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566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二年级美术教案

1、纸片插接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

教学重难点:

1、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2、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

教具学具:

彩色卡纸、扑克牌、剪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

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

(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

粘、剪、卷……)。

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

(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3、师问:

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

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

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四、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制作出来。

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学会了插接制作的方法,掌握了制作要点,但在剪形状时缺乏创新,教师应强调并演示,采用对折的形式同时剪出多个相同的形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组内的同学加强合作意识,相互利用组内成员多余材料,可使插接造型色彩更丰富,不仅增加了相互团结协作的精神更能养成节约纸张的好习惯。

2、点、线、面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游戏中认识点、线、面,了解三者的关系。

2、运用点、线、面三个好朋友,自由表达自己情感中的画面。

3、在合作、探究、参与的学习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生对点线面的认识,并学会用其创作表现。

2、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描写思维模式,用抽象的语言表现画面。

教具学具:

各种能体会出点线面的物体、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出示图画,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

(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2、新授: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

(3)知识点:

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

四、作业评价: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教学反思:

课上我通过出示生活中的点线面情景图,与学生共同找出图中的点线面,这样贴近生活让学生懂得了点线面绘画元素,理解了美术语言,作业评价时让学生找出同学作品中的点线面,如元素不完整需要怎样添加?

(同学建议好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对画面中的三者关系的认识。

3、重叠的形状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2、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

教具学具:

水果两个、几何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

师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2)观察自然现象:

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

小结:

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3)导入课题:

《重叠的形状》

2、发展阶段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3、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

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

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探索阶段)

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四、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五、收拾整理,收拾工具和材料。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重叠的方法不同,画面的效果则不同;通过看师演示剪、摆重叠的图形,目睹了构图的过程,不同的重叠摆放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

4、鲜艳的包装纸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小图案组成的包装纸具有美观效果。

2、尝试用自己喜爱的媒材工具,利用各种小图案进行规律排列,做一张包装纸。

3、用你的包装纸装饰一件小礼物送给你喜爱的亲人或朋友,传达你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能否通过观察发现包装纸图案的组合规律,并极积开动脑筋,设计有规律的组合花纹。

教具学具:

彩纸,白纸,绘画工具,剪刀,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制作了一份礼物如何用包装纸就会使自己的礼物更美观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可移动的包装纸贴在黑板上。

2、游戏,引导学生观察

(1) 老师也同意你们的想法,老师这里有几张包装纸,哪位同学能老师来挑选一下。

(2)学生交流自己的选择及原因。

(引导学生从图案,如几何: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排列:

横,竖等。

颜色等方面去观察。

(3)教师总结:

用自己喜欢的简洁的图形,按不同的横、竖、斜等有规律的进行排列,就可以绘制出一份符合自己的心意的包装纸了。

三、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媒材工具进行创作。

1、这些图案都很有规律,你还喜欢用什么工具来绘制符合你心意的有规律图案的包装纸。

(绘、拼贴、拓印)

2、学生制作。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天,会送一件礼物给自己最爱的亲和朋友,你会为这份真心的礼物绘制怎样一件新衣。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五、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教学反思:

课上多数同学都喜欢选择拓印的方法,进行有规律设计包装纸,现有的拓印模具大大提高了制作速度,不同的模具相互组合会产生多样的图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学生对包装礼物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简单介绍两种包装的样式,学生在包装过程中还是缺乏耐心细致,有待于今后提高。

5、五味瓶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品尝、听音乐、欣赏画面、理解生活体会等方法,理解酸甜苦辣等不同味道的感觉,并用抽象的方法去表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力、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3、教育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热爱生活、品味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并描述酸、甜、苦、辣、咸五味的不同,启发想象用颜色及“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表现五味。

教学难点:

用适合的颜色及点、线、面等绘画语言表现五味。

教具学具:

纸杯子、各种味道的调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引导学生通过“闻”、“尝”的方法来认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

(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的“五味瓶”)

学生活动:

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觉。

如:

吃到的、闻到的、看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的……

2、新授:

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戏的形式把对应“味道”的颜色找出来。

如红-辣、绿-酸、白-咸、黑-苦、黄-甜、褐色-甜、紫-甜、紫-酸

2、出示课题

3、欣赏分析美术作品,理解大师作品中的酸甜苦辣不同味道,并从中体会此类美术作品中酸甜苦辣的表现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

说出“五味瓶”的用途。

5、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

如:

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苦的……再如:

可以画表情;画颜色;做各种各样的瓶子。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把自己一种难忘的生活体会,其中包含的酸甜苦辣不同味道,通过抽象的线条、颜色和形状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了味道的表现,课上将生活中的具有味道的食物运用色彩及点、线、面绘画形式表现出其形和色,表达出五味。

若学生习作画面加上表情衬托会使画面更显生动。

6、得奖了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的设计制作,体验材料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

奖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巧用媒材制作独特的奖杯。

1、奖杯的设计制作方法。

2、奖杯的外形变化和大胆的想象力。

教具学具:

制作奖杯的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播放一段录像)中国奥运健儿得奖的片段情景,提出问题

(1)这是一个什么场景?

(2)奖杯代表了什么?

2、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给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奖杯,并把他奖给未来的自己好不好!

3、学习设计:

现在请大家来想一想,喜欢给自己颁一个什么样的奖杯,想不想自己动手给自己设计一个有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的奖杯呢?

4、分析奖杯的特点:

奖杯一般由主体和基座组成,主体的材料和外形很多,我们来欣赏几种不同的奖杯(看书上的照片和作品)除了外形不同,材料也很多,有金属、石头还有玻璃的。

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巧妙运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漂亮的奖杯呢?

5、示范最简单的奖杯启发阶段:

其实主体可以设计出诸多不同的造型来。

如:

把瓶子进行各种分解、切割成新的形象。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有自己独特创意的奖杯。

教学反思:

本课多数学生采用瓶子和纸盒制作奖杯,瓶口作为杯体、纸盒为杯座。

课上学生不仅能抓住奖杯的结构进行组合,还运用了包装技法进行包装,使奖杯更加完善,在安装杯把时需要老师加以指点,学生之间通过探究和实践学习体验了设计制作奖杯过程的快乐。

7、孔雀翩翩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美丽的孔雀。

2、学习制作简单的立体及半立体构成制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立体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方法。

2、孔雀的装饰及立体孔雀的制作。

教具学具:

剪刀、胶水、彩色卡纸、挂历、糖果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配乐欣赏孔雀的录像图片,说说看孔雀的特点及你最喜欢孔雀的哪一部分。

2、新授:

(1)揭示课题《孔雀翩翩》

师:

小朋友,我们都知道孔雀最美丽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别是开屏以后。

那谁来说说看,它羽毛美丽的原因?

(色彩鲜艳、纹样丰富且有对称美)

(2)探索研究:

看课本中孔雀形象

问题一:

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

问题二:

立体孔雀头部和身体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体孔雀的区别。

问题三:

老师在羽毛纹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