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李景宏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355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李景宏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李景宏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李景宏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李景宏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李景宏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李景宏1.docx

《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李景宏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李景宏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李景宏1.docx

统编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李景宏1

新教材新特点新思路

——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特点及建议

寿县实验小学李景宏

导语:

主要和大家交流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一下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主要特点。

因为一年级上册有它的特殊性,既有全套教材的共有特点,又有起步教材的特殊性。

掌握其主要特点还是有必要的。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一下教材的主要框架及内容安排。

第三部分分别就识字写字、汉语拼音、课文(阅读)、口语交际的教材特点及建议作具体介绍。

一、统编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

1、立德树人,自然渗透2、保护天性,幼小衔接3、夯实基础,全面启蒙4、难度适宜,梯度合理5、强化运用,联系生活6、引导发现,倡导自主7、课外阅读,纳入课程

二、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主要框架及内容安排。

本教材分了七个板块:

我上学了、集中识字、汉语拼音、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因为我们寿县这些年用的都是苏教版,我们在和人教版相比的同时也可和苏教版进行比较。

【比较课程安排】

从整体看变化不大,有些栏目发生了变化:

1、我上学了:

就是入学教育。

虽然简单,但体现了一种理念和视角的改变。

它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体现了师生的平等。

2、语文园地里:

在苏教版中是以“练习”【按笔顺写字、学和用、写字有方、做做读读、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的形式呈现的,相对于人教版语文园地新增了两个栏目: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3、快乐读书吧是一个新的栏目,等后面我们再讲。

4、识字量相对以前的人教版,有所减少,跟去年的苏教版比略多一点。

300/100【人教:

识400个,写100个;苏:

识275个,写124个】

小结:

只有跟自己熟悉的教材相比较,才知难度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才能根据变化,相对调整。

3、具体从以下四方面交流。

(一)识字写字。

教材特点:

1.识字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

为什么这样说呢?

可以从一下统计看出:

集中识字:

2个单元,识字83个,写38个

汉语拼音:

2个单元,识字32个

课文:

4个单元,识字154个,写字56个(占大头)

语文园地:

8个,识字31个,写字6个

这是以往教材不常见的,苏教版的练习一般以复习巩固为主。

重点说说语文园地:

(1)识字加油站,设计的目的是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认识一些常用字,特别是随课文不容易出现的字,缓解了识字和阅读的矛盾,这样安排识字更科学。

如果生字都随课文出现的话,识字系统就没有那么规律。

比如苏教版前面已学过“抱”这个生字,过了好久后面又出现了“包”这个简单的生字。

在语文园地中有机地加入识字加油站就可以对生字进行人工干预,就不会出现苏教版中的那种尴尬。

所以说这样安排使生字系统更科学。

(2)字词句运用是一个比较典型地直接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栏目。

在低年级主要是字词句的运用,到高年级是词句段的运用。

在一年级上册主要是对生字的复习和巩固,特别强调在语境中复习生字,在游戏中学习巩固,结合生活学习巩固。

(3)日积月累是一个经典的栏目,一年级上册总共安排了8次,系统地安排了一些传统文化知识,都安排的是一些值得传承的传统经典,如古诗、俗语、歇后语等,古诗分量是很大的。

这个栏目的名称也在提醒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我们树立一个长期积累的意识。

(4)我的发现,人教版就有,主要意图是呈现汉字的构字规律,让孩子知道汉子不是随意造出来的,是一组一组,一类一类按一定规律出现的。

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一规律,就能认很多字。

这册中安排了两次都是偏旁表意,引导孩子去发现,不是直接告诉他,而是以学生自主发现的形式呈现。

比如——这样既让孩子体会到发现带来的乐趣,提高了识字效率,又能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兴趣。

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说不定还有意外收获。

(5)展示台是一个保留下来的非常有传承价值的栏目。

上册安排了两次,一次是从学生的名字中识字,一次是从街头牌匾中识字。

主要是引导学生展示识字成果。

孩子们的课外学习所得,有机会得以展示,使课内外互为补充,这样更能激发学习动力。

这是也在提醒我们老师教学不能只盯着课堂、只盯着书本。

语文学习的天地是广阔的。

小结:

语文园地讲了很多,从刚才的思维导图可看出,教材安排从每个时间点去识字,所以说识字不仅贯穿教材的全过程,也是学生课堂内外及生活的全过程。

2.先认常用字,再学习拼音。

这是这套教材的一个亮点,就是把识字放在拼音前面,让汉字的重要地位得以体现。

有老师可能要问,不教拼音怎么识字呢?

这是对拼音太依赖了,老一辈没学过拼音,照样识字,其实识字的渠道有很多种。

现在的孩子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学前识字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家长现在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一般的孩子都有一定的识字基础)识字和拼音比,还是拼音对有的孩子是有难度的。

先识一些构形简单的、常见的字,反而是降低了难度。

这样经过近两周的汉字学习,孩子们慢慢适应了,再来学习拼音,平稳过渡,能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

3.突出字理,凸显汉字文化。

字理就是构字方法。

一年级上册中主要是象形字和会意字,这也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

上册中对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只在“我的发现”中体现了“偏旁表意”的特点,在下册才真正出现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

除了利用汉字规律识字这一传统的识字方式,来体现中国文化特点,书中还有很多地方体现着中国特色【如对对子,插图中还出现了京剧脸谱,国画等】,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无痕的,也是无处不在的。

这也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

4、识字方法很多,提高识字效率。

认的字虽然降下来了,但任务还是比较重,所以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识字。

纵观一上中两个单元的集中识字,不难发现:

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对对子识字,反义词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识字方法分布在两个单元识字课中。

如果注意归纳,两个单元的集中识字结束后,孩子们基本掌握了这些识字方法,为后期他们的自主识字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5.写字有序列,注重习惯养成。

从教材后面的《写字表》可看出这些生字安排的系统性:

它从易到难,从独体到合体,这样安排比较科学,既符合儿童的认知,也符合写字的规律。

老师也比较好指导。

全册都有笔顺跟随,共安排了三次“书写提示”,可以看出都是在强调写字姿势、笔顺的基本规则。

教材这样编主要是重视书写。

现在学生的写字能力普遍不高,教师的书写能力也在下降,特别是电脑用多了之后,书写能力更弱。

国家现在也越来越注重写字,这套教材中不同年级书写要求也不同,从习惯、笔顺、结构、美观、速度、书法欣赏这几方面,在书写提示中有序地呈现,每个年级都有习惯的贯彻。

所以书写提示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在于提高孩子们的写字能力,都应该重视起来。

另外后面还有《笔画名称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

【分清偏旁和部首】

偏旁:

合体字独有的,用于分享字形

部首:

所有字都用,用于查字典

两个重合的部分可作常用

过渡:

基于以上识字写字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不一定一一对应。

教学建议:

1.借助听读,纠正读音,克服惯性思维。

第一单元识字是没学拼音之前的识字教学,学生不能借助汉语拼音这个工具进行学习。

但这组识字也不能简单地采用老师带读、播放录音跟读这样的方法教学。

课文里的字,基本是日常常用、学生常见的字,可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口语基础和认字基础展开教学。

例如:

《天地人》这课,老师把题目写好后,可以逐一指着题目的字问学生谁会读,一个一个字指导读准了,才指导一齐读题目。

课文同样可采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你我他”读准,然后才进入课文的朗读指导。

遇到学生不会读的字再采用带读等方法教学。

在听读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读音。

比如有的受方言影响大人本身发音不准,对孩子们产生影响,都需要在听读中纠正。

老师们,千万不能犯惯性思维错误,甚至按自己的意愿,随意把拼音提到前面上,这样就违背了教材的意图。

《口耳目》那课,可充分利用图,看图识字。

2.联系生活,整体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比如:

识字1中,“地”是个合体字,我们还没有学习土和也,不能用加一加,就可以整体出示,联系生活再配合图,沙地、绿地、田地,多次重复出现这个字。

认一个字,就像看一个人,多看几遍就认识了。

3.突出字理,感悟方法,形成识字能力。

我们知道学生到了中年级,随着识字的增加,有些孩子老是记不住字,好混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很多文字中,只有汉字做到了音形义结合,为什么不利用好字理文化呢?

识字4《日月水火》,象形字,可以告诉孩子们,在没有发明文字前,古人记录事情,都喜欢用图表示,后来渐渐演变成今天的象形字。

课文中用猜一猜、连一连的方式来巩固这些字,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所以每教到象形字和会意字时孩子们最喜欢。

比如有一位老师教“册”时,有学生问:

册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呢?

老师引导:

我们的汉字原来写在哪?

(竹简)出示竹简图,把它打开,大家有没有发现跟这个册有些像啊?

然后再出示“册”的文字演变过程。

汉字的字理文化不就在里面了吗?

有经验的老师还会在学过册后,再出示一个字“删”,为什么删是立刀旁呢?

原来竹简上写错字要用刀把它挖掉,这样删除、删改的意思就明白了。

当然,并不是说每个字都要回溯字源,可选有代表性的。

4.学习朗读,及时巩固,结合语境识字。

为什么是学习朗读呢?

因为课标这样说的:

一二年级“学习用”普通话;第二学段“用”,第三学段“能用”,显然第一阶段还在学习阶段,老师要加强朗读指导,特别强调在语境中识字。

如:

识字阶段《对韵歌》:

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反复听读,看图想象;趣味诵读,积累语感。

多读让孩子们形成初步的语感。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备读”。

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容易唱读,老师需范读,让学生在感受中模仿。

也可找区别较大的两位学生来读,虽然说不清原因,在对比中能感受到哪位读的好,他会自然地模仿读。

这样反复地在语境中读,更有利于识字。

5.指导写字,展开过程,提高写字的效率。

写字指导一定要彰显年级段的特点:

一上:

一笔一笔教,把每一笔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一下:

一部分一部分的教,看部件和偏旁的变化

中年级:

一组一组地教

高年级:

有选择性地教,《晏子使楚》重点指导“辱”

写字指导必须从低年级开始。

刚开始开始一定要强调“两姿”(坐姿、拿笔姿势)再一笔一笔教,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描红,把每一笔写正确、写到位。

不求多写,只求写正确,写规范,养成好习惯。

小结:

识字写字讲得有点多,因为识字写字在一年级占的比重比较大。

总之要严格把握目标,不拔高不降低,会认的字,能整体识记;会写的字,一般都独体字,也不需要字形指导,通过读和写来记认。

一年级把好了识字写字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汉语拼音。

1、认清定位:

识字工具、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2、每课的汉语拼音都包括这几部分:

字母、情境图、音节、词语、儿歌

教材特点:

情境图:

有趣的故事情境,以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帮助学习字母,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基础,有利于发展语音,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先找字母,再找字形。

【aieiui情境图】奶奶,一杯水(第9课)白色的衣服,大家围在一起听故事,让学生不断去发现,编者的意图要发现出来。

不要过度指导发音的方法。

通过汉字推进发音,有时候通过汉字来帮助拼音发现。

音节:

强调带调拼读,紧密联系学生的口语实际。

精选高频常用音节,提高学习效率。

优选呈现方式,注重拼读结果。

词语:

以学生可以拼读的音节组成的常用词语。

几个词语之间在内在的逻辑关系。

在词语中学习个别汉字,进一步体现拼音学习的价值。

儿歌:

复现音节,巩固拼音。

增加趣味性。

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儿歌是拼音学习的调味品,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儿歌中认识的字,能拼出的字。

儿歌是拼音学习的调味品,鼓励学生发现儿歌中认识的字、能拼出的字。

既能激发兴趣,又能让学习拼音不枯燥。

拼音书写:

掌握书写姿势,找到书写感觉。

能抄写音节,不是默写音节。

对于汉语拼音中的难点怎么解决?

语文园地拼音安排:

精心设计练习题,每一题都有意图。

如:

读一读,连一连。

读一读,做一做。

和家长摆一摆

字母表的新功能

教学建议:

把握目标————突破难点————体现弹性——强化运用在语境中学——在活动和游戏中学——在生活中学习

【汉语拼音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一年级保底目标:

准确拼读,正确书写

二年级中年级:

能够在运用中巩固熟练。

高年级:

适合信息社会的拼音需求。

拼音的掌握是有过程的,要作为长期学习来做。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时间保证一个半月,倡导在识字、阅读、生活中不断巩固识汉语拼音。

不提倡汉语拼音教学一结束就进行“拼音过关“测试。

(三)课文(阅读)

课文特点:

1.篇目减少,难度降低。

(现14课,原20课)

2.题材丰富,体裁多样。

3.联系生活,关注成长。

(《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

4.人文内涵丰富。

5.语言典范。

(叶圣陶,金波等)

课文不仅要有意义,更要有意思。

先有“意思“再有”意义“!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教师用书,单元导语,课后练习)

语文素养:

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要素落实:

课后习题,文中泡泡。

阅读建议:

1.在阅读中识字写字。

2.有序体现朗读训练。

3.积累字词句并运用。

4.培养初步阅读能力

5.联系儿童生活实际

阅读中积累:

享受阅读快乐

《和大人一起读》:

也是新的安排。

要注意的“大人”,可以是教师,更可以是阅读材料,是阅读环境,是阅读方法,是阅读兴趣。

一年级上的内容:

园地一:

儿歌《小兔子乖乖》

园地二:

儿歌《剪窗花》

园地三:

故事《小鸟念书》

园地四:

童话《小松鼠找花生》

园地五:

童话《拔萝卜》

园地六:

儿歌《谁会飞》

园地七:

童话《猴子捞月亮》

园地八:

童谣《春节童谣》

《和大人一起读》阅读材料的特点:

1.材料本身能充分激发儿童的阅读欲望。

2.注意幼小衔接,不少作品儿童耳熟能详。

3.情节单一,结构类似。

实施建议:

1.从一开始,就可以鼓励儿童利用已有的口语经验进行自主阅读。

2.与课堂教学相关联,鼓励儿童利用学到的方法,不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3.创设亲子共读的多种方式,给儿童新鲜的刺激。

4.设计丰富的阅读拓展活动。

 

《快乐读书吧》

四个泡泡指向四个角度:

亲子阅读、阅读成功感、阅读场所、自主阅读

激发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

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课外阅读成为语文老师分内的事。

“教读(精读)、自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四)口语交际。

教材特点:

1.精选交际话题,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发展交际能力;

2.建构目标体系,明确每次口语交际具体要求。

3.关注儿童生活,重视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

实施建议:

1.增强目标意识,落实每个口语交际训练重点。

2.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倾听、表达、应对能力。

3.整合日常活动,将口语交际贯穿学习全过程。

口语交际评价建议:

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结束语:

一、教材的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二、教材的培训与学生素养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材的培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四、教材的培训与儿童阅读的推进结合起来。

五、教材的培训与信息化的推进结合起来。

六、教材的培训与课程资源的研发结合起来。

七、教材的培训与徽派语文的研究与发展结合起来。

——摘自《吴福雷老师的发言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