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质保措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5850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污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质保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雨污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质保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雨污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质保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雨污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质保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雨污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质保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污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质保措施.docx

《雨污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质保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污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质保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污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质保措施.docx

雨污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质保措施

雨污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质保措施

一、工程概述

1、排水检查井,采用防盗井盖、井环。

2、雨水平入式进水井,采用钢纤维井盖、井环。

3、管道选材与接口:

排水管道分别采用砼管道铺设平接(企口)式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道采用平(企)钢丝网水泥砂浆接口。

4、排水管渠一般采用大开挖埋设,管道基础根据各管段管顶覆土深度采用120o加固混凝土基础,管渠施工后,需分层夯实回填土,夯实的密度要求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执行,如果有不良地基,则要进行地基处理后再做管道施工,必要时通知设计人员到现场协调处理。

5、检查井施工:

检查井设在行车道上进其井盖和盖座采用超重型,设于人行道上和绿化带上时其井盖和盖座采用重型;混凝土路面上井座,井圈与路面之间有缝隙隔开,检查井设计井顶标高如与实际路面不符时,以实际路面为准,并做到与路面严格平接。

6、雨水口:

本工程雨水口多为双平箅雨水口。

雨水口采用铸铁箅圈、箅子,并设置混凝土边框。

雨水口深度为小余1米,雨水口连接管多为DN300,以i=0.02坡向雨水检查井。

雨水口其余施工按国标95S235执行。

路口雨水口布置以道路专业的路口竖向图位置为准。

7、所有井盖都安装防盗链,规格为¢8毫米,长1.2米。

雨水管接入河道时要对出口附近河道采用浆砌块石铺砌,以防冲刷河底。

对于整个排水系统施工我司将自下游往上游进行同步施工,以确保工期。

二、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基坑开挖和放坡支护→平基、管座(混凝土级配试验)→管道安装→砌井(砂浆级配试验)→闭水试验→基坑回填→支管及进水井。

三、施工工艺

1、测量

①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先校核图纸,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及图上的线点位置,以及施工地段的地形地物,确定施测方法。

②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放出管中线及井位,再根据管中线及基坑开挖横断面图要求,放出打钢板桩的线位。

③将施工地段的原地标高复测一次,以确定该施工地段的开挖深度。

④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注意保护测量控制点,如发现测量控制点被破坏,及时会知测量人员补测,以保证测量精确度。

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定出管道中线及井位并引出水准基准点,作为整个排水工程的控制点。

每次测量均要闭合,按规范严格控制闭合误差。

施工前先复测各排水出口标高,若与设计有矛盾,应立即会知设计人进行调整。

2、坑槽开挖

⑴坑槽采用挖掘机开挖。

⑵施工顺序则上按由下游至上游的施工顺序施工,以利坑槽的临时排水。

⑶坑槽深度超过3m的地段采用钢板桩疏板支护。

⑷开挖宽度为结构底基础宽度两边各加工作宽度和支撑、模板的厚度而定。

⑸施工中应利用截水沟等方法防止地面水流入沟坑内造成塌方或基土破坏。

雨天施工时,若不能及时进行下一工序时,基底设高程(注意:

实际开挖高程应为设计高程减去管厚加上基础和垫层厚),以上宜留20厘米左右一层不挖,待下一工序进行前方予以开挖。

⑹每一段沟槽内采用明沟排水。

如按从下游至上游方向逐段推进施工的,可以利用已完成的管道无市政管网排走。

如分段施工可设置临时集水井配合抽水机以满足施工临时抽水需要。

⑺挖出的土多余部分直接运至于指定地点,其余暂时转移至离坑边2米以外的位置堆放以备回填之用,不应堆在基坑顶边,以免加重土坡压力和阻碍操作及运输。

⑻基坑底面土不得超挖或扰动(指挖松或浸泡等)。

若发生超挖或扰动,应将扰动部分清除,并将超挖和清除位置填回石粉或碎石、砂,并予夯实。

⑼基坑挖至设计高程,应迅速进行复核中线和平水,无误后立即浇筑素砼垫层覆盖,匆使长期暴露而被地下水或雨水浸泡。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人工配合。

沟槽开挖土方调至填方区填土或用自卸车外运至指定地点弃土。

在开挖前,沟槽的断面,开挖的次序和堆土的位置由现场施工员向司机及土方工详细交底。

在开挖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在现场指挥并应经常检查沟槽的净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确保沟槽中心偏移符合规范要求。

为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或破坏,在用机械挖土时,要防止超挖,挖至离设计标高前20~30cm时用人工开挖、检平,尽量避免超挖现象。

若有超挖,应将扰动部分清除,并必须用中砂回填,用平板震动器振实。

开挖要保证连续作业,衔接工序流畅,分段开挖,每段长约以3-5个检查井为一段,以减少塌方或破坏土基,同时要注意边坡土体及支挡板变化,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减少意外事故。

5.管沟槽开挖的宽度按管道基础的宽度加上每边工作面和模板、支撑的厚度进行开挖。

6.基坑底两侧设置排水沟,每施工段设四个集水井,以利排除坑积水,避免坑底土壤受浸泡。

7.开挖时,随时测量监控,保证开挖边坡、基坑尺寸,轴线、槽底的高程达到CJJ3-90中沟槽验收规定的要求。

8.沟槽检查验收

沟槽开挖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项目包括开挖断面、槽底标高、轴线位置、沟槽边坡等。

沟槽开挖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见表2: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槽底高程

0,-30

两井之间

3

用水准仪测量

2

槽底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规定

6

挂中心线用尺量每侧3点

3

沟槽边坡

不陡于规定

6

用坡度尺检验每侧计3点

3、基础施工

Ⅰ、施工工艺

(1)排水管若管道处于淤泥层上,则应先将淤泥清除,然后换沙80cm厚。

(2)测量基础中心轴线、标高,并放出基础边线。

在沟底设置水平小木桩,桩顶标高为管道平基砼面的标高。

(3).基础碎石砂垫层施工。

清除基底的杂物和浮土,排干沟底的积水,进行基础铺筑。

先在基底铺一层砂,然后在其上铺筑碎石砂垫层,并用平板振动器按交叉、错开、重叠的原则,振3~4遍直至密实。

(4).浇筑基础砼

按照测出的基础边线安装平基侧模板,模板内外打撑钉牢,并在模板内侧弹线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

模板安装时要注意板面平整,接缝严密,模板与砼相接触的表面应涂扫脱模剂以利模板的拆除。

平基、管座砼均采用现场搅拌,运至现场施工点。

平基浇筑时严格按水平控制桩取面,振捣密实,不得用铁铲撒、扬、抛、拌,应用溜槽输送砼至模板附近,用方铲以抛铲法撒铺砼并插捣密实。

浇筑时注意在管中线至两侧各20cm左右取平,其余可留粗糙面以便和管座砼接合,且在浇筑管基混凝土时应预留后浇带。

待管道平基砼达到强度后,进行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就位后,并做好接口,装设管座砼模板,模板装好后即可浇筑管座砼,管座砼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以保证管座砼的密实度。

Ⅱ、平基和管座质量保证项目

平基、管座:

结构由垫层和砼基础组成,垫层为10cm级配碎石,基础砼等级为C10。

①基坑挖好后复测出垫层及砼基础标高,并用水平竹桩标出,然后铺设碎石。

将级配碎石先拌匀后铺设,边铺边检平,然后用平板振动器振动压实。

②铺好垫层后随即安装管座模板,模板安装成形后需复测模板面标高,无误后再进行砼浇筑。

但注意不同管径,平基厚度不同,而且平基时,只在管中线至两侧各20cm左右取平便可,其余粗糙面以便和傍管砼接合。

③平基砼浇筑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务使砼密实。

 

平基管座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3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混凝土抗压强度

设计和规范要求范围内

100m

1组

砼试件强度

 

垫层

中线每侧宽度

不少于设计规定

10m

2

挂中心线尺量每侧计一点

高程

0,-15mm

10m

1

用水准仪测量

 

平基

中线每侧宽度

0,+10mm

10m

2

挂中心线尺量每侧计一点

高程

0,-15mm

10m

1

用水准仪测量

厚度

不少于设计规定

10m

1

尺量

 

管座

肩宽

-5mm,+10mm

10m

2

挂边线用尺量每侧计1点

肩高

-20mm,+20mm

10m

2

用水准仪测量每侧计1点

5

蜂窝面积

1%

两井间每侧面

1

尺量蜂窝总面积

4、安管

Ⅰ、施工工艺

(1)下管前,先清除管坑内杂物,加固基坑的支撑,排除基坑内的积水,然后在平基上弹放管道中线,复核平基面标高。

(2)管材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安装前检查管的外观质量,不使用有裂缝、蜂窝等现象的管材。

(3)根据管径大小和现场情况,采用人力下管和吊车下管相结合。

下管时应将管道排好,然后对线校正,严格控制中线和标高,自下游向上游进行下管,并用中心线法或边线法控制管道的中线和高程。

下管方式:

管径D≤500mm时,采用人力下管;管径D≥600mm时,采用吊机下管。

(4)管道稳定后,应再复核一次流水位的高程,使管道的纵坡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Ⅱ、安管的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

(2)检查验收:

安管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4。

安管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4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中线位移

15

两井之间

2

挂中心线尺量

 

管内底高程

D≤1000mm

±10

2

用水准仪测量

D>1000mm

±15

2

用水准仪测量

 

相邻管内底错口

D≤1000mm

3

3

用尺量

D>1000mm

5

3

用尺量

注:

1.D<700mm时,其相邻管内底错口在施工中自检,不计点。

2.表中D为管径。

Ⅱ、质量标准:

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灰口应整齐、密实、饱满,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现象。

抹带接口应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间断和裂缝、空鼓等现象。

检查验收标准和方法如表5:

 

抹带接口允许偏差表5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宽度

0,+5

两井之间

2

用尺量

2

厚度

0,+5

2

用尺量

6、进水井、检查井施工

Ⅰ、施工工艺

施工前,进行平面及水准控制测量及复测,保证井中心位置高程及井距符合设计要求,并定出中心点,划上砌筑位置及标出砌筑高度,便于操作人员掌握。

砌筑检查井应校核内径,收口段要每皮砖检查有无偏移,且要事先确定收口段的高度,可按规定每皮砖缩入2cm,砌一皮砖即缩入4cm。

在井下部干管伸入处,特别是管底两侧,要用砂浆碎砖捣插密实,其余则要每层錾砖砌包妥当,务使不渗漏,且要避免上下层砖对缝。

当检查井深度少于3m时,井径不小于1.2m,深度大于4.5m时,井径不少于1.4m。

排水检查井内外都用1:

2水泥砂浆批荡2cm,井底设置砖砌流槽。

雨水管检查井,当D≥600时,井内设流槽;D<600,不设流槽,井底浇筑C15砼20厚。

流槽采用与井墙一次砌筑的砖砌流槽,如改用C10砼时,浇筑前应先将检查井井之井基、井墙洗刷干净,以保证共同受力。

长方形井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井形方正,并且井身的长轴线应与侧平面平行;砖垫井壁必须灰缝饱满、平整,抹灰应平顺密实,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井砌筑完毕及时装上预制井环,井盖按设计要求放置平衡,确保与路面标高保持一致。

Ⅱ、质量保证项目

检查井井内流槽应平顺,位置准确,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

检查井井环、井盖必须完整无缺,安装平稳,位置准确。

井框、井盖必须完整无损,安装平稳,位置准确。

井盖座须座浆,井盖顶面要求与路面平;回填土时,先将井盖座座浆,井盖盖好,在井身周围同时回填,回填土密实度要求不低于95%;

检查井和进水井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6:

检查井和进水井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6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井身尺寸

长、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