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589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docx

《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docx

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

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

一、构建“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的意义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对于教育质量的理解需要基于对教育本质的理解,需要坚持对教育质量最核心的价值的追求。

上海率先启动实施的基于地方标准的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测试(也称作“绿色评价”)是一套既反映教育内容,又反映教育方式,既体现教育目的,又体现人的发展性的质量标准。

提炼出了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绿色指标体系。

可以说“绿色评价”开创了基础教育评价的一个新的时代。

“绿色评价”的开创性至少体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1.“绿色评价”从传统的排序评价走向标准评价。

传统评价把学生个体与学生的同伴作比较,通过分数明确个体在特定群体中的地位,按考试成绩划分的低、中、高分数段的学生各占一定的比例。

“绿色评价”考察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把学生当做个体看待,而不是与他人相联系。

通过考察学生在各科达到合格水平的比例来帮助班级、学校、区域更好地改进与提高。

“绿色评价”让我们看到发现有“多好(达到目标的程度)”比发现“多少(明确在团队中的地位)”对学生的发展更有价值。

2.“绿色评价”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

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重视被折算成分数与排名的结果,往往忽视了教育的过程。

比如:

重视学业成绩,忽视了在获取学业成绩的同时,学生付出的时间成本、是不是以牺牲身体健康作为代价,校长和教师在过程中体现的作用,家庭环境是不是会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等等因素。

科学的评价必须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符合教育的规律,尊重教育的过程。

“绿色评价”就及其看中评价中的这些因素。

通过“绿色评价”,我们就能全面地观测到整个教育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

3.“绿色评价”从数字统计到“质”性描述。

传统教育评价着重测查学生智力水平,以分数描述学生智力水平和知识数量的差异。

对于学生的分数平均数、标准差,进而判断学生个体、学校、区域教育的优劣。

量化的评价的诸多限制使教育评价失去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甚至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本质的东西。

“绿色评价”将学生学习动力、品德行为都纳入了评价的范围,从中可以看出“绿色评价”努力在实现全方位的教育评价,它正在从统计数字的观念中走出来,寻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评价。

4.“绿色评价”从静态判断到动态分析。

传统教育评价是静态的过程,提供的是学生在单一时间点的表现或成就的信息。

这一评价只能了解学生“所知所能”而不能了解学生“可知可能”,对学生、学校、区域下一代发展缺乏预见功能。

“绿色评价”其中有一项是进步指数,通过对大规模测试的数据纵向比较来发现学业质量的提高和降低,而且影响学业质量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学习动力指数、师生关系指数、学业负担指数等也纳入比较的范围,通过自身的比较来导致学生个体、学校、区域产生更高的行为。

“绿色评价”不仅考察已经获得的成绩,还通过比较了解评价对象的“动态”潜能。

“上海的基础教育没有躺在PISA成绩第一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学习借鉴了PISA的评价工具、方式和理念,并与多年来合作愉快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共同研制上海版绿色指标,这种用于改革的精神非常值得学习”——委副书记殷一璀在2011年8月的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这是领导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透露绿色指标,更意味着撬动了内涵发展中最重的那颗评价砝码。

“这是直接指向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发挥科学的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同时有利于引导区县、学校开展全面质量观指导下的教学与评价,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巡视员朱慕菊。

构建绿色指标是一项有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构建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是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构建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是回应社会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是实现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

构建绿色指标,一是有利于政府从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质量的真是状况;二是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三是有利于构建教育内部“标准—教学—评价”的循环系统。

这样的体系将不仅针对时弊,为减轻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将为课堂教学水平的改进与提升、为区域教育的专业领导提供参考和支撑。

——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

二、构建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的过程:

建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是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的教育质量评价反馈和指导改进系统。

美国早在1969年,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就设置了全国教育进展评过机构(NAEP),布什政府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目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CHILDLEFTBEHIND)”,其中加强教育质量评价与分析就是一个重要举措。

英国政府于1992年成立了教育标准办公室(OFSTED),又通过整合建立了一个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的全国质量分析体系,对去全国的公立学校实施质量评估;而1997年成立的教育证书与课程管理局(QCA),则负责制定国家课程和各种教育证书标准,组织统一的教学水平评价。

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日本、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与质量评价、分析和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国际性的大型教育评价项目也积极开展,如PISA和TIMSS就是为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而设计开发的跨国评价系统,并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PISA和TIMSS测试项目:

1.什么叫PISA测试?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合作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其目的在于测量义务教育即将结束时,年青人(15岁)为走向社会而准备的知识和能力情况。

PISA以纸笔测验的形式测量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还需完成一份关于他们的背景和态度的调查表。

PISA每三年测试一次,每次以一方面能力为主(2/3),其他两个方面能力为辅(1/3)。

2000年重点考察阅读能力,2003年的重点是数学能力,2006年则为科学能力,2009年开始第二个循环。

另外,PISA在2003年还增加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试。

PISA是由OECD成员国发起并参与的,同时也吸纳其他非成员国和地区参加,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北都已参加,中国上海计划于2009年参加。

参加PISA测试的国家和地区,2000年有43个,2003年为41个,2006年有58个,每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的学生人数在4500人到10000人之间。

PISA在2000年、2003年2006年三次测试之后,其新颖、规范、科学的设计与严格的控制标准,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PISA现在已发展成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学业评价,参与的国家和地区的GDP总量占全世界的86%。

PISA的测评分为三方面,即:

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2003年还加入了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

该项目每次测评的重点不同,2000年定为阅读,2003年为数学,2006年将是科学。

除了进行由专家出题的笔试之外,参加测评的学生和学校也要回答特定的调查问卷,提供有关学习态度和方法、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等方面的问题,最后由专人负责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出影响学生成绩好坏的因素。

2009年上海第一次参加PISA的测试,在三项内容都是排列世界第一,震惊世界。

2.什么叫TIMSS测试?

TIMSS是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一个大型国际比较研究项目,项目每4年一轮,主要通过测试和问卷,测量国际上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成绩的状况,了解影响成绩的不同因素。

该项目是自20世纪60代以来组织的历次教育评价研究则中,迄今为止影响面最广、受关注程度最高的数学教育评价项目,它对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1995年,IEA对四十五个国家的五个年级(3、4、7、8和中学的最后一个年级)的学生实施了数学和科学测试,同时对参加测试的各个国家的课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学校、教师和学生问卷收集了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背景信息。

在此之前,IEA分别进行过两次数学和科学研究,因此1995年IEA将数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的第三次研究命名为“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hirdInternationalMathematicsand ScienceStudy)。

TIMSS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各国计划课程的实现程度,因此其在数学和科学内容选择上以各个国家的课程为依据,在编制测评框架之前要对各国的数学和科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查。

在全国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业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教育系统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其一是如何评价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其二是如何引导全社会建立新的学业质量观。

为此,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于2003年启动了“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项目旨在依据新课程标准建立学生学业质量的标准,并进行大规模测试,同时通过问卷了解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

由此,该项目不仅能按新课程要求科学真实地了解新课程实施后的教学成效,而且能通过数据的分析改进策略与改进教学。

项目开展至今,先后对上海、江苏、甘肃等6个省市和近20个地市进行学业质量测试,共有约335万人次的学生参加了学科测试和问卷调查,约15万名教师与1.2万名校长参加了问卷调查,在2009年还进行了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和八年级的学业质量状况的全国常模测试。

从一开始就参加了项目的创立与发展,初步建立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数据库。

2010年,教育委员会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在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进行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提炼出了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如学习动力、师生关系、学业负担等,据此构建了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指标体系,现已命名为学业质量的“绿色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旨在引导全社会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引导教育部门科学地管理教学,引导学校和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秩序和环境。

三、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的内容解读: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质量测试与背景问卷相结合的评价。

主要是宏观层面政府部门对教育质量的综合分析,提供的是客观数据(成绩+问卷)和相关性分析。

学业质量测试的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和中学九年级学生。

测试科目四年级为语文、数学两门,九年级为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门中任选两门。

学业质量评价不仅包括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而且还包括时代发展所要求的中小学生所必备的搜集处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评价还使用学生、教师和校长问卷对学生学习背景信息、教师教学相关情况以及学校管理相关内容等进行调查。

学生问卷的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校环境、学习压力、师生关系、学习动机、自信心、学习方法等。

教师问卷的内容包括:

教师基本情况如学历、任职经历、职称;教师对课程的看法;教学策略和方法;对学校管理的看法;面临的困难;教育观和教师专业发展等。

校长问卷的内容包括学校硬件条件、校长办学理念和教育观、校长的学校管理方法等。

学业质量测试的命题有规范、严谨的程序:

依据标准编写三倍于正式测试需要的试题;组织约三千名学生参加测试;数据组对试卷进行分析并反馈各命题组;命题组进行调整形成正式卷和备用卷;聘请教师对试卷的题量、难度进行评估;进行测试了解试卷难度、题量和新颖程度;聘请省级考试院的专家对试卷进行评审;依据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