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3834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答案

2021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答案:

数量关系(7.13)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数学运算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数量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技巧,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方面。

[省考行测数量关系题]

练习题

(一)

1.某班统计语文考试成绩,经过计算平均成绩为85.16分,事后复查,发现将王明的成绩96分误作69分计算了,经过重新计算,语文平均成绩为85.7分,那么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

A.45B.50

C.55D.60

2.小张同学坐在路边,手里拿着一个测速仪,小张先测得一辆车以5米每秒的速度通过,5分钟之后,又有一辆车以10米每秒的速度通过,问第二辆车要()分钟可以追上第一辆车?

()

A.4B.5

C.7D.10

3.甲、乙两人进行自行车比赛,甲每小时骑12千米,乙每小时骑11千米,乙比甲多骑了20分钟,结果乙比甲多骑了2千米。

则乙总共骑了()千米。

A.20B.22

C.24D.25

4.某公司共82人组团到杭州西湖、灵隐寺、宋城三个景点游玩,其中有56人去了西湖,45人去了灵隐寺,25人去了宋城,西湖和灵隐寺都去的有24人,西湖和宋城都去的有16人,三个地方都去的有11人,则宋城和灵隐寺都去的有多少人?

()

A.13B.15

C.16D.24

5.某单位举办中秋文艺汇演,共有130人。

其中有62人参加了歌舞类节目,51人参加了相声小品类节目,55人参加了演讲类节目,只参加了两种节目的共有37人,还有5人三类节目都没参加,则三类节目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

A.1B.3

C.6D.11

6.公司总部最近接待了由5个海外分公司共78位员工组成的团,每个分公司派出的人数各不相同,最少10位,最多几人来自同一个分公司?

()

A.26B.32

C.38D.44

7.李方期末考试6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5分,每门的满分都是100分,那么她这次期末考试每门功课的分数都不低于多少分?

()

A.60B.65

C.70D.80

8.现有100本书,把这些书分给10名小朋友,每名小朋友分得的书的数量都不相同,则分得最多的小朋友至少分得()本书。

A.15B.16

C.17D.18

9.一次数学考试满分为100分,某班前六名同学的平均分为95分,排名第六的同学得86分,假如每个人得分是互不相同的整数,那么排名第三的同学最少得几分?

()

A.94B.97

C.95D.96

10.化肥厂将3吨碳铵化肥按1∶2∶3的比例无偿支援给三个贫困村,最多的一个村可得到()公斤碳铵化肥。

A.600B.900C.1200D.1500

11.甲乙瓜农分别拉了一车西瓜进城售卖,5小时后,甲卖出了1/3,乙卖出了1/4,此时清点剩余西瓜,发现两人剩余数量比为9∶7,甲比乙多120个,则甲乙进城时的西瓜总数为()个。

A.1350B.1360

C.1370D.1400

12.一辆汽车油箱中的汽油可供它在高速公路上行驶462公里或者在城市道路上行驶336公里,每公升汽油供汽车在城市道路上比在高速公路上少行驶6公里,则每公升汽油可供该汽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公里。

A.16B.21

C.32D.27

13.A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是B城市的1.25倍,同样交水费20元,在B城市比在A城市可多用2立方米水,那么A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是()元。

A.2B.2.5

C.3D.3.5

14.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

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

A.10B.11

C.12D.13

15.有浓度为40%的甲溶液80g,放置一天后,蒸发掉15g的水分,请问需要加入多少克浓度为25%的相同溶质的乙溶液,才能使混合溶液的最终浓度达到30%?

()

A.125

B.150

C.175

D.250

【参考解析】

1.【答案】B

解析:

成绩96分看作了69分,即少算了27分,又平均分相差了85.7-85.16=0.54分,因此27分包含了多少个0.54分,该班就有多少名学生。

27÷0.54=50(名)。

2.【答案】B

解析: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为速度为5米每秒的车行驶5分钟的路程5×5×60=1500米,追及时间=1500÷(10-5)÷60=5分钟,故选B。

3.【答案】B

解析:

设乙骑车时间为t小时,有11t-12(t-1/3)=2,解得t=2,则乙总共骑了11×2=22千米,故选B。

4.【答案】B

解析:

设宋城和灵隐寺都去的有x人,根据三者容斥的基本公式有:

56+45+25-24-16-x+11=82,解得x=15人,故选B。

5.【答案】B

解析:

设三类都参加的有x人,则有62+51+55-37-2x+5=130,解得x=3人,故选B。

6.【答案】B

解析:

求人数的最大值,根据和定极值原理,让其余4个公司人数尽可能小,又因为各不相同,最小为10,所以人数依次为10,11,12,13,和为46,故最大值为78-46=32。

本题选B。

7.【答案】C

解析:

相当于求最小量的最小值,根据和定极值原理,使其它5门分数尽可能大(最大为100),则最小值为95×6-100×5=70。

故本题选C。

8.【答案】A

解析:

根据极限转化思想,想要让分得最多的小朋友最少,就需要其他小朋友最多,而且书的数量都是接近的,就可以构造等差数列,先求出中间项为100/10=10,因为各不相同,所以依次分配为5,6,7,8,9,11,12,13,14,15,所以分得书本最多的小朋友最少分15本。

故答案选A。

9.【答案】D

解析:

要想让第三大的量最小,就得让前两个量最大,最大为100,99,最后一个量已知为86,除此之外,中间三个量的和为95×6-100-99-86=285,这样就变成了三个量的和为285,求最大量最小是多少,就可以构造等差数列,先求出中间项为285/3=95,依次分配为96,95,94;所以排名第三的同学最少96分。

10.【答案】D

解析:

3吨=3000公斤,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比例,设第一份化肥为1份、第二份为2份、第三份为3份,总和为6份,最多的一个村子占3份,也就是全部的一半,对应1500公斤。

本题选D。

11.【答案】C

解析:

5小时后,甲乙两人剩余西瓜数量比是9∶7,9份-7份=2份=120个,所以1份=60个,甲剩余9×60=540,乙剩余7×60=420,甲原有西瓜540÷(2/3)=810,乙原有420÷(3/4)=560,共有810+560=1370个。

12.【答案】A

解析:

一箱汽油可供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距离与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距离之比为11∶8,则每公升汽油可供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距离与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距离之比为11∶8,相差3份对应实际量6公里,每公升汽油可供汽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距离为8份,共16公里。

13.【答案】B

解析:

每立方米水的水费与用水量成反比关系,A、B两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之比为5∶4,则用水量之比为4:

5。

相差1份,对应实际量2立方米,则A城市用水量8,每立方米水费2.5元。

14.【答案】B

解析:

如果使行政部门分配的人数尽量少(前提是仍然要多于其他部门人数),就让其他部门的人数尽量的多,所以这些部门的人数尽量接近,求最大值最小是多少,构造等差数列,先求出中间项65÷7=9……2,余下的2人分给行政部门即可,由于此题没有要求其他每个部门人数各不相同,因此可以使其他部门的人数一样的多,即行政部门11人,其他部门都为9人,所以选择B选项。

15.【答案】D

解析:

设加入x克浓度为25%的溶液后可以调配出浓度为30%的溶液,由题意

可得方程式为:

,解得,x=250,答案为D。

 

练习题

(二)

1.某单位因人员增多需采购一批办公桌,正值促销期间,办公桌打九折,这样同样的预算可以比平时多买10张办公桌,那么该单位的预算在不打折的情况下可以买()张。

A.88B.89

C.90D.100

2.一辆汽车匀速从甲地开往乙地。

如果车速降低10%,到达时间会比原定时间晚1小时;如果按原速开2小时后再提速5%,那么到达时间会比原定时间提前:

()

A.15分钟B.20分钟

C.21分钟D.30分钟

3.现有26支铅笔,要把这26支铅笔分到5个笔筒里面,若使每个笔筒里面的铅笔数量各不相同,则分得铅笔最多的笔筒至少可以分得()支铅笔。

A.4B.5

C.6D.8

4.为完成一批零件的加工需要增加工人的数量,其中占工人总数40%的第一道工序需增加20%的工人,占工人总数30%的第二道工序需增加30%的工人,占工人总数20%的第三道工序需增加40%的工人。

如果将工人工资总支出的增幅控制在20%,那么这些工人的平均工资将()。

A.下降8%B.上涨8%

C.下降4%D.上涨4%

5.餐厅需要使用9升食用油,现在库房里库存有15桶5升装的,3桶2升装的,8桶1升装的。

问库房有多少种发货方式,能保证正好发出餐厅需要的9升食用油?

()

A.4B.5

C.6D.7

6.牧场上有一片青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

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或者可供15头牛吃10天。

问为了保证草永远吃不完,那么最多能放多少头牛?

()

A.5B.6

C.7D.8

【参考解析】

1.【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打折前后办公桌的价格比为10∶9,预算不变,则打折前后数量之比为9∶10,多1份对应10张,则打折前可以买9份对应90张。

2.【答案】B

解析:

车速降低10%,则原车速∶现车速=10∶9,所用时间之比为9∶10,时间晚1个小时,则原时间为9小时。

按原速开2小时后提速5%,速度之比为20∶21,时间之比为21∶20,则剩下的7小时会提前7×((21-10)/21)=1/3小时=20分钟。

3.【答案】D

解析:

要求分铅笔最多的笔筒放的铅笔最少,5个笔筒中铅笔数量要尽可能接近,26÷5=5……1,由于铅笔数量各不相同,所以5个笔筒中铅笔的数量依次为3、4、5、6、(7+1=8),选择D项。

4.【答案】C

解析:

设原平均工资为1,原来总人数为100,则总工资为100,增长后总工资为120。

第一道工序总人数为40人,增加8人,第二道为30人,增加9人,第三道为20,增加8人,共增加25人,则总人数变为125人。

此时总工资为120,平均工资为120/125=0.96,比原来下降了4%。

5.【答案】C

解析:

满足刚好发出9升油的方式有:

①选1桶5升装。

5+2×2;5+2+1×2;5+1×4。

共3种。

②不选5升装,选2升装和1升装。

2×3+1×3;2×2+1×5;2×1+1×7。

共3种。

故共有3+3=6种方式,答案选C。

6.【答案】A

解析:

设原有草量为S,草长速度为V,每头牛吃草速度为“1”,则S=20×(10-V)=10×(15-V),求得V=5,S=100。

所以最多能放5头牛。

 

练习题(三)

1.乘火车从甲城到乙城,1998年初需要19.5小时,1998年火车第一次提速30%,1999年第二次提速25%,2000年提速20%,三次提速后,从甲城到乙城需要()小时。

A.8.29

B.10

C.14.63

D.15

2.打印一份稿件,小张5小时可以打完这份稿件的1/3,小李3小时可以打完这份稿件的1/4,如果两人合打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

A.6

B.20/3

C.7

D.22/3

3.一条双向铁路上有11个车站,相邻两站都相距7千米。

从早晨7点,有18列货车由第11站顺次发出,每隔5分钟发一列,都驶向第一站,速度都是每小时60千米;早晨8点,由第1站发一列客车,向第11站驶出,时速100千米,在到达终点前,货车与客车都不停靠任何一站。

那么,在(),客车能与3列货车先后相遇。

A.在第四、五站之间

B.在第五、六站之间

C.在第六、七站之间

D.在第七、八站之间

4.有人测量一座桥离水面的高度,将一根绳子对折,碰到水面时绳子还剩下6米(按对折后的长度算);把绳子平均折成三段,碰到水面时绳子还剩下2米。

问桥高多少米?

()

A.2米B.4米

C.6米D.8米

5.一条船从甲地到乙地要航行4小时,从乙地到甲地要航行5小时(假定船自身的速度保持不变),今有一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所需小时为()。

A.12B.40

C.32D.30

6.某城市的地铁挖土工程,如果甲队单独做16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要20天完成。

现在两队同时施工,工作效率提高20%。

当工程完成了1/4时,突然遇到地下水,影响施工进度,使得每天少挖了47.25立方米土,结果共用了10天完成工程。

问:

整个工程要挖多少立方米土?

()

A.900B.1100

C.1500D.2000

7.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是黑夜,所以必须拿着唯一的灯过桥。

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

每次过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

问:

小明一家过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A.30秒B.29秒

C.19秒D.18秒

8.1250页的书中,数字“1”出现多少次?

()

A.301B.405

C.565D.706

【参考解析】

1.【答案】B

  解析:

设原来速度为1,那么所求为1×19.5÷(1×1.3×1.25×1.2)=10小时。

2.【答案】B

解析:

设总的稿件为60张,由题意,小张每小时打印1/15,小李每小时打印1/12,则小张、小李每小时分别能打印4张、5张。

如果两个人合打,每小时打印9张,则打印完这份稿件需要60÷9=20/3(小时),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B

解析:

铁路上共有11个站,相邻两站相距7千米,则共有70千米的距离,每辆货车之间的距离是5千米。

早晨8点,第一列货车已经开出60千米,与第一站相距10千米。

客车和第一辆货车相遇时行驶路程为6.25千米,之后每行驶3.125公里即相遇一列货车,则相遇点距第一站点的距离是6.25+3.125n。

要使客车在两个站点之间与连续3列货车相遇,则这三列货车中的第一列与客车相遇的地点距离站点不超过:

7-3.125×2=0.75千米。

即6.25+3.125n除以7余数<0.75,取n=7时商为4,余数为0.125<0.75。

则客车行驶在第五、六站之间,分别和第8、9、10辆货车相遇。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C

  解析:

设桥高为x米,则根据题意可知2x+12=3x+6,解得x=6米。

5.【答案】B

  解析:

设甲地到乙地距离为1,那么水速为(1/4-1/5)÷2=1/40,则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需1÷(1/40)=40小时。

6.【答案】B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47.25立方米所对应的分率。

根据题意可知:

甲队每天的工作效率为1/16,乙队每天的工作效率为1/20,甲、乙两队合作后每天的工作效率为[(1/16+1/20)×(1+20%)]=27/200。

甲、乙两队完成之后的3/4工程,需要的天数为10-(1/4)÷(27/200)=220/27(天),则遇到地下水后,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为(3/4)÷(220/27)=81/880,每天少挖的土量对应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减少量(27/200-81/880)。

整个工程要挖的土量为47.25÷(27/200-81/880)=1100(立方米)。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答案】B

  解析:

小明和弟弟先过桥,小明返回送灯,来回用时3+1=4秒。

小明和爸爸过桥,小明返回送灯,来回用时6+1=7秒。

妈妈和爷爷过桥,弟弟返回送灯,来回用时12+3=15秒。

小明与弟弟同过桥,来回用时3秒。

综上所述,共计4+7+15+3=29秒。

8.【答案】D

解析:

分类思想。

书的页码从1-1250,数字“1”分别出现在个、十、百、千位上,共有4种情况:

①个位上,每10页出现一个1,共125次;②十位上,每100页出现10个1,共120+10=130次;③百位上,每1000页出现100个1,共200次;④千位上,页码1000-1250共出现251次1,即数字“1”共出现了125+130+200+251=706次,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