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851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研《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研《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研《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研《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docx

《考研《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docx

考研《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一docx

2021年考研《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货币的需求动机

骆明和小欣是一对感情不错的情侣,今年同时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骆明进了某国家机关,待遇很是不错,每个月可以拿1500元左右工资,可惜,遇到住房政策的改革,不能分到房子了,这是美中不足。

而小欣进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做对外贸易工作,它的工资和奖金加在一起,每个月大概有4000元。

看来这对情侣的前途一片光明。

不过前几天,他们为了将来存钱的问题着实大吵了一架。

骆明以为现在他们刚刚大学毕业,虽然单位都不错,工资也不低,但将来用钱的地方还很多,所以要从毕业开始,除了留下平常必需的花费以及预防发生意外事件的钱外,剩下的钱要定期存入银行,不能动用,这样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又没有损失的风险。

而小欣大概是受在外企的工作环境的影响,她以为,上学苦了这么多年,一直过着很节俭的日子,现在终于自己挣钱了,考虑那么多将来干什么,更何况银行利率那么低。

她说发下工资以后,先要买几件名贵服装,再美美地吃上几顿,然后她还想留下一部分钱用来炒股票,等着股市形势一好,立即进入。

大学时看着别人炒股票她一直很羡慕,这次自己也要试试。

但骆明却认为中国股市行情太不稳定,运行不规范,所以最好不进入股市,如果一定要做,那也只能投入很少的钱。

问题:

1、根据上面两个人的争论,说明有哪些货币需求动机。

2、分析上述三种动机导致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并给出货币

的总需求函数。

答案要点:

1、人们的货币需求主要是出于以下三种不同的动机:

(1)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

(2)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

⑶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把握有利的生息资产而在手边留有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

2、

(1)交易性货币需求决定于收入水平以及惯例和商业制度,而管理和商业制度在短期内一般可假定为固定不变,所以,一般来说这一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

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交易性货币需求越大。

(2)个人对货币的预防需求主要取决于他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但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3)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市场利息率,这一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化。

美国1982年衰退中的货币政策

由于低失业率和第二次石油价格的冲击,1979年美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3%,对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美国联邦储备当局决定利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这次通货膨胀。

与以往不同的是,美联储倾向于关注准备金和货币供给的增长,而不是利率,以便能够迅速降低通货膨胀。

通过这次政策,美国的货币供给量大幅度减少,利率上升到自南北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

随着利率的上升,投资及其他利率敏感性支出显著减少。

这次政策确实对抑制通货膨胀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到1982年为止,通货膨胀率已降低到4%。

但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过于严厉,导致了经济的衰退,失业率超过了10%。

问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

2、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

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局限性有哪些?

答案要点:

1、货币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的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的供给进行管理,从而影响经济运行的宏观政策。

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制度来实现的。

2、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

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主要通过调整法定准备率、变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手段来实现。

(1)调整法定准备率。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给。

(2)变更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再变更再贴现率手段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并最终控制货币供给量。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在公开的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的债券等有价证券。

除了上述三大手段之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采取其他手段。

例如,道义劝说、严格或放宽信贷条件、贴现配额等。

3、货币政策对收入的影响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约。

(1)流动偏好陷阱。

当经济处于流动偏好陷阱状态时,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的作用是有限的。

(2)时滞的影响。

与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受到政策时滞的影响。

(3)货币政策手段本身的局限性。

变更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间接控制商业银行准备金的重要手段,但这种手段的效果受到商业银行行为的制约。

重复建设:

调整结构的障碍

案例提示:

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在纺织业、汽车业等表现尤为严重。

重复建设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制约着经济效益的提高。

重复建设本质上是一种非正常竞争的结果,双向弱调节是酿成重复建设的根本原因。

一、近年来重复建设的主要特征

1.重复建设浪潮所波及的部门和行业比较普遍。

企业个数增长率

超过22.8%(1985年较1980年全国工业企业个数增长率的平均值)的

11个部门和24个行业,几乎都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

2.加入重复建设浪潮的产品品种多、范围广。

涉及到的产品不仅有人们较熟悉的耐用消费品,而且有机电产品、基本化工原料等等。

3.重复建设在地区之间出现的时间相近、频率相近,而且往往以地区为中心,各地区结构趋同化越来越严重。

例如,80年代,各省、市、自治区竞相发展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卷烟等行业,绝大部分企业达不到经济规模的起点。

这一浪潮尚未完全平息,竞相发展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电子琴等耐用消费品的新浪潮又平地而起。

近几年出现的棉纺热、轿车零配件热,也都是全国范围的。

重复建设往往以地区(省、市、区)为中心,向本地区辐射。

辐射所达到的区域行政级别与项目的投资额大小成正比,越往下项目所需的投资额越小,如小酒厂、小炼铁厂、小化工厂、小烟厂在县级遍地开花;而化工类的中型厂、机械加工厂等则在中等城市、地区专署这一级铺摊子;彩电、冰箱、汽车等在省际之间竞争。

4.重复建设上得快、下得猛,一浪接一浪,持续不断。

二、重复建设的典型案例

(一)纺织业

1.背景材料

1978—1988年我国纺织业中的大头——棉纺织业,经历了1978—1982年的稳步增长时期,1982—1984年的衰落时期和1985年一1988年的再次高速增长时期。

在此期间棉花生产出现了大的波动。

因此从1982年以后,棉纺业的波动以及以后引发出的各种原料大战,都与棉织业发展和棉花生产波动有直接的关系。

2.重复建设情况

1985年以后的棉纺业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军”。

一个

“方面军”是乡、镇、村办的纺织企业。

如1985年乡镇村办纺织企业产值比1980年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385.6%,而同期全国纺织企业仅增长51.1%,其中大中型纺织企业增长29%。

另据统计,乡镇村办棉纺织企业个数1984年相当于纺织系统的175.32%,到1985年就上升到192.62%,实现工业总产值1984年占纺织系统的6.5%,到1985年上升到9.91%。

乡镇村办纺织企业占全国纺织工业比重已由1980年的3.5%提高到1985年的19.54%,增长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乡镇村办纺织企业多是远远低于合理经济规模的小厂,因此,使全国纺织行业的企业平均规模降低。

乡镇村办纺织企业的过快发展使我国纺织工业原料供给出现了畸形结构。

第二个“方面军”是各省(市、区)政府建立的各种纺织厂。

1985年以后各地计划外小纱厂蜂拥而上,江苏、山东、河北上的最快,不生产棉花的广东省也迅速发展起一批小纱厂。

加工能力的迅速扩大,使纺织业的原材料供需缺口达到20%左右。

1989年全国纺纱能力已达到3150纺纱锭,全部开工可加工棉花近亿担,而1989年全国产棉才8000万担。

除棉花外还有兰麻、蚕茧、黄麻、羊毛等。

于是争夺原材料的大战就不可避免了。

结果占全国纺织业总产值44.1%,实现利税54.5%的大中型纺织企业(1985年统计企业个数只占3.7%),吃不饱,影响了效益的发挥。

据统计,京津沪三大纺织基地在1989年棉花年度的头一个月里,仅得到应供应棉花的55%左右,黑龙江、吉林、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四川及沈阳、哈尔滨、重庆等17个省和计划单列市棉花实际进货不到计划的40%-各地政府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对国家计划调拨的棉花层层封锁、克扣。

3.后果。

纺织业的重复建设对其行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首先,造成了全国范围的加工能力过剩。

据分析约有25%的加工能力过剩。

其次,使产业组织结构恶化,规模效益丧失。

再次,导致原料大战。

(二)铝加工业

1.基本状况

改革以来,我国铝加工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与1978年相比,铝材年产量翻了两番多,大大超过了同期全国工业的增长速度。

这对于迅速改变传统体制下我国铝加工力量薄弱的状况,满足日益扩大的铝材社会需求,保证和促进相关行业发展,减少进口等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盲目性。

据分析,我国铝材生产耗铝量—般占总耗铝量的70%,若以此为标准,1986年我国国内生产原铝量为54万吨。

可供铝材生产用铝量40万吨,而该年度我国铝加工行业生产能力为85万吨,加上20万吨的铝电线电缆,共100多万吨,大大超过了实际原铝生产量。

1985年我国铝加工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约为72%,而1986年下降为59.24%o

目前,铝业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一方面,近年来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积累效应将使目前已经超过原料生产供应能力的加工能力更加扩大(据统计,1986年铝加工行业在建设生产能力为37.82万吨,加上原有生产能力,行业总生产能力将为122.83万吨,约是现有原铝供应能力的3倍),原材料短缺矛盾将更加尖锐:

另一方面,原已形成的铝材需求市场将可能会缩小,企业之间为争夺产品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正是近几年铝业发展中出现了全国各地不分条件、不顾合理经济规模的重复建设浪潮。

2.铝行业重复建设的特点

(1)扩张速度快,此起彼伏。

铝行业可分为铝材、铝盘条和铝基钢带三大类,其中铝材又可分为板、带、排、箔、型、管、粉、线、棒、锻件等10种。

从1980年以来,我国铝加工业在三次相继出现的型材、板材、箔材投资高潮带动下,进入了一个生产规模急剧扩大的发展时期。

(2)生产集中度低,几乎全部达不到合理经济规模。

(3)企业“全能化”、“大而全”、“小而全”是目前我国铝加工行业组织结构的典型特征。

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外铝型材加工模具是由专业化的模具厂制造,而我国铝加工企业大部分有自己的模具分厂(车间)。

国外的大型铝工企业年产量为20万一50万吨,我国大型铝加工企业的年产量只有几万吨。

日本铝加工业人均年产量为100—200吨,美国为200—300吨,苏联50年代期间为10吨,而我国最大铝加工企业——东北铝合金加工厂人均产量只有40吨多。

(3)汽车行业

1.重复建设的情况

汽车生产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决定承其发展方向应该是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

而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却反其道而行之,多次出现全能化、小批量的重复建设浪潮。

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每一次都辐射出几十、上百家汽车生产厂家,而且布点分散、重复。

两次发生在改革前的1958年和1971年,第三次发生在1985年前后,据统计,1989年国内的汽车厂和改装厂家已达757家,几乎全国各省包括许多市都有自己的汽车厂,还有一些未注册登记的厂家,仍在以各种名义和方法生产汽车。

2.重复建设的特点

(1)持续高速增长。

从表14—1可看出1982—1988年间除1986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均为高速增长,其中1985年为次高峰点。

表14-1

1980-1989年我国汽车生产量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1990年

(2)投资分散,生产规模远低于合理经济规模。

许多汽车大国都以“三厂集中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水平,三厂集中度即

某国汽车产量最大的三个厂和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

目前发达国家的三厂集中度大都达到了90%以上,而我国1988年三厂集中度仅45%。

近几年在“汽车热”的浪潮中,各地政府都竞相铺摊子,

上项目,新建的几十家生产厂分布在二十几个省(区)、市,并且都远

远低于合理经济规模。

(3)全能厂多、专业化程度低。

1982年以来各地陆续建起的汽车生产厂多数是在修配厂基础上改建的“小而全”企业,一般来说起点低、批量小、成本高、效益差,难以保证最低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以昂贵的代价形成了上不去又下不来的局面。

由于专业化程度低,我国1985年汽车企业外购件占总产值比重仅为39.7%,而国外先进国家平均为60%,相差甚远。

在汽车生产中,近几年轿车生产又异军突起,使“汽车热”进一步升温。

1987年以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已逐渐转向轿车生产,地方军工甚至连冶金企业也在生产小轿车。

国家已确定“三大三小”轿车格局有被各地重复建设打破的危险。

轿车零部件生产正在成为全国再次重复建设的新目标。

到目前为止巳有二千余家零部件企业分属于机械、交通、城建、军工等部门。

由于缺乏统一产品型号的规划与分工,仅生产轿车用的高级玻璃厂家,就有十几个,而且都在分头引进、研制和生产。

在轿车零部件生产现有格局已经相当重复、无力提高轿车零部件国产化率的情况下,全国又有数百家企业在向轿车零部件进军。

三、非正常竞争造成的危害

我国近些年投资建设中发生的重复建设问题虽然是在经济改革中向市场迈进、竞争意识增长强的背影下出现的,但却是一种非正常竞争的结果。

非正常竞争包括过度竞争、不规则的竞争、非经济竞争等。

非正常竞争导致的重复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

1.导致产业结构状况恶化。

重复建设的存在在两个方面恶化了产业结构。

一是从投向上看,重复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投向了那些价高利大的长线产品,结果使长线更长,短线更短。

二是从产业组结构变化看,由于重复建设多是搞了一些小于合理经济规模的企业,因此,从整体上看使产业组织状况恶化了。

2.导致地区结构趋向化。

由于重复建设是以地方政府为发动者和组织者,其结果必然是以地区为中心进行铺点建设。

而且,在不合理价格体系和财政包干体制下,各地区的资金投向也是相近的。

以上两个因素必然导致地区结构的趋同化。

3.降低了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平,使中、低技术泛滥。

重复建设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规模小,投资分散,这就很难采用新技术,近年统计资料反映出的设备投资比重下降就是证明。

另夕卜,重复建设中乡镇企业的相当部分购买了大中城市淘汰的旧设备、低技术,使落后技术异地再生,降低了产业结构的整体技术水平。

四、双向弱调节酿成重复建设

(一)浅层次原因分析

浅层次原因可以概括为:

在扭曲的价格体系下,利益机制的逆向调节与行政性分权导致的地区割据结合在一起,产生并推动着全国范围内持续不断、此起彼伏的重复建设浪潮。

重复建设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投资建设中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投资的投向问题,即近年来投资方向严重不合理,投向加工工业多,投向原材料工业少,从而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失衡;二是投资的布点问题,即近年来投资布点以行政区域为中心,多头并进,重复布点,使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全国统一的市场被分割,形成“诸侯经济”。

投资的投向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在扭曲的价格体系下利益机制对资源的逆向调节,而投资的布点不合理、地区结构趋同则与行政性分权导致的地区割据有直接关系。

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重复建设的发生和泛滥。

1.在扭曲的价格体系下利益机制对资源的逆向调节。

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是强化利益机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以增强我国经济的活力,培育商品的经济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思路的理论基础无疑是正确的。

改革中以承认企业、地方政府、个人经济效益为基本前提,实行了放权让利、分灶吃饭等项改革措施,很快形成利益主体。

各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形成经济活跃的原动力。

以收入增量分成为基本的鼓励方式必然使这种利益驱动集中体现在扩大再生产的行为中。

因为,只有超计划创收,才能从中分成,才能获得自身的利益。

另一方面,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单位产品边际利润率降低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利润总量,也不得不加快生产增长速度。

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增加收入很有限,要想获得更多的收入,最简捷的办法是增加投资。

这就是改革以来投资欲望居高不下的微观基础。

但是,以利益驱动来鼓励和调节投资的前提条件是价格体系的基本合理,或者说在经济运转中有一套正常的价格机制来使价格体系保持基本合理。

但是,改革中由于种种原因,价格体系长期不合理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更没有创造出形成合理价格机制的经济机制。

改革之初及以后实行的某些价格改革,虽然一度缓解了主要产品基本比价的不合理状况,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及宏观控制失当,很快使不合理比价得以复归,部分还进一步扩大。

因此,可以说近些年我们的经济仍然是处在扭曲的价格体系下艰难地运行。

但是,与此同时利益机制的作用却在不断强化。

利益机制的增强可以使地方政府、企业在改革中明确地追求局部的利益、自身利益,而且,可以不担破产的风险。

在这种利益一一风险格局下,各利益主体追求利润的倾向和扩大意识就更加强烈,其资金必然大部分投向那些利润高、投资规模不大而回收又快的部分。

消费品生产部门(有其是高档耐用消费品)及某些投资少的加工工业部门最明显地具有这些特点,因此,地方,企业的投资资金大部分进入了加工工业部门(包括消费品生产部门和一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2.行政分权导致的地区割据使投资资金分散、布点重复。

如果仅仅是投资的投向不合理,那么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会使众多的投资逐渐从加工部门转移出来,通过优胜劣汰、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但是,在地区割据存在的条件下,这一过程却不可能实现。

改革的目标是发展商品经济,这就要打破地区、部门封锁,扩大商品交换范围。

改革的推进也确实使我国的商品交换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这一势头很快被地方经济权力的强化所控制。

在政企不分的基础上实行的中央权力的过分下放,使地方和“包干”部门都成了政企合一的实体。

1980年实行的财政“分灶吃饭”体制,促使各地竞相铺摊子,建立自己的独立经济体系。

而且利用行政权力垄断定价过低的原材料,兴办自己的加工工业,使各个地方经济“同构化”,恶化了地区经济结构。

同时,这种体制促使或迫使各地区和各部门采取地区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政策,对别的地区和部门实行封锁,给予自己的企业特殊优惠,支持他们进行不公平竞争。

当企业处于劣势、生存不下去时,又千方百计“输血”、不惜代价保其生存。

(二)深层次原因分析

随着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改革措施的实施,原来计划体制所统管的范围大幅度缩小,中央政府管理方式的转换又没能很好地实现,这样,中央政府对整个经济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大大减弱。

与此同时,改革所努力推动的市场发育却进展迟缓,很不平衡,市场组织还十分不健全,市场运行的规则还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以市场协调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作为一个系统还远没有形成。

这是近些年我国经济生活发生混乱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以行政协调为基本特征的计划体制解体过快,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大大减弱;另一方面,作为替代调控系统的市场机制的作用还十分有限。

双向弱调节使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两个失衡。

一是利益机制与制约机制失衡。

任何社会要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这两个机制必须平衡。

而现实中的我国却普遍地存在利益机制与制约机制的失衡,仅有利益机制的驱动、无制约机制的约束。

因此,就可以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去投资、去搞重复建设,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来规范其行为。

二是竞争机制与风机制的失衡。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参与竞争的经济主体都面临着盈利、亏损、破产的可能性,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利益风险。

因此,竞争机制必须与风险机制平衡,方能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

而我国参与竞争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只有盈利之喜,无破产之虞。

以上两个失衡必然不断地再生着重复建设一类的经济顽症。

战争与经济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震惊世界的“9.11"之后,美英两国对阿富汗发动了军事打击。

战争对经济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

不少人希望美国军火商能得到大量的坦克和飞机订单,通过军事支出的增加,引起总需求的增加,就业情况也会因许多人应征上前线而得到缓解,美国股市乃至经济借此一扫晦气。

专家分析认为,此次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与越战和海湾战争不同。

20世纪60年代末期,联邦政府的巨额国防开支和非国防开支,使本来已很强劲的私营部门总需求进一步增强,并积聚了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这种压力在整个70年代也未能得到充分缓解。

此后一直到80年代末期,大部分经济决策的主要任务就是抑制通货膨胀。

相反,海湾战争却引发了一次经济衰退,这是“沙漠盾牌行动”初期消费者信心急剧下降所导致的结果。

但由于当时军队所需的大部分物资并不是依靠投资在未来实现的,所以并没有产生通货膨胀。

但阿富汗战争同以往迥异。

首先,不太可能像海湾战争那样动用大规模地面部队。

更重要的是,这场对抗隐蔽敌人的战争将主要通过非常规手段进行,与此相关的国防资源大多是军备库存中所没有的,需要新的开支计划,这对经济中的总需求产生积极的影响。

问题:

1、解释一国的总需求主要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军费支出的增加对总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

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要点:

1、一国的总需求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来自政府方面的需求以及国外的需求。

2、军费支出的增加会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发生向右上方的移动。

(1)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以及来自国外需求的变化。

其影响方式是:

①消费支出增加或储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②厂商投资增加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③政府购买增加或税收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④来自国外的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反之,则反向移动。

这些因素主要是以使需求曲线发生移动的方式影响总需求。

(2)总体物价水平也对总需求产生影响,当总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会使总需求减少,反之会使总需求增加,价格水平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我国新闻纸反倾销案

1背景资料

1.1中国新闻纸产业现状

新闻纸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品种。

是纸产品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我国目前新闻纸年需求量约为100万吨。

1995年生产能力为85万吨,产量80万吨,其中国家九家重点新闻纸厂完成72万吨,占90%。

“九五“期间拟安排对现有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新增60万吨能力,同时淘汰现有小纸机生产能力15万一20万吨,以满足2000年国内约130万吨的市场需求。

1四8年产销量将达95万吨以上,比1997年增长6%左右。

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约3800万吨新闻纸,约占纸和纸板总产量的14%。

中国每年生产约80万吨新闻纸,约占全国纸和纸板总产量的3.2%。

但与国外生产企业比较,规模仍偏小,最大的仅为15万吨,而发达国家新闻纸生产规模一般为100万吨。

且国内现有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也比较落后,以纸机车速为例,吉林石崛造纸厂9号机每分钟为700米,已是国内最好水平,而国外先进水平可达1700—18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