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QC小组成果副本.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5835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建QC小组成果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土建QC小组成果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土建QC小组成果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土建QC小组成果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土建QC小组成果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建QC小组成果副本.docx

《土建QC小组成果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建QC小组成果副本.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建QC小组成果副本.docx

土建QC小组成果副本

1.工程概况-------------------------------------2

2.小组简介-------------------------------------3

3.课题选择-------------------------------------3

4.现状调查-------------------------------------4

5.确定课题目标及可行性分析---------------------4

6.原因分析-------------------------------------6

7.要因确认-------------------------------------6

8.对策制定-------------------------------------7

9.组织实施-------------------------------------8

10.效果检查------------------------------------10

10.总结----------------------------------------11

11.巩固措施------------------------------------11

12.体会与打算----------------------------------11

 

提高井塔楼滑模施工垂直度

1.工程概况

1.1工程总体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址

3

建设单位

4

施工单位

5

设计单位

6

监理单位

7

结构类型

框筒结构

8

高度

81.4米

9

建筑特点

井塔采用滑模(滑动模板)施工,这种施工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滑模施工是动态下的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筒身垂直度等各项偏差,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平台的稳定可靠;井塔属于高耸建筑物,结构垂直度偏差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和结构受力情况,同时也关系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垂直度控制是该工程的重点内容。

2.QC小组简介

小组及小组成员概况:

小组名称

成立日期

2012.7.10

课题

提高井塔楼垂直度合格率

活动日期

2012.7.20—2012.9.26

姓名

职称

职务

小组任职

工程师

项目经理

组长

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副组长

工程师

质量员

组员

技术员

组员

工长

组员

测量员

组员

制表:

王博制表日期:

2012.7.10

3.课题选择

选题理由

 

 

4.现状调查

2012年7月23日至7月27日,QC小组成员对现场正施工的井塔滑模的垂直度进行了观测统计,垂直度检查观测方法为:

用激光铅垂仪观测操作平台上的接收靶,接收靶刻度与十字控制线比较,得知该点的位移。

结果如下:

垂直度合格率调查表

部位

(高度)

垂直度偏差(H/1000)

点号

1

2

3

4

1

H=▽-0.3~▽4.5

3

2

2

4

2

H=▽-0.3~▽7.5

6

3

4

5

3

H=▽-0.3~▽10.5

11√

5

5

6

4

H=▽-0.3~▽13.5

12

7

6

6

5

H=▽-0.3~▽16.5

12

7

5

7

注:

带√的数值为超出偏差的数值

制表人:

日期:

2012.7.28

结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垂直度合格率为95%,与公司要求的100%合格率的目标存在一定距离,需要进一步提高施工组织管理及技术水平,以提高垂直度的合格率。

5.确定课题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5.1课题目标

要做好过程控制,保证滑模过程井塔垂直度不超出允许范围,即垂直度合格率由活动前的95%提高到100%,见下图:

垂直度合格率

 

QC活动前活动后目标值

制表人:

日期:

2012年7月28日

5.2目标可行性分析

(1)有利因素:

1)公司重视,在各方面给予支持;

2)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技术上可行:

该工程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保障措施。

通过对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规范的深入学习、讨论总结,施工人员已经掌握了该项技术;

3)小组成员文化素质较高,经验丰富,解决问题能力强;

4)业主、监理对工程质量十分重视,各方面施工配合较好。

(2)不利因素:

1)工程体量大、工期紧、任务重,有许多不可预见因素影响施工;

2)影响滑模施工垂直度偏差的因素多,并且有时多个因素并存,控制难度大;

3)垂直度控制均在高空进行,并需白昼连续作业,客观环境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结论:

我们小组成员对垂直度合格率的提高充满信心,通过分析,一致认为:

发挥我们QC小组的优势,加强内部管理,严格督促执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大家齐心协力,QC小组的质量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6.原因分析

通过现状调查及现场观测,小组于2012年7月29日召开小组会议,群策群力,对垂直度不合格的点位展开充分讨论,找出了影响垂直度合格率的问题,并绘制了因果分析树图。

 

7.要因确认

通过分析树图,小组成员经过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逐一论证,确认要因。

详见下表:

要因验证确认表

序号

末端因素

现场验证

确认

1

技术培训少,底不到位

通过对操作工人进行调查,班组长交底及时,班组长交底不到位不是主要原因。

非要因

2

管理人员责任

不明确,检查次数少

现场已对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发现了许多责任区责任不明,无人监督;白班检查操作平台水平度、垂直度检查次数少,夜班无人检查。

是主要原因

要因

3

钢管支承杆质量不合格

查验钢管质量合格证及复试报告,有质量合格证且均合格,不是主要原因。

非要因

4

油压千斤顶质量不合格

查验油压千斤顶质量合格证,有合格证且合格,不是主要原因。

非要因

5

用于观测的仪器不合格

有合格的仪器校验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不是主要原因。

非要因

6

砼浇筑、振捣方法不规范,单一的在一侧浇筑或振捣

对四个班次的混凝土振捣进行查验,混凝土振捣均匀、规范,不是主要原因。

对三个班次的混凝土浇筑方法进行查验,混凝土浇筑的方法规范,不是主要原因。

非要因

7

预防措施不到位

对2个班次的操作平台进行查验,安装的限位卡没有使用,是主要原因。

要因

8

纠偏措施单一

当发生一些偏差时,采用单一的纠偏方法,效果不明显时,没有采取其他有效的方法,是主要原因。

要因

9

卸料平台荷重不均匀

对三个班次的卸料平台荷载分布情况进行查验,上部对放的钢筋、钢管等主要材料分布均匀,不是主要原因。

非要因

8.制定对策

针对上述要因,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制定如下对策:

要因对策表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责任人

计划完成时间

1

管理

人员

责任

不明确,

检查

次数

完善人员分工及责任范围;建立完善的监督和检查制度

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检查到位

①细划责任范围,分区到人;增加检查次数,安排夜班检查人员;②成立检查小组。

会议室

2012.8.2

2

预防措施不到位

制定方案

及时调整其升差,消除倾斜

勤检查,勤调整。

会议室

2012.8.2

3

纠偏措施单一

制定专项方案

无纠偏效果

采用外力纠偏

会议室

2012.8.2

制表人:

王博制表日期2012年7月29日

9.组织实施

9.1实施1:

管理人员责任不明确,检查次数少的现状。

副组长对罕王项目部工程管理人员分工及责任范围的内容重新作了调整,安排夜班检查人员。

措施1:

明确各管理人员的检查任务,并制定检查明细表。

措施2:

在操作平台上,每滑升50~60cm作一次水平测量,并将水平标高用红油漆标于各支承杆上;采用吊线锤观测应每提升一个浇灌层(300mm)观测记录一次,采用激光铅直仪观测应每班进行三次,并将观测数据及时传递到平台上,以供操作人员采取纠编纠措施;安排夜班检查人员。

9.2实施2:

预防措施不到位的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措施。

措施:

在操作平台上,每滑升50~60cm作一次水平测量并将水平标高用红油漆标于各支承杆上,调整各千斤顶和限位卡,以控制平台均衡提升,纠正倾斜,或用水箱胶管对每个千斤顶的的水平进行检查,即时调整其升差。

9.3实施3:

纠偏措施单一,原来只采用平台倾斜法进行纠偏,效果不理想,经研究讨论,增加制定了采用外力纠偏的方案。

当建筑物出现较大的倾斜偏差,采用简单的平台倾斜方法难以奏效时,就需要采用外力法强制性进行纠偏,该方法的原理是:

沿倾斜的反方向施加外力,使平台在滑升过程中,逐渐向回位移,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具体方法:

在筒体外壁均匀间隔提升架埋设预埋件,或根据需要设置。

待预埋件滑出模板后,用倒链一端连接在模板下围圈上,另一端连接在预埋件上(如下图1)。

图1外力纠偏示意图

千斤顶顶升时,应一个一个的行程顶升,液压柜操作人员与倒链操作人员应配合密切,通过倒链逐渐加力,防止拉力过大拉断钢丝绳,(当拉杆拉断时,回弹震动力将造成混凝土较大的损伤。

当拉力过大时,容易造成预埋件脱落)。

斜拉钢丝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越小,对千斤顶的负荷就越小,所以钢丝绳或拉杆应尽量长些,水平夹角应尽量小些。

外力的作用点应均匀对称布置,使平台的回扭力切向均匀,防止对纠正中心偏移产生不利影响。

10.效果检查

本工程滑模混凝土垂直度控制任务在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显成效。

对照活动目标,截至2012年9月23日,小组对已经滑模完毕的井塔进行了效果检查统计。

检查结果如下表:

垂直度合格率调查表

部位

(高度)

垂直度偏差(H/1000,且≤30mm)

点号

1

2

3

4

1

H=▽-0.3~▽24

11

10

8

10

2

H=▽-0.3~▽27

14

12

9

11

3

H=▽-0.3~▽33.6

14

12

10

12

4

H=▽-0.3~▽39

17

14

12

13

5

H=▽-0.3~▽42

16

13

14

13

6

H=▽-0.3~▽48

18

16

16

17

7

H=▽-0.3~▽51

21

19

18

19

8

H=▽-0.3~▽57

21

20

18

20

9

H=▽-0.3~▽63

26

22

20

22

10

H=▽-0.3~▽69

25

23

22

21

11

H=▽-0.3~▽76.7

26

24

25

22

制表人:

王博制表日期2012年9月24日

结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活动后垂直度偏差合格率提高到100%,此次活动效果显著,达到了小组预期的目标。

11.总结

11.1活动效益

本次QC小组活动在井塔滑模垂直度控制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攻克了滑模垂直度不易控制的难关,完善了施工方案,为我们以后的施工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本工程的施工外观质量得到了前来参观的领导、同仁的一致认可。

11.2小组成员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通过质量攻关,使我们QC小组成员得到了一次全面的锻炼,在质量意识、业务水平、解决问题的信心、个人能力、团队精神、QC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