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下三2数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900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下三2数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下三2数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下三2数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下三2数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下三2数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下三2数教学计划.docx

《学下三2数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下三2数教学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下三2数教学计划.docx

学下三2数教学计划

201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学科

数学

年级班级

(2)

执教老师

杨晓芳

职称

小高

教龄

22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2)班有学生32人。

上学期期末考试优良率100%,及格率100%,平均分92.3分,标准差3.67。

经过了二年多的数学学习后,班级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个别学生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尤其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所以本学期针对班级特点,数学课不但要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全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基本内容:

(1)数与运算

①小复习(课本第2页)

②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课本第3页)

③用两位数乘除(课本第8~37页)

④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课本第38~46页)

⑤计算器(课本第50页)

⑥使用计算器计算(课本第42~50页)

⑦乘与除(课本第66~68页)

⑧分数(课本第69页)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课本第59~64页)

2、拓展内容:

(1)组合图形面积(课本第6~7页)

(2)从算筹到计算器(课本第52页)

(3)数学广场——谁围出的面积最大(课本第73页)

(4)数学广场——搭配(课本第74页)

(5)数学广场——数苹果(课本第76页)

(6)数学广场——放苹果(课本第77页)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位数乘除两、三位数以及两步四则混和运算式题的计算。

2、知道在带小括号的算式中,小括号内的运算优先。

3、能用数方格的方法估测出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并从中初步体会“四舍五入”的思想方法。

4、认识面积单位dm²,建立1dm²的直观表象。

5、知道dm²与它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理解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提高计算的正确性,逐步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2、经历使用透明厘米方格纸对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进行估测的过程,初步掌握面积的估测方法,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从多种角度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逐步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的过程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第二章用两位数乘除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速度的概念,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2、结合实例学习笔算乘、除法,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为主的乘法,两位数除三、四位数为主的除法。

3、初步掌握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乘、除法。

4、初步会用估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从实际中归纳乘除法的关系,并能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2、进一步积累对乘除法的感性认识;通过尝试,探究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运用乘除法表示生活情景中的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乘除法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感知乘除法是有用的。

2、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通过估算、验算等方法,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第三章统计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说出统计的内容和数量,会比较数量的多少。

2、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不同表现形式。

3、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也与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4、知道在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大小时,必须考虑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大小,以使统计图能够完整地表示统计数据。

5、通过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提高识读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画条形统计图,经历使用条形统计图呈现统计数据的过程。

2、通过画条形统计图,初步确定统计图的1刻度表示数量的大小,把握统计图的整体情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统计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有探究的欲望。

第四章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实物、图形,直观地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2、初步认识分数单位。

3、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能正确读写分数。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蛋糕”、“分纸带”、“分糖果”的等分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认识分数单位。

2、通过对“几个几分之一”的累积来认识“几分之几”,进一步认识分数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实际的需要,进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第五章计算器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和简单历史。

2、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运算。

3、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丰富学生的数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使用计算器,逐步养成估算的意识。

2、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积累数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欲望。

2、通过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计算,感受到计算器的便捷。

3、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感知数学的有趣,感受数学的美。

第六章几何小实践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积累有关周长的经验。

2、能通过测量图形各边的长度求多边形的周长。

3、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5、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活动,积累“周长“的经验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及类比,从而探索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有探究的欲望。

第七章整理与提高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为主的乘法,两位数除三、四位数为主的除法。

2、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两步式题。

3、借助实物、图形,进一步认识分数。

4、结合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初步掌握分析方法,会用乘除法知识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5、能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和一条边长来求长方形的周长;能通过正方形的周长来求面积。

6、经历用火柴围正方形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周长相等时,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7、能借助画图等方法找出简单事物的可能情况的个数。

8、经历数苹果、数正三角形的过程,初步学会一组一组地数计数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估算对运算结果进行比较判断,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探究“长方形周长相等时,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初步养成分析归纳的能力。

3、通过尝试、探究等活动对题目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进一步发展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以及数学美。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3、通过对“格子算法”的介绍,感受数学文化。

三、本册教材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

1、结合实例学习笔算乘、除法,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为主的乘法,两位数除三、四位数为主的除法;初步掌握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乘除法。

2、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初步掌握分析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口述数量关系,会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理解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解决有关周长的实际问题。

探索周长(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何时面积(周长)最大(小)。

4、运用适当的分割、拼补等方法弄清图形的组合关系,并寻找必要的条件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分数单位。

2、初步学会运用估测的方法估计面积的大小。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验算、统计,尝试使用计算器探究计算规律。

4、通过游戏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渗透排列的感性认识。

教学关键:

1、学生在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计算、验算的好习惯。

2、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本册教材的知识基础:

1、学生学会了千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

2、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除两三位数的计算。

3、学生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分类;会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4、学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两步计算的文字题与应用题,会进行简单色条形统计图的运用。

五、本册教材的作用地位:

1、乘与除部分包括“小复习”、“用两位数乘”、“用两位数除”、“运动会上的小统计”等内容。

“用两位数乘”的主要内容有:

整十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整十数乘两位数是两位数乘两、三位数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为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两位数乘两、三位数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教材在安排乘法计算的同时,还提倡学生在乘法计算前先对乘出的积进行估计,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良好的计算习惯。

2、“用两位数除”的关键是试商,因此教材分三个层次编排:

整十数除两、三位数,两位数除两、三位数,两位数除多位数。

通过生动的情景及具体操作活动,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试商方法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

3、“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分蛋糕”、“分纸带”、“分糖果”…等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认识分数单位;由“几分之一”的累积来认识“几分之几”,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

在分数教学的初期,可以利用分数的意义以及关于“分的人越多,每个人分到的就越少”的生活常识,来认识分数单位,同时加深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4、“计算器”及“使用计算器计算”主要是通过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这一现代化计算工具的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并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丰富学生的数感。

5、“树叶的面积”安排的是估测不规则图形(由曲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亲身经历估测活动的过程,拓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在学到估测的方法的同时,分享用估测解决问题的快乐。

6、“面积单位”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充分地感知,从而认识面积单位dm2,建立1dm2的直观表象。

7、在“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中,通过呈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一般含义,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

在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时,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展现多种计算方法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不同方法的适应性,逐步实现方法的优化。

8、“周长与面积”综合运用了周长与面积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的小统计能结合具体情景对事物进行统计并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尝试、判断,根据数据的大小正确、科学地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

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2、加强常规训练,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创设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7、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激励他们扩充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兴趣与欲望,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8、合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利用中午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让他们“吃得了”。

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9、做好家校结合工作,进行家庭访问等。

特别是一些学困生的家长,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和家长一起研讨如何正确教育子女等,家校连手,促进学生的进步。

课题研究

科研课题:

在自主探究-同伴合作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研究目标:

理论层面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同伴合作的学习方式,全力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2、促进教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发展中的全面关注,加强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调控和指导。

3、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型,转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实践层面的研究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同伴合作-发展思维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研究,归纳梳理学科中教学内容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2、通过自主探究-同伴合作-发展思维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研究,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探索一条适合于我校学生思维发展及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

3、在实践研究中,力求经过一定的积累、探索,形成有效的开展数学学习活动的方法、经验,构建初步的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理论。

通过高参与任务课堂评价标准,研究促进学生的学习效能,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率高起来。

研究内容:

1、分析我校学生实践能力低下的原因,为在学科教学中研究活动式教学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寻找突破口。

2、探索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行之有效的教学效应,突出研究以下重点内容:

①自主探究-同伴合作学习方式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联系;

②自主探究-同伴合作学习方式的组织形式及活动模式;

③自主探究-同伴合作学习方式的分层次教学;

研究方法和过程设计:

研究方法:

调查法、实验法等等

1.调查研究法

2.实验法

以每个年级的平行班为实验班,采用不同的实践活动方法进行对比实验,描述性地记录好实验情况,定期进行研讨分析,找出最佳的方式方法。

3.资料收集法、资料收集法

搜集相关信息,学习相关理论,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方案,积累实验资料。

 

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4.2~2014.7)

本阶段重点:

分析情况,确定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

设计个案表,学习有关理论。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4.8~2016.7)

本阶段重点:

做好个案记录工作。

第三阶段:

结题阶段(2016.8~2016.12)

本学期实施重点:

整理分析个案,撰写研究报告。

本学期主要完成的教学成果:

研究报告、案例

 

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内容

备注

1

2/27-2/28

小复习1、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

2

3/2—3/6

面积的估测1平方分米1组合图形的面积3

3

3/9—3/13

单元测试1速度、时间、路程3

4

3/16—3/20

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2、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2

5

3/23—3/27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2、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2

6

3/30—4/3

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2、整十数除两三位数2

7

4/6—4/10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4

清明节放假

8

4/13—4/17

两位数除多位数4

9

4/20-—4/24

小练习1、单元测试1、条形统计图2

10

4/27—5/1

期中复习、考试

劳动节放假

11

5/4—5/8

整体与部分1、几分之一3

12

5/11—5/15

几分之一1、几分之几2

13

5/18—5/22

从算筹到计算器1、计算器1、使用计算器计算2

14

5/25—5/29

周长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2

15

6/1—6/5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2、乘与除2

16

6/8—6/12

分数1、解决问题2、机动

17

6/15—6/19

周长与面积1、数学广场3、

18

6/22—6/26

期终复习

端午节放假

19

6/29—6/30

期终复习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