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的心理学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4095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的心理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自考的心理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自考的心理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自考的心理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自考的心理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的心理学笔记.docx

《自考的心理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的心理学笔记.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的心理学笔记.docx

自考的心理学笔记

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心理学》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类各专业的必修课。

设置课程是为了提高考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育学中应用心理学和研究心理活动的能力。

《心理学》课程主要涉及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

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3.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5.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本章难点:

1.心理学的概念

2.心理学的流派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四、格式塔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学派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七、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实验法四、调查法

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认识内外世界二、调整和控制行为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三、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学的概念

(二)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三)心理学的分支(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五)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心理学的概念

识记:

心理学的概念

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帆

(二)心理学的分支

领会: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领会:

心理学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

(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应用:

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概念与不同状态,了解睡眠的阶段与失眠的种类,了解梦的心理学原理与研究,了解催眠的特征与理论。

本章重点:

1.意识的概念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3.生物节律4.睡眠与梦5.催眠现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意识的性质一、什么是意识二、意识的状态第二节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三、注意的种类

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一、生物节律二、睡眠与失眠三、梦

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

一、催眠二、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意识的概念

(二)意识的状态与注意的参与

(三)生物节律的特点(四)睡眠的阶段(五)失眠的种类(六)梦的特征与研究

(七)催眠的概念、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催眠理论

四、考核要求

(一)意识的性质

识记:

意识、无意识

领会:

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注意与意识状态的关系

(二)生物节律

识记:

生物节律、日节律

领会:

生物节律与睡眠

(三)睡眠与失眠

领会:

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失眠的种类在城的种类!

!

:

i;

(四)催眠现像领会:

催眠的原理,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了解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基本构造,以及视觉听觉产生的机制。

理解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异同,了解社会知觉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

本章重点:

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3.视觉、听觉的机制

本章难点:

1.感觉、知觉的过程2.社会知觉的过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一般概念二、感觉的生理机制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二节视觉

一、视觉刺激二、基本的视觉现象三、视觉的机制

第三节听觉

一、听觉剌激二、基本的听觉现象三、听觉的机制

第四节知觉--感觉的整合

一、知觉的一般概念二、知觉的特性三、知觉的种类

第五节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二、社会认知的过程

三、考核知识点

(一)感觉的基本概念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三)基本的视觉现像和机制(四)基本的听觉现像和机制(五)知觉的一般概念(六)知觉的特性和机制(七)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八)社会认知的过程

四、考核要求

(一)感觉概述识记:

感觉的基本概念领会: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二)视觉系统识记:

视觉适应,颜色的特性领会:

视觉产生的机制,色觉理论

(三)听觉系统领会:

听觉产生的机制,基本的听觉现像(三)知觉--感觉的整合

识记:

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特性领会:

知觉的机制简单应用:

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

(四)社会知觉识记:

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社会知觉的特性

领会:

社会知觉的基本过程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记忆的基本过程、记忆的类别、记忆系统中各成分的特点及关系,了解遗忘的规律及主动遗忘的作用、记忆与学习的关系,掌握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及学习策略。

本章重点:

1.记忆的过程2.记忆系统3.遗忘的规律及克服遗忘的方法4.学习的策略本章难点:

1.记忆系统中各成分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学习与记忆的关系3.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三、记忆的类型

第二节记忆系统

一、感觉记忆二、短时记忆三、长时记忆第三节遗忘

一、遗忘的进程与遗忘曲线二、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三、有意遗忘的作用四、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第四节学习

一、学习的定义二、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三、学习的分类四、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概念

【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二、心理学的分支

【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心理测量学5.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领会】

1.观察法-客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要求适应群体3.实验法-条件限制4.调查法-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

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1.认识内外世界2.调整和控制行为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的概念

【识记】

意识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无意识

【领会】

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睡眠状态

注意与意识状态的关系

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

一般来说,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状态与注意的参与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

3.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也很低,因此,它才不断变化,不会停留在一个问题上。

4.睡眠状态-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可以讲,这个时候,注意已经基本停止了活动,只有受到很强的刺激,才会引起注意,转入有意识的状态。

二、生物节律

【识记】

生物节律

指生物的周期性变化。

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日节律

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

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

人的日周期实际是25小时。

【领会】

生物节律与睡眠

睡与醒是受内部节律调节的,如果不顾生物钟,而是在非正常时间睡眠,最常出现的情况是睡眠质量受损,如飞行时差。

三、睡眠与失眠

【领会】

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

第一阶段-过渡期-α波、第二阶段-轻睡期-θ波、第三、四阶段-沉睡期-δ波、REM阶段-快速眼动睡眠

失眠的种类

1.情境性失眠2.假性失眠3.失律性失眠4.药物性失眠

梦的特征与研究

1.梦境与自己有关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3.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四、催眠现象

催眠的原理

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

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催眠是有意识的,睡眠无意识。

催眠的概念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感觉麻痹、感觉扭曲和幻觉、解除抑制、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概述

【识记】

感觉的基本概念

感觉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同时也可以从身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

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领会】

感受性与感觉阀限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阀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发生变化所需的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二、视觉系统

【识记】

视觉适应

适应指定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

颜色的特征

色调、饱和度、亮度

【领会】

基本的视觉现象和机制、色觉理论

基本的视觉现象:

视觉适应、色觉。

视觉的机制:

1.眼睛:

眼睛的构造、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2.色觉理论:

三原色说、拮抗理论

三、听觉系统

【领会】

基本的听觉现象

1.声音的属性2.听觉的适应于疲劳3.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听觉机制

1.听觉与耳2.听觉的理论:

位置学说、频率匹配学说

四、知觉感觉的整合

【识记】

知觉的概念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过程。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领会】

知觉的机制

1.深度知觉2.运动知觉3.时间知觉

【简单应用】

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

五、社会知觉

【识记】

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的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进行社会知觉也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息加以组织分类,但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带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领会】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2.信息的整合过程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一、记忆概述

【识记】

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领会】

记忆的过程

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

记忆的类型

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2.情境记忆和语义记忆

二、记忆系统

【识记】

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觉印象。

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的核心。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领会】

三种记忆的特征与区别

记忆系统间各成分的关系

【应用】

说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

长时记忆储存与建构的特征

三、遗忘

【识记】

遗忘

【领会】遗忘曲线

遗忘的原因消退和干扰。

有意遗忘的作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遗忘的影响因素

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

【应用】

如何提高记忆力

1.地点法2.韵律法3.记笔记

四、学习

【识记】

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领会】

学习的过程

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

外界刺激→产生注意,选择信息,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的原有知识→找出新信息中包含的内在联系,与被激活的原有信息相联系→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

简言之,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在的反应。

学习的分类

依学习方式划分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依学习内容划分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

学习与记忆的关系

【应用】

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1.复习策略:

复习时间、复习次数、复习方法

2.组织策略:

群集、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一、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识记】

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概括性、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领会】

思维的机制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

二、概念的形成过程

【识记】

概念的性质和分类

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概念的功能

【领会】

概念的形成的过程和条件

三、推理和问题解决

【识记】

推理的概念

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问题解决的概念

问题是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想任务。

解决问题时,你所知道的与你所需要知道的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问题空间、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消除这个空间,这需要通过发现和取得必要的信息来完成。

【领会】

推理的一般过程

三阶段推理、线性推理、条件推理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

(一)算法式

算法式就是依照正规的、机械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

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再一一尝试,确定哪一种为正确答案。

缺点:

费时、费力、缺乏效率

(二)启发式

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启发式方法。

缺点:

不保证能够准确的找到答案

常见的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法核心:

讲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

2、爬山法以退为进

3、逆向工作法(目标递归策略)

四、想像和创造性培养

【识记】

想像的概念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性的概念

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力培养

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1.智力因素2.人格因素3.环境因素4.动机因素

创造力培养

1.建立目标与意向2.训练基本的技巧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5.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概念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12.运用例子

【领会】

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第六章智力

一、智力的性质

【识记】

智商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例

比率智商

比率智商=(心理年龄/实足年龄)*100只适用于儿童

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100+15Z,其中Z=(X-X)/SX代表团体平均分数,X代表个体测验的实得分数,S代表该团队分数的标准差,Z代表该人在团队中所处位置,即他的标准分数。

【领会】

智力的类型

智力的发展特征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智力与能力的关系

【应用】

如何看待智力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

表现在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结构两方面。

首先,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及其不同。

其次,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此外,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

一是稳定发展;有一些人早熟;有一些人大器晚成

2、智力的团体差异

最明显的是性别差异。

除此之外,不同职业、种族之间在智力上也存在着差别。

在同一群体内部,人们在智力测验分数上的差异可能归因于遗传因素,但不同团体在智力测验平均IQ分数伤的差异则应更多归因于环境的不同。

同时,智力测验本身的文化部公平性也是造成不同团体间差异的原因之一。

二、智力的理论

【识记】

智力的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

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卡特尔认为,一般智力(g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量度量。

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量度量。

【领会】

各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智力测验

【识记】

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他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领会】

智力测验的性质与类型

智力测验的种类

1、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2、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3、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心理测验的性质

1、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是一种科学构想2、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

3、心理测量具有误差4、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智力测验与向性测验、成就测验的区别

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成就测验(成绩测验或教育测验)同属于能力测验范畴,三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

心理测验最早开始于为筛选学习困难儿童而编制的智力测验,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

通用的智力测验都可视为对个体的基本能力素质的考察。

性向测验泛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其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

成就测验主要考查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四、智力影响的因素

【识记】遗传因素

【领会】

智力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2.家庭环境3.学校教育4.社会实践

【应用】

如何发挥教育在治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一、动机与行为

【识记】

动机

动机:

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源泉。

诱因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领会】

动机的基本特征

动机的功能、需要、诱因与动机产生的关系

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

【应用】说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二、社会性动机

【识记】

交往动机

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成就动机

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工作动机

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领会】

成就动机的成分

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工作动机理论

【应用】

影响成就动机高低的因素

社会性动机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三、动机理论

【识记】

本能理论

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匮乏动机

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成长动机

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

认知与期待理论

【领会】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应用】

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认知与期待解释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现象

四、情感情绪的概念

【识记】

情绪情感

人类在认识外接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管体验。

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

心境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应激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情绪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基本形式

2.情绪状态:

心境、激情、应激

3.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领会】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

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

3.从反应特点看差异

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

1.表情

2.表情的种类: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

【应用】

如何保持良好心境

五、情绪情感的功能

【应用】

说明情绪情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作用

1.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情绪具有激励作用、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2.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促进功能、瓦解作用

3.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4.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第八章人格

一、人格概述

【识记】

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气质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禀性。

性格

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自我意识

【领会】

人格的特性

1.独特性

2.稳定性

3.统合性

4.复杂性

5.功能性

气质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气质具有天赋性,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自我调控的三个系统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应用】

如何看待人的气质差异

二、人格理论

【识记】

特质

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个性特质

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共性特质

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领会】

特质的种类

现代特质理论

人格五因素模式。

这五种人格特质(大五人格)是:

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谨慎性。

可以通过NEO-R人格调查表来测定。

类型的三种模式

单一模式-T型人格

对立型人格-内向与外向人格

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

特质说与类型说的关系

【应用】

描述各种人格差异的特征

三、认知方式

【识记】

认知方式

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领会】

各种认知方式差异的特点

冲动型-反应快,精确度差

沉思型-反应慢,精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