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课题成果鉴定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014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课题成果鉴定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省级课题成果鉴定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省级课题成果鉴定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省级课题成果鉴定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省级课题成果鉴定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级课题成果鉴定书.docx

《省级课题成果鉴定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课题成果鉴定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级课题成果鉴定书.docx

省级课题成果鉴定书

 

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

成果鉴定书

成果名称《农村小学校生本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成果完成单位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小学

鉴定形式通讯鉴定

组织鉴定单位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鉴定日期2013年6月6日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填表说明

本成果鉴定书共十个栏目,请根据以下说明填写:

一、第一、二、三、四、五、八项由成果研究单位填写;

二、第六项由组织鉴定单位填写,鉴定组成员签字;

三、第七项由鉴定组填写,鉴定组长签字;

四、第九项由组织鉴定单位填写;

五、第十项粘贴专家书面意见原件(或复印件)。

已作会议鉴定,此页可空缺;

六、鉴定书一式六份(可复印);

七、鉴定形式指会议鉴定或书面鉴定。

一、主要研究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职称或职务

工作单位

对课题主要贡献

1

杨聪伟

小学高级教师

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小学

承担课题的总体规划,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以及课题的研究方向;结合研究成果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进行实践。

2

唐家虎

小学一级教师

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小学

具体负责课题的实施,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并对材料进行研究从中寻求解决方案与策略,对课题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

3

何成华

小学高级教师

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小学

承担在学科教学工作中课题的分析与研究,提供研究材料。

4

何显玲

小学高级教师

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小学

承担在德育工作中课题的分析与研究,提供研究材料。

5

王顺国

小学高级教师

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小学

承担在学校管理中课题的分析与研究,提供研究材料。

6

米红英

小学高级教师

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小学

承担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课题的分析与研究,提供研究材料。

7

李孝勇

小学一级教师

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小学

承担在英语学科教学中课题的分析与研究,提供研究材料。

8

王小英

小学高级教师

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小学

承担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课题的分析与研究,提供研究材料。

9

谢勇

小学高级教师

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小学

课题在学校管理中的实践意义分析及材料收集工作。

10

李大军

小学高级教师

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小学

协助课题实施研究。

二、提交鉴定的成果目录及附件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成果报告;

3、课题效果报告;

4、课题工作报告;

5、《“生本”心路历程》

6、《生本教育论文集》

7、《生本教育学校文化集》

8、《生本教育案例集》

9、《生本教育课堂实录集》

 

三、成果简要说明

   1、探寻生本教育理念在农村学校践行的途径与方法;

   2、探寻生本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契合

   ①依托生本教育的精髓,树立生本教育的学生观

   ②生本教育促进教师观的变革

   ③树立全新的生本教育课程观

   ④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在我校践行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课堂改革方向,以生本教育理念指导我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在各学科总结的生本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关键,四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个中心即坚持唤醒学生生命、启迪生命、激扬学生生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两个关键一是以让学生在学会学习中会学;二是达成学生思维拓展提升;从课堂前置;小组交流;分享表达环节;拓展提升四个环节实施生本课堂教学。

   3、寻求生本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整合

   生本教育是一种理念,是一个框架,在践行生要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不断地在丰富着生本教育的内容,诠释着对生本教育的理解。

我们在践行生本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本教育特色文化。

   ①生本文化:

生本学生、生本教师、生本课堂、生本学校、生本管理、生本评价。

   ②构建“生本三园”文化:

和谐家园、幸福学园、生命乐园。

   ③学校发展愿景:

让每个人成为幸福而独特的他自己。

   ④学校校训:

寻小开始……

   4、探寻生本教育与学校德育融合的途径

   本德育,就是以生为本的德育管理模式,将德育的重心放在学生能力的成长、素质的提高、习惯的养成上,并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指导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自己规划德育活动,少先队、政教处再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以校训“寻小开始……”为德育工作指导,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内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到校的管理中来。

   5、寻求生本教育与学校管理的融合途径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于教育的主体地位,而我们在从事生本教育的践行中,将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了扩大,扩大到了教育管理之中。

四、成果适用的条件,应用的前景,局限及有待深化的问题

(一)成果适用的条件

《农村小学校生本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成果适用于各类农村学校。

(二)应用的前景

1、该成果有力的反映了教育的本体本质和生命本质,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立场、教育的根本规律,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变革,改变了“师本”的教学模式,转向“生本”的教学模式,从注重教转向注重学。

其重心的转移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

2、该成果有力的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教师原来的“死整加整死”转变为了少讲、精点拔,重过程与思维的训练,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这些都是生本教育所带来的良好结果。

该成果的形成有力的推动了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同时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将生本教育理论与农村学校的内涵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从学校教育关注教育质量本身转变到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促进学校竞争力的提升。

(三)有所局限的问题

1、“生本教育”是郭思乐的一种教育思想,在沿海发达地区及全国已经有数十所基地学校,他们有与之配套的实验教材。

而作为农村学校其加盟费用以及有偿使用的教材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在开发与生本教育相配套的校本教材、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是农村学校的一个短板。

2、作为农村学校,学生生源尤其是家庭因素对“生本教育”的实行有一定的局限,生本教育提倡“先学后教、先会后学、不教而教”其很大层面需要依托学生的生命自觉,作为农村学校,如何确保学生先学、独立学、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需要进一步探索。

 

五、成果的教育及社会效果概要

(一)形成了符合农村小学校实际而又具有相当操作性的课堂改革体系

1、建立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下既满足于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又便于农村学校的操作与实践。

2、树立了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生本教育依托学生与新课程的“师生相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一致的,同时又进一步深化到尊重学生生命自然成长之上。

3、建立了全新的教师观。

生本课堂上,教师是主持人,是课堂的推进者,是生命的牧者。

4、依托生本教育,建立了新型的课程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5、成果下学生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他们在学校在课堂中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分享,更重要的是遵循了自然成长的规律,让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在同伴互助下取得长足进步。

(二)建立了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1、生本文化下建立起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课堂上教师讲得轻松,少说精讲重点拔与指引;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愉快,不再把学习看着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内在自觉的需要。

3、家长与学校之间关系和谐,在生本教育下,孩子充满活力而又积极向上的成长着,家长为此对学校更加信赖,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4、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由于学校践行生本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成功,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了教师及学生的幸福指数。

(三)促进了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学校在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的品牌形象明显提升,同时办学软硬实力均有大幅度提高。

学校先后被评为:

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绵阳市校园文化特色学校”;“绵阳市十佳乡村少年宫”;涪城区“乡村少年宫先进集体”;涪城区“学校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绵阳市涪城区实效科研“先进单位”;绵阳市农村儿童德育工作试点基地;绵阳市校风示范学校”;“绵阳市示范家长学校”;“全国千所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绵阳市农村儿童德育工作试点基地”;“绵阳市文明单位”、“全国家长教育基地”等称号,连续数年获得区级考评一等奖。

吴家小学先后多次代表涪城区迎接国家、省、市级组织的参观培训。

先后接待重庆、成都、绵阳、德阳、攀枝花等100余个单位到校学习参观。

过践行生本教育以来,学校不仅收获了教育管理上的成功,同时更多的是收获了教师教学的转变,孩子成长的惊喜。

 

六、鉴定组成员名单

序号

鉴定组职务

姓名

职务或职称

工作单位

签名

1

组长

2

成员

陈理瑄

教授

内江师范学院

3

成员

尧逢平

中学高级

四川省教科所

4

成员

龚林泉

所长/中高

绵阳市教科所

5

成员

李松林

副院长/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

6

成员

卢伟

副教授

成都大学

7

成员

8

成员

9

成员

学术秘书

 

七、会议鉴定意见(正反两方面意见)

 

鉴定组组长(签字)

 

八、课题承担单位对专家组鉴定的意见

 

同意专家组鉴定意见。

 

单位(盖章)

九、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十、书面鉴定意见(正反两方面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