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878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速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化学反应速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化学反应速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化学反应速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化学反应速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速率.docx

《化学反应速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速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反应速率.docx

化学反应速率

2004年——2008年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高考试题

一、选择题

1.(2005年广东)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

2v正(NH3)=3v正(H2O)

2.(2004年广东卷)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2(g)

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

3.(2004年广东卷)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

2SO2,达到平衡时,n(SO2):

n(O2):

n(SO3)=2:

3:

4。

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A、0.4molB、0.6molC、0.8molD、1.2mol

4.(2004年北京卷)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

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

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

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

,则平衡时H2的浓度(

)是

A.0.16B.0.08C.0.04D.0.02

5.(2004年全国)反应2SO2+O22SO2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0.1sB.2.5sC.5sD.10s

6.(2004年全国)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A.20%B.40%C.60%D.80%

7.(2004年天津)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和1mol

,发生下列反应:

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

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

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

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

8.(2005年北京春)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气)+2Y(气)产

2Z(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

2:

2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2nmolY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2005年广东)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

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

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

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A.纯Ni(s)和Ni(CO)4(g)B.纯Ni(s)和CO(g)

C.不纯Ni(s)和CO(g)D.不纯Ni(s)和Ni(CO)4(g)

10.(2005年江苏)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A.2molCB.2molA、1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

C.1molB和1molCD.2molA、3molB和3molC

11.(2005年天津卷)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NO(g)+CO(g)=1/2N2(g)+CO2(g);Δ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12.(2005全国)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3.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气)+nB(固)pC(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D.n必定大于p

14.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15.(2006年广东卷)室温时,将xmLpH=a的稀NaOH溶液与ymL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x=y,且a+b=14,则pH>7

B.若10x=y,且a+b=13,则pH=7

C.若ax=by,且a+b=13,则pH=7

D.若x=10y,且a+b=14,则pH>7

16.(2006全国)年反应2A(g)+B(g)

2C(g);△H>0。

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A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D高温、低压

17.(2006年四川卷)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O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

Z(g)

18.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

Z(g)+W(s):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9.(2006年重庆)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20.(2007四川卷)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B.45mLC.30mLD.15mL在式^.B.

21.(2007四川卷)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O(g),发生反应:

CO+H2O(g)CO2+H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

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

A.0.5molCO+2molH2O(g)+1molCO2+1molH2

B.1molCO+1molH2O(g)+1molCO2+1molH2.

C.0.5molCO+1.5molH2O(g)+0.4molCO2+0.4molH2

D.0.5molCO+1.5molH2O(g)+0.5molCO2+0.5molH2

22.(2007年全国II)已知:

C(s)+CO2(g)

2CO(g) △H>0。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23、(2007福建卷)下图是在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不符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以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和平衡态II时浓度不相等。

24.(2007北京卷)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

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25.(2007年江苏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s)+2B(g)

2C(g)+D(g);△H<0。

现将1molA和2mol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C和2mol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molA和2mol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人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26、(2008年天津)对平衡CO2(g)   CO2(aq).△H=-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27.(2008年四川)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H2(g)+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T2,ΔH>0B.T1>T2,ΔH<0

C.T1<T2,ΔH>0D.T1<T2,ΔH<0

28.(2008年全国Ⅱ)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的量

CO2

H2

CO

H2O

amol

amol

0mol

0mol

2amol

amol

0mol

0mol

0mol

0mol

amol

amol

amol

0mol

amol

a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

29、(2008年广东卷)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

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

a与b的关系是

A.a>bB.a=bC.a<bD.无法确定

30.(2008年广东卷理科基础)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通入大量O2       B.增大窗口容积

C.移去部分SO3       D.降低体系温度

31.(2008年海南)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

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2Y

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

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33%B、40%C、50%D、65%

32.(2008年山东)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33.(2008年宁夏)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B.16C.20D.25

34、(2008年北京卷)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

Si(s)+4HCl(g);△H=+QkJ/mol(Q>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C.反应至4min时,若HCl浓度为0.12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

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35.(08海南卷)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

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2Y

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

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33%B.40%C.50%D.65%

36.(08全国Ⅱ卷)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

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2

H2

CO

H2O

amol

amol

0mol

0mol

2amol

amol

0mol

0mol

0mol

0mol

amol

amol

amol

0mol

amol

a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

37.(08广东卷)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通入大量O2B.增大窗口容积

C.移去部分SO3       D.降低体系温度

38.(08天津卷)对平衡CO2(g)

CO2(aq);△H=-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

39.(08北京卷)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Si(s)+4HCl(g);△H=+QkJ·mol-1(Q>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的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C.反应至4min时,若HCl的浓度为0.12mol·L-1,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1的NaOH恰好反应

40.(08四川卷)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如下的反应:

H2(G+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彧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象的正确的判断是()

A.T1>T2,△H>0B.T1>T2,△H<0

C.T1<T2,△H>0D.T1<T2,△H<0

41.(08上海卷)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A.4-3-2-1B.1-2-3-4C.3-4-2-1D.1-2-4-3

42.(08全国Ⅰ卷)已知:

4NH3(g)+5O2(g)=4NO(g)+6H2(g).△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43.(08广东卷)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

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

a与b的关系是()

A.a>bB.a=bC.a<bD.无法确定

44.(08广东卷)碘钨灯比白炽灯使用寿命长。

灯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使用过程中沉积在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反应:

W(s)+I2(g)

WI2ΔH<0(温度T1<T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管工作时,扩散到灯丝附近高温区的WI2(g)会分解出W1W重新沉积到灯丝上

B.灯丝附近温度越高,WI2(g)的转化率越低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D.利用该反应原理可以提纯钨

45.(08宁夏卷)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

NH3(g)+HI(g);②2HI(g)

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B.16C.20D.25

46.(08山东卷)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二、填空题

1.(2004年全国)恒温下,将amolN2与bmol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

应:

N2(g)+3H2(g)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13mol,nt(NH3)=6mol,计算a的值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2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

计算平移时NH3的物质的量。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4)原混合气体中,a∶b=。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

(N2)∶

(H2)=。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2.(2006年上海卷)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

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

CO2(g)+H2(g)+Q(Q>0)

CO和H2O浓度变化如右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mol/(L·min)

(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右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C1数值________0.08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问,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D增加氢气浓度

3.(11分)(2007山东卷) 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工业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

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成SO3:

2SO2(g)+O2(g)       2SO3(g)

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

(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2.0molSO2和1.0mol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

体系总压强为0.10MPa。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           。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

K(A)    K(B)(填“>”、“<”或“=”)。

(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160kJ·mol-1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     kJ。

(3)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3<x<4,M=Mn、Co、Zn或Ni)由铁酸盐(MFe2O4)经高温还原而得,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

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MFe2Ox分解SO2的化学方程式                 (不必配平)。

4.(2008年上海)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

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

0.008

0.007

0.007

0.007

⑴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已知:

,则改反应是热反应。

⑵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⑷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