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规范练 专题四 第14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规范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573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规范练 专题四 第14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规范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规范练 专题四 第14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规范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规范练 专题四 第14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规范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规范练 专题四 第14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规范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规范练 专题四 第14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规范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规范练 专题四 第14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规范练.docx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规范练 专题四 第14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规范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规范练 专题四 第14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规范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规范练 专题四 第14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规范练.docx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规范练专题四第14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规范练

专题四第14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建议时间:

40分钟

1.(2016·海南卷)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

C.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证明其中存在CO

D.将乙烯通入KMnO4酸性溶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解析:

SO2使溴水褪色是证明SO2具有还原性,A错误;铁屑放入稀HNO3中不产生H2,而是产生NO,B错误;澄清石灰水滴入含HCO

的溶液中也会产生白色沉淀,C错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反应,体现了乙烯的还原性,D正确。

答案:

D

2.(2017·天津高考)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aHCO3固体中

的Na2CO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

制备无水AlCl3

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C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

鉴别NaBr和KI溶液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解析:

A.加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了碳酸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直接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AlCl3溶液,铝离子发生水解,最终得到的是Al(OH)3,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方法是:

将粗品水溶,蒸发趁热过滤,滤液冷却结晶即可;D.NaBr和KI都能与氯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单质,再用四氯化碳萃取,四氯化碳层颜色不同,NaBr的为橙红色,KI的为紫红色。

答案:

D

3.(2017·衡水模拟)某同学为探究SO2与Ba2+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形成BaSO3沉淀,设计了如下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A.将SO2通入Ba(OH)2溶液中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

B.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

C.将SO2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Cl2与HCl的混合溶液、Ba(OH)2溶液中,观察到只有Ba(OH)2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D.将SO2通入BaCl2与NH3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

A、D项方案不能说明SO2与Ba2+在非碱性条件下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B项中SO2溶解后会形成酸性溶液,NO

在酸性条件下可将SO

氧化成SO

,得到的沉淀是BaSO4。

答案:

C

4.(2016·全国卷Ⅱ)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解析: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A项错误;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MgCl2水解产生的HCl易挥发,所以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要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B项错误;铜与稀硝酸能反应,应该用稀盐酸,C项错误;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反应剧烈的是水,反应平缓的是乙醇,可以利用此反应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D项正确。

答案:

D

5.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将NO2球

浸泡在冰水

和热水中

实验

目的

探究温度

对平衡

2NO2

N2O4 ΔH<0

的影响

比较HCl、

H2CO3和

H2SiO3的

酸性强弱

除去CO2

气体中混

有的SO2

验证FeCl3

对H2O2

分解反应有

催化作用

解析:

2NO2(g)

N2O4(g) ΔH<0。

将两个NO2平衡球分别放在热水、冰水中,平衡球放在热水中颜色加深,放在冰水中颜色变浅,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说明温度不同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不同,A正确。

在复分解反应中,一般是强酸制取弱酸。

发生反应:

2HCl+Na2CO3===2NaCl+H2O+CO2↑,证明:

酸性HCl>H2CO3;H2O+CO2+Na2SiO3===Na2CO3+H2SiO3↓,证明:

酸性H2CO3>H2SiO3,由于HCl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也会与Na2SiO3发生反应:

2HCl+Na2SiO3===2NaCl+H2SiO3↓,故不能证明酸性:

HCl>H2CO3>H2SiO3,B错误。

CO2、SO2都会与溶液中的Na2CO3反应,因此不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C错误。

要验证FeCl3溶液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应该是其他外界条件相同,只有一个实验加催化剂,另一个对比的实验不加催化剂才可以,不能同时有两个变量,D错误。

答案:

A

6.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Ⅰ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A.实验Ⅰ:

实验室制备氨气

B.实验Ⅱ:

用二氧化碳作喷泉实验

C.实验Ⅲ:

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D.实验Ⅳ:

电解氯化铜溶液得到铜和氯气

解析:

NH4Cl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但是冷却后又化合生成NH4Cl,因此实验Ⅰ得不到NH3,A错误;CO2在遇到NaOH浓溶液后,气体大量反应生成Na2CO3,使得烧瓶中CO2急剧减少从而形成喷泉,因此B正确;为了能够使反应能快速完成,减少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应当增加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混合液的搅拌,因此C错误;该电解装置中Cu做阳极,Cu-2e-===Cu2+,石墨棒做阴极,Cu2++2e-===Cu,最终的效果是在石墨棒上镀上了一层铜,D错误。

答案:

B

7.(2017·浙江联考)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K+、Mg2+、Al3+、Fe2+、Ba2+、NO

、SO

、CO

、I-和Cl-,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溶液滴在pH试纸上,呈红色。

②将少许溶液浓缩后加入铜片和硫酸,有无色气体析出,通入空气则立即变成红棕色

③取少许溶液滴入BaCl2试液,则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实验③中的澄清溶液,滴入AgNO3试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溶液。

⑤另取少许溶液,滴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又有部分白色沉淀溶解。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  )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Fe2+、CO

、I-

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Al3+、SO

、Cl-、NO

、Mg2+

C.不能作出判断的离子只有K+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解析:

无色透明溶液中无Fe2+;①说明溶液呈酸性,可判断无CO

;②可以判断有NO

;结合①②,酸性溶液中NO

有强氧化性,可判断无还原性较强的I-;③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应该有SO

,进而推断溶液中无Ba2+;③中滴入BaCl2试液,引入了Cl-,则④中检验出的Cl-不一定是原溶液中的;⑤沉淀部分溶解,可确定有Al3+、Mg2+,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有Mg2+、Al3+、NO

、SO

,可能有K+、Cl-,一定无Fe2+、Ba2+、CO

、I-。

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

8.纳米级Fe粉是新型材料,具有超强磁性、高效催化性。

某化学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纳米级铁粉。

其实验设计如图(加热、支持装置省略):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再对C装置加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一段时间后D中固体变蓝,E中溶液变浑浊,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中若观察到B装置中气泡产生过快,则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B中产生气泡太慢,再滴加硫酸,反应速率略有增大但不明显;若向硫酸中加少量硫酸铜,再滴入硫酸与Zn反应,反应速率明显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碳酸亚铁中含有铁元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仪器a的构造可知a为蒸馏烧瓶;装置A为氢气的发生装置,用氢气还原装置C中的碳酸亚铁,氢气必须干燥,故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氢气中的水蒸气(或干燥氢气)。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再对C装置加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排除体系内的空气,防止H2与空气混合后加热发生爆炸;反应一段时间后D中固体变蓝,E中溶液变浑浊,则C中氢气和碳酸亚铁反应生成铁、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O3+H2

Fe+CO2+H2O。

(3)反应中若观察到B装置中气泡产生过快,则应调节氢气的生成速率,进行的操作是调节A中分液漏斗活塞,减小硫酸滴加速度。

(4)若向硫酸中加少量硫酸铜,再滴入硫酸与Zn反应,反应速率明显增大,原因是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铜与锌形成原电池(锌为负极),增大了反应速率。

(5)检验碳酸亚铁中含有铁元素,实验方法是取少量FeCO3加适量盐酸完全溶解,再加入少量K3[Fe(CN)3]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碳酸亚铁中含有铁元素(溶解后加入氧化剂,检验Fe3+也可)。

答案:

(1)蒸馏烧瓶 吸收氢气中的水蒸气(或干燥氢气)

(2)排除体系内的空气,防止H2与空气混合后加热发生爆炸 FeCO3+H2

Fe+CO2+H2O

(3)调节A中分液漏斗活塞,减小硫酸滴加速度

(4)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铜与锌形成原电池(锌为负极),增大了反应速率

(5)取少量FeCO3加适量盐酸完全溶解,再加入少量K3[Fe(CN)3]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碳酸亚铁中含有铁元素(溶解后加入氧化剂,检验Fe3+也可)

9.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无水氯化铝(反应温度为450~500℃)。

资料显示:

氯化铝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在178℃升华,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发生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检验装置A部分的气密性,如图所示,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

试判断:

A部分装置是否漏气?

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e的名称是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甲:

g接装置Ⅰ;方案乙:

g接装置Ⅱ。

但是甲、乙两个方案中虚线内装置均有不足之处,请你评价后填写下表。

方案

不足之处

(4)在上述(3)的评价基础上,请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