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小学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5563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版小学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北版小学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北版小学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北版小学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北版小学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版小学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docx

《河北版小学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版小学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版小学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docx

河北版小学3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学校:

编号:

01

学校:

编号:

02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星期

三1

星期

三1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实验

名称

吹纸片

实验

名称

吹乒乓球

实验

器材

2张条形纸片。

实验

器材

漏斗、乒乓球。

实验过程

向2张纸片中间吹气。

1、用两手分别捏住纸片的一端,让它自然下垂,使两纸片间的距离约2厘米。

2、用力向纸片中间吹气。

3、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过程

1、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倒置的漏斗中间,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

2、从漏斗颈口向漏斗口吹气。

3、再慢慢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注意:

在下面放个盆,避免球到处乱跳;吹气要均匀,快速,连续,可以多试几次,了解这种现象与空气流动有关。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只听“哧”的一声,那两张纸合起来了。

实验结论:

空气中有压力,当我们吹气时,就把纸中间的空气吹跑了,两旁的空气向内挤压,两张纸就合起来了。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向倒置的漏斗口吹气时,乒乓球会贴在漏斗上掉不下来。

实验结论:

当从漏斗口吹气时,乒乓球上面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被下面的大气压压向漏斗颈。

任课教师:

实验员:

任课教师:

实验员: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学校:

编号:

03

学校:

编号:

04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实验

名称

记下现在的我

实验

名称

找出自己身体各个部分与别人的不一样的地方

实验

器材

眼睛和手、尺子、体重秤、身高量高器等

实验

器材

镜子、放大镜等

实验过程

1、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测量自己的方法。

2、将观察到的特征标在轮廓图上。

3、指导学生认识身体的各部分名称。

4、指导学生测量自己体重、身高、腰围、腿长、手长等,将测量结果标在轮廓图上。

5、说说自己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

实验过程

1、使用工具观察、寻找特征。

2、能借助工具观察肉眼不能准确看出的特征;能指出有些特征会改变,有些不会;能描述自己的特征。

3、2人或4人1组,用镜子、放大镜仔细观察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不同特征。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

我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实验现象及结论

任课教师:

实验员:

任课教师:

实验员: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学校:

编号:

05

学校:

编号:

06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实验

名称

观察蚯蚓

实验

名称

蚯蚓的生活环境

实验

器材

蚯蚓、直尺、绳子、放大镜等。

实验

器材

蚯蚓(3-5条)、长方形扁纸盒、干土、湿土。

实验过程

1、分3组观察蚯蚓。

一组:

观察蚯蚓外形结构组:

头、尾、颜色、环节等。

二组:

研究蚯蚓如何运动组:

运动方式等。

三组:

研究蚯蚓身长体重组:

身长、体重等。

2、各组汇报,交流讨论。

3、把观测结果记录在书本16页“我的观察报告”中。

实验过程

方法一:

1、纸盒里装上土,一半干土一半湿土,中间要有明显的界限。

2、把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的分界线上,看蚯蚓爬向哪一边。

3、纸盒里装上土,两边都是湿土,一端用不透光的纸盒罩住。

4、把蚯蚓放在中间,观察蚯蚓爬向哪一边。

方法二:

选一个长方形扁盒,长度最好在25厘米左右。

把盒盖的一端剪去约1\7,并把盒的内壁涂成黑色。

1、在明暗盒内铺上湿纸巾(或湿土)。

2、将5-8条活动能力强的蚯蚓放在盒内,并盖上盖子。

3、用手电照亮盒盖开口的一端。

4、约5分钟后打开盖子,记录蚯蚓所处的位置。

实验现象及结论

观测结果:

1、蚯蚓的外形是细长圆筒形,身体外表有许多相似的体节,一环一环的,还有一个大环,头在离大环不远的一端;身上没有眼睛,没有耳,也没有腿,有嘴,身上有粘粘的东西;呈棕红色。

2、蚯蚓身长约10厘米,体重约0.7—4克。

3、蚯蚓体节中间有刚毛,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

4、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蚯蚓爬向湿土没有光的一面。

实验结论:

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

任课教师:

实验员:

任课教师:

实验员: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学校:

编号:

07

学校:

编号:

08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实验

名称

观察凤仙花

实验

名称

观察土壤

实验

器材

凤仙花、直尺、卷尺、放大镜、笔记本。

实验

器材

放大镜、搅拌器、烧杯、水、小铲、薄膜袋

实验过程

1、分组观察凤仙花,四人一组,分成7组,分别观察凤仙花的“高度与周长、叶子、花、种子、果实、茎、根”的形状和颜色。

2、记录观察现象。

观察凤仙花

特征

观察结果

高度、周长

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

茎高1米左右,上部分枝,有柔毛或近于光滑。

叶子

叶子长条形,长达10厘米左右,顶端渐尖,边缘有锐齿,基部楔形;叶柄附近有几对腺体;

花大而美丽,形似蝴蝶,粉红色,也有白、红、紫或其他颜色,单瓣或重瓣,生于叶腋内;

果实

果实像一个小辣椒,还长着毛;

种子

种子黑色,状似桃形。

实验过程

1、采集土壤(可到农田、菜园、花园等地去采集)。

2、分组观察记录湿干土壤的的颜色、手感、气味(看、摸、闻土壤)。

颜色

手感

气味

湿土

干土

3、把土壤放进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把土壤放进盛水的烧杯

观察发现的现象

说明什么

①用玻璃棒搅拌

有气泡冒出

土壤中有空气

②沉定后

烧杯底层是砂粒

土壤里有砂粒

烧杯上层是粘土

土壤里有粘土

水面层是漂浮的杂质

土壤里有腐殖质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是凤仙花的器官。

不同的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

土壤里有水、空气、砂、粘土、腐殖质等成分。

任课教师:

实验员:

任课教师:

实验员: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学校:

编号:

09

学校:

编号:

10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实验

名称

找出土壤中的沙和粘土

实验

名称

土壤的保护(演示实验)\演示水土流失实验

实验

器材

烧杯、玻璃棒、水、土壤。

实验

器材

木版、塑料瓶、脸盆。

(带有土壤培养盒、带有植物的培养盒、塑料壶、清水、塑料盆等)

实验过程

1、在烧杯中装半杯水。

2、把土壤慢慢倒入水中。

3、用玻璃棒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

4、静置一会儿,观察水中的土壤。

实验过程

教材26页:

1、在一块长约35厘米,宽约25厘米的木版上,用6厘米宽的木版围城一个框架,再在木框一端安装两个高20厘米的支架。

2、用锥子在一个较大的塑料饮料瓶上钻三排均匀的小孔。

3、将实土块装入左边的木框内,长着草的实土块装入右边的木框内。

4、用砖头或小凳子将木框架起,在木框两个开口处的下方摆两个塑料盒或脸

盆,再把带孔的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放到支架上,用手转动塑料饮料瓶,让水流泻干净。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土壤分成了两层。

实验结论:

上层的土壤颗粒小,是粘土;下层的土壤颗粒大,是砂。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没种植物的实土块,土壤有很多被水冲到了脸盆里,而种了植物的实土块只有极少的土壤被冲到脸盆里。

实验结论:

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它的根可以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它的

叶可起缓冲作用,可让流下的水的冲力减弱后再渗入土壤中。

所以,裸露的土镬易被雨水直接冲刷而流失。

实验证明:

植树造林、种花种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最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任课教师:

实验员:

任课教师:

实验员: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学校:

编号:

11

学校:

编号:

12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实验

名称

物体的浮沉实验

实验

名称

浮与沉

实验

器材

水槽、水、空塑料瓶、木块、橡皮泥、棉花、木棒、气球等。

(橡皮泥、木块、螺丝钉、棉花、橡皮、小刀、玻璃片。

实验

器材

木块、泡沫塑料、竹片、橡皮泥、螺丝钉、石块、玻璃球、水槽、水。

实验过程

1.将橡皮泥、木块、螺丝钉、棉花、塑料瓶、橡皮、小刀、玻璃片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观察哪些物体浮在水面,哪些沉在水底。

把仔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里。

物体名称

橡皮泥

木块

石块

螺丝钉

泡沫塑料

橡皮

3.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缓慢向水中压,体会有什么感受?

(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实验过程

1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把木块放在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3把木块用手压入水中,松手,观察有什么现象。

4告诉学生:

像木块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浮”。

5把石块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6告诉学生:

像石块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沉”。

浮与沉是两种相反的现象。

7把泡沫塑料、竹片、橡皮泥、螺丝钉、玻璃球等物体放入水中,说明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哪些物体会沉入水底。

8、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1.浮起来的物体有:

木块、泡沫塑料、纸。

沉下去的物体有:

橡皮泥、石块、螺丝钉、橡皮。

2.用手缓慢下压浮在水面的物体时,感到水对物体有托力。

实验结论:

水对浮在它上面的物体有浮力。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1.能浮在水面的物体:

泡沫塑料、竹片。

2.会沉入水底的物体:

橡皮泥、螺丝钉、玻璃球。

任课教师:

实验员:

任课教师:

实验员: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学校:

编号:

13

学校:

编号:

14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实验时间

实验

班级

实有

人数

缺课

人数

实验

组数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