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唯有如是十六别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749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唯有如是十六别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唯有如是十六别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唯有如是十六别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唯有如是十六别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唯有如是十六别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唯有如是十六别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docx

《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唯有如是十六别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唯有如是十六别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唯有如是十六别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docx

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唯有如是十六别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大焦热之大地狱唯有如是十六别处,更不见有第十七处。

普观一切,唯十六处。

此大极恶极大焦热极大地狱,如是无边。

此自业果,地狱中受,烧煮罪人受大苦恼,如业相似。

再者,比丘为了了知业果,观察大焦热大地狱之后,发现只有这样十六种别处,不见有第十七处。

普遍观察一切,就是这十六个处所。

这个极其险恶的极大焦热极大地狱,这样没有边际,这都是自己的业所感召的果,导致在地狱里受报,罪人被烧煮,感受极大的苦恼,这个苦果跟过去造的业是同类相似的。

非异人作,异人受苦。

自作不失,不作不得。

如自作业,相似得果,自作业生。

众生如是,如业所作,自业所得。

若善不善,如业得果。

这一段是明确业果的规律。

所谓的受报,不是别人造的业报在自己身上,也不是自己造的业报在别人身上,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自己已造过的业不会失去,没造过的业不会得果。

自己当初是怎么造业的,就会那样子得果,一切的果都是从自己所造的业出生的。

众生也是如此,就像业造作的那样,自己造了就会得相应的果。

无论善业还是不善业,就会按照所造的业那样得果,不会有一点偏差。

这样一来,我们心里就会有业果的观念。

因此应当明确,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果报,全部都是自己造业而来的,不是被冤枉的,不是无因或者倒霉得到的,也不是有权势的大人物或者主宰者硬加在你身上的,一切都是从业而来的,没有一点不合理之处。

彼比丘如是思惟地狱果报地狱行业。

既思惟已,厌离生死。

不见有乐,不见有常,不见有我,不见有净,如是唯见一切生死,皆悉无常苦空无我。

如是见已,离一切欲,离于欲结,离于欲行,离于欲意,离于欲因。

那位比丘像这样详细地思维地狱的果报和行业后,他对于生死发生了厌离。

这是由于他一直去观察生死真相的时候,前因后果联系起来看,就只是过去造了那个业,之后以业不断地变现恶趣的果报,这样他发现这里面没有乐。

因为这个恶趣点点滴滴去观察的时候,全部都是苦;而善趣呢,也只是一场美梦,梦醒以后还要掉落到恶趣里,因此,生死中的法没有乐可得。

再者,他窥见这里没有常。

就像放电影的时候,胶片、光束、银幕等因缘和合的时候,就在银幕上出现各种影像。

然而它是由因缘力投出的相,因此它不可能自身能持住到第二刹那,这就看见了细无常。

也就是去看银幕上的影像,它不是有自体的,不可能停到第二刹那,光束一变它就变了,因此这就叫“不住第二刹那”,一点常都没有。

再者,就像那个片子,若干个胶片一旦放完以后,就出现了一段的结束,就已经再见啦,又换成另一个片子。

这样看到,相续上的常也是没有的。

而且结合若干地狱果报的相去观察的时候,的确如此,那就是由于业的力量一幕一幕地在现,不可能说第二刹那就是细无常。

而且同类的因缘一尽了之后,又换成新的片子,就没有相续常。

这可以看到,生死中的法,丝毫常的自性都没有。

再者,这里有我吗?

这是我吗?

就可以发现,这里的幻相都是因缘力变的,业力变的,它不断地随着因缘力在生灭,根本没有什么总宰性的我。

再者,这里面以业投射影像的时候,它是纷繁多种的,有根身、有器界、有苦具等等。

再者,它是刹那刹那变的,因此在这些变现的相上,丝毫都没有常一的我。

那些地狱众生就可以看到,它并不是有一种实有的我,不仅是器界,连它的根身都是业所现出来的假相。

这样就知道,丝毫我都不可得的。

再者,都是虚妄的分别在变作的。

由于过去的这种有漏业,就现出各种各样根身器界的相。

由于它纯粹是一个虚妄分别的变现,因此丝毫清净的法都没有。

从因至果去观察的时候,无非是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而没有清净的法。

就像这样,彻底洞穿了生死的真相,看到都是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那就对于轮回的假相发生彻底地厌离,不会认为这里面还有任何一点实际的意义可得,任何一点乐可得。

这时见了以后,他就离开对于生死的一切欲或者乐著,他再也没有兴趣去在这样的苦法里寻找一个乐,在这样一个无常幻变的法里寻找一个常,或者在这样纯粹疯子般的错觉的法里面寻找一种实义、一种清净。

像这样,都只是因缘投出来的幻影里面寻找、认定一个我,这些通通会退下来。

当他离开对于生时圆满寻求的欲,之后就逐渐地脱离了欲的结缚。

从前由于一直认定有我、有乐,那个寻求的心就去不掉,而且不断地加深,所以一直缠绕在三有的欲当中,世间的欲当中。

现在就可以脱离欲的结缚。

再者,会远离欲的运行。

也就是在欲的驱使下,不断地去逐取的那种行业就逐渐地退掉了。

从前不断地有这种冲动,有这种寻求,身口意不断地在运行当中。

现在完全退掉了,对此不再寻求了。

再者远离欲意,就是心中有这样那样的想,也都能够离开。

再者远离欲因,欲因就是非理作意,对它不再作意为常乐我净。

诸如此类,由于观察地狱的因行果报,就能够在心上发生很大的转变。

原先那种往生死里寻求的欲、结缚、运行、各种非理作意等等,整个的缘起链,都退掉了,这样就叫“出现真实的出离的内涵”。

方向完全变了,心态完全变了,业的状况也都变了,这是比丘思维地狱发生的转心的效应。

见欲过恶,转复增上,更生怖畏。

如是正摄身口意行三业胜行。

魔不得便,不系属魔。

彼如是修,缓于生死,恶相续锁,破坏离散。

比丘像这样见到欲的过患以后,他对于往生死那边走的方向,对世间法的欲求等,转而更加增上了怖畏之心。

他知道,这是往无穷无尽的苦海里奔,非常可怕。

他真正看清了生死流转的真相,越思维越害怕。

从此以后,他是真正地摄住身口意三门,身体不敢乱做,口不敢乱说,心不敢乱想,三业尽量持着清净殊胜的法行。

由于身口意三门都住在戒行当中,魔就得不到机会损害他,他不系属于魔。

也就是,外不会被天魔掌控,内不会被烦恼魔摄持。

过去恶的相续一个接一个,像锁链一样没办法脱开。

什么原因呢?

就是不见生死的真相,深陷在盲目当中,对于这个久久居住的轮回中的法,有那种无法止息的欲,心里想:

那里有很多好的法,怎么能停止我的追求呢?

那个欲是没办法拔出的。

而按照这样子修,已开启了智慧眼,看清楚了轮回的真相,因此他就开始歇下了对于轮回的欲求,而且开始真正要从轮回中解脱,他能真正地摄着身口意三门,不断地修好自心。

这样就从往生死里走的邪解、邪欲、邪勤的缘起链中脱开来了,也就是从那个生死的苦流中退下来了。

所谓“缓于生死”,过去一直认为生死中有非常好的法,因此那种邪的胜解促使着发出很多的邪欲,非常大的一股能量去造那个邪的业,由此真实的流非常地凶猛、急速。

而现在心不往那个方向走,因此那个流开始缓了,也就是那股生死的能量退减了,逐渐逐渐地退减,最终对此一点点的羡慕之心也没有,一点点的欲求也没有,反过来就走到解脱道上去了。

这样恶相续的锁就破开来了。

也就是由如理地修行,就瓦解掉心中的生死法的系统。

过去在心里有很多见解上打了结,欲上打了结,习性上打了结,就像体内的肿瘤结块那样。

现在由于那样一种非常锐利的眼光,明照着生死真相,然后从根本上瓦解了见解的系统,接着又瓦解对生死法的欲求、精进等等的心理行为的系统,这样过去长劫以来难以解开的恶相续的锁链,就是以这样的正观轮回真相为根源的正法系统,正法的力量逐渐破散瓦解,彻底消除,这就是我们修解脱道的榜样。

如果我们效仿这位比丘,认真地去学习这部经,开启智慧眼,就能知道缘起的真相,知道造什么样的业得什么样的果。

对照自身来看,也会明白,正处在非常险恶的境地,因此会理智地来处理自己的业行。

由于有胜解而发生了欲,这就有很强的道心,会遮止心往恶的方面发展,往恶趣的方面运行,或者往生死法里趣行。

这样的话,恶相续的锁链就会从此逐渐地断开,由此我们的心的能量,就能直接地往解脱道上走,往回归的方向走,往证到寂灭涅槃的方向走。

这是我们透过学习《念处经》,使得自心有一个大的转变。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

作如是意:

彼比丘甚为希有,有增上力,得十一地。

又修行者内心思维,随顺正法而行,观察怎样是非法行,怎样是法行,由此如理地了解取舍。

他这样想:

那位比丘是很稀有的,他有增上的力量,得到了十一地。

彼地夜叉,见彼比丘不惓精进,有增上力,心生欢喜。

转复上闻虚空夜叉,虚空夜叉闻四大王。

如前所说,次第乃至向大梵天。

如是说言:

阎浮提中,某国某村,某善男子,如是种姓,名字某甲。

剃除须发,被服法衣,正信出家。

心不乐住魔之境界,不乐喜欲爱心共住,于烦恼蛇不生喜乐。

见他苦恼,则于世间一切生死深生厌离。

当地夜叉见到比丘无疲厌精进,有增上的力量,心生欢喜,转而汇报给虚空夜叉,虚空夜叉又汇报给四大王。

就像前面所说,次第汇报到大梵天这里,这样说:

“阎浮提中,某国某村有某善男子,是这样的种姓,名字某甲。

他剃除须发,被服法衣,正信出家。

心里不欢喜住在魔的境界,不欢喜和爱染之心共住,对毒蛇般的诸烦恼不生喜乐。

见众生界的种种苦恼,就对于世间一切生死境界生起了很深的厌离。

彼梵身天,闻已欢喜,说如是言:

魔分损减,正法朋长。

大梵天听到后生大欢喜,这样说:

“魔的部分已经损减,正法的友朋得到增长。

彼修行者,以天眼观,见彼比丘,如是已得第十一地,见于正道。

如是谛见知业报法,谛见身业口业意业。

诸比丘,如是三种微细身业口业意业,分分细知。

若天世间,若魔世间,若梵世间,若沙门界,婆罗门界,如是天人,不能如是分分细知,何况外道遮罗迦波利婆阇迦而能得知。

唯我能知,及我弟子,若从我闻,能如是知。

微细三业,分细分细,如是皆知。

彼修心者以天眼观察,见到比丘这样获得了第十一地,见到正道。

比丘如是审细谛见、了知业果报法,真实地见到身业、口业、意业(也就是了解了业果的真相)。

诸比丘,他对于这样三种微细的身业、口业、意业,一分一分很微细地了知。

而像天世间、魔世间、梵世间、沙门界、婆罗门界这样的人天诸众,不能如是一分一分地微细了知,何况外道遮罗迦波利婆阇迦,哪里能知道呢?

只有我能了知,以及我的弟子,他们随从我听闻,也能如是了知。

对于微细的三业,一分一分很细地如是都了解到。

汝等比丘,若有余人,若彼外道遮罗迦波利婆阇迦如是问者,汝如是答。

若如是问彼诸外道遮罗迦波利婆阇迦,心则迷没,不能答汝。

何以故?

诸比丘,一切生死所摄众生,非其所行,非境界故。

彼人粗知,不能正知。

忽知垢知,微劣少知。

彼三种业,身口意业,彼人所说,为他破坏。

不能断绝,生老病死忧悲啼哭一切苦恼。

不证圣法,不到涅槃。

非究竟道,非寂静法,非安乐法,非生天道。

汝等比丘,如果有其他人,比如外道遮罗迦波利婆阇迦这样问的话,你就能够如此回答。

但如果你问那些外道遮罗迦波利婆阇迦的话,他们的心迷惑沉没故,无法回答。

什么缘故呢?

诸比丘,一切生死所摄的众生,这不是他们所行的境界。

他们只是粗分地了解,不能无误地确知,只是偶尔的了知,有错误垢染的了知,或者微劣少分的了知。

对于身口意三种业,他们的解释会被别人破掉,站不住脚。

而且,他们宣说的道,不能够断绝生老病死、忧悲啼哭的一切苦恼,不能由此证得圣法,不能到涅槃界。

它不是究竟之道,不是寂静之法,不是安乐之法,不是生天之道。

彼人思惟,三种业道,身口意业唯有慢心。

诸比丘,彼外道遮罗迦波利婆阇迦,自意欢喜,心不思惟诸过功德。

彼人如是此三种业,身业口业意业大恶。

彼人于我无少相似。

譬如涅槃之与生死,乃至无有少分相似,理相玄远。

彼知三业,我知三业,无少相似。

那些外道人思维身语意的三种业道,他们不能够知道轮回的状况,一切过患的根源就在我执烦恼上面。

因此,虽然这样思维,做各种学术,然后他的身语意业只有一个慢心,就是在助长我慢。

了解得越多,资历越深,就慢心越大。

诸比丘,那些外道遮罗迦波利婆阇迦自鸣得意,心中却不思维善恶诸种业行的过患和功德,这样无法转变其心,因此,身语意三业始终处在大恶的过患中。

他们跟我没有少分相似,就像涅槃和生死不等同那样,乃至没有少分相似,在理上相差太远。

他们了知的三业跟我了知的三业,没有少分相似之处。

“无少相似”,就是说,外道也知道身口意三业,也会说哪个好哪个坏,他们或者其他的宗教,似乎跟佛教所说的一模一样。

一比较下来,就发现这是大错谬。

外道们只是一种粗分的了解,观察不透彻,而且杂有很多垢染,完全不能跟佛法相提并论。

学了《念处经》才知道,佛的确是一切智者,对于身口意三业及其果报,一分一分无不彻底地了知,随佛教法的佛弟子,也同样能依佛教量而得到了解,而其他的外道类没办法了解。

再者,所谓世间的伦理道德,说到正确的,也只属于佛法业果法理的一点,与佛的业果之法不能划等号。

诸比丘,汝等应知,彼外道问,唯有言语。

佛有正道,寂灭涅槃。

一切生死无常败坏,皆苦无乐。

诸比丘,应如是知,无有物常,无物不动,无物不变,无物不异。

诸比丘,你们要知道,外道的提问只是表面的言说,并不是真正悟道以后宣说的。

尤其那些外道的思想家、做知识的人,他们也会说一套,但跟佛说的是两回事。

因为佛是彻证真理的人,会如量如实而说的。

而外道心里是空的,并没有现证真谛,只是用第六意识来做各种分辨、解说等。

因此,佛的法是慧眼彻照者说,外道的法是盲目者说。

所以要知道,在外道的法里,并没有真实的道。

而在佛的法里,既有言说,也有言说所指示的正道,有寂静涅槃。

而一切生死法都是无常败坏的,唯苦无乐。

这里佛指示比丘,世俗中的法都是依缘而生的,是生死的体性。

既然是缘生,当然会缘灭,因此没有常住性,一切最终都会败坏落空。

又由于一切都是随着迷乱力而迁转,所以都是苦性,没有乐性可言。

所以,要看到这个世上无常苦空的真相,不生丝毫贪恋。

诸比丘,你们应当这样了解:

这世上没有一件东西是常的自性,生后即灭,不住第二刹那;也没有东西是不动的,都在随着因缘的力量而迁动;也没有东西是不变的,时时都在变化;也没有东西一直持着原样,时时会变得不同。

诸比丘,彼修行者,见彼比丘,如是身业口业意业,种种谛见,趣涅槃城。

诸比丘,那位修行者见到,那比丘对身业、口业、意业,做了种种的审谛见知,无误地认识真理,他将趣向涅槃之城。

又复观察,云何彼比丘得十二地?

彼修行者,如是观察:

见彼比丘,不惓精进。

复更谛观恶业因果七大地狱,并及别处,如业报法。

谛观察已,彼见闻知,又复更有最大地狱,名曰阿鼻。

七大地狱,并及别处,以为一分,阿鼻地狱一千倍胜。

再次观察,那比丘是怎样得到第十二地呢?

那位修行者这样观察:

他见到那位比丘无疲倦地精进,再次谛观恶业因果的七大地狱以及差别之处,与业报法所说的一模一样,都是如是业如是报。

这样一分分审谛地观察以后,比丘再进一步见闻了解到,还有最大的地狱,叫做“阿鼻地狱”。

如果把活等七大地狱,以及它们的差别处作为一分,阿鼻地狱的苦胜过它的一千倍。

众生何业生彼地狱?

彼见闻知,若人重心杀母杀父,复有恶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

彼人以是恶业因缘,则生阿鼻大地狱中,经一劫住,若减劫住。

那么,众生是以什么业而受生在阿鼻地狱呢?

比丘见闻了解到,如果有人以重的心杀母亲、杀父亲,以恶心出佛身血,以及破和合僧、杀阿罗汉,只要具足一个,他以这样的恶业因缘,就会生在阿鼻大地狱中,经过一劫安住,或者少于一劫安住。

业既平等,而减劫住,以劫中间造作恶业堕阿鼻故,彼人减劫,阿鼻烧煮。

何以故?

时节已过,不可令回,是故于彼减劫烧煮,苦恼坚鞕,以多恶业少时受故。

这里有一个问题,业都是一样的,确实少于劫的时间量而安住,是什么缘故呢?

回答:

这是由于在劫的中间造作恶业,而堕入阿鼻地狱的缘故。

这个人被判关入阿鼻地狱的时间少于劫量,而在地狱中烧煮。

什么缘故呢?

因为这一劫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不可能再回转,而判刑也只能判到劫末,就是不能判到下一个劫,到了劫末地狱就清空了。

因此,他们将在少于劫量的时间里烧煮,苦恼却更加坚牢,无法脱出。

这是由于恶业多时间却少而感受的缘故。

因此要知道,受罚的时间短,然后程度却更深,说到“苦恼坚鞕”。

如是造作阿鼻之业,有悲坚心软中心作,受苦不重。

如人造作一阿鼻业,若重心作,彼受胜苦。

一切作业,及业果报,一切皆是心心数法,皆心自在,皆心和合,心随顺行。

这样造作阿鼻地狱的业,如果以悲坚心、软中心做的话,他受的苦不重;如果人以重心造作一个阿鼻的业,他受的苦会很重。

一切作业和业果报,都是心和心所法,都是为心所使而做的,都是心和合而出现的,随着心而如是现行。

复有六结系缚众生。

若心寂静,众生解脱。

如彼次第,在于阿鼻地狱之中。

苦因缘故,所受苦恼,身有软粗。

又有六结系缚众生。

如果心寂静,众生就得到解脱。

相反来说,如果心造恶,按前面所说,会依次第在阿鼻地狱当中受苦。

以苦因缘的缘故,所受的苦恼,身体有软粗的差别。

若五逆人,于地狱中其身长大五百由旬。

若四逆人,四百由旬。

若三逆人,三百由旬。

若二逆人,二百由旬。

若一逆人,一百由旬。

如果造五逆罪的人,在地狱里身体大到五百由旬。

依此类推,造四逆的人,身体四百由旬;造三逆的人,身体三百由旬;造两逆的人,身体两百由旬;造一逆的人,身体一百由旬。

总之,随造业的多少而显现身量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