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T团队KPI指标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5652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DT团队KPI指标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PDT团队KPI指标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PDT团队KPI指标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PDT团队KPI指标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PDT团队KPI指标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DT团队KPI指标库.docx

《PDT团队KPI指标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DT团队KPI指标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DT团队KPI指标库.docx

PDT团队KPI指标库

PDT团队KPI指标库

说明书

 

常用词汇/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常用英文词汇/缩略语对应中文

1.BMC:

BasicManufactureCost制造成本

2.Pre-taxIncome(PTI)税前利润率

3.NumberofProblemReports(NPR)网上遗留问题缺陷密度

4.ProblemReportFixResponseTime(FRT)网上问题及时解决率

5.OverdueProblemReportFixResponsiveness(OFR)网上逾期问题解决率

6.TransformationProgressMetrics(TPM)变革进展指标

7.FunctionalExcellence(FE)功能部门业务能力提升项目

8.MetricsCoordinator(MC)指标协调员

9.Kilo-NumberofConnections(KNOC)千连接数

10.SDVSystemDesignVerification系统设计验证

11.SITSystemIntegrationTest系统集成测试

12.SVTSystemVerificationTest系统验证测试

1财务

1.1销售收入

【指标名称】销售收入

【指标定义】当年PDT管理的产品的销售收入

说明:

销售收入是公司对外销售产品的收入,是指为使用户取得设备向用户收取的全部价款。

其中包括设备收入和外配套收入。

【指标用途】KPI考核指标

【测量对象】PDT

【设置目的】反映PDT管理的产品销售规模

【统计部门】财务部

【统计方法】销售收入由R版本对应的产品型号核算获得

【计算公式】

①季度计算公式:

本季度PDT管理的产品的销售收入

②累计计算公式:

本年截止报告期各季度PDT管理的产品的累计销售收入

【计量单位】万元

【统计周期及时间】季度

1.2毛利率

【指标名称】毛利率

【指标定义】当期PDT管理的产品的实际平均毛利率。

此指标应和开发合同书中的约定保持一致。

①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100%

②销售收入是公司对外销售产品的收入,是指为使用户取得设备向用户收取的全部价款。

其中包括设备收入和外配套收入。

③销售成本是公司为销售设备和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包括产品销售成本、服务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成本包括设备的制造成本(BMC:

BasicManufactureCost)、期间成本和外配套成本。

制造成本包括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摊。

期间成本包括发货运费、存货跌价准备、知识产权费、出口不能抵扣的进项税、其他期间成本(关税清关费等)。

外配套成本是指销售中配套件的成本。

服务销售成本包括安装培训保修成本,对外服务成本。

安装培训保修成本包括工程安装、培训、WARRANTY保修成本(WARRANTY具体包括保修期内的维保费用、质量保证金、保修期外未签维保费用)。

对外服务成本包括保修期外已签维保费用、备板备件成本和专项费用。

④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由于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而承担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国内主要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指标用途】数据积累

【测量对象】PDT

【设置目的】反映PDT管理的产品总体设计成本降低的实际效果,衡量产品的盈利能力

【统计部门】财务部

【统计方法】毛利率由R版本对应的产品型号核算得到。

【计算公式】

①季度计算公式:

(本季度PDT管理的产品的销售收入-本季度PDT管理的产品的销售成本-本季度PDT管理的产品的销售税金及附加)÷本季度PDT管理的所有产品的销售收入×100%

②累计计算公式:

(本年截止报告期各季度PDT管理的产品的累计销售收入-本年截止报告期各季度PDT管理的产品的累计销售成本-本年截止报告期各季度PDT管理的产品的销售税金及附加)÷本年截止报告期各季度PDT管理的产品的累计销售收入×100%

【计量单位】%

【统计周期及时间】季度

1.3累计赢利时间

【指标名称】累计赢利时间

【指标定义】PDT从PDCP开始到生命周期内实现首次累计盈亏平衡的时间长度。

【指标用途】KPI考核

【测量对象】PDT

【设置目的】反映PDT管理的产品的投资回收能力,赢利时间越短则投资回收能力越强。

【统计部门】财务部

【统计方法】

累计赢利时间:

财务代表根据分产品分月核算表中“生命周期累计税前利润”项来判断PDT管理的产品合计数据是否达到其生命周期内第一次累计盈亏平衡,确定盈亏平衡点,同时根据历史数据找到该PDT的产品PDCP开始的时间点,以此计算产品实现赢利的时间长度。

注:

考虑到产品达到盈亏平衡点后,仍需继续投入及销售变化等因素,可能又会回到亏损状态,因此上述赢利时间均指首次达到盈亏平衡的时间。

【计算公式】累计盈亏平衡时间:

产品首次实现生命周期内累计盈亏平衡的月份-产品开始有财务核算数据的月份。

每月主要反映两方面的信息:

①截止到本月整个生命周期累计是否赢利;②是否达到首次盈亏平衡点。

注:

如第30个月仍未达到累计盈亏平衡,第37个月达到首次盈亏平衡点,则每月的指标信息的反馈形式为:

第31月,反馈“31个月累计亏损,未到首次盈亏平衡点”

第32月,反馈“32个月累计亏损,未到首次盈亏平衡点”…

第37月,反馈“第37个月达到首次盈亏平衡点”

第38月,反馈“38个月累计赢利,第37个月达到首次盈亏平衡点”…

【计量单位】月

【指标统计时间】从PDT产品的PDCP开始累计

【统计周期】季度

【指标说明】此衡量指标能够促进尽快将合适数量的产品推向市场,来获得独占高价利润和市场份额。

它可以推动开发团队了解与一个产品相关的所有成本,并开始权衡产品延迟对产品利润的影响。

1.4PDT研发费用预算执行偏差率

【子指标名称】PDT研发费用预算执行偏差率

【指标定义】PDT所管理的产品项目的实际核算数据与其预算数据的偏差程度。

此指标应和开发合同书中的约定保持一致。

【指标用途】KPI考核指标

【测量对象】PDT

【设置目的】反映PDT对产品项目研发费用预算的准确性和实际执行的偏差情况

【统计部门】财务部

【统计方法】研发费用预算值通过PDCP的合同书中研发费用预算数据,研发费用实际值为财务部的核算数据。

【计算公式】

①月计算公式:

(PDT所管理的产品项目的当月实际研发费用—PDT所管理的产品项目当月预算的研发费用)÷PDT所管理的产品项目当月预算的研发费用×100%

②累计计算公式:

(PDT所管理的产品项目的本年度累计实际研发费用—PDT所管理的产品项目的本年度累计预算研发费用)÷PDT所管理的产品项目的本年度累计预算研发费用×100%

【计量单位】%

【指标统计时间】PDCP后开始统计

【统计周期】月

1.5目标成本完成率

【指标名称】目标成本完成率

【指标定义】项目在开发后期的实际测算设计成本针对PDCP时确定的目标设计成本的达成情况。

此指标应和开发合同书中的约定保持一致。

【指标用途】KPI考核指标

【测量对象】PDT

【设置目的】反映PDT对项目进行设计成本控制的绩效

【统计部门】财务部

【统计方法】目标制造成本由财务代表根据项目的估计的配置匹配上标准成本或采购价+制造费用计算出单位成本;实际制造成本由财务代表根据项目实际的BOM清单配置匹配上标准成本计算出单位成本。

【计算公式】

项目计算公式:

[1+(1-项目在ADCP点的制造成本实际值÷PDCP确定的制造成本目标值)]×100%

【计量单位】%

【指标统计时间】从PDCP确定制造成本目标值,在ADCP点测算制造成本实际值

【统计周期】在ADCP点后统计一次

2客户

2.1实验局软件缺陷密度

【指标名称】实验局软件缺陷密度

【指标定义】产品在实验局运行过程中软件缺陷数占软件规模的比例

【指标用途】KPI考核

【测量对象】PDT

【设置目的】以实验局作为样本衡量产品软件运行的稳定程度

【统计部门】质量管理部

【统计方法】

在实验局阶段,统计客户外部故障跟踪系统中记录的不重复的缺陷数。

【计算公式】

实验局产品软件缺陷密度=本月实验局发生的不重复软件故障数/软件规模×100%

【计量单位】个/KLOC

【指标统计时间】实验局开局后开始统计

【统计周期】月度、季度、年度

2.2实验局硬件故障率

【指标名称】实验局硬件故障率

【指标定义】产品在实验局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数占台数的比例

【指标用途】KPI考核

【测量对象】PDT

【设置目的】以实验局作为样本衡量产品硬件运行的稳定程度

【统计部门】质量管理部

【统计方法】在实验局阶段,统计产品硬件发生故障的数量。

【计算公式】

实验局产品硬件故障率=本月实验局发生硬件故障的台数/实验局设备台数×100%

【计量单位】次/局·年

【指标统计时间】实验局开局后开始统计

【统计周期】月度、季度、年度

2.3问题缺陷密度

【指标名称】问题缺陷密度

【指标定义】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通过用户发现问题分析得到的新增软件Bug数与软件规模的比率,该数量可表示已交付的产品在其运行生命周期中的质量。

【设置目的】反映产品本身开发设计质量、促进测试部门在产品发布前发现问题,降低漏测率。

【统计部门】公司质量管理部/LMT

【统计方法】

新增Bug数是在产品发布后,通过用户发现的问题分析得到的软件Bug数,不包括由于LMT团队工作产生的Bug数。

【计算公式】已发布的产品软件Bug数总和/产品软件规模总和

【计量单位】个/KLOC

【指标统计时间】验证阶段结束后开始统计

【统计周期】月度、季度、年度

【考核对象】PDT

2.4硬件故障率

【指标名称】硬件故障率

【指标定义】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硬件发生故障的比率,该数量可表示已交付的产品在其运行生命周期中的质量。

【设置目的】反映产品本身质量、促进测试部门在产品发布前发现问题,降低漏测率。

【统计部门】公司质量管理部

【统计方法】

在生命周期阶段,硬件产品发生故障的数量。

【计算公式】硬件故障率=故障的台数/出货台数

【计量单位】次/台·年

【指标统计时间】验证阶段结束后开始统计

【统计周期】月度、季度、年度

【考核对象】PDT

2.5问题及时解决率

【指标名称】问题及时解决率(ProblemReportFixResponseTime)

【指标定义】在定义(及时)的时间内解决各产品问题的平均比率。

统计期内资源部门的问题及时解决率是各产品问题及时解决率的平均值。

软件、硬件分别统计。

【考核对象】LMT

【设置目的】反映资源部门对涉及到产品本身问题解决的响应速度,促使开发部门配合用户服务部门解决产品问题。

【统计部门】质量管理部

【统计方法】

1、Fr1=关键H/S问题的及时解决总数(对应缺陷跟踪系统中的Critical级别)

Fr2=紧急H/S问题的及时解决总数(对应缺陷跟踪系统中的Major级别)

Fr3=一般H/S问题的及时解决总数(对应缺陷跟踪系统中的Normal级别)

Frd1=关键H/S问题需及时解决总数

Frd2=紧急H/S问题需及时解决总数

Frd3=一般H/S问题需及时解决总数

2、FRT1(H/S关键问题报告及时解决率)=(Fr1/Frd1)×100%

FRT2(H/S紧急问题报告及时解决率)=(Fr2/Frd2)×100%

FRT3(H/S一般问题报告及时解决率)=(Fr3/Frd3)×100%

F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