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892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docx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docx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

1、矿井概况

1.1  矿井位置与范围

1111煤矿位于山东省城区古邵镇11庄南,面积0.829km2。

隶属于山东省城区,为地方国有企业。

井田属煤田,位于煤田的中部,主井井口坐标为X=38287,Y=20527,井田东部为煤层露头,西部为F1断层与大兴矿相邻,南与张山子扩大区相邻,井田边界以煤炭生产许可证规定的9个坐标点的连线为界:

点号  X坐标           Y坐标

1、  328455.00         2054050.00

2、  382875.00         20540600.00

3、  382865.00         205400.00

4、  382870.00         2051550.00

5、  382640.00         2051540.00

6、  382130.00         2051080.00

7、  382100.00         2054150.00

8、  382675.00         2050940.00

9、  383545.00         2053910.00

煤矿西至104国道及京沪铁路韩庄车站7.5km,至京福高速公路峄城出口3km,东至206国道7.5km,井田南翼有京杭运河穿过,经台儿庄区向南可与苏、皖、浙、沪等省市通航,目前运河可通过千吨船只,水路交通十分方便。

 

 1.2 矿井建投时间

煤矿于1998年分别经市局基(1998)92号文和省局以煤生(1998)173号文批准建设。

矿井1998年8月建井,1999年10月进行试生产。

1.3矿井主采煤层

11煤矿于1998年分别经市局以枣煤基(1998)92号文和省局以鲁煤生(1998)173号文批准建设。

批准11煤矿开采煤2,煤3、煤15、煤15、煤17、总地质储量1017万吨,11煤矿的初步设计委托山东省地方煤矿工业公司煤矿设计院完成,设计年生产能力为6万吨,经市局以枣煤基(1998)105号文审查批准。

矿井主采煤层:

煤2、煤3。

煤2、煤3:

位于华北型石炭二迭系地层的主要含煤地段。

煤2平均厚度2.2m,煤3平均厚度2.41m,

煤15:

位于太原组中部,上距煤3底板111-126m,平均在113m,井田内有3个钻孔见煤15,平均厚度1.01m,顶板为第8层石灰岩,厚0.6m–3.42m,底板为泥岩,厚1.35-5.9m。

煤15:

上距煤15平均距离64m左右,煤厚0.42m-0.73m,平均厚度0.57m,煤层中部多含一层炭质石英沙岩夹矸,顶板为十下层石灰岩厚度2.55m-7.6m,底板为泥岩厚约2m。

煤17:

上距煤15底板6.58-17.4m,平均厚度在15.2m左右,下距12层石灰岩26m左右,煤层厚度0.53-0.97m,平均厚度0.76m,顶板为11层石灰岩,厚1.30-1.33m,局部相变为泥岩厚0.10-0.20m。

1.4  设计、核定生产能力、实际产量

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6万吨/年。

2001年11月市局对矿井的通风、排水、生产及井型提升能力进行核定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矿井2003年第三季度,矿井生产技术改造工程完成,矿井生产能力可达到30万吨/年。

2012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可达到35万吨/年,现矿井实际生产15万吨/年。

1.5  资源储量

截止2005年底,矿井尚有总地质储量1263.9万吨,可采储量524.6万吨。

1.6矿井开拓、开采

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主、付井进风,风井回风,煤层开采顺序先上后下,后退式回采。

采煤方法:

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开采水平:

为±0至-400m。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28.4年,剩余服务年限:

45年。

2、 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2.1  矿井地质

2.1.1  地层与含煤地层

2.1.1.1 地层

本井田地层由老到新有:

奥陶系、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第三系、第四系。

井田主地层由上而下简述如下:

1、第四系(Q):

本井田为隐蔽式井田。

第四系厚11~45m,一般厚约13m。

由土黄色耕植土,棕黄色至黄褐色砂质粘土,姜结石及底部砂砾或灰色粘土薄层组成。

其中姜结石层有粘土充填其中,为弱含水层。

2、第三系(E)

揭露的岩性多为紫红色砂质泥岩,砂砾岩,砂泥岩及砾岩组成,砾径0.5-0.8cm,分选性较差。

3、二迭系(P):

最大残厚约530m,分为石盒子组和山西组,

(1)石盒子组在本区的上、下石盒 组中标志层A层铝土,中粗粒,厚层大奎山砂岩等均无明显沉积。

下二迭统山西组(P12):

本组为华北型石炭二迭系地层的主要含煤组段,由深灰色到灰黑色泥岩,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砂泥岩互层及第2,第3两层中厚煤层组成,正常厚度多在110m左右,在韩台煤田范围内,受燕山期岩浆活动影响较剧,隔河相邻的张山子煤矿,岩浆在煤2、煤3层位呈床式侵入煤层,或把煤层全部吞蚀。

取代或将煤层留其顶部形成薄层天然焦。

4、石炭系(C)

(1)上石炭统太原组(C3):

厚约180m,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由灰至黑色泥岩,灰至灰白色细中粒砂岩,石灰岩和薄煤层组成,计含煤层(6、9、10、13、15、45、15、17层)其中大部或局部可采为15、15、17层煤。

本组与中石炭统本溪组假整合接触。

(2)中碳统本溪组(C2),厚约45m,主要由灰深灰色,杂色泥岩,石灰岩,薄层灰色砂岩组成。

含石灰岩四层(第十二~第十五层)

4、奥陶系(O):

厚约800m,假整合于寒武系之上,区内无上奥陶统O3沉积,中奥陶统(O2)厚约600m,分五段其中二、四段含水丰富。

在垂深180m内段岩溶发育而含水,下奥陶(O1)厚约190m,与下伏寒武系整合接触。

2.1.1.2  含煤地层

11井田含煤地层为下二迭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计含煤10层(2、3、6、9、10、13、15、45、15、17)。

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第2、3层煤,局部可采煤层为第15、15、17层煤,各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五层分述如下:

煤2

在全井田均有沉积,厚1.07-3.0m,平均2.2m,老顶为粘土质中、细粒砂岩,厚5.90-47.84m,一般20.0左右,伪顶和伪底大部分为泥岩,厚度各在1m左右,煤2底板为煤3顶板,为中细砂岩。

煤3

上距煤2为45.35-33.15m,平均24.00m,煤厚2.60-5.00m,平均3.41m,顶板多有0.40-1.0m左右泥岩伪顶,老顶为煤2、3之间的中、细粒砂岩,底板多为泥岩或砂泥岩。

煤15

位于太原群中部,上距煤3为115.00-137.60m,平均间距为130m,煤厚0.98-1.08m,平均1.10m,较稳定,大部可采。

顶板为八灰,厚0.60-3.42m,底板为砂泥岩。

煤15

上距煤15为44.00-80.10m,平均在62m左右,煤厚0.50-0.73m,平均0.50m,为层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

煤层顶板为十一灰,底板为泥岩或粘土岩。

煤17

上距煤15为6.93-12.30m,平均在9.61m左右,煤厚0.53-0.97m,平均0.83m,为层位稳定,结构简单大部可采煤层,煤层顶板为十一灰,底板为泥岩或粘土岩。

2.1.2  井田地质构造

1、区域构造

韩台煤田位于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北支通过的部位,同时又处于新华夏系第四沉降带之中。

它的东部为临沂煤田,西部为大屯矿区,北部为陶枣煤田,南部为贾汪矿区。

而韩庄含煤予测区和孝庄含煤予测区又处于韩台煤田的中部,位于徐州复背斜的东南翼,区域构造比较复杂。

2、井田构造

本区总的为一向西北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倾向西北。

构造类型为中等。

(1)褶曲:

本井田因受北西60°,方向强烈挤压力影响,工广煤柱以北-200m水平以上煤层发生倒转,煤层倾向出现反倾斜,煤层倾角变为急倾斜甚至直立,对采煤方法产生较大的影响。

(2)断层:

F1断层为正断层,走向东北40°,倾向西,倾角70°,落差0-240m。

F5断层为正断层,走向东西,倾向北,倾角70°,落差60-80m。

F3断层为正断层,走向北东150°,倾向北,倾角70°,落差0-30m。

F4断层为正断层,走向北东35°,倾向西,倾角70°,落差>500m。

F5断层为正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70°,落差5-40m。

F6断层为正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70°,落差0-44m。

F7断层为逆断层,走向东西,倾向北,倾角48°,落差0-10m.

2.1.3岩浆岩

11矿三煤-203M水平以上多处掘进见到岩浆岩侵入,致使煤层尖灭。

2.1.4岩溶陷落柱

11矿掘进和采煤过程中至今没有发现岩溶陷落柱。

2.2  矿井水文地质

2.2.1  地表水体

11井田内地表水体,南有京杭大运河,由西向东流经本区。

京杭大运河韩庄河段历史最高洪水位为+35m,最大河水流水量达1890m3/s河宽约200m,常年水深大于3m,设计流量1700m3/s,北有胜利渠设计80m3/s,灌溉48万亩,实际放水40m3/s可灌溉20余万亩。

警戒水位为+33m,保证 水位为+33.5m,全井田地势 平坦,北高南低。

井田东部第四系冲积层下伏大面积奥陶系石灰岩上,第四系露头可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因此,11矿在井田北翼,地面塌陷坑建立了永久泵站,安设潜水泵QD450/6-7.5两台,两台潜水泵的排水能力为400m3/h。

地面泵站的建立防止了塌陷坑内的水进入井下的可能。

2.2.2  含水层与隔水层

本井田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姜结石层,二迭系上统石盒子组砂岩,二迭系下统山西组煤2、煤3顶板砂岩,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第三,八,十层石灰岩,奥陶系石灰岩。

2.2.2.1含水层

1、第四系姜结石含水层,由于粘土的充填透水性减弱直接覆于基岩之上时,对基岩补给相对较差。

2、二迭系上统石盒 子组砂岩含水层:

裂隙发育不匀,在对96-13号孔抽水并进行流量测井时,152~172段的一层细砂岩有水单位涌水量为0.045L/sm。

本层对井下开采无直接影响。

3、二迭系下统山西组煤2、煤3、顶板砂岩含水层:

煤2顶板砂岩厚约5.90~47.84m,为老顶,岩性为灰白色中粒石英长石砂岩;煤3上距煤2一般45m,为灰白色细砂岩。

这两层砂岩裂隙发育不均,含水性较弱无补给来源。

但这两层砂岩的孔隙,裂隙水是开采煤2、煤3时,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

北翼开采至今,北翼实际涌水量6m3/h,雨季对北翼涌水量没有影响,因此,煤2、煤3的顶底板渗水没有安全隐患。

  4、第三层含石灰岩含水层:

深灰色至黑色灰色,质纯致密,有时含石结核,裂隙岩溶发育,但不均为本井田主要含水层,上距煤3底板41m。

5、第八层石灰岩含水层:

厚0.6-3.42m,为15层老顶,没有抽水试验。

6、第十层石灰岩含水层厚3.9-6.63m,深灰色,质纯致密,有时局部含有泥质裂隙,岩溶较发育但不均匀,富水差导性明显。

为15层煤的直接顶板,没有抽水试验。

7、上述煤2顶板砂岩和煤3的底板砂岩及三、五、八、十层石灰岩含水层露头直接与第四第地层接触,雨季地表水可能直接进入上述该层含水层中对井下构成威胁。

北翼开采至今,北翼实际涌水量6m3/h,雨季对北翼涌水量没有影响,因此,煤2、煤3的顶底板渗水没有安全隐患。

  8、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

厚600-800m,深灰色、灰色,质纯致密。

在井田东部直接下伏于第四系之下,上部强风化,岩溶发育,为强含水层。

在垂深180m以内,有数段岩溶发育,含水丰富。

F4断层可能切割奥陶系石灰岩,井下有导水现象,与煤系地层各含水层有无补给关系现应引起矿上重视。

F4号断层在井田东部,由于地层倒转,开采小槽煤时,才有可能揭露F4号断层,现11矿主采煤层煤2、煤3,因此,F4号断层对11矿没有安全隐患。

2.2.2.2隔水层

井田内二迭系石盒子组,有多层砂泥岩互层,可以起到一定的隔水作用,而在石盒子与山西组之间有一层厚度约十米以上的中粗砂岩,其底部到12层煤顶板又有厚度不等的三层泥岩,也可起到隔水作用,防止2层煤上部的水对开采煤层的影响。

2.2.3断层的含导水性

(1)F1断层为11矿与大兴矿的边界断层,11矿至今掘进没有到边界也没有接触到F1断层,所以F1断层的导水性不清。

(2)F5号断层为井田内部断层,根据-57m水平探巷掘进证实,F5实际为一构造带由三条小断层组成。

Fy1=270――275°   <56°N L=40m   H=30m

Fy2=265°-270°   <60°N L=20m   H=45m

Fy3=353°-358°   <62°N L=35m H=20m

随采掘深度的加深,综合分析认为:

水平错距L及落差H,将随之加大,三条断层都没有出水现象。

(3)经井下巷道揭露,新发现F3、F5、F6、F7断层均小于4m上述断层导水性不良,采动的影响可能使原来不导水的断层导水,11煤矿在采掘活动中严格按规定留设保护煤柱,至今还没发现F3、F5、F6、F7断层有导水现象。

(4)在井田东部边界由于受F4断层的影响,断层带岩性破碎,导水性强,因此奥陶系、石灰岩水是补给本井田的主要水源。

F4号断层在井田东部,由于地层倒转,只有开采小槽煤时,才有可能揭露F4号断层,现F4号断层对11煤矿无任何安全隐患。

2.2.4 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奥陶系灰岩为强含水层,在本井田东边界,由于受F4断层影响,断层带岩性破碎,导水性强,奥陶系石灰岩水是补给本井田的主要水源。

奥陶系灰岩上距煤17约70m,此段含第12、13、15、45计四层石灰岩,其中第十四层石灰岩最厚,平均8m,其余三层厚1.0-3.0m不等。

第十五层石灰岩下奥陶石灰岩顶之间为泥岩,G层铝土及铁质泥岩,总厚约23m左右。

由于地层倒转,奥陶系灰岩东移,下部开采小槽煤时是矿井防治水的工作重点。

2.2.5相邻矿井生产对本矿的影响

11矿西邻大兴煤矿,大兴矿在-400m以下进行采掘生产,而11煤矿到目前为止,采掘在-203m水平以上,彼此之间以井田技术边界为界,留足煤柱,因此11矿与大兴矿之间没有任何影响。

11矿南邻张山子煤矿,张山子煤矿开采在-123m以上,张山子煤矿的开采对11煤矿的开采有一定影响。

为确保矿井安全,11矿在与张山子扩大区边界处,打设了防水密闭墙,能够满足《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措施的规定。

在防水密闭墙处均留设了水阀和水压表,派专人对防水密闭墙的防水情况及压力值进行观测。

3、矿井充水因素

根据本井田精查报告及现场实际分析论证,本矿井的充水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主要可采煤层的充水因素的特征和充水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3.1.1 可采煤层的充水因素的特征

下二迭系山西组:

煤2、煤3顶板砂岩煤2顶板砂岩厚约10余米,煤3顶板砂岩厚约13米,这两层砂岩裂隙发育不均,含水性较弱,是开采煤2、煤3的直接充水水源,应引起矿的重视。

3.1.2充水含水层水文地质的特征

上二迭系石盒子组砂岩:

石盒子组上部多为粗、中、细、砂岩,下部以中、细砂岩为主,裂隙发育不均,钻进过程中有四个钻孔漏水,通常对井下开采无直接影响。

第十层灰岩:

厚3.9-6.63m,一般5m,裂隙、岩溶较发育,含水丰富属强含水层以。

奥陶系灰岩:

为强含水层,在本井田东部边界,由于受F4断层影响,断层带岩性破碎,导水性强,因此,奥陶系石灰岩水是补给本井田的主要水源。

3.2充水因素之间的水力联系

3.2.1 大气降水

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最大降水量1324mm,年最小降水量618.7mm,累年平均降水量905.2mm,七、八、九为雨季,三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的60-70%以上。

3.2.2 地表水

地表水体为京杭大运河,河内常年有积水,水深3-5米。

另外,由于开采范围的加大,受其影响,相对地表已明显的出现了塌陷凹地,雨季(6-9月)地表塌陷凹地内极易积水,防治地面塌陷凹地积水显得格外重要。

地面塌陷坑积水是矿的一大隐患。

3.2.3  含水层

本井田主要含水层以有第四系姜石层,第碱系岩,上二迭系石盒子组,砂岩,下二迭系山西组砾岩、第三、十层灰岩和奥灰。

第四系姜石层:

第三系砾岩、上二迭系石盒子组,通常对井下开采无直接影响。

下二迭系山西组:

含水性较弱是开采2、3煤直接充水水源应引起足够重视。

第十层灰岩:

裂隙、岩溶较发育,含水丰富属强含水层。

奥陶系灰岩:

为强含水层,在本井田东部边界,由于受F4断层影响,断层带岩性破碎,导水性强,因此奥陶系石灰岩水是补给本井田的主要水源。

3.2.4钻孔

井田范围内共施工地需钻孔18个,其中探煤钻孔7个,灭火注浆11个,所有钻孔全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封孔,封孔质量良好。

3.2.5断层

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

厚600-800m,深灰色、灰色,质纯致密。

在井田东部直接下伏于第四系之下,上部强风化,岩溶发育,为强含水层。

在垂深180m以内,有数段岩溶发育,含水丰富。

F4断层可能切割奥陶系石灰岩,井下有导水现象,与煤系地层各含水层有无补给关系是今后开采小槽煤的一大隐患。

3.2.6采空区

11煤矿开采北翼煤2、煤3倾角在60°以上为急倾斜煤层,所以采空区存在很少量的积水。

3.2.7陷落柱

11矿采掘至今尚未发现陷落柱。

4、 矿井涌水特征

4.1历年涌水量及其变化

历年矿井涌水量情况表

年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12

2005

最大

(m3/h)

40

60

90

95

100

80

最小

(m3/h)

20

35

66

63

66

60

平均

(m3/h)

30

42.5

78

80.5

83

70

4.2  矿井涌水来源及构成

矿井开采煤2、煤3是南翼F5之断层有涌水现象7m3/h,其它小断层涌水稳定在10m3/h,常年如此。

开采北翼煤2、煤3由于顶板垮落有涌水现象6m3/h。

矿井掘进开采到现在为止,无突水现象发生,矿井正常涌水来源为小断层和顶板裂隙水构成。

几年来涌水量无明显的增大,稳定在83.00m3/h左右。

4.3矿井充水相关因素

4.3.1 地表水

由于开采影响地面出现近10000平方米塌陷凹地,塌陷深度0~0.8m。

雨季塌陷坑内积水严重,若大面积积水不及时排出,积水可能通过塌陷裂隙进入第四系,积水有溃入井下的可能。

4.3.2 含水层水

开采北冀2煤、3煤时,由于地层倒转,煤2顶板沙岩厚约10余米,煤3顶砂岩厚约13m,此2层砂岩露头直接与第四系接触,雨季地表水可能直接进入砂岩裂隙中,进入井下。

砂岩裂隙发展不均,含水性较弱,是开采煤2、煤3的直接充水水源。

4.3.3 断层水

南翼井下掘进巷道揭露三个小断层,常年保持涌水量为8.6m3/h。

4.4  矿井涌水特点及变化规律

(1)北翼开采2煤,2煤顶板淋水(包括采空区顶板向下淋水),淋水量常年保持在3-4.5m3/h。

(2)北翼开采三煤底板渗水(包括采空区底板渗水),渗水量常年保持在4.2-5.6m3/h。

(3)开采南翼巷道遇到三个小断层。

-99M水平平巷遇到一个小断层,小断层的涌水量为6-8m3/h,。

-203M水平巷遇到一个小断层,小断层涌水量10.6-15.4m3/h。

南翼三煤-71巷道遇小断层,小断层涌水量6.2-6.8m3/h,常年保持正常涌水量。

5、 矿井水害特征分析

5.1历史突水资料的统计分析

11煤矿从98年建矿开采以来,没有发生突水事故。

2000年8月在掘进三煤-71巷道时遇小断层F5-1,断层涌水h量为6.8m3/h。

2001年7月在掘进-99m平巷时,遇到F5-2号断层,出现涌水,涌水量南翼7m3/h ,由于水量很小,没有采取任何大的处理措施。

现在测水记录F5-2断层的涌水量常年保持7-9m3/h。

2002年11月在掘进南翼–123m水平掘进时,遇到F5-3号断层,出现涌水,涌水量为5.2m3/h,常年的涌水量保持在5m3/h。

2012年8月在南翼–123m下山掘进时,遇到灰岩含水层涌水10-15.6m3/h.

5.2  矿井水害隐患分析

5.2.1  矿井现存和潜在水害隐患情况

5.2.1.1  矿井现存水害隐患情况

由于北翼为急倾斜煤层倾角在56°以上,受开采影响,地面已形成塌陷地,塌陷范围6000m2,雨季塌陷地平均水深0.4m,因煤2、煤3的顶板沙岩露直接与第四地层接触,雨季水可能通过塌陷裂隙进入井下。

现11矿已于2012年6月10日建成泵站一座,安设潜水泵QD450/6-7.5两台,从而大大增加了11矿的防灾和抗灾能力,为井下的开采创造了条件。

地面积水量为2400m3。

泵站两台潜水泵的排水能力为400m3/h。

计2400m3/400m3,等于6小时,即6小时可排完北翼凹地的积水量。

5.2.1.2  矿井潜在水害隐患

井田东部为F4号,由于地层倒转,使奥陶系石灰岩东移,F4号断层可能切割奥陶系石灰岩下步开采15、15、17层煤时,奥陶系石灰岩水是井下开采的主要水患。

现11煤矿主采煤2、煤3由于地层倒转奥陶系石灰岩东移至东部边界以外,下步开采小槽煤时11矿的防治水是石灰岩水。

5.2.2  矿井水害隐患类型

(1)北翼塌陷区雨季积水为矿井的A级隐患。

(2)F4断层可能切割奥陶系石灰岩水是下步开采小槽煤的C级隐患。

(3)2、3煤顶底板的砂岩水为矿井的C级隐患。

5.2.3  各种类型水害隐患

5.2.3.1  地表水害

地表水体为京杭大运河,河内常年有积水,水深3-5米。

另外,由于开采范围的加大,受其影响,相对地表已明显的出现了塌陷凹地,雨季(6-9月)地表塌陷凹地内极易积水,防治地面塌陷坑凹地积水显得格外重要。

地面塌陷坑积是矿的一大隐患。

为此,现11矿已于2012年6月10日建成泵站一座,安设潜水泵QD450/6-7.5两台,从而大大增加了11矿的防灾和抗灾能力,为井下的开采创造了条件。

地面积水量为2400m3。

泵站两台潜水泵的排水能力为300m3/h。

计2400m3/400m3,等于6小时,即6小时可排完北翼凹地的积水量。

5.2.3.2  新生界水害

第四系姜结石含不层是由松散的单体大小形态各异的姜结石构成,内有黄褐色粘土充填,厚度达7 m,由于粘土的充填使透水性减弱,直接上覆于基岩之上时,对基岩补给相对较差,但随着采掘面积的增大,地面形成塌陷,雨季时,地面积水可能通过第四系进入井下。

地面泵站的建成消除了新生界的水害的隐患。

5.2.3.3  古空

11井田为新井田。

5.2.3.4  老空水害

北翼开采的煤2、煤3、煤层倾角都在56°以上,因此不存在老空区积水。

5.2.3.5  煤层顶板水害

北翼由于地层倒转,煤2的顶板为砂质岩,正常情况下,顶板水没有但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大,地面塌陷范围的增加,砂岩的露头直接与第四系地层接触,雨季地表水可能直接进入2煤的顶板中。

、5.2.3.6煤层底板水害

开采北翼3煤,由于地层倒转3煤的底板为砂岩,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大,地面塌陷范围的增加,砂岩的露头直接与第四系地层接触,雨季地表水可能直接进入3煤的底板中。

5.2.3.7  矿井陷落柱水害

11煤矿自98年采掘以来,还没有发现岩落陷落柱。

5.2.3.8 断层水害

奥陶系灰岩为强含水层,在本井田东部边界,由于受F4断层影响,断层带岩性破碎,导水性强,由于地层倒转,奥陶系石灰岩水是开采小槽煤时的主要水源。

5.2.3.9  封闭不良钻孔水害

井田范围内共施工地需钻孔18个,其中探煤钻孔7个,灭火注浆11个,所有钻孔全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封孔,封孔质量良好。

5.2.3.10  矿井隔离煤柱

11煤矿在采掘过程中,边界煤柱按标准留设断层煤柱,各保护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