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中心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687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29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力中心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动力中心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动力中心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动力中心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动力中心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力中心施工方案.docx

《动力中心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中心施工方案.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力中心施工方案.docx

动力中心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案

1.工程招标简要

1.1工程名称:

常德卷烟厂“芙蓉王”卷烟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动力中心土建工程。

1.2建设地点:

常德市。

1.3建筑面积:

8953.37m2。

1.4结构及层数:

钢筋砼框架一层,局部二层。

1.5承包方式:

包工包料。

1.6质量标准:

合格。

1.7招标范围:

按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内容承建。

1.8工期要求:

100天完成工程量清单内容。

2.编制说明及依据

2.1按招标文件的要求,工程量清单的主要内容、踏勘现场的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性的编制。

本施工组织设计把施工总体目标、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主要施工机具、屋顶水池防水、大面积钢筋砼板的平整及防裂、墙面抹灰防裂各项保证措施等作为重点阐述,其它一般项目也作了表述,以体现作为一个完整的纲领性技术文件,用以指导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该工程的各项建设任务。

2.2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2.2.1湖南中烟工业公司常德卷烟厂和湖南中科项目管理公司于2007年9月发出的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等。

2.2.2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该工程施工图和指定的有关标准图集。

2.2.3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2.2.4施工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2.5本公司历年来施工类似建筑工程的成功经验。

3.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常德卷烟厂芙蓉王卷烟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动力中心土建工程。

3.1招标工程量清单承建范围的土建内容概况

动力中心总长112550,东侧总宽65200,西侧总宽62050。

制冷空压间、锅炉间等为一层,办公区为二层,现浇框架砼结构,主跨度9米,办公区层高3.9米,电缆夹层层高2.0米,水处理间层高8.1米,配电室层高5.7米,除氧间层高9.0米,层高3.9米,制冷空压间层高为7.8米,锅炉间层高为10.20米。

建筑物最高点标高为19.00m。

设置有二条变形缝,四座钢筋砼楼梯,五座钢梯。

总建筑面积为8953.37m2。

3.1.1建筑物基础:

本工程采用预应力管桩承台基础C30砼,另有设备基础、承台拉梁等。

3.1.2本工程±0.000以上结构形式为现浇砼框架结构,其主跨度9m,建筑物最高点标高为19.00m。

砼标号:

垫层为C15,设备基础和构造柱圈梁为C25,其余均C30。

3.1.3墙体:

外墙采用300厚砼小型空心砌块,内墙采用200厚砼小型空心砌块。

外墙图纸设计为5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外墙,但清单中改为抹水泥砂浆基层内掺抗裂纤维,喷涂4厚CC-100绝热涂料,表层为氟碳漆涂料。

3.1.4吊顶:

清单中列出了轻钢龙骨600×600矿棉板吊顶及矿棉吸音板吊顶。

3.1.5墙面:

有一般抹灰、外墙面氟碳漆、外墙面干挂米黄花岗岩、走廊、门厅磨光花岗岩踢脚和地面、内墙面面砖和耐擦洗涂料。

3.1.6楼地面:

地面基层:

基土压实→100厚砼C15垫层。

楼面基层:

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20厚1:

2水泥砂浆。

3.1.7屋面做法从下至上依次为:

钢筋砼屋面板;找平层;SBS防水层;挤塑泡沫保温板;40厚刚性防水层;SBS防水层。

屋面防水等级Ⅱ级。

屋面设有天窗和风道口等。

3.2安装工程设计概况

招标文件“安装工程”主要包括生活排水及生产排水、防雷接地的安装。

3.2.1电气部分:

防雷接地系统,室内接地干线系统,变电所设备基础,照明线管预埋,动力线管预埋。

3.2.2所有排水系统及卫生间内给排水及卫生洁具。

3.3现场施工条件、工程特点及难点

3.3.1现场施工条件

3.3.1.1建设方已基本上完成了现场三通一平,预应力管桩正在施工中,建设方已完善开工手续,具备了开工条件。

3.3.1.2本工程位于常德市城区人民西路老三岔路口附近,交通方便。

3.3.1.3本工程工期短,工程量大,施工用地面积小,现场生产用房搭设用地面积小,在无奈的情况下,应考虑外租房。

3.3.2工程特点、难点及主要对策

3.3.2.1本工程结构为现浇框架,具有大跨度和层高高的特点,另一方面电缆夹层和屋顶水池层高又太小,操作困难。

施工时必须合理组织和采取针对性措施。

基础施工期间为枯水期,但为防止后期施工进地下水池上浮,一是必须制定排水措施,二是加强地下水位观测必要时采取水池蓄水抗浮。

3.3.2.2建筑面积大(8953.37m2)、工程量大,工期短(100天),需投入大量的人力、机具、周转材。

3.3.2.3工程中后期交叉施工的施工单位多,需加强协调,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创造施工条件、互不影响施工进程的目标。

3.3.2.4本工程主框架跨度大(9米),楼层及屋面梁板为井梁板结构,模板及支撑应有专项可行的施工方案,以保证高速、安全、质量优良的实现。

3.3.2.5有大面积的钢筋砼楼面(变形缝间距有60多米,规范要求不宜超过55米),要求保证整体板层不出现裂缝,这是个较大难题,需制定专项方案,在砼配比,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砼的养护等诸方面都要制定出专项方案精心实施。

建议施工时在楼面增设后浇带或采取掺外加剂和按计算增加抗裂钢筋。

3.3.2.6本工程主要外墙体为300厚砼空心砌块,该墙体极易出现裂缝,连带表层抹灰出现裂缝,要克服该通病,需与建设方和设计方共同制定有效的构造方案措施。

如建议在外墙满铺钢丝网和内墙抹灰时内掺度拉抗裂纤维等措施防治。

4.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见下页图

我公司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为实现预期的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的管理目标,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组织精明强干的项目管理班子,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

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技术总负责人

工程技术负责人

机械股

预算股

行政股

财务股

安全股

质量股

材料股

工程股

 

机械施工组

构筑物施工组

附属物施工组

电气施工组

模板施工组

钢筋施工组

管道施工组

砼施工组

测量施工组

泥工施工组

 

根据该工程的规模、特点,为了能有效地对整个工程实施全面统一的施工组织管理,达到上述的项目目标,采用项目法施工。

即在整个施工组织过程,成立项目经理部,向公司经理负责。

项目部基本职责是制订工程的施工生产计划,组织工程施工,统筹安排施工进度及施工顺序,处理施工难题,协调各协作单位之间的关系。

具体设项目经理一人,项目副经理一人,工程总技术负责人一名。

在具体施工人员的配备上,主要考虑挑选高素质的干部、工人,选择技术全面、操作技能过硬的各专业能手,组成精锐强干的作业队,形成一个高效、精干、战斗力强的项目管理班子组织施工。

为了加强对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成本的监督控制力度,公司工程技术部、经营管理部、设备材料部、质量安全部等均设专人负责该工程,定期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

这样项目部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和各职能科室的监督下,实行分级负责的承包管理制度;公司则通过对该工程各项指标的考核对工程进行宏观控制。

各级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上下协调,群策群力,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5.施工准备计划

5.1技术准备

5.1.1技术人员的具体组织安排:

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施工实际情况,合理的组织技术人员能有效的分工合作,有效的对工程进行施工管理。

5.1.2熟悉和会审图纸: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全面熟悉和掌握图纸中的设计内容;认真学习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质量验收标准,解决图纸和将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5.1.3会同甲方、监理单位搞好现场的交接工作:

施工测量及有关资料的移交,建筑红线点、施工控制点及桩顶标高的的移交。

5.1.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结构形式、工期要求、制定出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质量安全措施、文明施工措施、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等等,以期充分发挥其指导施工作用。

5.1.5编制施工图预算

5.1.5.1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业务资料。

5.1.5.2认真计算各工程量。

5.1.5.3作好劳动力、材料、机械台班等需要量分析。

5.1.5.4填写材料、人工单价,计算其价格。

5.1.5.5编写预算说明书。

5.1.6技术交底:

在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分别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各级人员接受交底后要认真反复学习,并贯彻执行。

5.2现场准备

5.2.1会同有关单位搞好现场的交接工作。

5.2.2完善“三通一平”工作。

5.2.3测量放线:

A、在测量放线前,将所用各种仪器进行校验和检定。

校核红线桩与水准点,制定测量放线方案。

B、在土方开挖前,场地内要设置好坐标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

5.2.4依照施工平面布置总图,砌好工地周边围墙,在主要出入口处和围墙上做好宣传,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等必要事项。

布设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搭设临时设施,作好地面排水沟。

5.3施工材料准备

5.3.1制定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的入库、保管及防火、防盗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材料的验收,包括质量与数量的验收。

5.3.2根据工程进度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材料分批组织进场。

5.3.3现场材料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的位置堆放,以减少二次搬运,便于排水与装卸。

做到堆放整齐,并插好标牌,以便于识别、清点、使用。

5.4施工机具准备

5.4.1组织安排施工机具的分批进场及安装应位。

5.4.2组织施工机具的调试及维修保养。

3.4.3施工机具的需用量。

5.5劳动力准备

5.5.1劳动力准备根据工程情况分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三个阶段准备。

5.5.2根据工期和分段流水施工计划,确定劳动组织和劳动力计划。

5.5.3所有施工班组均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正式工带班,施工人员均为技术熟练的合同工。

5.5.4劳动力进场前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及进场教育后持证上岗。

5.5.5编制劳动力安排计划。

5.6编制安全防护用品计划

安全防护用品计划见安全技术措施。

5.7资金需求计划

根据合同要求,建设单位拨付的进度款和备料款的专款专用,是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的保障。

为合理、科学分配、使用资金,应编制资金需求计划。

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6.1施工部署

6.1.1施工工序安排

本着主体结构“先下后上“,整体工程“先结构,后装修‘先室内,后室外”的原则进行施工的统筹安排,本工程标准高、工期紧、难度大,故不仅要考虑在工序上安排流水作业施工,而且要以平面、空间、时间上组织立体交叉作业,为及时穿插其它专业的施工创造良好条件,以免出现抢工期而造成的混乱现象。

6.1.1.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本工程基础施工顺序为:

定位放线→基槽、基坑开挖→修整土方→垫层施工→钢筋砼承台、设备基础、拉梁→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防雷引下→回填土。

6.1.1.2主体工序安排

主要是模板、钢筋、砼三大工序为中心,中间插入部分砌筑与装修工程,具体安排如下:

测量放线→墙、柱钢筋绑扎→墙、柱、梁、板支模→浇注墙、柱砼→绑扎梁板钢筋→浇注梁、板砼。

其中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砼拆模,养护等工序均插入作业,不占用工期,施工应分段分区进行,以便插入砌体工程,再插入粗装饰工程。

6.1.1.3装饰工程施工工序

粗装修由下至上进行,精装修由上至下进行。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工种配合及成品保护。

6.2施工测量

6.2.1平面控制

本工程采用平移轴线法分别对基础与±0.000以上构件轴位进行控制。

6.2.1.1在业主提供的施工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投放各控制轴线的交点,在轴线交点上设测站,对各控制轴线交点进行全面检验,检验合格后,将各控制轴线投测至基坑外,既有良好通视条件,又便于维护的地点,并做上醒目标记。

第一控制轴线的方向控制桩不得少于3个,控制桩采用φ16钢筋头(刻“十”字),埋设在坚实的岩土上,浇筑砼并砌砖保护。

若条件允许,应标记在已稳定的建(构)筑物上。

6.2.1.2楼层轴线的传递采用经纬仪将主轴垂直引测,将控制轴线的交点投放在首层楼板上,并弹出墨线。

用全站仪严格检查合格后,在控制轴线的交点上用油漆标出“+”字定位,并砌砖保护。

6.2.1.3控制轴线投测的精度要求:

轴线交点检验时,其精度应满足:

测距相对中误差<1/20000,测角中误差<4”;每一控制轴线的直线度限差在180度±4”以内,夹角的限差应在α±4”以内,所有用角度控制在控制轴线均应以长边的基线,两测回确定。

投点确定后,应严格按控制轴线投测精度进行角度与距离的校核,无误后,即可放出该层的控制轴线;误差超限时,应找出原因,并重投,以保证测量精度。

6.2.1.4施工放样:

采用j2经纬仪正倒镜进行施工放样。

放样过程中将控制轴线投放在楼地面上,弹出墨线,据此用经纬仪投测各轴线,量出细部尺寸,并做到步步有校核,包括放样数据、轴线间距和角度的复核。

实测建筑物细部的偏差,并及时对偏差进行调整与修正,填写好已施工的各层轴线偏差记录。

6.2.2高程控制

±0.000以上利用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将绝对高程换算为相对高程,把结构±0.000标高引测至现场周围的建筑物上,以便高程放样,施工过程中应配合沉降观测对±0.000标高进行定期复核,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本工程面积较大,应以±0.000标高为基点,对基础引测不少于3个以上的水准点到各个基坑和基槽内,对基底或基础顶标高进行控制;±0.000以上高程的传递采用检查合格的钢尺沿铅垂方向通过轴线传递直接量至施工层,并上、下各设水准仪沿设其准确的标高与水平线。

各层抄平时应后视其水平线以作校核。

施工时应注意控制层测量偏差不超过±3mm,建筑物的总高测量偏差不超过±20mm。

6.2.3垂直观测

本工程测量竖向垂直度时,用经纬仪从起控制线向上投测,且要求盘左,盘右取中值。

层间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建筑物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为3H/10000,且总高不大于10mm。

为保证其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除测量把关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以便及时调整,确保建筑物与地面垂直。

6.2.3.1柱的施工,做到柱模弹中线,吊线锤,对中后合模;拆模外,柱上弹中线,检查柱的垂直度。

做到柱柱有检查、层层有记录。

6.2.3.2建筑物外墙大面及大角,应使用经纬仪进行观测。

其作法是:

在首层将控制轴线引测至楼外四周一定距离,分别设置控制点。

墙外同侧控制点应布置在与控制轴线平行的直线上;在施工过程中,每两层将内控制测得的控制线引到楼层外侧,作出标记,以备观测。

各观测标记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观测时用J2经纬仪配弯管目镜,置经纬仪于控制点上,严格对中,自下而上进行垂直度观测,每两层观测一次,作好垂直度控制。

6.3土方施工

本工程土方施工量,主要是承台拉梁的基槽开挖,根据工程进度要求,拟采用机械开挖,人工进行基底及边坡修整。

6.3.1准备工作: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并计算好土方的平衡调配。

对于多余的土方应运到建设方指定的位置。

6.3.2施工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清底。

6.3.2.1根据确定好的开挖轴线进行机械开挖,人工局部修整,开挖时应严格控制基槽尺寸和基底标高,按现场踏勘的情况可按1:

0.75进行放坡。

6.3.2.2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推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应按规范:

干燥密实土不小于3m,松软土不小于5m,且要求对需用于回填的土用油布或塑料布覆盖防防雨淋湿。

6.3.2.3基槽挖好后,应对槽底进行抄平、修整。

如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素土、灰土或砂砾石回填,夯实至与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实度,且不少于设计要求的97%密实度。

6.3.2.4为了防止槽底扰动,基槽挖好后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如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0-15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前再挖出。

6.3.2.5在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随时检查边坡的土体情况,特别是深基槽,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处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6.3.3地面排水

6.3.3.1基槽开挖应注意预防基槽浸泡,坍塌和滑坡的发生,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本地季节情况,考虑预防措施。

6.3.3.2对于冷凝水池等大型基坑,为防止基坑浸泡,开挖时应预先考虑,在基槽四周或流水的上游设置排水、截水沟,采用矩形断面形式,砖砌成型后,再涂抹水泥砂浆面层。

在汇水处设置一沉淀池,水体经沉淀后方可排出。

也可利用开挖后的土沿周边堆成土堤,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

排水沟如出现裂缝,应及时修补。

6.3.3.3大面积地面上排水采用疏水沟和盲沟等,尽量利用原有场地自然排水系统。

并进行必要的整修、疏导,做到场地排水疏畅。

6.3.4基坑开挖的安全措施

6.3.4.1挖土方不得在原未拆除基础的下面,进行人工操作,只能用机械拆除运出场地。

6.3.4.2基坑开挖应严格要求按1:

0.75放坡,操作时应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加大放坡面,并注意支撑稳固和土壁变化。

6.3.4.3人工吊运土方时,应检查起吊工具。

卸土回填,不得放手,让车自动翻转。

用翻斗汽车运土,运输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6.3.4.4暴雨的防护措施,暴雨期间应安排专人负责加强监测,重视地面排水,对设备及临设进行相应的加固和防护。

6.4基础施工

本工程基础为拉梁、承台基础,砼强度分别为C30。

基础垫层均采用C15素砼。

6.4.1施工时,将轴线和标高投射到基槽内,再依据垫层边线与轴线的相关尺寸,支设垫层边线模板。

6.4.2垫层

支设模板,打梅花形小竹桩控制标高。

6.4.2.1施工时,将轴线和标高投射到基槽内,再依据垫层边线与轴线的相关尺寸支设垫层边线模板。

6.4.2.2槽底和两侧如有孔、洞、沟、井等应加以填补。

6.4.2.3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槽底无积水。

6.4.2.4垫层混凝土按设计级配配置。

各槽、坑底垫层应分块铺设,在铺设前,应先确定好标高及轴线尺寸。

6.4.3基础模板的制作及安装

本工程基础承台模板宜采用25厚木模板面、60×80木枋组拼钉成定型模板,以便加大模板的周转率,降低成本。

木模板依据垫层上的平面控制墨线围钉组装,调准模板顶面水平,周边用木支撑顶撑牢固。

对于框架砼柱承台,要求模板顶部按轴线要求钉井形40×60木枋条,以便控制框架柱钢筋的准确位置;对于钢排架柱承台基础,其承台顶面有预埋钢板及螺栓,要求精度高,其水平误差和轴位误差值不得超过±1mm,则埋置定位必须采用经纬仪控制预埋件轴位,采用水准仪和水平尺控制标高和平整度,对于预埋件底部锚固应支设钢筋剪撑焊接牢固。

6.4.4承台及拉梁砼施工

承台及拉梁砼为C30商品砼。

浇砼的前一周,应按砼的性能要求、砼量及进场日期通知供应砼的搅拌站,以便保质、保量、按时供应砼。

浇捣砼可采用泵送和分层机械振实。

砼养护期为7天,事后按200厚分层回填土夯实。

6.4.5地下冷凝水池及各项沟道施工

本工程地下冷凝水池及各项沟道施工时,查地勘资料,土体性能可靠时,可考虑按0.75放坡开挖;若土体下部软弱,或进入卵石层而渗水量大时,应考虑周边采用护壁桩,基底采取注压水泥浆进行固化止水处理。

施工顺序安排为:

基坑放坡或支护后开挖→砼垫层→绑扎钢筋→浇筑池底板砼(包括底板表以上500高墙)→绑扎池壁钢筋→安装模板→浇筑砼→养护→拆除模板→防渗装饰抹灰。

以上施工过程还应注意的事项是:

池壁在底板顶上500位应设-3×300钢板止水片(上、下各埋置150mm),池壁模板的穿墙螺栓中部必须焊-4×80×80钢板止水片;采用的砼为C30、S6无收缩泵送砼;池体养护期不应少地14天。

其它钢筋砼沟槽应安排在地面垫层施工前完成。

地下各构件的钢筋、砼质量和操作要求应参照上部钢筋砼工程的相关内容实施。

6.5±0.000以上主体框架结构施工

6.5.1钢筋工程

6.5.1.1钢筋材质

钢筋进场时,须有钢材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见证抽样送检合格后方进行加工。

钢筋焊接,其接头先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材质证明及复试单作为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6.5.1.2钢筋加工

钢筋均在施工现场加工成型。

施工员和操作工必须反复熟悉图纸和规范,切实掌握设计意图,按照图纸规定的品种、形状和尺寸进行钢筋配料、加工和焊接。

6.5.1.3钢筋堆放

钢筋进场后,按不同的规格型号分类码堆存放,并做好规格标识,防止规格混乱而导致用料错误,加工成型后的钢筋,按楼层、按部位、按构件名称用扎丝挂牌编号堆放。

做好标识待用。

6.5.1.4绑扎顺序

梁钢筋施工顺序为先主梁后次梁,井字梁(JZL)在相交处横向轴线上的梁钢筋置于纵向轴线上梁钢筋之上。

现浇板先铺设下层钢筋,再铺设板上层钢筋。

钢筋绑扎时严格按设计位置安放,并控制保护层厚度。

6.5.1.5钢筋接头

剪力墙及柱钢筋采用竖向电渣压力焊,φ16以上梁主筋采用水平闪光对焊,钢筋以短接长采用闪光焊,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焊接头处区段内接头率小于50%,并保持等强焊接。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剂必须具备合格证,焊接质量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其余钢筋均采用绑扎搭接,钢筋的绑扎用铁丝,其中φ12以下钢筋用22号铁丝绑扎,其余型号的钢筋用20号铁丝绑扎,搭接长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

6.5.1.6钢筋绑扎

a.钢筋绑扎前,先清净模板上的杂物,再画好布筋位置线。

按照施工图纸中构件的代号,将已加工成型的同代号钢筋对号入座,吊装就位。

b.钢筋绑扎中,严格按施工图纸和规范规定施工,做到钢筋布放位置正确,绑扎到位,钢筋的间距、排距、接头位置、搭接锚固长度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等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同时,钢筋的保护层采取预制带扎丝的小垫块(规格50×50mm,厚同保护层厚)来控制。

梁按沿梁长0.5米每边设置;板按沿板双向1米交错设置垫块。

并与钢筋牢固绑扎。

对于现浇板双层钢筋采用:

基础为φ14钢筋@500中一中“”筋固定。

水池底板为12钢筋@500中一中“”筋固定,其余双层钢筋楼板用φ8钢筋制做成支撑,每平方米设置一个。

对于梁柱交接处钢筋的重叠,其绑扎顺序为“先梁底筋,再箍筋,最后面筋”。

对于板面负筋在跨中搭接,板底钢筋在支座处搭接,其同一断面的接头钢筋截面积不得超过钢筋总截面积的1/4。

c.钢筋绑扎完后,必须经班组自检、互检,并填写班组自检评定表,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进行专检,专检必须全数检查,完全合格后,请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监部门共同验收,合格后会签隐蔽工程记录,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捣。

d.为保证墙柱插筋位置的准确,待钢筋扎完后,基础用经纬仪将墙柱轴线引入钢筋面层,注明标志,在竖向柱墙的插筋周边,焊上定位框(用φ10钢筋焊出外框)。

e.钢筋代换

采用等强代换,但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建设方及监理单位同意,且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锚固长度均应满足配筋构造要求。

6.5.2模板工程

6.5.2.1模板配备

本工程所有模板均在现场加工成型,施工前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梁、板、柱模板均采用竹胶板,规格为1200×2440mm梁模采用60×80mm木方、竹胶板,按不同规格、尺寸制作,配备三层数量,周转使用。

楼面板采用满堂红支模架上铺设50×70mm木方、竹胶板支设,梁、柱接头部分采用专用特制模板。

同时,在施工中随时根据工程进度及时清理、修整、补充模板,确保周转连续施工。

6.5.2.2模板支设方法及形式

采用散拼散装和散拼整装两种施工方法。

梁采用散拼散装现场组拼就位,大面积的现浇板底模采用散拼整装的支模方式,在地面先将单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