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分单元汇编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735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分单元汇编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分单元汇编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分单元汇编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分单元汇编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分单元汇编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分单元汇编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docx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分单元汇编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分单元汇编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分单元汇编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docx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分单元汇编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判断题:

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1.(2007,7)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2.(2008,8)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3.(2009,37)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4.(2011,38)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和就是哲学。

()

5.(2013,39)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6.(2014,37)“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07,3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

()

A.思维和存在B.物质和运动

C.世界观与方法论D.对立和统一

2.(2009,23)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3.(2010,2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4.(2011,2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5.(2012,23)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

这是因为()

A.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6.(2012,24)右边漫画蕴涵的哲学观点是

A.存在决定思维

B.思维决定存在

C.物质依赖于意识

D.意识是本原的

7.(2013,2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是全部科学

研究之母。

这是因为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判断题:

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1.(2007,8)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主观存在的反映。

()

2.(2007,9)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3.(2008,9)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

4.(2009,38)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

()

5.(2009,39)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

6.(2010,38)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7.(2011,39)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8.(2012,3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9.(2013,38)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0.(2014,38)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二、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07,32)人们按照元素有规则的变化进行推论,发现了一些“空位”上的元素,这表明()

A.有的规律也是可以创造的B.有些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D.自然规律是主观对客观的映像

2.(2007,34)毛泽东同志说: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这句名言的寓意是强调()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2007,39)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无条件性B.客观性C.具体性D.主观性

4.(2008,34)荀子曰: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具有客观性B.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C.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D.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

5.(2008,40)春节前后发生的雪灾中,有的地区和部门有比较成熟的应急预案,损失就比较小。

这说明()

A.自然灾害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2009,27)《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7.(2010,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运动C.社会历史性D.实践

8.(2010,24)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

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规律B.人可以创造规律

C.规律具有条件性D.规律具有主观性

9.(2010,26)右侧漫画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从实际出发

C.发挥主观能动性

D.树立创新意识

10.(2011,23)“嫦娥二号”卫星在发射之前,

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

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

这表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11.(2011,24)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2.(2012,25)传说远古的伏羲部落原图腾是蟒蛇,后来伏羲集归顺部落的图腾形象于一身,形成了蛇身、马首、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虎须的综合体,伏羲将之定名为“龙”,并作为部落的新图腾。

从龙的形象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D.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

13.(2012,26)“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荀子·天论》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

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②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③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14.(2012,27)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认识到只有走基层、接“地气”才能在新闻报道中有底气、长灵气,把最鲜活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气象充分展示出来。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真理都是客观的

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

15.(2013,23)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拖着不还,朋友前去讨债,欧布里德却说: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

”欧布里德的荒谬在于

A.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B.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C.认为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D.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

16.(2013,24)20XX年6月24日,中国同时诞生了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手控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成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

这说明人的意识

A.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B.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C.对改造主观世界具有决定作用D.对人们已知事物具有反映作用

17.(2013,2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苟子的话说明了规律具有

A.特殊性B.主观性C.多样性D.客观性

18.(2013,28)“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就必须形成踏实干事的氛围。

这启示我们要

①树立理想②坚持实践③与时俱进④求真务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2014,23)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

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

A.主观意志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产物

C.人脑机能决定的D.客观存在的反映

20.(2014,24)人的身体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自身就能够维持酸碱度的平衡,无论日常生活中摄入的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人体的pH是基本不变的。

可见

A.人们在规律面前总是无能为力的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

C.人为建立起来的联系都是主观的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21.(2014,25)20XX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由于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原有的筹算不能适应计算的需要,筹算逐步演变为珠算。

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

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一、判断题:

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1.(2008,10)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关系。

()

2.(2010,39)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抛弃。

()

3.(2012,38)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4.(2012,3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2012,40)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6.(2014,39)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二、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07,3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A.否定B.抛弃C.扬弃D.肯定

2.(2007,35)右边这幅漫画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3.(2007,3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4.(2007,37)“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哲理是()

A.一分为二看问题B.重视量的积累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重视质的变化

5.(2007,38)恩格斯说过,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只是整个具有极其复杂的结构的机体的一个肢体。

这表明了哲学上的关系。

()

A.物质与意识B.共性与个性

C.同一性与斗争性D.整体与部分

6.(2008,33)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指()

A.运动与静止B.物质与意识C.量变与质变D.整体与部分

7.(2008,36)“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否定一切就能促进事物发展

B.辩证的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C.彻底抛弃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D.辩证的否定就是要简单地否定一切

8.(2008,37)右边这幅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矛盾着的双方是没有差别的

B.矛盾的产生与存在是人为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9.(2008,38)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等成语都强调要坚持()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一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0.(2009,26)下列一组漫画表明了()

 

 

A.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B.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影响到部分

C.部分统帅整体,整体服从和服务于部分

D.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

11.(2009,2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一诗句启示我们()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矛盾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限的,真理是永恒的

12.(2009,29)右边的漫画主要体现了()

A.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既克服又保留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C.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3.(2010,25)从摇把电话、拨盘电话到数字键盘电话,从功能单一的“大哥大”到可以视频通话的3G手机,通讯工具的进步说明()

A.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事物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4.(2010,27)从修身、齐家做起,而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

《大学》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B.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C.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5.(2010,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等成语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质的飞跃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质变的结果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

16.(2010,29)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决定的。

()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

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特殊性

17.(2011,25)右侧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趋同的倾向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8.(2011,26)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①联系的观点②矛盾的观点

③发展的观点④实践的观点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9.(2011,27)下列图示中,能形象地表示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的是()

 

20.(2011,28)有人做过这样的测试: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点,让不同的人来看。

结果发现人们通常都是看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

该测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④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21.(2011,29)古语云: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水滴石穿,绳锯木断B.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2.(2011,30)南宋朱熹说: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

A.敢于否定一切B.善于肯定一切

C.有批判性思维D.理论联系实际

23.(2012,28)“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上升的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C.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D.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24.(2012,29)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要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25.(2013,26)网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

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说明你挂了。

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

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

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

C.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

26.(2014,26)漫画《如此填补》启示我们

A.要着重抓主要矛盾

B.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C.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重视量变防微杜渐

27.(2014,27)小小鼠标无极限,从发明鼠标到现在的50年间,机械鼠标、光电鼠标、多功能鼠标、3D鼠标层出不穷,如今人们还在研制不用手操作只靠意念控制的智能鼠标。

这主要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C.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D.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判断题:

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1.(2010,4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2.(2011,40)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3.(2013,40)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因为人民群众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4.(2014,40)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二、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07,40)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是()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2.(2008,35)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看()

A.他的社会地位B.他获得的劳动报酬

C.他为社会和人民作出的贡献D.他是否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

3.(2009,25)胡锦涛同志在北京2008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

”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B.社会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4.(2009,30)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自觉站在

的立场上。

()

A.青少年学生B.最广大人民C.中国公民D.集体利益

5.(2010,30)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凝聚信心”、“保八”、“扩大内需”等成为我国社会流行的热词。

这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6.(2012,30)“当代雷锋”郭明义30多年如一日,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传递爱心。

如今,郭明义爱心团队遍布全国,成员已达6万余人。

这反映出()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决定作用

③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2013,29)如果说“江南Style”是娱乐模仿秀的话,那么“航母Styrle”的走红,背后是祖国的日益强大和群众的自豪之情。

这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推动作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8.(2013,30)“马路是我的作业本,老百姓是我的老师,我希望老师每天走在大街上,都会说我的作业完成得不错。

”十八大代表方丽日复一日、披星戴月做好保洁员工作,将简单的工作做得不简单。

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决定作用

B.人生价值主要体现为个人利益的实现

C.要在轰轰烈烈的事业中追求自身价值

D.要在奉献社会的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9.(2014,28)2013,你过得好吗?

有人在网上将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概括为“喜大普奔”,作为人们的某种生活写照。

可见,网络流行语根源于

A.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C.价值追求D.创新精神

10.(2014,29)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20XX年全省财政再向民生倾斜,在省预算安排中把80%左右的公共财政支出计划用到民生项目上。

实施民生工程的哲学依据是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B.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11.(2014,30)97岁的胡佩兰是我国最年长的出诊医生,70岁退休后,她还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继续为病人服务,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一坚持就是20年。

她的感人事迹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要

①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②努力提高技能实现自我价值

③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④积极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