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者必备基础知识.docx
《地质工作者必备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工作者必备基础知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工作者必备基础知识
地质专业工作者必备基础知识
一、地质工作中应该熟悉和了解的相关规范
国标及建设部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适用于除铁路、公路、水利及核电站以外的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该规范在二○○九年五月十九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14号发布了部分内容修正,大家使用时要注意其中的第1.0.3、4.1.18(1、2、3、4、4.1.20(1、2、3、4.8.5、
5.7.2、7.2.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2、《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带“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运用范围广,除核电站外各行业几乎都能用)
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主要是坚硬程度、风化程度、完整性、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值等确定与划分)
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5、《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6、《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J7-89)(适用于工民建及构筑物的地基与基础设计)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适用于工民建及构筑物的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适用于工民建及构筑物的桩基设计与施工)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主要适用于6-9度区内的建筑抗震设计、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适用于除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区外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坑的勘察、设计、施工等)
12、《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适用于工民建及构筑物的勘察、设计与施工等)
1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适用于工民建及构筑物的勘察、设计与施工、基础处理等)
1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适用于各类洞室工程的锚喷支护的设计与施工
15、《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路行业有关勘察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3、《公路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5)
4、《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6、《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C22-2009)
7、《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JTG/TC21-01-2005)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1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D70-2004)
1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J/TB02-01-2008)
13、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14、《煤矿安全规程》
铁路行业有关勘察设计规范
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J124-2007)
2、《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J125-2001)
3、《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J126-2001)
4、《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J340-2004)
5、《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J340-2004)
6、《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J123-2001)
7、《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8、《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
9、《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
10、《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11、《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
1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13、《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14、《铁路隧道计规范》(TB10003-2005)
15、《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J160-2002)
16、《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5-2006)
17、《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18、《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98)
19、《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0、《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TB10041-95)
21、《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1998)
22、《铁路碎石道碴试验方法》(TB/T2328.1~.18-92)
其他有关行业勘察设计规范:
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适用于城市道路、桥梁、管线、立交桥等的勘察)
2、《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
3、《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
4、《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5、《碾压式土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6、《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二、地质专业的勘察设计策划、设计原则及勘察大纲的编写格式及主要内
容
一、概况
1、任务依据
主要指中标通知书、邀标书、勘察设计合同、业主委托书或其他一些计划调度、任务安排等方面的开展本项工作的依据。
2、执行标准
将前面的各行业规范在本项目中必须执行的和参考的相关目录列出来。
3、工作范围
对某次工作的起讫里程、长度、左右距离做明确规定,以免做无用功。
4、工作方法
目前常用的地质勘察工作方法,有航片解译、地质测绘、钻探、坑(槽)探、物探(包括电测深、地质雷达、地震影像、地震反射、弹性波层析成像(CT)、瑞利面波法、大地音频电磁法等)、原位测试(包括静探、动探、十字板剪切、标贯试验、载荷板试验、现场剪切试验等)、水文地质试验、室内试验方法,并
收集、利用部分既有建筑物的地质资料。
5、线路与地质概况
写出项目的路线长度、大致走向、经过的行政区划、村庄、主要控制点,主要的桥、隧、路基重点、控制工程的名称、长度、分布位置等做概述
依据路线走向分段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与特殊地质分布情况、水文地质特征、地震动参数划分界线、文物、地灾分布情况做概述,以便工作中引起重视。
(二)、勘察工作量预计
1、钻孔布置与终孔原则
原则上是严格执行各行业的规范中的布孔与终孔原则,总的来说,市政工程布孔间距较密,但终孔深度较浅,不同的勘察设计单位在执行规范时会有差异,但以满足设计、合理、经济的原则为好。
下面以高速公路为例来说明具体布孔原则和终孔原则
初勘阶段:
(1).路基部分
一般路基地段结合涵洞、通道位置,机动钻孔间距平均为200m~500m;一般孔深不超过10~12米,技术孔不超过15米,如提前钻到基岩风化层,则钻至全风化层2~3米终孔。
深挖方、高填方、陡坡路基地段每个工点在路基横断面布置1~2个钻(勘)探点,100~500m一条横断面,每个工点至少2条断面,孔深一般钻至路基面下2~3米终孔,软土地段以钻穿最深一层软土到硬实土层2~3米终孔。
需设置挡墙、河岸防护、改河改沟地段,每处30~50m布置1个勘探点,每处不少于2个勘探点,以达到揭示挡墙持力层位置及穿过河床冲刷深度线3m为目的
岩溶地区要增加地面物探工作。
(2).桥梁部分
桥位钻孔原则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JTJ064-98)5.3.4条有关布孔原则执行,一般小桥孔,中桥2~3孔,大桥3~5孔,特大桥5~7孔,对于特长高架桥按200米左右距离布孔控制。
终孔深度:
技术性钻孔要求钻入岩层中或微风化带内8~10m。
一般性钻孔要求钻入岩层中或微风化带内6~8m;水中大跨主墩每墩至少1孔,深度比技术孔适当加深。
岩溶地区要增加桥址区地面物探工作。
(3).隧道部分
隧道是在区域地质调绘基础上布置钻探,本区段内的所有隧道在区测调查中均未发现有断裂、褶皱构造及不良特殊地质现象存在,因此钻探就以查明隧道进出口位置地质情况为主,即在左、右洞进出口各布置1~2个钻孔,孔深一般钻至路基面下2~3米终孔,对隧道浅埋洞身段还增加1~2个钻探孔。
对复杂隧道
每座隧道不少于3个钻孔,特长隧道洞身也应有钻孔控制(规范要求500m布置1个钻孔);对隧道洞身段进行浅层地震波或其他物探方法,同时做放射性、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测试工作。
岩溶和煤田采空区要增加专项区测、岩溶水、采空区等工作。
水下隧道钻孔纵向间距100~300m布置1孔,孔深达隧道设计底板深度下10~20m终孔。
(4)、互通匝道区
原则上每条匝道桥布置2-3孔,能共用的钻孔相邻匝道就相互利用,匝道路基、隧道参照前面路基、隧道的布孔原则。
(5)、筑路材料部分
在充分收集既有料场的勘探、试验资料基础上,沿垂直岩层走向或地貌界线布置勘探断面孔,每条断面不少于3勘探孔(点),断面间距200~400m,深度以大于开采深度为准。
详勘阶段:
(1).路基部分
一般路基地段结合简易勘探,机动钻孔间距在初勘基础上适当加密,且路线左右均应有勘探点控制;一般孔控制5~10米,如提前钻到基岩风化层,则钻至全风化层1~3米终孔。
深挖方、高填方、陡坡路基地段工点每处100~300m布设一条横断面,深挖段可适当加密断面,每工点不少于2条断面,每条断面按2~3个勘探点,每条或每处不少于1个钻孔,孔深一般钻至路基面下2~3米终孔,软土地段以钻穿最深一层软土到硬实土层2~3米终孔。
需设置挡墙、河岸防护、改河改沟地段,在初勘资料基础上,在有构筑物处适当增加钻孔。
(2).桥梁部分
桥位钻孔原则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JTJ064-98)6.3.3条及图
6.3.3有关布孔原则执行,原则上桥台台前台后共布置1~2孔,每墩横向左右幅各布置1孔,便于横向断面控制,或者每墩布置1孔,水中大跨主墩群桩隔1-2桩布置1个,钻孔均应布置在桩位上,可岩溶地区必须逐桩布置钻孔。
终孔深度:
每孔均要求钻入岩层中或微风化带内5~8m。
水中大跨主墩孔还应适当加深。
(3).隧道部分
在初勘基础上,左、右洞进出口各增加布置1~2个钻孔,孔深一般钻至路基面下2~3米终孔,对隧道洞身深埋段根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有害气体分布地层等适当增加深孔钻探。
水下隧道钻孔纵向间距50~100m布置1孔,孔深在河床下30~40m终孔,个别地质复杂地段在河床下50m终孔。
(4)互通匝道区,原则按上述桥、路基、隧道布孔原则布置钻孔。
2、钻探工作量预计
将本项目所有的各类钻探工作量、取样试验项目及工作量、原位测试项目及工作量、物探测试项目及工作量等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以供本单位相关职能部分、分管领导审批、同时供业主、咨询审查单位审查,看工作量布置是否合理、能否查清沿线地质情况等。
(三)、勘察组织、人员及设备1、组织机构
(1)人员组成
因XX项目技术标准高,地质勘察工作至关重要。
我公司对本项目地质勘察工作高度重视,副总经理及公司副总工程师直接分管其地质勘察工作,我公司将成立现场指挥部,成员由公司副总经理、公司副总工程师、所长、所总工程师组成。
地点设在现场,下设一个地质组,一个物探组、一个测量放孔组、一个原位测试组、一个试验组。
另有我公司地质专家组成技术顾问组。
本次勘察将派现场地质技术人员X名,地质编录、物探、测量放孔、原位测试、试验技术人员和钻探人员约X人,钻探质量监督员X余人。
为实现本工程勘察工作的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的目标,在工程勘察中将实施项目管理模式,组本项目工程地质勘察项目部。
(2)、公司地质勘察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XXX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组员:
XXX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XXX项目部经理
(3)、现场指挥部人员结构
指挥长:
XXX高级工程师副指挥长:
XXX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XXX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XXX高级工程师现场管理与计调:
XXX高级工程师技术顾问组:
XXX教授级高级工程师XXX高级工程师专业设计负责人:
XXX高级工程师
现场地质组长:
XXXXXX工程师工程师地质技术:
XXXXXXXXX等共约20余人
(四)、进度计划
根据路线及各专业开放的先后,分段按重点、控制工点和一般工程的顺序,把钻探、物探、原位测试等列出开始工期、完成工期、监督检查负责联系人等等计划来。
(五)、工期、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工期保证措施
(1)、成立现场勘察项目部,由项目部统一调度,统一协调,保证人员、设备、资金的合理安排和使用。
统一组织、管理各项生产技术工作的实施。
(2)、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和进度计划工作,根据工作量分布情况和工期的要求,合理安排人员、设备,确保工期的要求。
(3)、抽调一批技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有同类工程勘察经验并较为熟悉的技术干部和工人,组成勘察队伍。
(4)、开工前对于投入的设备、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杜绝设备带病进场,并准备充足的易损零配件,便于现场及时更换。
同时配备专业维修人员,对于设备和仪器进行保养,有问题时及时修复。
(5)、钻探中严格按操作规程和钻探设计书施钻,抽调有经验的技师作钻探施工技术指导,防止孔内事故。
针对本线的地层地质特征,采用针对性较强的钻探工艺,提高勘探进度。
(6)、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根据方案的变化及工期要求调整勘探方案。
(7)、加强与建设单位、职能部门的联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及时对勘察方案进行调整。
(8)、钻探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钻探设计书施钻,抽调有经验的技师作钻探施工技术指导,防止孔内事故。
针对本线的地层地质特征,采用针对性较强的钻探工艺,提高勘探进度。
(9)、加强与各设计专业的联系,及时反馈勘察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避免出现返工和不必要的浪费。
(10)、与地勘监理密切配合,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
2、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审查意见和有关指示精神执行。
(2)、勘察过程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进行管理,严格执行我单位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的有关操作程序。
成立QC小组对勘察实行全员、全过程的控制。
(3)、建立勘探监察制度
①设立专职钻探质量监督员现场巡查,监督员主要由钻探技师或者熟练钻工及少量技术人员组成,拟派X~X人。
所有钻孔均需钻探质量监督员验孔、签字后地质组才进行验收。
②设立专职地质钻探编录员,地质编录员长驻工地,专职负责岩芯的鉴定和地质编录。
③设立现场质量小组,小组由指挥部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技术组长、地质编录员及钻探质量监督员等组成,对勘察质量进行鉴定。
④技术负责人、地质组长、地质组成员经常到工地对勘察质量进行抽查,召开质量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整改。
⑤地勘监理对勘探质量的检查、控制。
⑥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奖优罚差,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处以重罚(包括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4)、建立质量监控及项目完工质量验收制度
质量监控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领导,钻探质量监督员和班、机组长负责各环节的具体监控工作,每天汇总、通报质量和进度情况,每周进行一次小结;每孔均须有机组长、班长、记录员、技术组长签署的质量评定意见。
勘察成果资料须由项目专业设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查验收后才能提交设计。
(5)、设立项目技术顾问组
在勘察过程中聘请地质勘察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咨询和指导。
(6)、保证勘探质量的主要工艺和技术措施
①在断层和岩层破碎地段采用双层单动岩心管和金刚石钻头钻进,保证钻探岩心采取率。
②土层、基岩风化带采用干钻,保证岩心的采取和鉴定。
③采用“少钻、勤提”的钻探方式,减少岩心的扰动(振动)和冲刷。
在岩层中钻进时,每回次进尺不超过2m;在粘性土和粉土中钻进时,一般每回次不超过1m;在软土和松散地层中(包括卵石土)钻进时,每回次不超过0.5m。
④从岩心管内获取岩心时,钻具不要提吊过高,以防岩心掉出后层次混乱或
摔断岩心。
下钻时,必须掏尽岩心管内的残存岩心以及下钻时孔壁刮带至孔底的岩(土),以免造成下回次岩心误记。
⑤原状土样的采取尽量采用压入法,减少土体扰动。
样品采取后,土样要密封,岩样要蜡封,水样瓶口要密封。
砂样应尽量在标贯点采取,利于液化的计算。
送样必须及时,减少风化、振动。
⑥鉴于城镇管线和人流、车辆的对物探的干扰和影响,物探采用屏蔽效果好的仪器,且外业工作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以保证物探的效果。
⑦标贯试验前要清除孔底残渣,保证标贯击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⑧钻探及触探探杆要垂直,机器要摆放平整,保证钻孔或探孔深度的准确性。
⑨静力触探仪探头在试验前必须标定,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⑩试验仪器要经常校验,避免出现系统误差。
⑩资料、图纸应分类保持整齐、整洁,不得乱丢、乱放,以免错乱或丢失。
(7)、与监理密切配合,接受监理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安全保证措施
(1)、制定项目各阶段地质勘察安全生产措施。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因出现安全事故而影响工期。
(3)、牢记“工期就是信誉、质量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优质生产”的宗旨。
(4)、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注意当地居民的利益,与他们建立较好的工作和生活关系,避免因赔偿问题而阻挠施工的事件发生,使钻探能够顺利进行。
(六)、对协作单位钻探质量的监控措施
1、为了加强分包单位的地质勘探技术管理,确保勘探质量,特制定了《XX至XX线XX至XX段地质勘探技术要求》和《XX至XX线XX至XX段地质勘探安全生产措施》;汇编了《XX线地质勘察质量手册》和《XX线勘探规范化手册》等。
2、建立了钻探质量由各分包单位驻机地质技术人员(地质编录员)负责、由我单位派遣勘探质量监督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我单位地质组长(分段主管地质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抽检核查和指导、地勘指挥部相关负责人现场巡查的质量监控体系。
各分包单位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服从我单位勘探质量监督人员与地质组长(分段主管地质技术人员)的监督和指导。
3、要求各分包单位的地质技术人员(地质编录员)、机组长、记录员必须参加我单位本项目地质勘探技术与规范化管理培训,培训合格后,由我单位颁发结业证书,不合格的不予进场钻探。
4、各分包单位施钻机组接到我单位的钻孔任务书后方能施钻,孔位、孔深、取样、原位测试等严格按钻孔任务书及相关地勘技术要求的规定执行。
钻孔孔位需严格施测,定位误差不得超过规定;绝不允许弄虚作假。
钻孔位置未经我单位地质组长(分段主管地质技术人员)允许,不得擅自移孔。
5、各分包单位必须制定严格的保证勘探质量的主要工艺和技术措施;必须与地勘监理密切配合,接受监理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各分包单位施钻机组在钻探过程中应及时向我单位地质组长(分段主管地质技术人员)汇报钻进情况;钻探工作完成后,应及时通知我单位现场勘探质量监督人员,必须经我单位勘探质量监督人员现场验孔后方能终孔。
所有控制性钻孔必须经我单位分段主管地质人员(地质组长)进行现场核查验孔后方能终孔。
各工点控制性钻孔数量不少于钻孔总数的1/3~1/2。
7、现场每钻完一孔,应适时向我单位提交合格的钻孔资料,包括钻孔日志(我单位标准格式)、钻探资料电子文件、水文地质试验成果、钻孔质量评定表,拍照钻孔还应提交按我单位格式整理的数码照片(电子文件),以满足工程地质测绘填图及设计的要求。
提交的资料经我单位地质组长(分段主管地质技术人员)验收,验收合格的钻孔资料才能使用。
验收不合格的钻孔,各分包单位施钻机组必须自行返工,复验合格后方能终孔,否则清除出场。
8、钻孔终孔后,必须由分包单位机组长、班长、记录员、驻机的地质技术人员(地质编录员)和我单位勘探质量监督人员共同在现场验收,进行质量评定,所有控制性钻孔必须有我单位地质组长(分段主管地质技术人员)参加。
要求签署齐全(钻孔质量评定表附后)。
评定表附于钻孔日志中。
具质量评定的钻孔才验收。
(七)、技术要求
1、一般要求:
(1)、对于路基、桥涵、隧道工程、软土、松软土的勘探孔布置及勘探孔深度,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及我单位下发的技术要求。
(2)、本次勘察工作采用航片解译、地质测绘、钻探、坑(槽)探、物探(包括电测深、地震影像、地震反射、弹性波层析成象(CT)、瑞利面波法等)、原位
测试(包括静探、动探、十字板剪切、标贯试验、载荷板试验、现场剪切试验等)、水文地质试验、室内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成果资料相互印证。
并收集、利用部分既有建筑物地质资料,调查了解既有建筑物基础、边坡的稳定状况和病害发生情况。
(3)、勘察应在充分研究利用各阶段中间审查意见等既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定本次地质工作,对于前期工作的资料应进行复核后加以利用。
(4、)全线除本专业地质资料外,隧道、桥梁、各类路基工程、建筑材料场地、站场和房屋建筑工程等均应分别编制工点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资料编制内容应满足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全部资料采用微机数字化编制。
2、补充地质调绘
3、钻探要求
(1)、土层、基岩全风化带采用(风压)干钻。
饱和砂层可采用跟管钻进、套管护壁、或泥浆钻进等有效方法。
断层破碎带和滑动面(带必须采用双层单动岩芯管钻探。
(2)、在基岩中、微风化层中钻进时,每回次进尺不超过2m;基岩全强风化层、黏性土、粉土、砂类土一般不大于1.0m,在软土和松散地层中钻进时,每回次不超过0.5m。
(3)、顺层间软弱夹层、预计见滑坡的滑动面(带深度之前或发现滑动面(带迹象时,必须用风压干钻或双层单动岩芯管钻进,回次进尺不得大于0.3m。
(4)、岩芯采取率及终孔直径:
黏性土、粉土、泥岩≥90%;砂类土、基岩中风化带(W2、微风化带(W1和滑动面及重要结构面上下5m范围内≥80%;碎
石类土、全风化带(W4、强风化带(W3和构造破碎带、溶洞充填物≥70%;完整
基岩≥85%,并确定岩石质量指标(近似RQD值)。
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
(5)、抽水试验、有断层破碎带的钻孔,开孔孔径不宜小于150mm。
(6)、按照要求及时采取样品,进行各种试验。
原状土样应减少扰动,土样应密封,岩样应蜡封,水样瓶口应密封。
砂样应尽量在标贯点采取。
送样必须及时。
(7)、软土、饱和粘性土中如有缩孔、塌孔,应注明其位置及严重程度,并采取加固孔壁措施。
(8)、每个钻孔的岩芯均应按顺序在岩芯箱中摆放整齐,并按回次填写岩芯签,用数码相机及时逐箱拍摄岩芯彩色照片。
照相前,岩芯应标明孔号、每箱起止深度、分层深度、取样深度、终孔深度等,然后拍照。
(9)、准确量测和记录钻进尺寸及不同岩性分层深度,认真填写钻探记录的各项内容。
(10)、每个钻孔均应量测初见水位及终孔后24小时的静止水位。
(11)、钻孔终孔须经驻机地质技术人员及我院质量监督人员验孔并同意。
重要工程(特大桥、特殊结构桥、特殊路基等)的钻孔必须经我单位分段主管地质人员(地质组长)进行现场核查验孔后方能终孔。
4、取样要求
(1)、采取土样的勘探点数量,应按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
各工点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不应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