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速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3720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速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外科速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外科速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外科速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外科速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速记.docx

《外科速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速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速记.docx

外科速记

输血

㈠、输血的适应证

㈡、输血并发症

3类:

①与输入血液质量有关的并发症,如发热反应、变态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反应。

②与大量快速输血有关的并发症,如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③疾病传播,如肝炎(丙肝、乙肝)的传播、爱滋病、疟疾、梅毒、人T细胞白血病毒ⅠⅡ型。

注:

输血传播的疾病中,有丙肝、乙肝、并无甲肝,甲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播。

1、几种易混输血并发症

2、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是所输血输液血型不符所致。

⑴典型临床表现:

①当病人输入10余毫升血液后,立即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部酸痛,②血红蛋白尿、少尿、无尿、急性肾衰竭。

③溶血性黄疸。

④延迟性溶血反应(DHTR)可发生在输血后7-14天,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及血红蛋白降低。

⑵治疗 停止输血;抗休克;碱化尿液(促使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透析。

⑶预防 加强输血、配液过程中的“三查七对”;严格输血操作规程,尽量输同型血。

3、其它并发症

低体温

短时间内大量输入冷藏血

碱中毒

抗凝剂枸橼酸钠在肝脏转化为碳酸氢钠

低钙

大量输入含碳酸氢钠的血制品

高钾血症

大量输入库存血,细胞内的钾释放到细胞外

循环超负荷

输血速度超过了心脏的负担能力

 

 

 

 

 

㈢、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浆增剂量

血细胞制剂

红细胞制剂─浓缩红细胞CRBC、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

白细胞制剂─浓缩白细胞;

血小板制剂─浓缩血小板。

血浆成分

新鲜冷冻血浆EFP、冷冻血浆FP、冷沉淀Cryo。

血浆蛋白成分

白蛋白、免疫球蛋白、浓缩凝血因子。

血浆增剂量

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明胶类代血浆。

 ㈣、抗凝血保存时间

我国目前使用的抗凝剂为枸橼酸盐葡萄糖和酸性枸橼酸盐葡萄糖,在2-8℃。

抗凝血可保存21天,如果在前者中假如腺苷,可保存35天。

围手术期处理

1、一般准备

手术分三类:

急症手术、限期手术、择期手术。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1周供给热量、蛋白质、维生素。

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防止术中误吸;小儿禁食(奶)4~8小时,禁水2~3小时。

胃肠道手术者,术前1~2日开始进流质饮食。

有幽门梗阻的病人,术前应洗胃。

结肠或直肠手术者,术前2~3天开始口服肠道制菌剂,术前一天或当天清晨作清洁灌肠或结肠灌洗,以减少术后并发感染的机会。

急性心梗者6月内勿施行择期手术。

心衰者在心衰控制3~4周后手术。

术前禁烟2周。

2、特殊准别

(1)呼吸功能障碍(准备方法)

①停止吸烟1~2周;呼吸道急性感染者,择期手术应推迟至治愈后1~2周。

②鼓励病人深吸气和咳嗽,以增加肺通气量、排出痰液。

③对急性呼吸道感染者,急症手术应加用抗生素;对慢阻肺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④对经常哮喘者,口服地塞米松,以减轻支气管水肿。

⑤对痰液稠厚者,应用雾化吸入。

(2)肝脏疾病(准备方法)

①术前检查肝功能,明确有无肝炎、肝硬化。

②小量多次输新鲜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③补充维生素K,增加凝血因子。

④严重肝损害者,除非急症抢救,不宜施行择期手术。

(3)糖尿病(准备方法)

①仅以饮食控制病情者,术前不需特殊准备:

普通降糖药服至手术前一天晚,长效降糖药术前2~3天停药:

平时用胰岛素者,手术日晨停用。

②术前控制血糖在5.6~11.2mmol/L.尿糖在+~++,不必追求达正常水平。

③纠正水电解质失调和酸中毒。

④缩短术前禁食时间,避免酮症酸中毒。

⑤术中按葡萄糖:

胰岛素=5:

1比例,静脉给予5%葡萄糖溶液。

3、切口分类与愈合

(1)切口

分类:

I类:

清洁切口

    Ⅱ类:

可能污染切口

    Ⅲ类:

污染切口

愈合:

甲级:

愈合优良,不良反应。

     乙级:

愈合处有炎症,但未化脓。

     丙级:

切口已化脓,需作切开引流。

(2)伤口

分类:

清洁伤口:

无菌伤口

可能污染伤口:

手术时可能带污染的伤口

污染伤口:

直接暴露于污染物的伤口

愈合:

一期愈合:

组织损伤小,创缘整齐,无感染,伤口愈合快,呈线性瘢痕愈合。

     二期愈合:

因伤口大,组织缺损多,创缘分离较远,污染严重,只能在控制感染、坏死组织基本清除后,再生才能开始,愈合时间长、遗留明显瘢痕延迟愈合:

某些开放性伤口,观察48~72小时后无明显感染,再行缝合,达到近似一期的愈合

4、拆线和拔管

(1)拆线 头面颈部在术后4~5天;下腹部、会阴6~7天;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四肢10~12天;减张缝合14天。

(2)拔管拔管时间乳胶片在术后1~2天;烟卷引流4~7天;T型管14天;胃肠减压管在肛门排气后。

5、术后体位

全麻未清醒:

平卧

蛛网膜下腔麻醉:

去枕平卧或头低卧位12小时

颅脑手术,无休克或昏迷:

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颈胸手术:

高半坐位

腹部手术:

低半坐位,或斜坡卧位

脊柱、臀部手术:

仰卧位,或俯卧位

休克病人:

6版教材:

下肢抬高巧15°~20°,头和躯干抬高20°~30°的特殊体位

         5版教材:

平卧位,或下肢抬高20°,头和躯干抬高5°的特殊体位

6、术后不适

疼痛   麻药作用消失后,切口受到刺激会出现疼痛

恶心呕吐①常见为麻醉反应;②其他,如胃扩张、肠梗阻、颅压增高、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低钾、低钠等

呃逆   ①为中枢神经或膈肌受到刺激所致②上腹术后顽固性呃逆可能为吻合口或十二指肠残端瘘

腹胀   为咽下的空气积存在肠腔内过多所致

尿潴留   ①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

②切口疼痛引起膀胱和后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③不习惯床上小便

7、术后并发症

(1)发热

病因:

非感染因素、组织损伤、致热源、脱水;感染因素

预防和处理:

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2)术后出血

病因:

术中止血不彻底;创面渗血不止结扎线脱落;凝血功能障碍

预防和处理:

手术时严格止血;结扎必需规范牢靠,关腹前仔细检查。

(3)切口感染

病因:

细菌入侵,血肿、异物、局部血供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

预防和处理:

①严格无菌操作;②严格止血;③增强抗感染能力;④切口红肿处拆除缝线,使脓液流出;己形成脓肿者,敞开引流。

(4)切口裂开.

病因:

营养不良;缝合技术欠佳,腹内压突然增加。

预防和处理:

①减张缝合;②及时处理腹胀③咳嗽时最好平卧;④适当的腹部包扎。

(5)肺不张

病因:

原有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术后呼吸活动受限:

肺内分泌物积聚,堵塞支气管

预防和处理:

①术前锻炼深呼吸

②术后避免限制呼吸运动

③腹部固定或绑扎④术前6周禁烟(5版数据为周)

⑤防止误吸

(6)尿路感染

病因:

尿潴留是基本原因

预防和处理:

防止和及时处理尿潴留;抗生素的应用

外科营养

㈠、应牢记的几个数据

每日正常的热卡需求量1500~1800Kca1(25~30Kca1/Kg)。

每日蛋白质需求量0.8一1.0g/Kg。

每日氮需求量0.15g/Kg,应激、创伤时达0.2~0.25g/Kg。

TPN(全胃肠外营养)时,EAA(必需氨基酸):

NEAA(非必需氨基酸)=1:

2。

TPN时非蛋白热卡:

氮=150~200:

1。

TPN时葡萄糖与脂肪乳供能的比例为1~2:

1。

1Kca1=4.18KJ lcal=4.18J。

饮食供能4.18KJ/ml=1Kca1/ml

㈡、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价

体重:

实际体重、理想体重、占病前体重的百分比

三头肌皮皱厚度:

用卡尺测量三头肌皮皱厚度TSF

上臂周径测量:

用软尺测量上臂周径

三甲基组氨酸测定:

测定尿中三甲基组氨酸排出量

内脏蛋白质:

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

淋巴细胞计数: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氮平衡试验:

氮平衡=24h氮摄入量-(24h尿量L×尿尿素氮含量+2~3g)

㈢、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比较

肠外营养

1.适应症

①总原则:

不能或不宜经口进食>5~7天者。

②肠道吸收障碍:

短肠合征(早期)症性肠病、全胃切除。

③营养物丢失过多:

高位胃肠瘘、严重呕吐。

④需长期禁食者:

重症胰腺炎、胰十二指肠切除、复杂胆道病实行胆肠吻合引流术者。

2.输注途径

中央静脉(输液时间>2周);周围静脉(输液时间<2周)

3.营养液:

全营养混合液

4.优缺点:

①简化了营养液输注程序②减少了营养液的污染机会③避免空气栓塞④营养液同时输入,有利于代谢;缺点是产生各种并发症;价格昂贵

5.并发症:

①技术性并发症——气胸、血胸、空气栓塞。

②代谢性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微量元素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血糖异常、肝功能损害;胆石胆泥形成;肠屏障受损。

③感染性并发症:

导管性脓毒症

肠子内营养

1.适应症

①总原则:

能经口进食者尽量经口进食,部分功能存在者也要首选EN。

②胃肠功能正常但摄入不足者;胃肠功能不良:

消化道瘘:

短肠综合征(恢复期):

胃肠功能正常但伴其它脏器功能不良者如糖尿病、肝衰、肾衰患者。

2.输注途径:

经口进食、鼻饲、空肠喂饲

3.营养液:

商品制剂(能全素,百普素等);流质饮食。

4.优缺点:

①避免了长期TPN的并发症。

②各种消化液可回输,减少丢失。

③营养吸收符合生理。

④简单安全方便廉价;缺点是可有少量并发症

5.并发症:

①误吸②腹胀腹泻

外科感染

一、基本概念

外科感染   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

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

特异性感染   一种感染性疾病由特定的病菌引起,

特定的细菌只引起特定的感染

非特异性感染   一种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种病菌引起,

一种病菌可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

条件性感染   指平常为非致病菌的病原菌趁机体

抵抗力下降时所引起的感染

二重感染   是指发生在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的新感染

急性感染   病程在3周内的急性炎症

亚急性感染   病程3周~2月的感染

慢性感染   病程达2月或更长的感染

㈡.几种常见外科感染的比较 

1.痈

部位:

多个毛囊和皮脂腺

致病菌:

金葡菌

特点:

紫红色,边界不清,有多个脓栓。

治疗:

十字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

2.急性蜂窝织炎

部位:

各层软组织内

致病菌:

溶链、金葡、大肠杆菌

特点:

不易局限,迅速扩散,无明显分界。

治疗:

抗生素应用,广泛切开引流。

3.丹毒

部位:

淋巴管

致病菌:

乙型溶链

特点:

好发于下肢,局部烧灼痛,颜色鲜艳。

治疗:

抗生素应用,局部热敷硫酸镁湿敷。

4.脓肿

部位:

软组织或器官

致病菌:

金葡菌

特点:

病变局限,分界清楚,波动感,穿刺有脓。

治疗:

抗生素应用,脓肿切排。

 

革兰阳性菌脓毒症

革兰阴性菌脓毒症

真菌脓毒症

致病菌

金葡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白色念珠菌

毒素

外毒素

内毒素

血培养

阳性率高

阳性率高

阳性率低

原发病

痈、急性蜂窝织炎、大面积烧伤、骨化脓性感染

肠道、胆道感染

大面积烧伤

原有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

寒颤

少见

多见

多见

发热

稽留热或弛张热

间歇热

稽留热或弛张热

皮疹

多见

少见

少见

昏迷澹妄

多见

少见

淡漠、嗜睡

肢冷紫绀

少见

多见

多见

少尿无尿

不明显

明显

明显

感染休克

发生晚、时间短

发生早、持续时间长

发生较晚、持续长

转移脓肿

常见

少见

少见

并发心肌炎

多见

少见

少见

颅脑损伤处理

一 骨膜下血肿处理原则

1、早期冷敷,忌强力加压包扎,以防血液经骨折线流向颅内,引起硬膜外血肿。

2、小的头皮(下)血肿无需处理。

3、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血肿巨大,宜在严格皮肤准备和消毒下,分次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口服抗生素,必要时输血。

二 头皮裂伤处理原则:

妥善止血,防止休克;尽早清创,防止感染。

注射TAT;

三 头皮撕脱伤处理原则:

1、尽早清创,妥善止血,防治休克,抗感染治疗。

2、三层撕脱者行中厚皮片植皮医学教育网原创

3、五层撕脱者在颅骨外板上多处钻孔,肉芽组织生成后再植皮;

4、对皮瓣创面条件好,不超过6小时,行小血管吻合头皮原位缝合。

四 颅底骨折处理原则

1、头高位卧床休息。

2、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及便秘。

3、预防颅内感染,全身应用抗生素。

4、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堵塞及冲洗耳道、鼻腔。

5、脑脊液漏停止前不作腰穿。

6、经1个月治疗,脑脊液漏不停止可手术治疗。

7、合并视神经损伤应争取在12小时内行视神经探查减压术

五 脑震荡治疗

1、留诊24小时。

2、解除病人思想顾虑。

卧床休息1周。

3、对症治疗。

4、颅骨X线摄片、头颅CT检查。

5、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以发现继发性颅内血肿。

6、告知病情有可能进展、恶化,如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

骨折

1、肱骨外科颈为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位于解部颈(肱骨头周围的环形沟)下2~3cm,有臂丛神经、腋血管在内侧经过,因此骨折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2、骨折的局部表现:

三大特有体征:

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3、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时,有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背伸以及手背桡侧皮肤有大小不等的感觉麻木区。

4、肱骨髁上骨折最易损伤尺神经,尺神经受伤后,除手部尺侧皮肤感觉消失外,环、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呈爪形,表现为“爪形手”:

拇指不能内收,其他四指不能外展及内收。

5、肱骨髁上骨折偶可引起正中神经挤压性损伤,医学教育网原创骨折复位后往往能自行恢复。

损伤后表现为“猿手”:

可出现拇、示、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外展和对掌,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障碍。

6、胫骨中上段的横切面是三棱形,至下1/3呈四方形,两者移行交接处,骨的形态转变,是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

7、胫骨中下1/3交接处骨折时,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腓总神经于腓骨颈外侧走行,骨折易受损伤。

8、髋关节后脱位的典型表现:

患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髋关节前脱位的典型表现:

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髋关节中心脱位的典型表现:

患肢缩短情况由股骨头内陷的程度决定;由于后腹膜间隙内出血甚多,可以出现失血性休克。

9、断指(肢)再植原则上是越早越好,应分秒必争。

一般常温以6~8小时为限。

如伤后时间长,上臂外科感染治疗

一总的治疗原则消除感染的病因,清除脓液、坏死组织,增加病人的抗感染与修复能力,是治疗外科感染的原则。

局部治疗

1.患部制动与休息:

有利于炎症局限化和消肿,减轻疼痛。

2.外敷药物:

消肿、止痛。

3.热敷、理疗或放射疗法:

消肿、止痛、杀菌、消炎。

4.外科疗法:

包括脓肿的切开引流和发炎脏器的切除。

二 分类叙述

㈠疖:

以局部治疗为主,但有时也需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而疖病一般均需辅以抗菌药物。

疖在早期未溃时切忌挤压。

可作热敷,或外敷药膏。

已有脓头尚未破溃者可作切开引流或药线引流,但面部疖应尽量避免作切开。

㈡痈:

1.充分休息、加强营养,使用镇静剂,合理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2.局部早期可用金黄膏、50%硫酸镁或70%酒精湿敷。

3.较小的痈在早期经上述处理后,坏死组织脱落,伤口可逐渐愈合外,大部分痈都因病变范围较大,引流不畅,感染不易控制而需作切开引流术。

切开一般用“+”、“++”或“川”形切口。

切口应超出炎症范围少许,深达筋膜,尽量剪除坏死组织。

㈢急性蜂窝织炎治疗

1.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或金黄膏外敷局部。

也可作紫外线或超短波治疗。

2.一般需同时应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3.一旦形成脓肿,应行切开引流。

㈣新生儿皮下坏疽治疗

1.新生儿的免疫功能较差,如不及时和积极治疗,本病可以并发败血症、支气管炎和肺脓肿等。

2.诊断一旦明确,即应作多处切口引流,切口一般约需作5—7处,每个切口约长1cm.经过此种处理,病变常可得到控制。

3.如有坏死出现,应随时将坏死皮肤切除。

4.术后应经常换药,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

在创面清洁后作植皮术。

5.全身应用青霉素等抗茵药物和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㈤丹毒治疗:

休息,抬高患肢。

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用抗菌药物软膏外敷。

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㈥甲沟炎治疗:

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鱼石脂或三黄软膏,给予磺胺药或抗生素。

已有脓液者,可在甲沟处做纵形切开引流。

医学教育网原创必要时两侧甲沟切开引流或拔去指甲。

㈦脓性指头炎治疗:

肿胀不明显的初期指头炎可用热盐水浸泡多次,每次约30分钟;亦可用药外敷,酌情用抗菌药物。

一旦出现跳痛,指头的张力明显增高,即应做切开引流,在患指侧面做纵形切口或两侧对口引流。

㈧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及手掌深部间隙感染治疗:

早期治疗与脓性指头炎相同,如无好转,应早期切开减压与引流,以防肌腱坏死。

㈨全身化脓性感染治疗原则提高病人抵抗力,消灭细菌感染。

1.感染病灶的处理:

切除坏死组织,去除异物,切开引流,截除坏疽肢体,拔除留置体内的导管。

2.抗生素的应用:

早期大剂量联合应用;及时做抗生素敏感试验。

发现真菌性败血症时,停用广谱抗生素,改换有效的窄谱抗生素,并应用抗真菌药物。

3.提高抵抗力:

反复、多次输新鲜血,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给予足量的热量,适量补充维生素。

4.对症处理:

药物或物理降温;使用激素或人工冬眠。

㈩破伤风综合治疗措施

1.清除毒素来源:

彻底清创,敞开引流,用3%过氧化氢或1:

1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与湿敷。

2.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的毒素

3.控制和解除痉挛: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

轻者可用镇静剂与安眠药物,重者可用氯丙嗪。

对严重的抽搐还可用硫喷妥钠、副醛或肌肉松驰剂。

4.防治并发症: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鼻饲或全胃肠外营养。

防治呼吸系统等其他部位的感染,抑制破伤风杆菌。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十一)气性坏疽

1.紧急手术处理:

在病变区作广泛、多处切开,切除已无生活力的组织。

不用止血带,伤口敞开,用氧化剂冲洗、湿敷。

必要时可作截肢术。

2.高压氧疗法:

控制气性坏疽杆菌的生长繁殖。

3.抗生素:

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或四环素族等。

4.全身支持疗法:

少量多次输血,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失调,营养和对症治疗。

改善全身状态。

和大腿断离,断指再植可延长至12~24小时。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病因:

一、肾中毒:

对肾脏有毒性的物质,如药物中的磺胺、四氯化碳、汞剂、铋剂、二氯磺胺;抗生素中的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Ⅰ、先锋霉素Ⅱ、新霉素、二性霉素B、以及碘造影剂、甲氧氟烷麻醉剂等;生物毒素如蛇毒、蜂毒、鱼蕈、斑蝥素等,都可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二、肾缺血:

严重的肾缺血如重度外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大量失血、产科大出血、重症感染、败血症、脱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特别是合并休克者,均易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三、血管内溶血(如黑尿热、伯氨喹所致溶血、蚕豆病、血型不合的输血、氧化砷中毒等)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以及肌肉大量创伤(如挤压伤、肌肉炎症)时的肌红蛋白,通过肾脏排泄,可损害肾小管而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临床表现

少尿期:

①大多数在先驱症状12-24小时后开始出现少尿(每日尿量50-400ml)或无尿。

一般持续2-4周。

②可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呃逆、头昏、头痛、烦燥不安、贫血、出血倾向、呼吸深而快、甚至昏迷、抽搐。

③代谢产物的蓄积:

血尿素氮、肌酐等升高。

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④电解质紊乱:

可有高血钾、低血钠、高血镁、高血磷、低血钙等。

尤其是高钾血症。

严重者可导致心跳骤停。

⑤水平衡失调,易产生过多的水潴溜;严重者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或脑水肿。

⑥易继发呼吸系统及尿路感染。

多尿期:

少尿期后尿量逐渐增加,当每日尿量超过500ml时,即进入多尿期。

此后,尿量逐日成倍增加,最高尿量每日3000-6000ml,甚至可达到10000ml以上。

在多尿期初始,尿量虽增多,但肾脏清除率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蓄积仍存在。

约4-5天后,血尿素氮、肌酐等随尿量增多而逐渐下降,尿毒症症状也随之好转。

钾、钠、氯等电解质从尿中大量排出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应注意少尿期的高峰阶段可能转变为低钾血症。

此期持续1-3周。

恢复期:

尿量逐渐恢复正常,3-12个月肾功能逐渐复原,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只有少数患者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治疗:

一、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二、少尿期的治疗:

①早期可试用血管扩张药物如,如无效,可用速尿。

②保持液体平衡,一般采用“量出为入”的原则,每日进水量为一天液体总排出量加500ml。

③饮食与营养。

④注意钾平衡。

⑤纠正酸中毒。

⑥积极控制感染。

⑦血液净化疗法。

     三、多尿期的治疗:

头1-2天仍按少尿期的治疗原则处理。

尿量明显增多后要特别注意水及电解质的监测,尤其是钾的平衡。

尿量过多可适当补给葡萄糖、林格氏液、用量为尿量的1/3-2/3,并给予足够的热量及维生素,适当增加蛋白质,以促进康复。

     四、恢复期的治疗:

除继续病因治疗外,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营养,避免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骨折概论

1、骨折:

骨的完整性破坏和连续性中断。

稳定性骨折——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行骨折、压缩性骨折、嵌插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压缩性骨折:

多见于脊椎骨、跟骨

  骨折段移位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缩短移位

              分离移位:

最容易引起骨折不连接的移位

              旋转移位

2、骨折的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 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发热:

一般体温正常,出血量大的骨折可出现低热,但一般不超过38度。

开放性骨折出现高热时,考虑感染的可能。

 局部表现 骨折的专有体征 ①畸形②异常活动

③骨擦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条满足一条即可诊断为骨折)

3、骨折的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休克   多见于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脊椎骨折、

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

       脂肪栓塞综合征

       重要内脏气管破裂:

肝脾,肺,膀胱尿道,直肠

       重要血管损伤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肱A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 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桡N损伤

                     腓骨颈骨折——腓总N

       脊髓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

由于包扎过紧,腔室容积↓,腔内压力↑所致。

  晚期并发症

       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可发生,老年病人多见

       褥疮 长期卧床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感染

       损伤性骨化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内骨折未准确复位,畸形愈合后,造成关节面不平整,可引起疼痛、肿胀等体征。

       关节僵硬  患肢长时间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纤维蛋白渗出,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囊和周围急性骨萎缩

       缺血性骨坏死:

股骨头多见。

       缺血性肌痉挛:

前臂缺血性肌痉挛——见于肱骨髁上骨折

4、骨折愈合过程

  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型期

5、骨折愈合标准

      ①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②局部无异常活动

      ③X线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

④拆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物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