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3028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和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民和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民和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民和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民和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和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终考试题.docx

《民和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和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终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和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终考试题.docx

民和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终考试题

民和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哪两个变化的原因()

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②人口出生率

②人口死亡率②人口迁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阿富汗难民迁往巴基斯坦,按地理范围划分及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国际人口迁移——劳务输出

B.国际人口迁移——战争

C.国内人口迁移——宗教

D.同内人口迁移——缺水

3、关于商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业区只分布在城市中心,呈块状分布

B.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最繁忙的地方

C.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都分布在城市的中心

D.在城市交通线上都会形成商业区

4、在城市中心的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

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

B.住宅首先选择通达度最高,最繁华的地段

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通达度低,租金较低

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

5、假日旅游人数的增多,出游距离越来越远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加大了对旅游区的管理

B.旅游资源日益丰富,吸引力增大

C.交通条件改善,假期延长

D.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普遍提高

6、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B.住宅区C.商业区D.文化区

7、下列各组事物,全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A.鼓浪屿、日月潭、路南石林

B.天涯海角、乐山大佛、长江三峡

C.北京故宫、苏州园林、锦绣中华

D.韶山、敦煌石窟、万里长城

8、观赏黄河壶口瀑布的位置应是()

A.远眺

B.俯视

C.置身其中,近视

适当距离仰视

9、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其主要是针对()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D.环境污染问题

10、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方式

B.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C.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方式

D.旅游业旅游方式旅游目的

11、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

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生育率的影响最大

C.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D.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12、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白内障及失明患者发病率高,其原因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太阳紫外线照射强

C.水土中含碘过多

D.医疗水平较差

13、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很多人开始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西气东输的建设

B.水源条件的改善

C.交通和通讯的进步

D.经济布局的改变

14、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B.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衰退

C.我国东部农村人口密度小

D.东南部的自然条件优越

15、下列事项中,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的石斧

C.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的岩画

D.北京建设的中华世纪坛

16、某个地区某个年份人口死亡率骤然升高,导致这一现象的最大可能是()

A.遭遇大的自然灾害

B.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C.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17、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人口的文化

生活消费水平

读我国云南某县城及周边区域图,北有高山,森林茂盛,回答18—19题。

18、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你认为新建园林在园林布局上用什么构景手法更好()

A.障景法

B.隔景法

C.借景

D.框景

19、根据该地工业区的布局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是()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右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箭头表示人口的空间移动,回答20-8题。

20、行政区域界线常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发生人口迁移的是()

1a1→b1②a1→a2

③b1→b2④c1→a2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1、若图中B区域为浙江东部某县,A区域为安徽省某县,图中表示“近年来浙江东部某县工业基地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地民工”的是()

A.a1→b1

B.b1→b2

C.a1→b2

D.b2→a1

22、城市中地价最高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工业功能用地

C.住宅功能用地

B.商业功能用地

D.行政功能用地

23.京九铁路是文化景观,而火车不是文化景观,这说明文化景观具有()

A.多样性

B.时代性

C.空间性

D.复杂性

24、“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说桂林山水具有()

A.科学价值

B.经济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美学价值

25、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原始性

B.传统性

C.过渡性

D.现代性

26、影响人口生育率的环境因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婚姻制度③生育政策

④避孕技术⑤文化及宗教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7、旅游活动的作用是()

A.满足少数人的需求

B.促进社会发展

C.促进经济发展

D.缩小交流

28、现代的长城烽火台具有的文化景观功能是()

A.旅游观赏功能

B.军事信息传递功能

C.宗教信仰功能

D.政治功能

29、下列关于文化景观的判断正确的是()

A.马平高速公路是文化景观,上面奔驰的汽车不是

B.五台山上的一切景观都属于人文景观

C.云冈石窟刻于岩石上,是自然景观

D.海南岛上有人类活动,所以是自然景观

30、现代人们既有乘飞机、汽车、轮船旅游,也有自己驾车、徒步旅游;既有随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旅游,也有单人或全家人一起外出旅游,这反映出()

A.旅游方式的多样性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D.旅游内容的多样性

二、综合题(75分)

31、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9分)

资料1:

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

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2:

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

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选择填空)。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减轻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

(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回答)

(5)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最主要的是______和______。

32、读下面“按受教育程度统计的我国35岁到45岁妇女生育的子女数(1981年)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数之比,它是决定率大小的基础。

(2)从图中可知,我国35岁到45岁妇女生育的子女数的规律是:

①;②。

(3)从图中可知,、等社会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很大。

(4)由上述分析推断,我国计划生育的重点地区应在,同时还应加强该地、。

33、读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

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1)用连线将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防护带、养老院分别与相应字母连接。

商业区A

工业区B

居住区C

防护带D

养老院E

 

(2)填出各企业分别对应的数字代码。

自来水厂,化工厂。

重型机器厂,服装加工厂。

(3)A、B、C、D、E五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区。

(4)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

C.住宅用地D.行政和文化用地

(5)、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要求是。

①位于市中心或街道两侧②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

③不断向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移动

④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4、下表是我国某省两地发展旅游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图,回答问题。

(1)下列备选答案的数码与方框内的字母对应起来

①旅游区布满废弃物,环境破坏②引进新技术和管理方法

③用古文物换取外汇,文化遗产流失④旅游资源枯竭,环境恶化⑤特产进行深加工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⑦改善环境质量

A,B,C,D,

E,F,G

(2)从两地发展旅游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出现的后果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与环境之间是对立的

B.大力开发资源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

C.提高人口素质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方面

D.发展旅游业必须由当地居民投资

35、读下面“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号为拉力因素,表示一个地区_____________的因素;图中的“-”号为推力因素,表示一个地区_____________的因素;“0”则表示_______因素。

(2)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来自____地,有些来自____地,有些则来自______因素。

(3)该图来自某复习资料,有一处知识性的错误,请指出来

(4)三峡库区移民数量达百万之多,下列影响三峡移民的因素中,属于拉力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推力因素的是____________。

①三峡地区教育、科技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②三峡移民大多可以就近后靠、就近安置③人们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

36、读下面有关发展旅游业的统计资源数据,并分析回答:

1994年旅游业统计表单位:

%

国家

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国际旅游收入与出口总额之比

国际旅游业就业人数与就业总人数之比

西班牙

4.2

29.8

10.0

意大利

2.0

12.6

9.8

希腊

4.9

40.0

5.6

奥地利

6.7

29.4

8.9

英国

1.4

7.4

2.4

法国

1.9

10.9

2.9

泰国

3.6

16.3

8.0

瑞士

2.9

11.5

7.2

(1)、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高的国家是。

(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最高的国家是。

(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最高的国家是。

(4)、国际旅游业发展至1987年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产业,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之一。

(5)、以上情况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B

C

C

C

A

D

D

B

C

B

D

A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A

C

C

B

C

D

D

D

C

A

A

A

二、综合题(75分

31、(19分)

(1)人口老龄化B(4分)

(2)B(3分)

(3)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2分,答出一点即可)我国城乡和地区间在经济水平方面的巨大差别(2分)(合理即给分)。

(4)有利:

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缓解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不利:

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增加城市就业难度等(5分,答出三点即可,合理即给分)

(5)自发务工经商(3分)

32、(11分)

(1).育龄妇女出生率(2分)

(2)①文化程度低的妇女生育子女数高于文化程度高的妇女

②农村妇女生育子女数高于城市(4分)

(3)经济发展水平接受教育程度(2分)

(4)农村经济发展文化教育(3分)

33、(15分)

(1)商业区-D工业区-A居住区-C防护带-B养老院-E(5分)

(2)①④③②(4分)

(3)D(2分)(4)C(2分)(5)C(2分)

34、(10分)

(1)A-⑦B-②或⑤C-⑤或②D-⑥(4分)

E-①F-③G-④(3分)

(2)C(3分)

35、(10分)

(1)吸引人口排斥人口无关(3分)

(2)迁入地迁出地中间障碍(3分)

(3)错误是图中人口迁入地拉力因素(+号)少于推力因素(-号)(2分)

(4)②③①(2分)

36、(10分)

(1)奥地利(2分)

(2)希腊(2分)(3)西班牙(2分)

(4)最大经济(2分)(5)经济(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