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4809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docx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docx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

[北宋]范仲淹

【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原 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 赏

塞下①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②/无留意。

西北边疆秋天的风光和中原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的意向。

①〔塞下〕边界要塞之地。

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

②〔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为符合格律而倒置。

秋季北雁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

炼字:

开头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用典:

“衡阳雁去无留意”运用典故,“无留意”反映出边塞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

四面边声③/连角起,

千嶂④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军中号角一吹,四面边塞特有的声音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夕阳西下暮霭沉沉,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③〔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

④〔千嶂〕层峦叠嶂。

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赏析:

“边声”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孤城闭”点明了当时西北战事吃紧,守军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所见;边声、号角声,这是所闻,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惜战争未胜,归家无期。

内容:

全词的核心部分,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

“一杯”与“万里”对比悬殊,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

用典:

“燕然未勒”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表现了征人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⑤泪。

悠扬的羌笛吹响,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须发都变白了,出征的士兵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⑤〔征夫〕出征的士兵。

修辞、情感:

“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互文,用悲怆的情调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思念家乡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主旨】这首词上片写塞下秋景,景中有情;下片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全词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相结合,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北宋]苏轼

【文学常识】“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表明了写作内容。

这首词为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

原 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 赏

老夫/聊①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②,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③。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轻狂,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着华美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过山冈。

为我报知全城百姓,跟随我出猎,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①〔聊〕姑且,暂且。

②〔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

黄,指黄犬。

擎,举着。

苍,指苍鹰。

③〔亲射虎,看孙郎〕即“看孙郎亲射虎”。

孙郎,指孙权。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

这里是作者自喻。

内容:

上片写出猎的情况,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词人有少年人的豪情。

炼字:

“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写出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卷”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

“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用典:

后两句引用典故,以孙权自比,写词人为回报人们倾城而出观看太守狩猎的盛情,要亲自挽弓射虎,在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场面后,突出表现了词人的“少年狂气”。

酒酣/胸胆/尚开张④。

鬓/微霜⑤,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⑥?

会⑦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⑧。

我痛饮美酒,胸襟开阔,胆气豪壮。

(虽然)鬓角稍白,(但)这又有何妨!

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

我终将使尽力气将雕弓拉得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的军队。

④〔胸胆尚开张〕胸襟开阔,胆气豪壮。

尚,还。

开张,开阔雄伟。

⑤〔鬓微霜〕鬓角稍白。

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

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

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

这里作者以魏尚自许。

⑦〔会〕终将。

⑧〔天狼〕星名。

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

《楚辞·九歌·东君》: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词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内容:

下片抒情为主,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自己,给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抒发了词人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以“鬓微霜”“何妨”衬托“少年狂”,表现出词人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

用典:

后两句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喻,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情感:

“天狼”即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射天狼”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主旨】通过密州出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并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出词人的壮志。

第33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文学常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著名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情怀,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原 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 赏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在迷离恍惚的醉态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连在一起的众多军营,接连响起号角声。

内容:

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形象。

“醉里”二字,使笔触由外在形象的刻画透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挑灯看剑”这一“看”蕴含着深沉而丰富的感慨。

“梦回吹角连营”,醉中入梦,梦醒犹觉连营号角声声在耳。

八百里/分麾下炙①,

五十弦/翻塞外声②,

沙场③/秋点兵。

军营里,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乐器演奏着悲壮粗犷的军乐,这是秋天在战场上检阅军队。

①〔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意思是,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

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

《世说新语·汰侈》载:

晋王恺(kǎi)有良牛,名“八百里驳”。

王济与之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杀牛作炙。

麾下,军旗下面,指部下。

炙,烤熟的肉食。

②〔五十弦翻塞外声〕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军乐。

③〔沙场〕战场。

用典:

“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汰侈》,用典贴切,写出了战前的准备充分。

内容、炼字:

前两句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秋”字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马作的卢④/飞快,

弓如霹雳⑤/弦惊。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离弦像惊雷一样震耳。

④〔的(dí)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

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⑤〔霹雳〕响雷,震雷。

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

用典:

运用“的卢”的典故,表达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能增强词作的表现力,使情感委婉含蓄,避免平直。

内容:

这里写弓、写马,全是侧面描写,意在衬托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与上片豪壮凝重不同,这两句写得峻急明快,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马作的卢飞快”一句写的是将军和士兵在战场杀敌的情景。

了却⑥/君王天下事⑦,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取得生前死后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惜自己已生白发!

⑥〔了却〕了结,完成。

⑦〔天下事〕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

情感:

充分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内容:

“可怜白发生”和首句相照应,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一方面感叹“老之将至”,也暗指壮志难酬。

【主旨】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

词人追忆了年轻时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和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了渴望杀敌立功、统一祖国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抒写了因赋闲和年老而壮志难酬的悲壮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激励和慰勉之情。

第34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文学常识】秋瑾,字璿(xuán)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她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原 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 赏

小住京华,

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①。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

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

①〔拭〕擦。

内容:

上片从客居京华写起,点明时值中秋佳节。

炼字:

“又”字体现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拭”字,写秋色澄明,十分传神。

情感:

后两句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句意,表达了词人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

四面歌残/终/破楚②,

八年风味/徒/思浙。

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我也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念浙江故乡那八年的生活况味。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史记·项羽本纪》载:

公元前202年楚汉交兵时,楚军被围在垓(gāi)下(今安徽灵璧东南),项羽夜闻四面汉军都唱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丧失信心,引兵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

后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用典:

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味”。

内容:

家事国事,交织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无可名状。

这让她更加思念远在东南、不能常回的故乡,也痛恨自己是女儿之身,不能走出家庭,为挽救民族危亡尽心尽力。

苦将侬③/强派/作/蛾

眉④,殊⑤未屑⑥!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很不甘心做女子啊!

③〔侬〕我。

④〔蛾眉〕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⑤〔殊〕很,甚。

⑥〔未屑〕不屑,轻视。

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情感:

既道出命运的不公,也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身不得,男儿列⑦,

心却比,男儿烈。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⑦〔列〕属类,范围。

内容、情感:

下片抒情,格调高昂激越。

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

“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表达了词人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

算/平生肝胆,

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⑧/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⑨!

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

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

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

在这莽莽人世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

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⑧〔莽红尘〕莽莽人世。

⑨〔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

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

“江州司马青衫湿。

用典:

“青衫湿”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

内容:

“肝胆”指关注世事、关心民生的诚心,以及为之奋斗牺牲的勇气,“因人常热”就是热血未冷,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俗子”指作者的丈夫,这与“八年风味”的婚姻反思,与“青衫湿”的悲情是前后呼应的。

情感:

表现了词人感慨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的无限悲情与惆怅。

【主旨】反映了词人从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挣脱而出,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表现了词人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表达了词人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第35首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原 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 赏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内容:

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炼字:

一个“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上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①累累②。

路上碰到一个同乡人,问:

“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墓相连了。

①〔冢(zhǒng)〕坟墓。

②〔累(lěi)累〕众多的样子。

内容:

这段对答恰切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人的关切,也反映了乡人见到几十年未见的归人时的复杂心情。

后两句用远景描写,写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松柏”“冢”暗示老兵亲友已经去世。

兔从/狗窦③入,

雉④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⑤,

井⑥上/生旅葵。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中钻进去,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③〔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④〔雉(zhì)〕野鸡。

⑤〔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

⑥〔井〕这里指井台。

表现手法:

近景描写,运用白描手法,写出主人公即目所见的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

情感:

从侧面表现了主人公从军之久,一切已物是人非,揭露了不合理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舂谷/持⑦作饭,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⑧熟,

不知/饴⑨阿谁。

拿着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⑦〔持〕拿着。

⑧〔一时〕一会儿。

⑨〔饴〕同“贻”,送给。

内容:

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用动作描写表现出老兵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将哀景推向极致,为结尾抒情蓄势。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表现手法:

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主旨】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汉代乐府民歌,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位应征多年的老兵的回乡见闻,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当时人们对战争的厌恶。

【写作手法】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体现出汉乐府借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第36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文学常识】岑参,唐代诗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与高适并称为“高岑”。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本诗是一首古体诗。

原 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 赏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①八月/即飞雪。

北风席卷大地,连牧草也被刮断,塞北的天空,刚到八月就下起了大雪。

①〔胡天〕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炼字:

“卷”字写出了北风怒吼扫荡的巨大之势,“折”字写出了北风摧枯拉朽、狂暴肆虐的情态,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边塞地区雪下得大,下得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了一样。

修辞: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炼字:

“忽如”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雪之骤之大和诗人对此的惊奇。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②,

都护③铁衣/冷难着④。

雪花飘进珠帘打湿了帐幕,穿着狐裘也不觉得暖和,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将军都护的手冻得都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戴。

②〔控〕拉开(弓弦)。

③〔都护〕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

④〔着(zhuó)〕穿。

内容:

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瀚海⑤阑干⑥/百丈冰,

愁云惨淡⑦/万里凝。

沙漠上纵横交错着大片的冰层,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的阴云。

⑤〔瀚(hàn)海〕指沙漠。

⑥〔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⑦〔惨淡〕暗淡。

炼字:

“愁”“惨”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

“愁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为送别营造了一个奇异壮伟、广漠辽阔的氛围。

中军⑧置酒/饮⑨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主将摆设酒席宴请归客,弹奏胡琴、琵琶,吹奏羌笛来助兴。

⑧〔中军〕指主将。

⑨〔饮(yìn)〕宴请。

内容:

写出了军中狂欢场景,在如此残酷的条件下,将士们自能找到战地的生活乐趣。

既是饯行,又在边地,不能没有离愁别绪,然而总的气氛还是热烈的。

即使有悲,也是悲壮而非悲凉。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⑩红旗/冻不翻⑪。

傍晚时分,辕门前大雪下个不停,红旗冻住了风扯着也无法飘动。

⑩〔掣(chè)〕拉,扯。

⑪〔翻〕飘动。

内容: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

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的身影,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的印迹。

内容:

结尾四句,仍以咏雪烘托送行。

表现了边地严寒,但更主要的是体现了戍边将士不畏艰苦、昂扬坚毅的精神风貌。

手法:

运用留白手法,写得含蓄,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主旨】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描绘特殊的环境背景,衬托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写作手法】从侧面描写出西北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

第37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文学常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南乡子”是词牌名。

原 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 赏

何处/望/神州①?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地区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连绵不尽的样子。

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①〔神州〕中原地区。

内容:

上片借景抒情,落笔眼前引遐思。

词人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思接千载,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整体情感沉郁悲怆。

极目远眺,不禁兴起千古兴亡之感,通过一问一答,自然地引出下文。

“千古兴亡多少事”这一问句纵观千古成败,表达了自己望不见中原的惆怅之情。

炼字:

“悠悠”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

情感:

末句借用杜甫《登高》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此透露作者无奈、伤感、抑郁的情感。

年少/万兜鍪②,

坐断③/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④。

生子/当如/孙仲谋⑤。

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生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

②〔兜鍪(móu)〕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

这里指代士兵。

③〔坐断〕占据。

④〔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⑤〔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

“生子当如孙仲谋。

”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

仲谋,孙权的字。

内容:

下片借曹刘来衬托孙权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感慨。

修辞:

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用曹操的话,颂扬孙权的雄才大略,不畏权势,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用典:

“生子当如孙仲谋”,借对孙权英勇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借古讽今,暗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主旨】词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全词饱含着词人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写作特色】①全词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层层深入、推进,不仅表现出感情的悲怆,而且从中还可看出词人不失雄壮的情怀。

②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即景抒情,借古讽今。

③融典故入词,寄情委婉深沉。

第38首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文学常识】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本诗选自《文天祥诗集校笺》卷十。

原 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 赏

辛苦/遭逢①/起/一经,

干戈②/寥落③/四周星④。

遇到朝廷选拔,历尽辛苦,终因精通某一书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抗元战争已进行了四周年,战事逐渐消歇。

①〔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②〔干戈〕指战争。

干和戈本是两种兵器。

③〔寥落〕稀少。

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④〔四周星〕四周年。

从德祐元年(1275)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内容:

回顾自己一生中的两件大事:

一是受到皇帝选拔,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山河/破碎/风/飘絮⑤,

身世/浮沉/雨/打萍⑥。

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⑤〔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

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亡。

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内容:

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修辞:

比喻、对偶。

运用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坎坷一生如雨中浮萍。

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运用对偶,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⑦/洋里/叹/零丁。

在惶恐滩头因兵败曾说起惊恐不安的心情,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自己的孤苦无依。

⑦〔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内容:

写诗人艰险的战斗生活和不幸被俘。

修辞:

双关、对偶,巧妙设计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

前面的“惶恐滩”和“零丁洋”是地点,而后面的“惶恐”与“零丁”则描写了诗人的心情。

“惶恐”“零丁”反复出现,渲染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在词性、语义和平仄上的对仗十分工整。

全句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富有情味。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⑧。

人生自古以来谁能不死?

我要留得一片忠心永远在史册上闪耀光辉。

⑧〔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

这里指史册。

内容:

写诗人捐躯报国的决心。

情感:

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主旨】这首诗叙述了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国破家亡的苦痛,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国家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

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表现了诗人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元]张养浩

【文学常识】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

“山坡羊”是曲牌名。

此曲选自《全元散曲》。

原 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 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①/潼关路。

(关上)群山绵延起伏,像大海聚在一起一样,(关下)波涛滚滚,像大海在咆哮怒吼,在通往潼关的路上,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地势十分险要。

①〔山河表里〕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

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内容:

前两句写出了中华山川的壮美,赋予自然风光以人格化的感情。

“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修辞、炼字:

拟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聚”形容潼关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