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押题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4453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5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押题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押题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押题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押题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押题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押题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x

《高考押题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押题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押题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x

高考押题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122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专题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精析】

一、自然资源特征

1.常见资源类型及分析内容

土地资源

面积大小、土壤类型及肥力高低、可开垦土地、区位条件等

气候资源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特点及组合状况等

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资源的类型、富集程度、埋藏条件等

生物资源

主要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特色及分布等

水资源

水资源的储量、时空分布、水质状况等

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开发利用要求

3.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综合性原则

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平衡、合理开发

系统性原则

须考虑对其他自然资源和整个环境的影响,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

差异性原则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

适度性原则

对资源的开发要以资源系统的提供、更新能力为前提,要适度开发利用

二、自然资源分析

1.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1)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降水总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是干旱地区和季风地区缺水的原因。

②蒸发量大,下渗多是内流河流经的沙漠气候区缺水的原因。

③地形陡峭,河流短促,地表水难以储存是降水量较多的岛屿地区缺水的原因。

④下漏严重是喀斯特地貌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⑤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严重是人口众多的地区缺水的原因。

⑥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弱,主要发生在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

(2)应对淡水资源短缺的对策

措 施

目 的

开源

修筑水库

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

开渠引水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下陷

废水处理再利用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海水淡化

解决沿海城市淡水不足的问题

人工降雨

增加降水量

节流

农业

改进灌溉技术

通过多种措施降低在工农业中对水的浪费与污染,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与使用效率

降低灌水定额

工业

提高用水效率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实行污水资源化

2.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

(1)特点: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2)存在问题:

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3)对策: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

3.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

能源

分 布

世 界

中 国

石油、天然气

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美国、中国、墨西哥、英国等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煤炭

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

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

水能

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为俄罗斯、巴西、印尼、美国等国

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

核能

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

美国核发电量最多,法国核电比重最大

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最著名的是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

太阳能

雨日比较少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是我国太阳能丰富地区

【知识拓展】

(1)新能源优、缺点对比

类型

优点

缺点

风能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蕴藏量大,分布广泛

风速不稳,且风力丰富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

太阳能

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

较分散,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

地热能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

投资大,受地域限制

生物能

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总量丰富

产量小,利用率低

(2)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能源储量多少;距消费市场远近;开发难度大小;开发技术高低开发资金和基础设施等。

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资源

我国分布

世界分布

合理利用

水资源

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最少

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土地资源

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多草地,东北、西南多林地

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

森林资源

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和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其环境效益;利用时要做到采育结合;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矿产资源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石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铁矿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

煤炭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

开采时要注意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不浪费;针对地区分布不均,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

四、煤炭资源开发

1.区域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评价

a.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省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b.水资源短缺

①降水少:

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②消耗多: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c.水土流失严重

山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如果大面积地露天开采煤矿,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土地恢复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2.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

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3.山西省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手段

①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4.资源性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

①经济结构单一: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非可再生资源(本地区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②资源枯竭:

随着发展,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效益下滑,失业人员大增。

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而一些技术型的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新兴产业不愿进驻,地区的经济活力不足。

④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由于很多资源型企业在此集聚,导致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企业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产业转移、外迁现象。

(2)应对措施:

①产业: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②科技:

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③交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环境: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五、流域综合开发

1.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总体结构

2.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

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①内河航运价值开发

可从影响河流航运的因素如径流量、水位变化、河道特点(深、宽)、通航里程、地势起伏、干支流分布与水系的发达程度、通航时间长短(有无结冰期)、经济腹地的大小及其经济的发达程度、联运条件等方面来分析。

如长江的航运条件分析可从如下方面来进行:

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利于通航;江宽水深,通航能力大;无结冰现象,通航时间长;流域宽广,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流程长;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与铁路、海港相连,便于水陆联运、河海联运。

②水能资源开发

分析时可从开发条件(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长短、地形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开发),开发需求(本地区用电需求、经济发展程度、输电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

③水资源的利用

主要用于供水与农业灌溉。

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主要采取修水库蓄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采取跨流域调水或修引水工程的方式。

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澳大利亚有著名的东水西调工程。

④产业发展和城市布局

对农业来说,利用河流沿岸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可获得稳定而充足的水源;对工业来说,接近河流,既有水源和良好的运输条件,还可解决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对城市布局而言,河流的供水、航运和早期的军事防御功能,使得河口、两河交汇处、水运的起点和终点、过河点位置成为城市布局的理想区位;河流形成的瀑布、峡谷等景观还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河流流域图的判读

(1)根据流域内的自然条件分析流域开发条件

根据经纬网或区域轮廓特征对区域进行定位;根据等高线特征分析区域的地形特征;结合气候资料分析区域的降水特征;结合降水和地形等信息分析区域的水能、航运等条件;结合区域的矿产资源分析适合发展的工业等。

(2)根据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等的变化,分析流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般根据区域图中耕地、林地、居民点的变化,分析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流域内是否存在洪涝灾害等问题,根据流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流域内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等。

流域开发要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组成流域整个生态系统的各组成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诸多因素的变化。

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这种关系,任意对自然环境加以改变,最终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结合流域开发条件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

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般从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灌溉、养殖等方面进行。

如下图:

①河流的地理背景不同,其流域开发的模式和方向也就不同。

如有的河流洪灾多发,就应以洪水治理为核心;有的河流水能丰富,可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有的河流位于内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应以生态问题的治理为中心。

②河流的不同河段因条件不同,其综合开发的方向也不同。

如我国长江的上游河段以开发水能、保持水土为主,中游河段以洪涝治理、工农业发展为主,下游河段在协调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重点治理环境污染等。

【高考例析】(2018·海南卷)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B.原料

C.交通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1.B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

故B正确。

2.A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

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

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A正确,排除B、C、D。

3.C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故C正确。

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故A错误。

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故B错误。

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000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故D错误。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渤海是我国海冰多发区,每年12月~次年2月为海冰集中发生时间。

研究者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处基准点为起点(图a),绘制了各海湾2001~2011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L值)变化折线图(图b)。

据此完成1~2题。

1.各海湾的海冰面积

A.2000~2001年均较2001~2002年大B.10年间渤海湾年际变化最大

C.2006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相同D.随时间变化有明显的减小趋势

2.辽东湾L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的主要原因是

A.受寒流影响B.纬度位置高C.径流汇入少D.海域面积广

1.A读图b可知,2000~2001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均较2001~2002年大,说明各海湾的海冰面积2000~2001年均较2001~2002年大,A正确;从年际尺度看,3个海湾中辽东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年际变化明显比另2个海湾大,故10年间辽东湾年际变化最大B错误;2006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最大值相同,由于海湾大小及形状存在差异,但两海湾的海冰面积不相同,C错误;随时间变化前期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后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D错误。

故选A。

2.B读材料可知,L值是指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由于辽东湾在3个海湾中纬度最高,气温较低,海湾的海冰面积较大,海冰外缘线距离海湾较远,故L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

故选B。

(四川省绵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

目前,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项目落户安徽淮南市,该项目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年发电量可达1.5亿度。

据此完成3~5题。

3.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当地可

A.节约土地资源B.减少煤炭开采量C.降低发电成本D.促进水循环利用

4.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

A.电费贵B.不稳定C.占地广D.维护难

5.推断水面漂浮光伏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藻类加速繁殖B.水面蒸发量减少C.湖水盐度减小D.沉陷区面积扩大

3.A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当地可节约土地资源,A对。

在沉陷区发展光伏,不影响煤炭开采量,B错。

光伏发电初期投资成本高,C错。

与促进水循环利用无关,D错。

4.B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不稳定,受太阳辐射强度、分布时间影响大,B对。

电费贵,用户消费少,节约用电,不是限电的主要因素,A错。

拉闸限电不能缓解占地广、维护难问题,C、D错。

5.B推断水面漂浮光伏,集热板遮挡水面阳光,导致水面温度低,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水面蒸发量减少,B对。

水温低,藻类繁殖慢,A错。

蒸发弱,湖水盐度增加慢,不会减小,C错。

沉陷区面积扩大与光伏发电无关,D错。

(宁夏银川市2018届高三4月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干热岩是指一般温度大于2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

干热岩发电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干热岩地热发电比传统火力、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未来干热岩地热资源将成为全球的主导能源之一,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2017年9月6日,我国在青海省首次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当前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市场C.技术D.气候

7.干热岩地热发电比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

A.综合效益更强B.不排放温室气体

C.设备使用时间长D.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小

8.若规模化开采利用干热岩,将有利于我国

①加快进入石油时代②缓解能源供应紧张③有效改善大气质量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C读图文材料可知,干热岩发电对生产技术要求高,故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

7.D水力发电可以带来防洪、发电、供水、旅游等综合效益,A错误;两种发电均不排放温室气体,B排除;两种发电模式只要合理使用且后期合理管理维护,设备使用的寿命都较长,C排除;水力发电需要修建水库大坝,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将带来一定的不利和有利影响,相反干热岩发电深埋地下,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8.B规模化开采利用干热岩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②对;对石油依赖度减小,①错。

与能源利用效率无关,④错;干热岩是清洁能源,可有效改善大气质量,③对;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

(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

(一))陕西省榆林市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

该市依靠能源优势,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便是成功的案例。

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于榆林市区西部,是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煤化学工业生产基地。

下图示意榆林市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置。

据此完成9~10题。

9.制约榆林市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原因是

A.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

B.人口密度小,劳动力极为短缺

C.交通落后,基础设施欠完善

D.农耕历史悠久,经济长期落后

10.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节约资源,防止资源枯竭,增强市场竞争力

B.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

C.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

D.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9.A能源化工工业是耗水量很大的行业,根据经纬度判断愉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这里气候比较干燥,生态环境脆弱。

榆林市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成为制约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

故选A。

10.B由材料“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可知,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是榆林市“有益探索”的产物,其目的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

故选B。

(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高三全国统考全国卷I(衡水金卷信息卷))目前陕西省“出海”投资的企业明显増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一个崭新的“海外陕西”正沿着“一带一路”不断壮大。

吉尔吉斯斯坦中大石油公司是该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它的投资者和建设者便是陕西省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中大石油公司的主要设备和材料均来自中国,其中“催裂化装置”使吉尔吉斯斯坦成品油出油率高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据此完成11~12题。

11.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

A.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B.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C.便利的铁路交通和优惠政策D.深厚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意识

12.中大石油公司的建设与发展,给吉尔吉斯斯坦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B.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C.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D.实现工业结构轻型化

11.A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A对。

投资的是设备和资金,当地经济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B错。

当地的铁路交通条件差,C错。

企业文化薄弱,创新意识差,D错。

12.C中大石油公司的建设与发展,给吉尔吉斯斯坦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C对。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居住环境才能改善,A错。

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B错。

石油工业属于重工业,不能实现工业结构轻型化,D错。

点睛: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的是设备和资金,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

当地经济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

引入企业发展,直接影响是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

(2017课标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13~15题。

1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1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1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13.C题目中提到,“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这些年盐湖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保持平衡,因为盐湖附近流域的“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故蒸发量应与之相当。

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

14.A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最不利于留存地表水。

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最少,蒸发量也最小。

15.B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种植大量植物会吸收地下水,增加下渗,导致地表水资源减少,“盐湖面积缩小”,故选B.其他选项干扰度不大,均与植物无关。

(2016·课标Ⅱ)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

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

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16~18题。

16.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B.3~6月

C.6~9月D.9~12月

17.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18.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16.D 根据材料可知,枯水期,河床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河床较高、较宽;汛期,由于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河床变深、变窄。

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