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5163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北京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北京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北京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北京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docx

《北京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大学.docx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哲学

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

专业代码010108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1999年6月24日

修订日期:

2002年5月16日

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科学的社会研究

研究内容:

科学的社会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和社会文化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后果;重大科学-社会事件分析。

特色:

从社会视野中研究科学技术。

意义:

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条件、社会属性和社会后果。

龚育之(博导)

何祚庥(博导)

任元彪

王骏

2

科学方法论

研究内容:

科学方法论史,科学的划界,科学问题,科学中的形而上学,科学事实、规律和理论的特征,科学模型,科学知识的论证和辩护,科学史个案分析,自然科学各专门学科的方法论,自然科学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比较。

特色:

主要以科学史个案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认识科学。

意义:

从哲学和认识论角度认识和理解科学。

孙小礼(博导)

傅世侠(博导)

任定成(博导)

任元彪

3

自然科学哲学问题

研究内容:

自然科学前沿提出的、与特定的科学问题密不可分的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或伦理学问题。

特色:

哲学与自然科学前沿的交叉领域。

意义:

为解决具体的科学前沿问题服务的同时回答重要的哲学问题。

何祚庥(博导)

傅世侠(博导)

王克迪

袁江洋

4

科学思想史

研究内容:

科学史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重大科学发现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科学与宗教、教育、文化、传媒、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历史关系。

特色:

从历史纬度认识科学。

意义:

为科学哲学和科学的社会研究等领域提供历史基础。

孙小礼(博导)任定成(博导)

王骏

王克迪

袁江洋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掌握坚实、系统的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的学术进展;具有在这个领域和相近领域寻找新知识,以及从事研究和教学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于社会实践,具有从事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科学与公共政策,以及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

学制:

三年

应修学分:

共33学分,其中必修23学分、选修10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专题研讨课等)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型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职称)

适用专业

1

04210010

自然辩证法经典著作研究

必修

3

1

任定成

(教授)

本专业

2

00000000

第一外国语

必修

4

1~2

研究生院

各专业

3

00000000

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

0

1

研究生院

各专业

4

04210020

自然科学史原著选读

必修

4

1

王骏

(副教授)

本专业

5

04210030

科学哲学原著选读

必修

4

2

任定成

(教授)

本专业

6

04210040

科学社会学原著选读

必修

4

2

任元彪

(副教授)

本专业

7

04210051-4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讨论班)

必修

4

1~4

王骏

(副教授)

本专业

8

04210060

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专题研讨课)

选修

3

3

周雁翎

(副编审)

相关专业

9

04210070

科学史学

选修

3

3

任定成

(教授)

相关专业

10

04210080

科学与公共政策

选修

3

3

周雁翎

(副教授)

相关专业

11

04210090

中国近现代科学与社会

选修

3

3

任元彪

(副教授)

相关专业

12

00000000

第二外国语

选修

3

1~2

研究生院

各专业

13

04210100

教学实习

选修

3

4

任元彪

(副教授)

本专业

14

04210110

社会实践

选修

3

4

王骏

(副教授)

本专业

15

04210120

自然科学史

补修

0

1

周程

(博士)

相关专业

16

04210130

科学技术哲学

补修

0

1

任元彪

(副教授)

相关专业

注:

1.序号第8-11的4门课程中至少必须选修3门。

2.序号第12-13的2门课程中至少必须选修1门。

3.补修课为推荐免试者开设,不计学分。

4.研究生还可在导师指导下选修校内其他院、系、所、中心开设的有关课程。

ProgrammeofMasterStudentCourses

Discipline(一级学科):

PhilosophySpecialty(二级学科):

PhilosophyofScienceandTechnology

SpecialtySuitablefor

*.N—neessary;C-chosen;M--make-up.**.S--Springsemester;A--Autumnsemester

Teacherandhis/herTitle

Semester**

A

A,S

A

A

S

S

A.S.A.S

A

A

A

A

A,S

S

S

A

A

Credit

3

4

0

4

4

4

4

3

3

3

3

3

2

2

0

0

TheTypeofCourses*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C

M

M

TheTitleofCourses

StudiesonClassicsinDialecticsofNature

TheFirstForeignLanguage

PCBasic

SelectedReadingsinHistoryofScience

SelectedReadingsinPhilosophyofScience

SelectedReadingsinSociologyofScience

SeminaronScience&TechnologyStudies

PhilosophicalProblemsinModernScience

HistoriographyofScience

ScienceandPublicPolicy

ScienceandSocietyofModernChina

TheSecondForeign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SocialPractice

GeneralHistoryofScience

AnIntroductiontoPhilosophyofScience

SerialNo.

04210010

00000000

00000000

04210020

04210030

04210040

04210051-4

04210060

04210070

04210080

04210090

00000000

04210100

04210110

04210120

04210130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编号:

04210010开课学期:

1周学时/总学时:

3/54学分:

3

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经典著作研究

英文名称:

StudiesonClassicsinDialecticsofNature

教学方式:

自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考试方式:

讨论发言情况与笔试综合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发表了大量言论,并形成多部著作。

他们关于自然科学的思考,对于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起到重要作用。

现代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的社会研究等领域的发展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论的影响。

本课程是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选修。

教学过程主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自然辩证法的主要著作,同时也接触和分析一些著名学者研究这些著作所发表的见解,以及这些著作对于当代学术界产生的影响。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自然科学背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自然科学见解的不同特点,《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过程、出版过程、体系结构、主要观点、论证方式,《自然辩证法》与《反杜林论》、《数学手稿》的有关部分的关系,《数学手稿》的主要思想及其与《资本论》的关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写作背景与主要思想,胡克和凯德洛夫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自然辩证法思想与当代科学哲学、科学的社会研究。

 

教材:

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自然辩证法》,载该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

并参照其他版本。

马克思著,北京大学《数学手稿》编译组译,《数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5年。

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载该局编译,《列宁全集》(第18卷),第2版,人民出版社,1988年。

参考书:

勃·凯德洛夫著,殷登祥等译,《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73年。

悉尼·胡克著,金克、徐崇温译,《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

HelenaSheeham,MarxismandthePhilosophyofScience:

ACriticalHistory:

TheFirstHandredYears,NewJersey:

HumanitiesPress,1993.

Science&Society等刊物上的有关学术文章。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编号:

04210020开课学期:

1周学时/总学时:

4/72学分:

4

课程名称:

科学史原著选读

英文名称:

SelectedReadingsinHistoryofScience

教学方式:

自学、翻译、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考试方式:

翻译、讨论与笔试综合

内容提要:

本门课程的目的,是在《自然科学史》课程的基础上,直接接触基本的科学经典文献,研读反映杰出科学史成就的佳作,掌握权威的科学史工具书,学会查阅和利用科学史文献,了解科学史研究的国际背景和前沿状况,提高在科学史领域中的文献分析和利用能力。

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有:

1.研读整套《剑桥科学史丛书》,结合科学史研究的国际学术背景讨论其具体内容和学术价值,并分别写出有一定水平的书评。

2.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解读若干部科学经典,分析某些科学史著作对这些经典的误解。

3.翻译CompaniontotheHistoryofScience一书中的若干篇章,了解科学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和基本问题的研究概貌。

4.分别查阅、翻译并评价科学史领域权威的国际学术刊物上的一篇文章。

教材:

科学史原著:

乔治·巴萨拉、威廉·科尔曼主编,中文版任定成、龚少明主编,《剑桥科学史丛书》(格兰特《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狄博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韦斯特福尔《近代科学的建构》、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科尔曼《19世纪的生物学和人学》、哈曼《19世纪物理学概念的发展》、艾伦《20世纪的生命科学史》、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布鲁克《科学与宗教》、格雷厄姆《俄罗斯与苏联科学简史》、拜纳姆《19世纪医学科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90年。

参考书:

科学经典:

任定成主编,《科学名著文库》(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哈维《心血运动论》、笛卡儿《几何》、波义耳《怀疑的化学家》、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宇宙体系》、惠更斯《论光》、拉瓦锡《化学基础论》、道尔顿《化学哲学新体系》、傅立叶《热的解析理论》、麦克斯韦《电磁通论》,武汉出版社,1992—1994年)。

达尔文《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1995年。

科学史工具书:

R.C.Olby,G.N.Cantor,J.R.R.ChristyieandJ.S.Hodge(eds.),CompaniontotheHistoryofScience,London/NewYork,Routledge,1990.W.E.Bynum,E.J.BrowneandRoyPorter(eds.),DictionaryoftheHistoryofScience,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1.

参考刊物:

Isis、Osiris、BritishJournalforHistoryofScience、AnnalsofScience、StudiesinHistoryandPhilosophyofScience等。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编号:

04210030开课学期:

2周学时/总学时:

4/72学分:

4

课程名称:

科学哲学原著选读

英文名称:

SelectedReadingsinPhilosophyofScience

教学方式:

自学、翻译、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考试方式:

翻译、讨论与笔试综合

内容提要:

在《科学技术哲学》课程的基础上,直接研读现代科学哲学经典文献,了解科学哲学成为一门自主的学科以来的发展线索、主要人物、重要思想和研究现状,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培养学术鉴赏力,提高检索、翻译、分析和利用本学科最新文献的能力,尽快进入前沿领域。

主要内容有:

科学与伪科学;科学中的理性、客观性与价值;迪昂-奎因论点与非决定论;归纳、预言与证据;确证与关联:

贝叶斯方法;解释模型;自然律;理论间的还原;经验论与科学实在论;计算科学哲学。

可预先阅读塔尔斯基的《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周礼全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和江天骥的《归纳逻辑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教材:

MartinCurdandJ.A.Cover(eds.),PhilosophyofScience:

TheCentralIssues,W.W.Norton&Company,1998;EdwinHung,TheNatureofScience:

ProblemsandPerspectives,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1997.

参考书:

必读经典:

《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汉森的《发现的模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威拉德·蒯因的《从逻辑的观点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卡尔·波珀的《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T.S.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伊·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保罗·法伊尔阿本德的《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马里奥·本格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L.劳丹的《进步及其问题》(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达德利·夏佩尔的《理由与求知——科学哲学研究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约翰·沃特金斯的《科学与怀疑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PaulThagard的ConceptualRevolution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2)。

总结性读物:

DonaldGillies,PhilosophyofScienceintheTwentiethCentury:

FourCentralThemes,Blackwell,1993.

阅读刊物:

PhilosophyofScience、BritishJournalforPhilosophyofScience.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编号:

04210040开课学期:

2周学时/总学时:

4/72学分:

4

课程名称:

科学社会学原著选读

英文名称:

SelectedReadingsinSociologyofScience

教学方式:

自学、翻译、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考试方式:

翻译、讨论与笔试综合

内容提要:

本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直接研读关键文献,了解科学社会学成为一门自主的学科以来的发展线索、主要人物、重要思想和研究现状,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培养学术鉴赏力,提高检索、翻译、分析和利用本学科最新文献的能力,尽快进入前沿领域。

主要内容有:

从知识社会学到科学社会学;处于协作与竞争之间的科学共同体;有社会性别的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社会学:

实验室及其超越;科学中的角色;公众理解科学;公众理解技术;科学的公共政策;研究的体制化实践与组织界面;社会学与科学的社会研究:

是否走向后现代综合?

教材:

HelgaNowotnyandKlausTaschwer(eds.),TheSociologyoftheScience,2Vols.(HowardNewby(ed),TheInternationalLibraryofCriticalWritingsinSociology,Vol.8),WdwardElgarPublishingLimited,1996.

参考书:

RobertK.Merton,的TheSociologyofScience:

TheoreticalandEmpiricalInvestigations(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3,部分内容已汉译,载《科学与哲学》1982年第4辑)、J.D.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R.K.默顿的《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吴忠、蒋效东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普赖斯的《巴比伦以来的科学》(王静、张凤格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普赖斯的《小科学,大科学》(宋剑根等译,世界科学社1982年版)、M.戈德史密斯、A.L.马凯主编《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赵红州、蒋国华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科尔的《科学界的社会分层》(赵佳苓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J.齐曼的《知识的力量:

科学的社会范畴》(许立达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J.齐曼的《元科学导论》(刘珺珺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小摩里斯·N.李克特的《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顾昕、张小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约瑟夫·本-戴维的《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赵佳苓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杰里·加斯顿的《科学的社会运行——英美科学界的奖励系统》(顾昕、柯里文、朱锐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伯纳德·巴伯的《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郏斌祥、赵雷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哈里特·朱克曼的《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周叶谦、冯世则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黛安娜·克兰的《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刘珺珺、顾昕、王德禄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参考刊物:

SocialStudiesofScience、Science,TechnologyandHumanValues。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编号:

04210051-4开课学期:

1~4周学时/总学时:

2/144学分:

4

课程名称:

科学技术与社会(讨论班)

英文名称:

Seminaron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

教学方式:

系列学术报告考试方式:

报告与讨论综合

内容提要:

 

STS是本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

其最初含义是指“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现在多指“科学技术研究”(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

这个领域中既有一般的理论研究,也有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探讨,吸引了来自不同学科的不少优秀学者。

学术界已经在这个领域设立了国际性的研究社团和国际性的奖项。

本课程是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的讨论班,也是该中心的一个学术论坛。

要求硕士研究生至少参加2学年的活动。

其中,至少报告1次。

本课程的内容是动态的,每学期均不重复。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STS领域内最新的理论、观点、流派、人物、方法、著作、刊物、会议、奖项、活动以及发展趋势的评介和分析。

2.重大科学-社会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社会意义和社会后果的讨论,国内外科学技术政策的发展走势及其社会意义的分析等。

3.本中心师生自己的某项研究工作介绍。

4.国内外有关学者在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社会研究方面的学术报告。

教材:

SheilaJasanoff,GeraldE.Markle,JamesC.Petersen,andTrevorPinch(eds.),Handbookof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SagePublications,1995.

参考书:

Science,TechnologyandHumanValues、SocialStudiesofScience、ResearchPolicy等刊物上的有关学术文章。

国内外其他有关报刊、书籍和新闻媒体上反映科学技术成就的社会后果的现实性文章。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编号:

04210060开课学期:

3周学时/总学时:

3/54学分:

3

课程名称:

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

英文名称:

PhilosophicalProblemsinModernSciences

教学方式:

自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考试方式:

讨论发言与课程论文综合

内容提要:

自然科学哲学问题是自然科学前沿提出的、与特定的科学问题密不可分的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或伦理学问题。

这些问题既是自然科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又是哲学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它们触及到科学认识的深层问题,同时也给哲学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

数学基础与数学本质,相对论时空观,EPR悖论,量子力学与决定论,还原论与整体论,耗散结构理论与非平衡态,现代进化观,基因技术与生命伦理,宇宙起源与哲学宇宙观,黑洞热力学与不可逆过程,大陆漂移与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