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5798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3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唐山一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自拟试题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某池塘中的一条鲫鱼 ②某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③某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④鲫鱼的表皮细胞⑤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⑥整个池塘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⑧鲫鱼的心脏 ⑨鲫鱼的血液 ⑩鲫鱼的循环系统

A.⑤④⑧⑨⑩①③②⑦B.⑤④⑨⑧⑩①③②⑦⑥

C.④⑨⑧⑩①③⑦⑥D.④⑨⑧⑩①②⑦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命系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结构层次如下: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①某池塘中的一条鲫鱼属于个体层次,③某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属于种群层次,④鲫鱼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⑥整个池塘属于生态系统层次,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⑧鲫鱼的心脏属于器官层次,⑨鲫鱼的血液属于组织层次,⑩鲫鱼的循环系统属于系统层次,而②某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⑤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故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

生命系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结构层次如下: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2.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A正确;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B正确;

C、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C错误;

D、细胞学说指出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C。

3.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标本染色较浅,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调大通光孔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③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标本 

④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的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

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移动装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长度和宽度的放大倍数;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物像环流方向与实际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一致。

【详解】标本染色较浅时,应该调暗视野,即观察时应选用平面反光镜和调小光圈,而通光孔大小是固定不变的,①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长度和宽度的放大倍数,②错误;在换用高倍镜时,应直接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不能提升镜筒,③错误;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④正确。

因此,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有①②③,故选C。

4.生物中脂质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

A.作为储能物质B.构成细胞膜等生物膜

C.调节细胞代谢D.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脂质的种类及作用:

脂肪:

储能、维持体温;

磷脂:

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固醇:

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详解】A、作为能量的储存形式和运输形式的是脂肪,A正确;

B、脂质中的磷脂可构成细胞膜等生物膜,B正确;

C、固醇类中的性激素可以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生命活动,C正确;

D、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为酶,本质是蛋白质或RNA,不是脂质,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只有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5.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DNA,ATP的组成元素不同

B.淀粉,糖原,蔗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人体线粒体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8种小分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核酸、磷脂和ATP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

2、细胞内的能源物质是糖类,储能物质是脂肪。

3、核酸分为DNA、RNA两种,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遗传和变异中有重要作用。

【详解】A、DNA、磷脂和ATP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五种元素,A错误;

B、淀粉、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B错误;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

D、人体内的核酸包括DNA和RNA2种,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磷酸、核糖和脱氧核糖、5种碱基(A、T、C、G、U),共8种物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化合物及其这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结构、作用等,属于基础题。

6.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

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

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

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可能是蛋白质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D.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膜成分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x被分解,说明x是蛋白质;y含有元素N和P,同时细胞膜上没有y,说明Y是核酸,细胞膜上蛋白质可能是载体蛋白,核酸包括DNA和RNA,分别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详解】A、据分析可知,x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

B、y可能是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正确;

C、载体的本质是蛋白质,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C正确;

D、x、y可能存在于细胞核,也可能存在于线粒体中,D错误;

故选D。

7.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

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A.B细胞与乙细胞上受体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

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不可少的结构

D.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膜外侧的受体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有专一性识别并结合信息分子作用,传递给细胞相关信息,A正确。

图2可以表示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和识别作用结合,B正确。

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除了通过细胞膜受体识别信息分子,还可以通过细胞间通道进行,如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C错。

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调节相关生命活动,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信息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8.如图中有Ⅰ、Ⅱ、Ⅲ、Ⅳ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只有Ⅲ无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为DNA

B.四类细胞共有的膜结构是细胞膜与核糖体膜

C.Ⅰ、Ⅱ、Ⅳ中的②结构均能氧化葡萄糖合成ATP

D.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④和⑤,光镜下看不到Ⅱ的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Ⅰ含有中心体,不含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Ⅱ不含中心体、含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属于高等植物细胞;Ⅲ是原核生物中的细菌;Ⅳ含有中心体和细胞壁,属于低等植物细胞;图中结构①~⑥依次是:

内质网、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液泡和高尔基体。

【详解】A、图中只有III无染色体,属于细胞生物中的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A错误;

B、核糖体没有膜结构,B错误;

C、Ⅰ、Ⅱ、Ⅳ中的②结构表示线粒体,葡萄糖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中进一步分解,即线粒体不能直接氧化葡萄糖,C错误;

D、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④液泡和⑤叶绿体,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继续分裂,因此无法观察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9.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元素,其配方如下:

离子

K+

Mg2+

Ca2+

NO3-

H2PO3-

SO42-

Fe2+

培养液浓度(mmol/L)

1

0.25

1

2

1

0.25

1

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量最少的离子是

A.Fe2+B.SO42-C.Mg2+D.H2PO3-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组成细胞的元素根据含有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G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等。

【详解】A、Fe属于微量元素,因此是植物根细胞吸收量最少的离子,A正确;

B、S、O是大量元素,B错误;

C、Mg是大量元素,C错误;

D、H、P、O是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A。

10.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

B.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较多

C.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细胞核是储存遗传信息

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

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控制中心,A项错误;代谢旺盛的细胞,细胞核合成的大量RNA需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核孔数目较多,B项正确;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如RNA、蛋白质等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项正确;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DNA中储存有遗传信息,D项正确。

1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叙述,正确的(  )

A.酶在完成催化作用后立即失活

B.低温是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使其活性下降

C.利用淀粉和淀粉酶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结果应用碘液检测,而不用斐林试剂

D.酶为反应过程供能从而降低反应活化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酶可以多次重复利用,A错误;

B、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B错误;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而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因此检验时用碘液比斐林试剂更合理,C正确;

D、酶降低反应活化能,但不能为反应过程供能,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2.下列代谢活动一定发生在细胞器中的是()

A.酶促反应B.水在光下分解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促反应是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水在光下分解称为水的光解是光合作用的一个步骤,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时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氨基酸脱水缩合是形成多肽的步骤。

2、原核生物只有1种细胞器:

核糖体。

【详解】A、在细胞外(内环境)、细胞质基质和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都有酶促反应,A错误;

BC、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可以发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C错误;

D、不管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上,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理反应的场所,重点是区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虽然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3.多糖、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

下列有关上述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体有些能发生水解B.单体以碳链为骨架

C.多聚体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糖是核苷酸。

【详解】A、组成多聚体的单体有些能发生水解,如核酸的单体,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碱基和五碳糖,A正确;

BC、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BC正确;

D、单体如葡糖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单体与多聚体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4.细胞呼吸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细胞呼吸中,CO2的产生量和O2的消耗量相等,则该细胞没有发生无氧呼吸

B.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CO2的产生量和O2的消耗量之比在1和4/3之间,则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酸奶、果酒、使用透气的创可贴、中耕松土都利用了细胞呼吸的原理

D.细胞呼吸过程中每个阶段不都有ATP的合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糖类和脂肪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同时释放能量.但脂肪中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因此进行有氧呼吸时,脂肪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小于吸收的氧气量。

2、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3、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

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

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

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

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详解】A、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没有CO2,所以细胞呼吸中,CO2的产生量和O2的消耗量相等时,则该细胞可能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错误;

B、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CO2的产生量和O2的消耗量之比为1,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相等,则CO2的产生量和O2的消耗量之比等于4/3,因此比值在1和4/3之间时,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B正确;

C、酸奶(乳酸菌的无氧呼吸)、果酒(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使用透气的创可贴、中耕松土都利用了细胞呼吸的原理,C正确;

D、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没有能量的释放,因此没有ATP的产生,D正确。

故选A。

【点睛】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五大方法(以葡萄糖为底物):

(1)产生CO2量=消耗O2量→有氧呼吸。

(2)不消耗O2,产生CO2→无氧呼吸(酒精发酵)。

(3)释放CO2量>吸收O2量→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

(4)不吸收O2,不释放CO2→乳酸发酵或细胞已经死亡。

(5)有水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二氧化碳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15.一红色月季花瓣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在2min后开始进入细胞

B.甲溶液中细胞体积与液泡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6min乙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D.乙溶液的浓度大于甲溶液的浓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处于乙溶液中的月季花瓣细胞,液泡的直径逐渐减小,说明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乙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直径先减小,然后增加,说明细胞处于甲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该过程中细胞先失水,然后又吸水。

【详解】A、甲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从一开始就不断进入细胞,在2min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甲溶液的浓度,A错误;

B、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伸缩性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因此细胞体积的变化量小于液泡体积的变化量,B错误。

C、2-6min乙溶液中细胞逐渐渗透失水,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在2分钟之前,处于甲溶液中的月季花瓣细胞液泡的直径减小的速度更快,因此甲溶液浓度大,D错误。

故选C。

【点睛】细胞和外界溶液浓度差越大,单位时间内细胞吸水或失水越多;如果溶质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则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

16.已知酸和淀粉酶都能促进淀粉分解,而碱不能。

下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不同pH条件下测定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pH为3和9时,淀粉酶的活性不同

B.pH为11时,淀粉酶的活性完全丧失

C.先将淀粉与淀粉酶溶液混合,再调节各组混合液的pH

D.试管中溶液的pH由13调为7后,淀粉含量明显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柱形图:

图示为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图,由图可知pH为7时,淀粉酶的活性最高;pH在3~7时,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pH在7~11时,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pH达到13时,酶已经变性失活。

【详解】A、pH为3和9时,虽然淀粉剩余量相同,但在酸性条件下,淀粉会发生分解,碱性条件下淀粉不分解,所以pH为9时,酶的活性大于pH值为3,A正确;

B、pH为11时,1h后淀粉剩余量相对值小于1.0,说明淀粉酶的活性没有完全丧失,B错误;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该对酶进行调节pH后,再将酶和底物混合,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pH为13时,淀粉酶已经完全丧失活性,将pH由13调为7后,淀粉酶的活性不会恢复,淀粉含量不会明显减少,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在理解pH对酶活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特别注意酸性环境下淀粉也可以发生分解这个条件,因此pH也会影响淀粉的分解。

17.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丙的功能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①②都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C.③④⑥均具有单层膜结构,且膜成分相似

D.小分子物质及脂溶性物质跨过丙结构方向是一定的,即从该分子多的一侧移向该分子少的一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是蛋白质,乙是磷脂;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叶绿体,②是动力工厂,是线粒体,③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是内质网,④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是高尔基体,⑤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有关,是液泡,⑥是酶的仓库,为溶酶体。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甲由C、H、O、N组成,乙的组成元素是C、H、O、N、P,二者是单位膜的组成成分,因此甲是蛋白质,乙是磷脂,丙是生物膜,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A错误; 

B、①②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且都能产生ATP,B正确; 

C、③④⑤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都是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且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质和蛋白质,C正确; 

D、小分子物质及脂溶性物质穿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故跨过丙结构方向是一定的,即从该分子多的一侧移向该分子少的一侧,D正确。

 

故选A。

18.某超市有一批过保质期的酸奶出现涨袋现象。

酸奶中可能含有的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等。

据此分析涨袋现象的原因合理的是()

A.涨袋可能是由于乳酸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

B.涨袋是可能由于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造成的

C.如果涨袋的酸奶中有酒味,说明可能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造成的

D.只要酸奶包装盒密封完好,就不会出现涨袋的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能产生酒精,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

【详解】A、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

B、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B错误;

C、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能产生酒精,C正确;

D、酸奶中含有的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等,酸奶包装盒密封完好,但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能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会出现涨袋的现象,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时首先要抓住题干的信息“酸奶中可能含有的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再根据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过程及产物,分析各选项。

19.2019新年伊始是乙型流感的高峰期,而奥司他韦是最著名的抗流感药物之一,其抗感机理是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酶--神经氨酸酶活性,从而阻止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

下列与此病毒及神经氨酸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氨酸酶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B.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是在宿主细胞内合成的

C.奥司他韦可直接杀死乙型流感病毒

D.神经氨酸酶中的氨基酸数量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病毒的生活史包括吸附在宿主表面,将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结构,从宿主细胞释放共四个步骤,而奥司他韦阻止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

从这个信息中来理解该药物的抗感原理。

【详解】A、神经氨酸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其单体是氨基酸,A错误;

B、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其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内合成,B正确;

C、奥司他韦是阻止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防止感染其他细胞,而不是直接杀死病毒,C错误;

D、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定性鉴定,但不能确定氨基酸的个数,D错误。

故选B。

【点睛】该题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病毒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病毒生活史的基础上来理解奥司他韦的抗感原理。

20.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淀粉、脂肪、糖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考查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的题目,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