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354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4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docx

《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docx

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创新阅读专项含答案

创新阅读专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读下面关于充电电池的资料,完成练习。

由于学习需要,李华要去买充电电池。

请根据电池背面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

1.这种电池的容量是()。

A.600mAhB.700mAhC.800mAhD.900mAh

2.本电池标准的充电时限是()。

A.6小时B.12小时C.16小时D.18小时

3.请根据“注意事项”中的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电池不能放在高温的地方。

()

(2)电池首次打开包装后即可直接使用。

()

(3)如果长期搁置,应每三个月给电池充一次电。

()

(4)李华的妈妈把不同型号的镍氢电池混用,李华告诉妈妈这样做是错误的。

()

二、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某社区居民交通出行情况调查图。

材料

二:

常报全媒体讯7月1日常州市首套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在清潭岗投入启用,24小时“在岗”,专拍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并通过人像识别软件确定当事人身份信息。

据统计,1日至2日,系统每天抓拍到闯红灯者1000余人,3日、4日每天900多人,此后呈逐日下降趋势。

19日起,自动抓拍显示屏启用,显示屏上的抓拍实时播放,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

1.观察材料一中的调查图,用一句话概述社区居民的交通出行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常州市首套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只拍行人和机动车闯红灯。

()

(2)抓拍系统启动后,闯红灯者数量呈逐日下降趋势。

()

(3)人脸抓拍系统每天抓拍闯红灯者1000多人。

()

3.假如你是社区交通安全宣传员,请拟写一则交通安全宣传语(不超过20字),并说说把它张贴在哪些地方比较合适。

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张贴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下面两则关于故宫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故宫购票须知

时间

票价

旺季

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人民币60元/人(不包括珍宝馆、钟表馆)

淡季

每年11月1日—来年3月31日

人民币40元/人(不包括珍宝馆、钟表馆)

材料二:

2015年—2017年故宫接待游客统计图

1.从材料二统计图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2017年参观故宫的人数呈_______趋势。

2.今年过完春节后,状状的奶奶很想去参观故宫。

状状参考了“故宫购票须知”,推

荐奶奶3月份去比较好。

请结合“故宫购票须知”提供的信息,想一想状状推荐的理由是什么。

理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日,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上出现了几张图片,图中的皇帝居然走起了“卖萌”的路线。

结合阅读材料想一想,故宫的工作人员为什么推出这样的图片呢?

康熙皇帝“卖萌”图雍正皇帝“卖萌”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古文阅读

一、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一猫伏缸上。

()急跃起,全身皆湿。

()缸中有金鱼。

()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

1.将小古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并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2.这篇小古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捕食之”中的“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全身皆

湿”中的“皆”的意思是________。

二、读《管宁割席》,完成练习。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①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③出观。

宁割席④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捉:

拿起来,举起,握。

②轩冕:

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

轩:

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

冕:

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③废书:

放下书。

废:

停止。

④席:

坐具,坐垫。

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

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1.翻译下面的句子。

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写了两件事,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管宁割席》这个小故事

,可以看出管宁是一个()的人。

A.淡泊名利、非常清高B.爱恨分明、勤学好问

三、读《徐孺子赏月》,完成练习。

(一)徐孺子赏月(原文)

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②,人语之曰: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③?

”徐曰:

“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尝:

曾经。

②戏:

玩耍。

③邪:

文言疑问词,有时也作“耶”。

④瞳子:

瞳仁。

(二)徐孺子赏月(译文)

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有一次他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

“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加明亮呢?

”徐孺子说:

“不是这样。

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1.理解字义。

(1)“人语之曰”中“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无此,必不明”中“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

2.与译文“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加明亮呢”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

A.不正面直接回答,而是借助“眼有瞳仁”来回答。

B.顺水推舟,回答问题简洁、明了。

C.回答问题委婉,起到了含沙射影的作用。

4.我觉得徐孺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连环画阅读

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练习。

1.根据《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这三幅图的排序依次是__

_____。

鲁滨逊从“抖落的谷种长出了幼苗”中受到启发,在岛上种植麦子和稻子,他用收获的粮食做成了______(填食物名)。

2.在全书中,这样富有生存智慧的情节还有做独木舟、晒葡萄干、养羊等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生存的困境,在荒岛生活的28年中,鲁滨逊还面临着孤独的困境,他的解决办法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语段一

三样食品是春节至上元之间的食物:

大年除夕吃饺子,立春吃春饼,正月十五吃元宵。

春饼最好吃,烙小面饼或蒸小面饼均可,薄薄

的,又称薄饼,切葱丝蘸甜面酱,炒菠菜粉丝,炒黄花木耳,炒豆芽蒜黄,摊鸡蛋切丝,切酱肉成丝,切小肚儿成丝。

食时各样都夹一点儿,放在饼上合在一起,卷而食之,顿生奇效,其鲜,其美,可天下没有第二种自制食品能超过它,堪称食之王。

语段二

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

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

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

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

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

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受欢迎。

除夕夜,一到子时,煮饽(bō)饽端上来了。

我困得低枝倒挂,哪

有胃口去吃?

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根据语段内容填空。

(1)这两段话都写的是_____________。

语段一写了_____样食品,其中详写的是______;语段二主要介绍的是______

_。

(2)这两段话的不同点在于:

语段一侧重写食品的美味;语段二侧重写食品的数_______。

2.仿照语段一中画“____”的部分,你也来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某种食物的吃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语段二中三个带点的词“满缸”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阅读专项参考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1.C2.C3.

(1)√

(2)×(3)√(4)√

二、1.大部分居民出行会有偶尔违章的行为,也有一部分居民从不违章,只有极少

数居民经常违章。

2.

(1)×

(2)√(3)×

3.禁止违章,珍爱生命居民小区告示栏、居民小区电梯间等。

三、1.上升

2.

(1)3月份天气转暖,适合老人出游。

(2)3月份属于淡季,参观人数少,票价相对较低。

3.示例:

故宫里有很多文物,而这些文物过于严肃,和现代人太有距离了。

所以故宫的工作人员用卡通人物形象

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物融入现代生活,拉近了文物与现代人的距离,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小古文阅读

一、1.2413

2.一只猫想要捕食缸中的金鱼,却不小心失足掉进了缸中,它急忙跳起,结果全身都被打湿了。

3.代词,它,指缸中的金鱼全,都

二、1.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

“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2.

(1)管宁和华歆两个人在菜园锄地,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将其视若瓦石,华歆却将金子捡了起来,然后丢出去了。

(2)管宁、华歆曾经一同读书,有个穿着华服坐着大马车的人从门前经过,管宁依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

3.A

三、1.

(1)他,徐孺子

(2)瞳仁

2.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3.A

4.聪明、机智、风趣

连环画阅读

1.B、C、A面包

2.做独木舟、晒葡萄干、养羊等

3.教化“星期五”、教鹦鹉说话、养宠物等

对比阅读

1.

(1)春节吃的食物三春饼大锅菜

(2)美味数量多

2.示例:

将片好的鸭肉,蘸上甜面酱,加葱白、黄瓜条,用特制荷叶饼卷着吃,别提有多美味呢!

3.从三个“满缸”中,我体会到了人们过年时的富足和幸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回顾历史,我们得到的启迪是,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全球协作,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中共中央委员杨洁篪

世界离不开我们,因为我们比较先进。

——华为集团创始人任正非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曾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合作共赢

科技与人,终将握手言和,像一对阴阳鱼,水乳交融。

赫尔曼·黑塞曾说,“在一切对立与矛盾都告消融之处,即是涅槃。

人类擅长惊恐。

从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克斯坦》腐尸烂肉的重生,到如今“人类正在被人工智能这一新物种赶尽杀绝”的谣言,我们面对新兴科技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异己排外的。

本能地,我们认为自己被侵占了生存空间;本能地,曾经的西班牙皇室贵妇勒令把火车车头全部卸掉,换成马拉车厢。

这种惊恐并非没有缘由。

科技确实曾挤占我们的生活空间。

伦敦工业革命时期,工人被迫下岗,赈济站门前常常队如长龙。

但从另一面看,人类主观意识也曾侵占了不少科技发展的空间。

自不必提前启蒙运动时代多少支持格物致知的勇士用肉体浸着火光,中国明清二代闭上眼睛做翰墨文章,任由万里疆域上的科技之火苗在贫病交加中奄奄一息。

黑与白的平衡点,握手言和的契机,究竟在哪里?

是每个人都伸出手来,不沦陷在“高翻会计全部下岗”的恐慌中,而是理解科技,了解科技。

前些日,外国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技术构建人工心脏并尝试植入患者体内的经历被拍成科教片上映,许多我身边的人纷纷皱起眉头。

试问科技若没有受众,从不被理解,它又怎么可能使众人获益?

别皱着眉,深吸一口气,在心中诵读几遍郭沫若的《天狗》。

是各国家与社会组织联手共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互联网的报告中曾说,中国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技与人类产生巨大分歧,甚至对人类造成危害,很大程度上还是人心不齐,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

我们耳熟能详的“基因武器”,“核战场”,表面看都是科技之过,实则哪件不是“人祸”?

面对科技,只有把我们整个视为“本是同根生”的命运共同体,伸出一只共同的友善之手,科技才会友善地俯首贴耳。

若各怀异心,各自对这只巨犬上下其手肆意妄为,它可是会咬人的。

人类与科技的握手言和,是历史每一步发展的必然。

消除偏见,理性认识,上下一心,以爱互感,这两只手就必然能有力相握,肌肤相亲。

毕竟,不论人类还是科技,都是自然之子。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明确:

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

本题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强调:

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全球协作,创造美好生活;第二句强调:

用先进的知识和科技力量改变世界,美化世界;第三句强调:

要联系,沟通,交流;要博爱,体恤,互助。

因为人类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的死生祸福、喜怒哀乐都紧紧相连。

考生要结合两句或三句话综合立意。

参考立意:

①力争先进,合作共赢;②先进不忘协作,个体更赖整体;③实力催生自信,博爱创造美好;④自信担当,互爱互助,和谐美好。

可用素材:

管仲和鲍叔牙。

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

他和挚友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

齐襄公十二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

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

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

管仲为使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

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

他就是历有名的齐桓公。

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也要杀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敌管仲。

鲍叔牙极力劝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为齐国强盛着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

桓公接受了建议,接管仲回国,不久即拜为相,主持政事。

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

  

2.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张辽、乐进共守合肥。

一次孙权发乒十万来攻,二人是五子良将之二,同等功绩,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对强敌,仍能互补互助,共进共退。

终于大破敌军。

  

3.古代日本的老渔民发现如果将几条剩性活泼的沙丁鱼放入一群被打捞的懒惰的鲇鱼当中.由于好动的沙丁鱼在鲇鱼中乱窜,给鲇鱼带来一中危机感,它们奋力游动,从而避免了由于窒息而亡.这便是有名的鲇鱼效应.  

4.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有一种“龟兔双赢理论”。

龟兔赛了多次,互有输赢。

后来,龟兔合作,兔子把乌龟驮在背上跑到河边,然后乌龟又把兔子驮在背上游过河去。

这就是“双赢”,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

俗话说: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士不都是善于合作的典范吗?

  

5.台湾广告界有句名言:

与其被国际化,不如去国际化。

其实,树有长短,人分高低,水有清浊,面分丑俊,芸芸众生忙碌在大千世界,他们都离不开竞争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永远是紧密相连的一对联体兄弟,是两种不同的人际互动关系。

有一年世界原油价格大涨,哈默的对手对东欧国家的石油输出量都略有增加,惟独哈默石油输出量明显减少,这让许多人非常不解。

黑人记者杰西克〃库思千方百计找到了哈默,就这个问题请教他。

哈默说了一段让他终生难忘的话:

“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

那些总想在竞争中出人头地的人如果知道,关照别人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的理解和大度,却能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他一定会后悔不迭。

关照是一种最有力量的方式,也是一条的路。

6.马克思说得好,协作不仅可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

聪明的人不但要积极与伙伴合作,也要勇于与竞争对手合作并从中获益。

行文结构:

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

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使议论文结构完整。

本文可用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

生活需要共赢。

其次,提出分论点,进行并列式阐述:

可列举管仲和鲍叔牙、张辽和乐进等事例。

最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

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原载《武汉晨报》,作者:

赵顺清)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这也是一种悲哀

  当幼儿园里的孩子画出一张张大同小异的图画时,当路边的花草被人为地裁剪成整齐划一的模样时,当课堂的即兴演讲变成单一的陈词滥调时,我深深感叹:

盲目纠偏,追求统一,也是一种悲哀。

  不要说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能画和课本上一样的图画,那是创造力的翅膀被生生折断的脆响;不要说精心修饰的花草美观典雅,那是自然的个性被残忍抹杀的呻吟。

柏拉图曾说:

“人是蝼蚁般的身体,金子般的心。

”人之外表本来同等渺小,但脑海中自由生长的思想和个性的枝条却能织出各不相同的森林;思想的差异、鲜明的偏向与个性原本就是人性最宝贵的闪光点,我们又如何能暴戾地挖去那长在思想边缘的树苗?

  诚然,全面而无偏科的发展,的确是人的成长之道,但古往今来的大家,走的往往是常人不屑的旁门小道,追求的是“术业有专攻”。

郎朗从小便是数理课堂的逃亡者,但他脑中那棵与音乐相承的小苗,却得到了父母的包容与理解,从而茁壮成长。

那双握不住笔写不好字的手,居然流淌出一首又一首优美的钢琴曲,让世人领略到了钢琴的魅力。

  倘若郎朗的父母盲目纠偏,挖去了那株长在边缘的“偏苗”,那么郎朗也可能成为传统教育模式的殉葬品,那将是他一生的悲哀。

  张晓风曾说:

“我曾手植一株自己,长在山的岩缝里。

”韩寒标新立异,以自己的个性行文赢得如潮的好评;乔布斯荒弃学业却让苹果文化风靡全球……个性的彰显飞扬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思想碰撞的火花更推动了社会的前行。

八股文压制个性,范进中举的闹剧何其悲哀;清朝文字狱钳制思想,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祸及生命;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此浅薄可笑。

盲目纠偏,盲目裁剪,万物长成一个样,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花鸟虫鱼,请交给烂漫孩童去想象,世界应作一方梦的沃土,让孩子乘着梦想去勇敢创造;日月星光,请交给寒窗士人去细数,这是时代的气度,文明渴求新颖思想的养料;学海无涯,请交给莘莘学子去横渡,脑中长偏的树苗也能织成怡人的绿阴。

世界不需要一模一样的机器人,社会不需要呆板机械的书生,请给我一片庄子的“广莫之野”,请让我远离那千人一面的悲哀,让我自由生长。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目。

解答这类作文题目,首先要观察漫画中的图画和文字,然后概括漫画内容,联系现实分析其寓意,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本题中,漫画的内容是一个青年模样的人脑海里(脑部横截面)长了一棵小树苗。

由于小树苗长得太偏,有个戴眼镜的人(年纪稍大,可能是教育者、家长,也可能是公司管理者、部门领导,也可能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手拿铁铲,声称:

“长得太偏,必须挖掉。

读懂这幅漫画,关键是理解小树苗代表什么。

理解漫画和文字说明,再联系目前我国社会现实、教育现状,小树苗代表的是年轻人的思想、观念。

这个思想、观念有些与众不同,甚至有些偏激、有些新异、有些非主流。

但有人一定要挖掉这棵小树苗。

由是反思社会、教育,存在着某种模式化、单一化、趋同化的弊端,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和进步等。

面对这些“长偏的树苗”,正确的做法是:

或者给予尊重、认可、支持,或者适当引导、教育、扶正,但是绝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将它铲除、挖掉,这是扼杀个性、排斥创新的行为,值得教育者、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去反思。

立意:

长得“偏”也可能成材

长得偏点有何妨?

兼容并蓄是大智

教育不该“模式化”

思维不应单一,求同还需存异

素材:

1、百家争鸣:

不仅是孔子(儒家),老子(道家),墨子(墨家),法家(韩非子)可以纵横捭阖,各持己见,杨朱、惠子、鬼谷子等影响相对较小的哲学家,也有自己的声音。

2、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非常沉重,却不容我们回避。

于是便出现了11位教授联名发表了给新任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认为: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3、北京大学与校长蔡元培:

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字作为校训,观点激进、信仰革命的陈独秀、李大钊,拖着长辫子的满清遗老辜鸿铭、“怪才”黄侃,都可以在北大开坛讲座。

4、陈寅恪的碑文:

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先生去世两周年,研究院师生设立纪念碑,陈寅恪先生撰写碑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最广为流传的一句,化作了一代代清华学人的精神风骨。

5、《病梅馆记》:

作者龚自珍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结构:

开头用类比引出论点“盲目纠偏也是一种悲哀。

”,提出问题;然后进一步分析问题,从表面现象探究出实质,引用名句和名人的例子如郎朗的素材,论证“盲目纠偏,也是一种悲哀”;接着正反对比,强化论点,论证个性发展对事业成功的作用,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联系社会,联系自我,要自由发展,远离千人一面的悲哀。

【点睛】

漫画类作文的审题方法:

1、漫画作文也属于材料作文。

只不过提供的材料不是文字,而是画面。

看漫画作文与文字材料作文在写法上基本一致。

在写作时,要从材料出发,由此引申论证,不宜脱离画面内容(漫画上的人物和漫画标题“长得太偏,必须挖掉”)。

比如“谈个性”,一定是比较偏、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