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310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docx

《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docx

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

一条主线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两大阶段

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与近代西方的人文精神。

四大标志

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文艺复兴(兴起);宗教改革(发展);启蒙运动(高潮)。

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

1.萌芽

早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中,突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开始从实际出发,反对迷信和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2.曲折

欧洲中世纪教会的专制统治使“神”进一步成为无需怀疑的世界主宰。

封建主义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现实生活被否定,人的价值被贬低,神学思想占据了中心地位。

3.复苏

14-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极大地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使西方长期被宗教神学所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

4.成熟

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终于在17-18世纪爆发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阐释和倡导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及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和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启蒙运动将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

二、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1.兴起原因

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2.各自特点

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

宗教改革家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3.共同影响

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

孔子

苏格拉底

相同点

都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的善,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不同点

目的

为奴隶制度服务,恢复周礼

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度

内容

思想核心——“仁”;主张为政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主张“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影响

开创了儒家学说,首创私人办学之风,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维新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不同及其原因

中国维新思想

法国启蒙思想

思想主张

中国维新思想主张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反对教权、王权、特权,主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并建立“理性王国”

历史作用

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维新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是变法如昙花一现,很快就夭折了

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主要原因

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远逊于法国资产阶级。

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势力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的,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第二板块 师生共研高考课——高考研究·能力再提升

考纲展示

考点归纳

真题举例

考情分析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考点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考点2 中西思想家法制观念的比较

考点3 苏格拉底的观点

考点4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2016·全国卷丙,T32

2015·全国卷Ⅱ,T40

2011·新课标全国卷,T27

2010·新课标全国卷,T28

(1)本专题内容在新课标全国卷中考查较少,预计在未来高考中会有所增加

(2)从考查内容看,会集中在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方面,尤其是这些思想运动的内容、历史作用以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等

(3)命题的角度可能会集中在人物思想主张的内涵、实质和作用等方面,命题的素材可能会采用原始文字史料、图片材料或国内外学者专家对这些思想的评价等。

重点关注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近五年未考查

在西方思想解放进程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3)启蒙运动

考点 卢梭《社会契约论》

2016·全国卷乙,T41

 以“多源情境”为载体,突出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

(201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2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

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要注意综合分析。

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不一致,在各地自主组织考试的情况下,对同一地区的考生实行同一分数标准。

所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不是数量平等,而是比值平等,故选B。

 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强化考查历史价值观

1.(2016·高考全国卷丙,T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

“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解析:

选D。

古代雅典宗教意识浓厚,苏格拉底就是以不敬神的罪名被处死的,A、B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该剧虽宣扬“憎恨”神的观点,却受到雅典人喜爱,这反映了雅典人肯定人的价值,要求摆脱神的束缚,故D项正确。

2.(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

“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可笑的比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意即“唤醒和捍卫思想自由”。

就选项而言,A、C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突破全国卷压轴大题之

主观题(第40题)

 1.(2015·高考全国卷Ⅱ,T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

“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

“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

“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

”孟子说:

“舜怎么能阻止呢?

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

“那舜又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第步 审设问,定答题指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依据

答题要求

答题范围

答题指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孟子和苏格拉底

法制观念

定向词

定法词

限定词

定位词

第步 套模板,将材料分层,逐一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指向

分层信息

主旨提炼

答案组织

法制观念

材料一

“孟子说:

‘舜怎么能阻止呢?

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

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

孟子:

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重视人伦关系;

苏格拉底:

法制是城邦得以存在的基础,人人严格守法是正义行为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所学

遵先王之法的立法思想,以仁政立国的法治思想

材料二

“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

守法是正义行为

“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

法制关乎城邦存亡

“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所学

古希腊民主政治、城邦至上、崇尚法治

答案:

(1)孟子:

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

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第步 审设问,定答题指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依据

答题要求

答题范围

答题指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

孟子和苏格拉底法制观念

产生的社会背景;共同的历史价值

定向词

定法词

限定词

定位词

第步 套模板,概括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点列表

答案来源

孟子的法制观念

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归纳异同

社会背景(从所学知识归纳)

①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制思想日益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②儒家传统的人伦道德、宗亲关系

①古希腊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②城邦民主政治的日益完善

③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异:

即各自的社会背景

历史价值(上升到史观角度归纳)

①对中国法制发展的影响

②东方文明思想的伟大历史遗产

①对西方法制发展的影响

②西方文明思想的伟大历史遗产

同:

①对东西方法制发展的影响

②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遗产

答案:

(2)社会背景:

孟子: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苏格拉底: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历史价值:

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变式训练】

1.(2017·临汾适应性训练)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所谓人的现代化即是要实现传统的臣民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