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344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精.docx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精.docx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精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ICD-10:

K25.0/K2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13版)。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13版)。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

抑酸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

(2)对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相对平稳者,可使用H2受体拮抗剂(H2RA。

3.对症支持治疗:

液体补充(晶体、胶体),必要时输血支持。

4.内科保守治疗24–72小时评估病情,仍有活动性出血,根据情况必要时复查胃镜,如需内镜下止血、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者,进入其他路径。

5.出血停止可恢复饮食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予以根治,参见标准药物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2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K25.0/K25.4胃溃疡合并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

(2)尿常规;

(3)大便常规+潜血;

(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5)感染指标筛查(乙、丙型肝炎,HIV,梅毒);

(6)凝血功能;

(7)胃镜检查、黏膜活检病理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心电图;

(2)胸片及立位腹平片;

(3)腹部超声或CT;

(4)血淀粉酶、脂肪酶;

(5)必要时复查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

(6)肿瘤指标筛查CEA、CA724等。

(七)选择用药。

1.抑酸药物:

总疗程6–8周。

活动性出血期:

PPI类药物,静脉滴注bid或静脉泵入。

出血停止后:

PPI类药物,口服bid。

2.其他治疗:

止血药、肾上腺素、生长抑素等。

3.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根除幽门螺杆菌,疗程10–14天。

PPI+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或甲硝唑/替硝唑中的两种(使用阿莫西林前需做青霉素皮试)。

4.黏膜保护剂。

(八)出院标准。

1.腹痛减轻或消失。

2.血红蛋白浓度稳定,便潜血阴性。

3.基本恢复正常饮食。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消化道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无效,需内镜、介入或外科治疗。

2.活检病理不除外恶变,转外科手术。

3.患者拒绝出院。

4.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意识障碍、血红蛋白降至70g/L以下的高危患者,应转其他路径。

5.因消化道出血而诱发其他系统病变,例如吸入性肺炎、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建议进入相关疾病的临床路径。

6.收治胃溃疡出血的医院应具备:

设施完备的内镜室和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可提供24小时服务的血库;具备中心静脉插管和气管插管技术的急救人员。

二、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溃疡合并出血(ICD-10:

K25.0/K25.4)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10–12日

日期

住院第1天

□完成询问病史及系统体格检查

□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

□完善入院检查

□评估病情轻重,注意消化道出血量及速度,有休克者监测生命体征

□禁食、抑酸、补液治疗,必要时可使用生长抑素,出血量大时可输血支持。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特级护理

□病重/病危

□禁食

□记24小时出入量

□保留胃管记量(必要时)

□PPI类药物

□静脉补液(视患者情况定)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可冰盐水+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灌胃

□生长抑素静脉泵入(必要时)

□血常规、血型、RH因子

□尿常规

□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肿瘤指标筛查

□感染指标筛查

□凝血功能

□心电图、胸片及立位腹平片、腹部超声

□输血医嘱(必要时)

□心电监护(必要时)

□监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

□心电监护(必要时)

□止血药(必要时)

主要

护理

工作

□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进行入院宣教(环境、设施、人员等)

□入院护理评估:

一级护理

□静脉抽血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4天

住院第5–7天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监测粪便颜色及便潜血、血色素、血清尿素氮,注意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警惕活动性出血

□如有活动性大出血,考虑请相应科室会诊,或转出路径

□观察腹部症状及体征,监测血色素及大便潜血变化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进行治疗评估,仍有活动性出血,保守治疗无法控制,可考虑复查胃镜,请相关科室(外科、介入科、ICU)会诊,必要时转入其他路径

□若出血停止,可逐步恢复饮食,了解幽门螺杆菌检测情况,若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予以根治

□观察腹部体征、监测血色素和大便潜血

□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上级医师查房及诊疗评估

□完成查房记录

□对患者饮食、坚持治疗和预防复发等方面进行宣教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特级护理

□病重/病危

□禁食

□记24小时出入量

□保留胃管记量(必要时)

□PPI类药物

□静脉补液(视患者情况定)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血常规

□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

□监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

□心电监护(必要时)

□生长抑素静脉泵入(必要时)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流食

□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口服药物根治幽门螺杆菌

□不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用PPI类药物

□胃粘膜保护剂

临时医嘱:

□血常规

□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

□胃镜检查(必要时)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半流食

□药物治疗同前

临时医嘱:

□血常规

□大便常规+潜血

主要

护理

工作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监督患者用药

□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饮食指导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监督患者用药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8–9天

住院第10–12天

(出院日)

□逐步恢复饮食,继续用药,观察腹部症状体征及大便情况

□等待胃镜粘膜活检结果

□上级医师查房及诊疗评估

□完成查房记录

如果患者可以出院

□通知出院处

□通知患者及家属明日出院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如:

坚持服药、复诊时间、发生紧急情况处理等

□交待药物治疗疗程及观察事宜

□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停药1个月复查14C呼气试验,明确是否幽门螺杆菌是否已根除,必要时复查胃镜

□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病案首页等,并将出院记录的副本交给患者

□准备出院带药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请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必要时转入其他路径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药物治疗同前

出院医嘱:

□今日出院

□出院带药:

参见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抑酸治疗6–8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抗幽门螺杆菌治疗10–14天

主要

护理

工作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监督患者用药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

□出院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