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3343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

第十章浮力

第一节 浮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交流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

认识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对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具:

乒乓球、水、水槽、铁块、弹簧测力计、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轮船、鸭子、人游泳时能浮在水面,是什么原因呢?

这节课研究与此相关的知识导出课题——浮力。

二合作探究

一.浮力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

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

,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

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

施力物体是什么?

力的方向如何?

小结:

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施力物体是。

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

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重力。

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

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

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演示实验:

如图(50页图10.1-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

的重力记为G,再把此物体浸没在水中测它的重力,记为F,

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了什么问题?

据此,你能得

出什么结论?

甲图:

铝块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

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铝块所受的重力。

乙图:

铝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水。

铝块静止不动说明:

铝块受到的重力一铝块受到的拉力十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由于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所以铝块受到的重力一铝块在水中秤的读数十浮力。

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铝块

分析实验:

示数变小了,说明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F浮=G—F即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之差,这也是浮力的测量方法。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1.浮力产生的原因

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观察课本图(右),完成下列问题。

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

F上F下,其合力F竖直=,方向。

归纳:

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交流展示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物体所受的浮力和深度(填有没有)关系。

2、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填有没有)关系

3、如果将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水换成煤油或酒精重复上述实验,我们会发现物体所受的浮力和在水中的。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

四.归纳小结:

五.当堂训练

1、长江学案:

P48必做1----8选做9

2、阅读课本P52动脑筋学物理

10.1浮力

一.浮力

1、浮力概念: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2、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3、浮力产生的原因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液体的密度和浸在液体的体积

六.教学后记: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会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

  2.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秤测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定的感知基础上,由猜想和假设开始,进而逐步、自然地完成实验探究。

 

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去认识现象、发现规律,这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研究习惯都十分有益。

●教学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

  空易拉罐(自备,每组2/5个)、小容器(自备,每组至少1个)、弹簧秤2×9只、纸杯9只、固体物块9个、溢水杯9只、橡皮泥9块、钉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浮力,并且得到了三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师生共同回忆,教师板书):

  1.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其所受浮力F浮=G物;

  2.用弹簧秤测定物体浮力。

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1-F2;

  3.利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求得浮力:

F浮=F下-F上。

  师生讨论:

这三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第一种只适用于计算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第二种不适用于质量过大的物体,第三种不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既简单又普遍适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2019年前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所以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

(板书:

阿基米德原理)。

二、合作探究

浮力的大小

探究:

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课本P95

1.提出问题2.猜想3.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5.分析实验6.得出结论

重力G/N

拉力F/N

浮力F浮/N

小桶重力G桶/N

小桶和溢出水总重G总/N

排开水的重力G排/N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表示:

F浮=G排

为了更好地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将公式F浮=G排展开,即F浮=G排=ρ液gV排

这样就为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实际问题提供方便。

突破难点的方法:

把此探究实验做好,真正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三、交流展示

  师生共同确认: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之大小,即F浮=G排。

从而证明同学们前面的猜想是有根据的。

四、归纳小结(与延伸)

   学生:

(教师提议)对各组条件进行评价。

  (下课之前,教师提议)同学们自己评出第9组为踊跃发言小组(全班40人,共分成8个小组),然后予以鼓励(掌声)。

  教师:

对于其他猜想因素,课下同学们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逐个进行验证,并排除无关因素。

五.当堂训练

1、长江学案:

P50必做1---7必做8

2、阅读课本P56动脑筋学物理

六.教学后记:

第三节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

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力较强。

●教学难点:

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教学方法:

自学释疑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仪器:

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演示]:

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

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

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

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

  (相等。

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3.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

  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讲解]:

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蜡块:

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

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

即:

F浮>G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

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

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

即:

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即:

F浮=G物,最终悬浮。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

  1.讨论:

  

(1)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

  

(2)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

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

重力变小,可以装载的货物变多。

  [指出]:

从浮力的角度看,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这种古老的“空心”办法,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

  [质疑]:

密度比水大的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办法让它上浮或漂浮呢?

  2.实验:

  两个外形相同的铁罐子,一个空心,一个装满沙;同时按入水中,松手后实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终漂浮。

  [质疑]:

(1)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铁罐子为什么能漂浮呢?

可能是             因为什么呢?

  (因为它是空心的,F浮>G物,所以能上浮,最终能漂浮。

  

(2)要想让实心的铁罐子也漂浮,可以怎么办呢?

 (把沙取出来,变成空心的。

(3)大家的想法是如何调节的铁罐子的浮沉的呢?

(F浮不变,挖空使G物变小,当F浮>G物,铁罐子自然就浮起来了。

三、交流展示

  [指出]:

上述实验告诉我们采用“空心”的办法,不仅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还可以使下沉的物体变得上浮或漂浮。

  3.应用

·轮船

(1)原理:

采用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

(2)排水量:

满载时,船排开的水的质量。

  即:

排水量=m船+m货

  [质疑]:

1.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

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不变,始终漂浮)

  2.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变不变?

(不变)

  3.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不变?

  (变,ρ海水>ρ水,所以V排海水<V排水)

  4.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

(V排变小了,所以上浮一些)

  [强调]:

同一条船在河里和海里时,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开的河水和海水的体积不同。

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

·潜水艇

  [演示]:

  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查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事舰艇。

它是怎么工作的呢?

我们用打吊瓶用的小塑料管来模拟潜水艇。

请同学们利用和塑料管连接的细管给塑料管吹气或吸气。

  现象:

吸气时,水逐渐进入管中,管子下沉;吹气时,管中的水被排出,管子上浮;

  [质疑]:

(1)小塑料管浸没在水中所受F浮是否变化?

(塑料管形变很小,V排基本不变,所以可以认为F浮不变)。

  

(2)那它是怎样上浮或下沉的呢?

(吹气时,水从管子中排出,重力变小,F浮>G物,所以上浮;吸气时,水进入管子,重力变大,F浮<G物,所以下沉)

  [讲解]:

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加重,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使艇重等于同体积水重时,潜水艇就可悬浮在水中;当压缩空气使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就可上浮了。

潜水艇:

原理:

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

  [强调]:

潜水艇在浸没在水下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相同。

·气球和飞艇

  [演示]:

“热气球”的实验。

  [质疑]:

酒精燃烧后袋内空气密度怎样变化?

第一网

  原理:

ρ气<ρ空气,(即利用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通过改变气囊里气体的质量来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来实现升降的。

)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讨论]:

要使充了氦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

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有什么办法?

(放气或停止加热)

  ·其他应用

  密度计、盐水选种等。

 四、课归纳小结

五、当堂训练

1、长江学案;P54必做1---9选做10

2、阅读课本P60动脑筋学物理

附:

板书设计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G物  上浮最终漂浮 ρ液>ρ物

  F浮=G物  悬浮     ρ液=ρ物

  F浮<G物  下沉  最终沉底ρ液<ρ物

  

(二)通过调节物体受到的F浮或G物,可以调节物体的浮沉。

  (三)应用

  1.轮船:

把物体作为“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

  2.潜水艇:

依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

  3.气球和飞艇:

ρ气<ρ空气,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六、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