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docx
《至《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至《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至《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
2015年至2016年2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
第1期
2015,创新是你的主题词
文/苏北
我们已经跨入2015年的门槛。
经历了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欣慰着全面播种次第开花,我们有理由投入更大的期待,眺望更多的收获。
我们已经握有治国理政路线图。
如何在实施中啃下硬骨头、趟过深水区?
需要创新的锐气和智慧。
我们正在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如何在转型中转换新思维、凝聚新动力?
需要创新的驱动和引领。
创新,无疑是新的一年最为醒目的主题词。
这创新的主体,是多元的。
政府,企业,个人,都应有其担当。
这创新的指向,也是多维的。
社会体制,发展模式,也包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在更深刻的嬗变之中。
转折点上看变革。
顶层设计,上下联动;于法有据,有序推进;敢破敢立,利益重构。
改革将进入全面深化的关键之年。
这是创新的背景,也是创新的使命。
我们不可轻言,依赖强势的高层推进就足以风生水起,水到渠成。
看一看政府改革,放权让利,中央力推权力清单制度,严令决不能打“小算盘”、搞“小九九”。
只因挤压了某些部门的权力寻租空间,还有长期的行政管制思维习惯作祟,导致一些官员阳奉阴违,在权力清单“瘦身”中玩起“躲猫猫”游戏。
一些“红顶中介”们,“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争相蚕食行政审批改革的收益。
显然,没有部门积极的呼应和主动的求变,改革难免出现效应递减、红利流失的局面。
我们也不得脑热,借助制度的顶层设计就能够按图索骥,衔枚疾进。
回首改革历程,认识和实践中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基层的实践和智慧。
全面深化改革,既需要英明的设计师,也需要更多高超的工艺师、敬业的工程师。
当下一些官员中的畏难情绪、等靠要思想和厌恶创新的心态,亟应高度警惕。
我们更不必奢望,拥有耀眼的元年开局就会见潮平岸阔,顺流直下。
在教育制度改革中,如何推进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实现司法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如何化解其中利益调整的阻力?
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居住证所赋予的享受各项公共服务的权利,如何真正落到实处?
每一步改革都需要在创新中突破。
新常态中看发展。
从要素规模扩张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我们进行着一次历史性的跨越,一场革命性的转型。
这是创新的升级,也是创新的空间。
这创新,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
看产品创新,注重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生态附加值和文化附加值。
看模式创新,加快实现从标准化转向差异化的生产模式,从层级化转向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从制造商转向服务商的赢利模式。
看业态创新,着力推动产业的互联互通,产业的一体融合,产业的共生共荣。
再看价值创新,为民众拓展更多样的选择,为社会增添更绚丽的色彩,为生活沉淀更丰富的意义。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全球产业界又已叩响“工业4.0”的大门。
人类跨越了蒸汽机时代,告别了电气化时代,经历着信息化时代,正开创着智能化新时代。
“持续性创新”活力犹在,“颠覆性创新”业已隐约显现其锐利的锋芒:
推翻既定的价值模式,打破现有的势力平衡,改变传统的竞争格局。
“工业4.0”必将在中国制造的创新中生根开花结果。
创业潮中看创新。
新一轮改革着力于打破垄断,降低门槛,政府壮士断腕,还权企业还权社会,张扬着发展公平和市场自由,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正在涌动之中。
这是创新的景观,也是创新的魅力。
越来越多的“创客”们,正意气风发,追逐着梦想,颠覆着传统的创新理念,创造着全新的商业模式、先锋技术与时尚潮流。
崇尚个性、自由和创造力的年轻人,俨然引领着一种时尚、自信的创新文化,正在将“非主流”“叛逆”这一类标签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他们以炽热的激情和奔腾的活力努力为自己,同时也为社会去创建一种更美好的生活。
一个人人创客的时代,正疾步而来。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为之豪情勃发: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剩下唯一没有被时代抛弃的武器是永远的两创精神,永远创业,永远创新。
”
这是一种可贵的时尚,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我们如何去催生,去呵护?
创新需要撬动的支点,这支点是制度变革。
要构建激励创新的机制,为创新者保障充分的自主权利,让发明者获得应有的利益回报,同时在法治建设中完善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为创新之树“施肥增养”。
新近出台的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制度,就是一种有效的激励。
创新需要广阔的空间,这空间是包容精神。
创新需要自由,创新就有风险。
应有宽松的创新氛围,鼓励解放思想,开放视野,鼓励勇敢探索,包容失败,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创新需要平台,这平台是支持体系。
笔者曾经解读过江苏张家港市的转型文本:
强势崛起的“张家港创造”,离不开一个别具特色的“张家港环境”:
创新型、精细化、高标准的政府服务,多层次、系列化、配套式的服务平台。
“平台集聚高端,高端引领发展”。
正是得力于这些服务平台承载的支持体系,张家港拥有了向着产业高端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创新是中华民族流淌不息的血脉,是现代文明一路引领的动力。
2015年,将赋予它更为鲜活的内涵和更为深厚的意蕴。
第2期
反腐要做好“破”“立”文章
文/辛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坚强意志以及反腐败取得的明显成效,赢得了全社会的支持,更激发了全社会的期待。
在新的一年里,反腐败斗争将如何取得更大胜利,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还要做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明确了下一步反腐倡廉的方向,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概而言之,我们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高歌猛进,一只又一只老虎落马的消息不断增强着社会对反腐败的信心,也不断提升着社会对反腐败的期待。
反腐早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人民群众也积极参与其中;腐败团伙体系不断被打破,腐败链条不断被打烂。
这是好现象,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状态。
但是,反腐败尚未完全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在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党中央做出这一判断,是对反腐败形势客观清醒的判断,也是一种提醒,让我们不要因为已经取得的成果而对反腐败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掉以轻心。
从战略上讲,我们要有反腐败必将取得最终胜利的自信,邪不压正;从战术上、从实际的反腐败工作讲,则一定要认识到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
当下,滋生腐败的土壤并未完全清除,重构良好政治生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所以,今后反腐败在思想上要“破”的不仅是对反腐败的悲观情绪,也包括那种盲目乐观、一劳永逸的心态;要“立”的不仅是信心、决心,更是啃硬骨头的勇气、打持久战的准备和固本培元的策略。
思想上的“破”与“立”,体现在行动上就是“破”要破得有力,“立”要立得科学。
“破”得有力就是继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放松。
在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
“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把反腐利剑举起来,形成强大震慑。
”这“不变”“不减”“不泄”“不松”就是新的一年反腐败“破”的力度。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前段时间所讲的“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在新的一年反腐败必将更加雷霆万钧,成果更加前所未有。
“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是要向全社会表明,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
在反腐败问题上动真格,在群众关注的作风问题上即使事情再小也揪住不放,体现的是一种坚强决心,宣示的是一种鲜明态度。
“破”是“立”的前提,“立”是“破”的保障。
如何把已经取得的反腐败成果保持下去,如何让雷霆万钧从坚持变为常态,如何让反腐败从治标走向治本,就需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治党是基础;深入持久反腐败,制度反腐是根本。
当然,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渐进中完善,丰富中成熟。
在建章立制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五次全会上着重聚焦党内监督制度、选人用人管人制度、体制机制改革和国有企业监管制度这四个方面。
这些制度都是围绕“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这一指向,突出重点、针对时弊提出的,是促使从“不敢腐”走向“不能腐”的重要保障。
在建构、完善制度体系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制度建设认识的深化。
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
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
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
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
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
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较量,它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寄托着亿万人民的深切期待。
反腐倡廉走向深入,必然是制度“笼子”不断扎紧的过程,反腐败斗争取得最终胜利,也必然要靠严密完备、高效运行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发挥作用。
依靠制度的力量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让权力无法“任性”,行为更讲规矩,我们的党必将不断焕发勃勃生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前进的脚步,定会更加稳健、更加有力。
第3期
田野上升起农耕文明新曙光
文/苏北
中国农业发展的脚步是艰难的,艰难中传递着历史的滞重。
中国农业转型的进程是静穆的,静穆中蓄积着变革的能量。
30多年来,中国农民零距离地见识了“WTO”的门道,经历了“全球化”的冲击。
发达国家的农业跨过偏低的关税门槛,强势来袭,中国农业尽显竞争弱势。
同时,在一幅“流动中国”的宏大景观中,乡村的各种资源要素,资金、人力、土地,加速向城市流动、集聚。
亿万解放了的小农,几度陷入普遍的利益焦虑和发展惶惑之中。
阡陌纵横,大地无垠,禾苗依然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依然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令人欣喜的是,一场新产业变革已在乡村的躁动中萌动,苏醒,一种新农耕文明已在原野的丰饶中孕育,生长。
生态型,智能型,集群型,中国农业转型的路径已见端倪。
工业污染下乡,滥施化肥农药,人工催熟保鲜,食品安全的警钟已轰然敲响。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诉求日益提升,人们对“舌尖上的中国”投入了更多的期待。
于是,我们看到,标准化生产日渐风行,循环型经济串起农民的增收链,生态型农业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
中国农民开始第一次尝试建立可全程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日本学者藤田和芳讲述的“一根萝卜的革命•用有机农业改变世界”的故事,在中国的土地上广为流传。
开发水土气候环境资源,打造健康安全品质优势,释放特色农业“生态红利”,已经成为各地争相抢占的发展高地。
物联网在农民的眼中也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由功能各异的传感器组合而成的应用系统,不再是实验室里面的摆设,业已悄然出现在设施大棚、田间地头。
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一种新型智能化农业模式在崭露头角。
特色化、产业化、基地化,正在形成现代农业新格局。
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围绕特色产业,发挥比较优势,摆脱零星分散的传统种植,构建板块化、链接式、集群型产业基地,正在释放中国农业的又一种规模效应。
职业化,合作化,网络化,中国农业发展的主体蓬勃成长。
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还要依赖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这新型农民的主体从哪里来?
一是广大留守务农农民,二是打工返乡农民,三是大中专学生农民。
这些农民拥有的将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身份印记,而且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选择。
当然,这种职业化趋向要避免走入误区,它绝非等同于淘汰留守中的传统小农和兼业农户,而是标示着全体农民经营素质的提升。
要让职业教育进入每一个乡村,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送进每一个农户,让农业真正成为知识型农业,让农民真正成为智慧型农民。
组织起来,走合作之路,是中国农民的必然选择。
这些年来,农民与左邻右舍,农民与经营大户,农民与工商企业,自发组织的,行政推动的,资本诱导的,多有合作经验。
许多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科技服务等合作组织早已遍地开花。
关键是要在保障农民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提高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态。
淘宝村的出现,标志着农村经济和电子商务实现了历史性对接,显现了信息化、服务业引领传统农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势头。
星星之火,照亮了丰收的原野。
中国农民以此为突破,顺利地跨过城乡数字鸿沟。
这将迅速改变传统的经济空间布局,让日益碎片化的农业,有机会以较低的成本加入大规模协同网络,直接对接全国和全球市场。
新模式,新业态,新文明,中国农业变革的价值日益凸显。
生产性服务业的壮大,正在改写中国农业的经营模式,也正在重塑中国农民的职业形象。
在传统的印象中,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终年辛勤劳作不得清闲。
今天的种地全然已是另一幅景象。
农民开始逐步走出小而全和封闭式的生产经营困境,从耕地播种,到灌溉施肥,再到收割脱粒,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支持,一些地方还在深入探索和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等经营方式。
中国农民终于从传统农业的束缚中从传统农活的重负中解放出来。
解放了的农民,蓦然发现,身边的农业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开发的金矿:
色彩是斑斓的,功能是丰富的,业态是多样的。
生态型农业、体验型农业和观光型农业的兴起,给产业融合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也给农民发展带来了更自由的选择。
一缕缕新农耕文明的曙光,已在田野上冉冉升起。
让原生型特色农业与现代型高端农业实现跨越时空的互联互通共生共荣,把现代的发展理念、产业文化、经营思维和科学技术植入一条条不断拉长的产业链、价值链,具有更高附加值、更强竞争力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国农业六次产业,就将从这里发育、生长和壮大。
这是农业产业面貌的重塑,产业形态的改造,也是农民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文明的转型。
历史不会终结,农业也不是夕阳。
在新科技的撬动下,在新文明的引领中,它将是一轮光芒普照活力四射永远不落的太阳。
第4期
改革,要落地生根
文/苏北
改革,铺开了全面深化的路线和愿景。
民众,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期盼和想象。
简政放权、公车改革、拆除户籍制度藩篱、降低工商注册门槛、央企高管薪酬设限、打破基层干部晋升“天花板”……我们看到了重槌敲鼓,渐次开花。
同时,我们也不应遮蔽改革中的梗阻搁置、敷衍翻牌、扭曲变形现象:
有的照抄照搬,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观望等待,等待上级部署,等待外地经验;有的阳奉阴违,斩不断灰色利益链条,玩起“躲猫猫”游戏;还有的简单化下放事权、督察问责,搞一项改革,配一次督办,多一份表格,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针眼没大,线还粗了,盖章、挂牌、台帐,居然成了基层的沉重负担!
改革,如何落地生根?
还当树立坚定正确的改革导向。
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中,改革意味着改革者的利益:
开掘一片政策洼地,享受更多政策优惠。
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改革更多地意味着改革者的担当:
构筑一片创新高地,复制更多创新路径。
改革的效益应是多维的,改革的红利应是普惠的。
改革首先要突破利益藩篱。
政府部门的简政放权,恰恰是要“自削刀把”。
放权也是让利,每减少一项审批,就是减少一项权力,最终就会消解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能不能破除这些阻力,这是对改革的考验。
新一轮改革当有正确的导向。
一是民生问题导向。
切入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响应群众的呼声和意愿,满足百姓的利益期待和发展需求。
二是公平价值导向。
将促进公平正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警惕权贵资本主义,切割特殊利益集团,将社会生活纳入民主法治的轨道。
在公平正义的价值坚守中,通过公平的财富分配,使全体民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使社会成员获得充分发展与发挥主体能力的平等机会。
三是制度建设导向。
改革就是要聚焦体制顽疾,触动深层的结构性矛盾和复杂的利益化格局,实现制度创新。
在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推进中,转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变革政府替代型的社会治理体系,让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让社会组织释放民主自治的建设性能量,让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潮中成就生动活泼的新生活梦想。
当然,我们还要构建更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更公平的干部任用制度和更宽松的试错容错机制,激励基层积极性,提升改革执行力。
还当开拓自主创新的改革空间。
我们已经有了顶层设计,绕开了短期化、碎片化的改革误区。
我们还得有基层创新,再科学的设计也涵盖不了精准的细节,再完美的蓝图也替代不了实践的探索。
不解决一些地方部门的顶层设计依赖症,改革就很难落地生根。
已有基层干部再三呼吁,应当允许各地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于法有据”,是新一轮改革的刚性约束。
既不能盲目冒进为了改革深入随意突破法律边界,也不能坐失良机因为法律滞后一再拖延改革进程。
如何避免依法改革成为不改革者的“挡箭牌”?
中央就此特别强调,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今年的“一号文件”就是最鲜明的昭示:
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做好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开展水权确权登记试点;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扩大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继续搞好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
还当保障充分民主的改革参与。
当下改革最大的动力在哪里?
在广大民众,在他们日益增长的对公民权利、生活尊严的诉求中,对发展自由、社会公平的期盼中。
这是推进改革最宝贵的资源和最深厚的根基。
总结以往曾经蔓延一些地方的改革疲劳症冷漠症恐惧症,其深刻的教训都在民众与改革的疏离,他们被动地承受改革的政策,更多地支付改革的成本。
今天要充分释放改革的动力,就需要保障民众广泛充分的改革参与。
从立法、决策到评估、监督,公开透明运行,杜绝“暗箱操作”,畅通多维度常态化民意表达机制,开拓深层次全链条民主参与空间。
在利益主体多元复杂、改革难度骤然加大的背景中,尤须拓展协商民主渠道,在广大民众参与的自主、平等、开放的公共协商中,秉持建设理性,增进改革共识,实现合作共赢。
它既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也是公民民主精神的一条宽广的成长路径。
看农村正在加速的土地流转,是否流转,价格高低,期限多长,不少地方坚持农民自主,平等协商。
这就是在公共协商中扩大民主参与的自觉实践。
蓝图指引方向,实践关乎成败。
改革中我们还得矫正心态,奋勇作为。
既要开花,更要结果;既要保持定力,更要激发活力;既要努力实现开局再突破,更要落实打通最后一公里。
第5期
民生保障再出发
文/苏北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
在这一已然明晰的发展趋势和日显深刻的背景转换中,攸关每一个百姓的民生保障事业,也面临新的内涵的拓展,经歷新的风险的挑战,催生新的变革的契机。
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民生保障的工程如何及时跟进?
发展路径的转型中,居民消费的能力如何加快培育?
经济增速的下行中,社会生活的风险如何顺利化解?
还是要以改革开路,靠法治建设,维护公民权益﹔靠政府转型,健全公共服务﹔靠制度创新,重构利益格局。
民生保障,亟须拍马加鞭再出发。
就业是民生之本。
尽管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就业总量矛盾相对有所缓解,尽管国家统计公报显示整体就业增长指标看好,服务业的加速成长也显示了强劲的就业吸纳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在结构调整、产能压缩和资本流动中,局部性就业痛点已开始显现,结构性失业中的需求错位问题正有待求解。
媒体披露的日资西铁城集团广州公司“突袭”式解散企业,千余名员工在事先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瞬间失去工作,并非个案。
用工荒与打工难“两难”并存,就业援助、信息传递如何及时服务到位?
制造业与服务业用工需求有别,失业人员在技能进步和知识储备上如何尽快提升、合理匹配?
职业选择多元化和岗位就业流动性凸显,如何满足新生代劳动力体面就业、长远发展的要求?
同时,在劳资纠纷的上升中,一些地方恶意欠薪又见抬头之势,不时引发一幕幕农民工跳楼、堵路、下跪、拜神的情景。
其实,翻开相关的法律文本,其中多有工资支付保障的具体条款,只是多数处于“睡眠”状态。
如何及早激活,实现劳动保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机衔接,释放它的预防震慑效应?
互联网向金融领域快速“入侵”,第三方理财平台蓬勃兴起,还有各种名目的民间集资暗流涌动,在经济增速的波动中,潜藏着的民间融资风险也加快集聚,悄然上升。
因资金链断裂导致无法支付本金乃至卷款跑路事件时有发生,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甚至血本无归的教训令人警醒。
这裡有一片法律规范监管的盲区。
完全构建在信任体系上的理财平台,其安全基础在经济深度调整的冲击中显得异常脆弱。
固然,投资者亟需增强风险识别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政府也不能置之度外,应及时明确监管责任主体,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风险控制机制,把投资者的权益维护纳入更为通畅、更加坚实的法治进程。
毋庸讳言,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民生保障诉求将随之上升,社会稳定压力也会因此加大。
这对紧缩期的公共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际,政府更应当把宝贵的公共财政资源更多地用于增强社会民生保障。
同时,也要看到,民生保障的进步也同样可以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助力,进而成为涵养政府财力的资源。
比如,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大大促进低碳发展﹔拓展养老服务,可以连动培育银发经济﹔健全社会保障,可以有效扩大居民消费能力。
当然,社会福利供给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政府当下的着力点,首要的还应是保基本,兜重点,夯实底线民生。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道路已经开辟,但产业融合、生活质量、文化教育的二元鸿沟还歷歷在目。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坚定不移,但政府主导、广泛参与、全面覆盖的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
另外,尽快改变那些资源贫瘠、交通闭塞、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变总量8000多万其中不乏贫、病、愚叠加的贫困人口的命运,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
还有那些间杂在城乡角落生活艰难急需救助的弱势人群,更需要制定托底的社会政策,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发展的需求,扶持他们守住日常生活的底线。
完善民生保障,化解社会风险,更关键的还是要全面深化改革。
一是社会体制建设。
高层已经接连传出信息:
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并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推进并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政策﹔加快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政策﹔建立健全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和以居住証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二是收入分配改革。
实施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健全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加快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在土地流转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叁是利益格局重构。
正在深入进行的反腐斗争,既是建设廉洁政治,也是增益民生福祉。
它将在制度建设的层面上进一步打破特殊利益集团的公共资源垄断,矫正被权贵资本扭曲的利益分配格局,在公平正义的取向中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发展的机会,在社会流动的进程中进一步打破代际锁定的困局,创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