏红,现场光线的色温高于相机设定时,就会偏蓝。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装置就是根据色温的不同,调节感光材料(CCD)的各个色彩应强度,使色彩平衡。

摄影用光、构图与技巧:

光是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正面光(顺光)、45度光(侧光)、90度光(正侧光)、逆光。

一、光的种类:

1、正面光(顺光):

光源从正面照射物体,正面光可产生一个缺少阴影层次的影像,因为光都是顺着照射过来,影子几乎都被淹没在光的照射中了。

2、45度光(侧光):

拍摄者面对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成45度左右的度角,这种光是摄影爱好者最喜欢的光源,这种光源能丰富拍摄主体的影调,突出深度产生空间感和立体感,能很好地表现事物的质感。

3、90度光(正侧光):

拍摄者面对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成90度角。

这种光能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如果亮部曝光准确而暗部就过黑,如果暗部曝光准确而亮部又会发白。

在拍摄人像照时尽量少使用这种光源,面部被正侧光分割成明暗强烈的两面,所拍摄的人像就没那么好看了。

4、逆光:

拍摄者面对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正对着,即光线来自被摄体的后方。

拍日出、日落就是典型的逆光拍摄,此种光线容易产生剪影效果,能够渲染气氛,使主体与背景之间有很强的空间感。

也是摄影师最喜欢的光源之一。

二、摄影构图形式

所谓摄影构图,就是指运用摄影的手段,经营位置,结构布局,把各种造型元素有效地组织成一个整体,以最佳的形式表现主题思想。

构图的好坏可以评判作品的成功多少,可以说好的构图使摄影作品已经成功了一半,从形式上我们把构图总结归纳有十几种方式。

1、九宫格构图、2、十字形构图、3、三角形构图、4、水平三分法构图、5、A字形构图、6、S字形构图、7、V字形构图、8、C形构图、9、O形构图、10、W形构图、11、口形构图、12、对角线构图。

三、摄影技巧

1、对比手法:

虚与实的对比;大与小的对比;远和近的对比。

2、追随拍摄:

拍摄运动物体的一种表现方法,拍摄者选好拍摄位置后用相机以物体运动速度的相同速度进行追踪拍摄,所拍摄出来的效果是运动主体清晰背景模糊的一种动感。

3、多次曝光:

高级传统(胶片)专业相机都具备多次曝光功能(少数数码专业相机具备),这是一种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多次捕捉影像的技法,这种技法在拍摄中需要每次对正常曝光时间进行减档才能达到曝光准确的要求。

4、慢门拍摄最大特点是利用1/15秒以下低速度进行拍摄,运动物体可以产生动感,夜晚拍摄汽车行驶可以产生车灯运动的轨迹。

此技法多运用在活动场面、舞台、夜景等拍摄。

5、虚化背景:

拍摄花卉、人像时多采用此技法,制造主体与背景的空间,使主体更加突出和鲜明。

6、补光:

当背景明亮而前景黑暗时需补光。

如在风光美丽的景点,日落时要拍摄前景有人物的风光照片,要让背景与人物都明朗的话,需要进行前景的补光,具体拍摄时先对背景测光,然后锁定曝光数据,再移动相机纳入前景构图并打开闪光灯,按下快门的同时进行闪光灯补光。

7、放射性效果:

此种技法主要是强化拍摄主体力量的力度,多运用在体育运动的拍摄,其特点是利用慢速度的进行中用手轻快转动变焦镜头在影像中产生放射性效果,运用此技法需要一定的摄影基础,准确掌握快门运动的时间才能保证成功。

(现在可以加放射性镜片来完成此操作)。

8、前景的利用:

利用前景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形式丰富多样,在风光摄影中,特别是拍摄宽阔的画面多运用前景制造前后的空间感。

风光摄影的拍摄

一、风光摄影“八项注意”:

1、做好准备,留有余地;2、要有耐心;3、熟悉你的器材;4、多拍几张;5、学会利用坏天气;6、不要忽视附件的作用;7、灵活运用构图;8、保持健康体魄。

二、风光摄影的简约与均衡:

形式简约能传达出一种意境,简约的表现形式是艺术创作中最常见的,也是难度最高的表现手段。

由于每个摄影者对自然的认识理解不尽相同,对于景观的取舍也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

但是,相机镜头的包含范围是有限的,将无限自然世界的某一局部框进取景器中,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的高度浓缩。

风光摄影中的均衡是指视觉重量的均衡,是变化中的均衡。

视觉均衡的前提是视觉重量的均衡,而视觉重量的规律是:

大的比小的重,近的比远的重,暗的比亮的重,清晰的比模糊的重,浓的比淡的重。

总之,均衡不是景物在画面中的平均排列,不是对等的重复。

三、利用自然界中的线条

地平线是横向的直线条,排列的森林是垂直的直线条,弯弯曲曲的河流是曲线条……这些形象化的线条对摄影构图很有帮助,它们不仅美化了画面,而且还成为构图中的框架,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形式多样的线条还会给人以象征性的联想。

垂直的线条代表生命、尊严、永恒以及抗拒变化的能力。

水平的线条趋向于表示寂静、安定、平稳。

斜线条意味着运动、危险、崩溃、无法控制的情感。

圆形和曲线的线条象征着大海般的流畅和运动,预示着完美、优雅、和谐。

垂直和水平线条的结合,表示联系、统一、整体性。

四、风光摄影的趣味中心

趣味中心是画面的主体。

主体不一定是一个人、一个地方或者一件东西,它可以是一个形状、一个线条、一个物体局部的质感,或者是相互联系着的若干景物。

如果一个景物需要加以强调而使之居于优势地位的话,那么画面中所有其他东西都应当排除,或者降低到次要位置。

风光摄影无论是远摄还是近拍,选择趣味中心都非常重要。

花卉、人像摄影

一、花卉摄影

在摄影艺术中,花卉摄影,与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一样,已成为一个单独的门类,它以花卉为主要创作题材和摄影对象,花卉摄影指天然的或人工培植的花卉以及花鸟虫鱼的组合等。

花卉摄影,在技法上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如取材、用光、构图、背景、色彩表现等都要适合花卉摄影的特殊要求和效果。

同时,需要较多地使用近摄的造型手段,才能拍摄出艺术性较高的作品。

1、花卉摄影的用光

光线的运用,是摄影艺术造型的重要技法,它是突出地表现花卉质感、姿态、色彩、层次的决定因素。

拍摄同一类花卉,不同的用光,得出的效果就截然不同。

2、花卉摄影的构图

花卉摄影的构图,是花卉摄影的一项主要技法,也是一种重要的造型手段。

花卉摄影的构图,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突出,构思新颖,造型优美。

在具体上来说,它是由色彩、成像、影调、层次、线条、虚实等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因此,花卉摄影的构图目的,是使主题思想通过选择对象,运用各种造型手段,获得真实、生动、完美的形象及寓意深刻,富有韵味的意境。

3、背景的处理

背景的处理,是决定花卉摄影作品好坏的重要因素。

背景在花卉摄影构图上,起着陪衬和烘托主题作用。

背景的处理,方法是较多种多样的,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利用自然条件选择背景因势利导,就地取材。

第二类是人工布置背景,用彩色纸或彩色布衬托到花卉背景后便可。

二、人像摄影:

与其他种类的被摄体相比,人物照片往往引起观众更为强烈的共鸣。

人像佳作不仅仅只是向你展现被摄人物的外貌,它还应该是一部视觉传记,通过捕捉人物的特征,揭示人物独特的个性。

(一)室外人像:

1、场地:

公园、郊外、街道、建筑

2、拍摄用光:

多运用自然光拍摄,光线不要强烈,阴天或早晚低角度光线是理想的,暗部需要补光。

3、模特的动态与动作:

自然或有艺术性动态。

4、背景的选择:

背景可以是花草绿地、树林、楼宇等,起虚化衬托作用。

5、模特:

漂亮有气质的模特;人物的喜、怒、哀、乐表情。

(二)室内人像:

1、场地:

室内摄影棚、居室等。

2、拍摄用光:

主光源、附光源(顶光、补充光源)。

3、背景:

背景布或室内环境。

4、模特:

漂亮有气质的模特;人物的喜、怒、哀、乐表情。

夜景拍摄

一、夜景摄影的特点

1、天色昏暗,需要长时间曝光操作。

2、选择光源丰富明亮的拍摄主体,过于黑暗不利于景物突出。

3、动感强烈的物体无法捕捉,只能拍摄到光的运动轨迹。

4、测光及对焦较困难,需要一定的拍摄经验及重复实验。

5、可以进行多次曝光创作,重叠影像,加月亮等。

二、夜景拍摄的注意事项:

1、拍摄夜景照片时防止照相机移动,照相机要拧紧在三脚架上,或放在平稳牢固的地方。

2、光圈的运用:

拍摄夜景,通常运用小光圈。

3、距离的测定:

拍摄距离的测定要尽量准确,否则直接影响景物的清晰程度。

4、曝光的掌握:

夜景摄影的曝光比较复杂,无法依靠测光表,应该从实际出发摸索规律。

5、特别要注意人身安全:

夜晚灯光昏暗,视线下降,注意站立位置的安全,也要注意环境的安全,一般不主张单独夜晚外出拍摄。

名词解释:

1.什么是e锁?

  ae是automaticexposure自动曝光控制装置的缩写,ae锁就是锁定于某一ae设置,用于自动曝光时人为控制曝光量,保证主体曝光正常。

使用ae锁有几点需要注意:

1、手动方式时不能使用自动曝光(ae)锁。

2、按下自动曝光(ae)锁之后不要再调节光圈大小。

3、用闪光灯摄影时不要使用(ae)锁。

2.什么是ccd?

  CCD既为“电子耦合组件”(chargedcoupleddevice),它就像传统相机的底片一样的感光系统,是感应光线的电路装置,你可以将它想象成一颗颗微小的感应粒子,铺满在光学镜头后方,当光线与图像从镜头透过、投射到ccd表面时,ccd就会产生电流,将感应到的内容转换成数码资料储存起来。

ccd像素数目越多、单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图像就会越清晰。

因此,尽管ccd数目并不是决定图像品质的唯一重点,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当成相机等级的重要判准之一。

3.什么是cmos?

  comple-mentarymetal-oxicle-semiconductor,中文译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也是是感应光线的电路装置的一种,现在佳能数码相机普遍采用这种感光装置。

4.光学变焦

  是依*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变焦方式与35mm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摄像头的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

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2倍-5倍之间,也有一些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

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2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

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

5.ttl测光

  即ttllightmeasuring。

通过镜头测量通光量,与滤光镜的曝光,光圈焦距等参数无关。

测光方式分为平均,局部,中央重点测光等。

任何一种测光方法都大同小异,但像逆光这种照明法,被摄体的明暗反差出现极度的不同,或者是像显微摄影等方法,会出现不同的差别。

6.数字变焦

  实际上是画面的电子放大,把原来ccd影像感应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处理手段做放大,将ccd影像感应器上的像素用插值算法将画面放大到整个画面。

通过数码变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数码变焦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目前数码相机的数码变焦一般在6倍左右。

如果变焦倍数不够,我们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

如果拍摄的视角小,可以相应的加一广角镜。

7、超焦距

  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

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

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焦点上,肯定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受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